APP下载

小儿退黄汤外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

2022-11-11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活菌片蓝光黄疸

周 丹

(淳安县妇幼保健院·浙江 淳安 311700)

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指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造成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的一种疾病,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1]。根据病因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发生早,7~10 d可以消退,与胆红素生成较多、肝细胞对胆红素摄取不足、肠肝循环增加等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相关[2]。而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长,不能自行消退,3~4 周后有加深、加重现象或消退后重复出现,与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胆汁排泄障碍等相关[3]。该病临床主要表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贫血、水肿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核黄疸、心衰、脑损伤等,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4]。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西医药常给予蓝光治疗、药物治疗、换血治疗等,可以起到缓解病情的作用,但部分患儿用药后存在发热、过敏、皮疹等不良反应[5]。中医药汤剂外洗治疗新生儿黄疸,对患儿的刺激小、无副作用,联合西医药可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6]。本研究选取9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自拟小儿退黄汤外洗联合活菌片及蓝光照射治疗,旨在寻求安全有效的退黄疗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3 月—2021 年5 月本院接诊的的新生儿黄疸98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蓝光治疗)和观察组(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蓝光治疗+中药外洗),每组49 例。对照组患儿男28 例,女2 例;胎龄38~41 周,平均(39.6±2.7)周;体质量2.8~3.6 kg,平均(2.9±0.4)kg;病程11~25 d,平均(14.5±3.8)d;娩出方式:顺产19 例、剖宫产 30 例。观察组患儿中男25 例,女24 例;胎龄39~41 周,平均(39.8±2.4)周;体质量2.6~3.7 kg,平均(2.7±0.8)kg;病程12~28 d,平均(14.8±3.6)d;娩出方式:顺产21 例、剖宫产 28 例。两组患儿有一半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纳入标准 1)依据《新生儿黄疸诊疗原则的专家共识》[7]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8]诊断为新生儿黄疸者;2)依据《中医儿科学》[9]及《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胎黄)》[10]中“胎黄”诊断且辨证属于湿热郁蒸证者;4)黄疸持续时间超过10 d者;5)Apgar评分≥8 分者[11];6)患儿家长对本治疗方案知情并同意。

1.3 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2)患有新生儿羊水吸入综合征、缺氧缺血性脑病、肝炎综合征、新生儿溶血症、败血症、胆红素脑病病情危重者;3)梗阻性黄疸者;4)严重溶血需行换血治疗的患儿;5)先天性胃肠道系统畸形或有遗传疾病者;6)伴有胃肠道穿孔出血、严重腹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疾病者;7)新生儿皮肤有破损、伤口、感染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母乳喂养,注意新生儿保暖,给予营养充足,防止缺氧,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症处理。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80004,)0.25 g口服,3 次/日;另外参照“胎龄≥35 周”的光疗参考曲线[12]给予患儿间断蓝光治疗,连续治疗1 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小儿退黄汤外洗治疗,茵陈12 g,栀子 9 g,大黄 9 g,茯苓 9 g,藿香10 g,佩兰10 g,木瓜 10 g,郁金 12 g,金钱草 10 g,党参 10 g,白术 15 g,鸡内金 12 g,上药水煎取汁约500 mL,置于一次性塑料泡浴袋中,放置于新生儿专用浴池中,加温水配成温度适宜的药液,将新生儿颈部以下身体置于浴池中,每天药浴1 次,每次15 min,连续治疗1 周。

2.2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3]中的相关标准。

2.3 观察指标 1)症状评分:两组患儿于治疗前后评价包括皮肤面目发黄、黄色鲜明、哭闹不安、不欲吮乳、唇干发热、大便秘结、小便深黄等症状,按无(0 分)、轻度(2 分)、中度(4 分)、重度(6 分)评分。2) 血清胆红素水平: 两组患儿于治疗前后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仪(日立,型号:7600)检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3) 胆红素变化情况: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应用使用经皮胆红素检测仪(南京贝登医疗股份有限公司,道芬DOLPHIN经皮黄疸测试仪,型号:DHD-A)测定胆红素浓度,测定时间为每日早、晚9∶00各1 次直至出院。记录两组患儿胆红素下降至100 μmol/L所需时间、胆红素恢复至正常时间。

2.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 组患儿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患儿疗效比较[例(%)]

3.2 2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患儿症状评分比较分)

3.3 2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

3.4 2组患儿胆红素变化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2组患儿胆红素变化情况比较

4 讨论

黄疸是新生儿在第一周时常见且重要的问题,易引起新生儿父母的关注及焦虑,也易引起医生的担心。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出生后的2~3 d内约有60 %的足月新生儿会出现黄疸,住院率高达49.1 %,其中5~10 %的患儿需要干预治疗[14]。新生儿黄疸发病率高,部分患儿无需特殊治疗,但是在部分新生儿中黄疸可能会加重,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进展为核黄疸,而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安全[15]。因此,针对新生儿黄疸,临床及早干预,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生儿黄疸中医学归属于“胎黄”“胎疸”等范畴,胎黄有内外因之分,内因为胎儿先天禀受母亲之湿热体质,湿热之邪蕴于体内,传与胎儿,在胎内形成湿热之体质,如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侯》中论道:“小儿在胎,其母脏气有热,熏蒸于胎,至生下。小儿体皆黄,谓之胎疸也。”清·陈复正在《幼幼集成》中曰:“胎黄者……胎中受湿热也……。”外因为胎儿生产之时或出生后,感受外界湿热之邪,新生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对湿热邪毒抵御能力差,湿热侵袭造成损伤脾胃、气机失调、肝失疏泄、胆失通降,引起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郁蕴于里而发黄,正如明·王肯堂在《证治准绳·幼科》中曰:“凡黄病者,不可一概而论,标本不同,证治亦异,乃脾胃气虚感受湿热郁于腠理淫于皮肤,蕴积成黄,熏发于外,故有此证。”可见该病病机关键为湿热郁蒸,病位在肝胆,与脾胃密切相关,治宜清热利湿退黄。笔者运用自拟小儿退黄汤外洗治疗该病,方中茵陈清热、利湿、退黄,栀子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大黄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三药合用可泻火解毒、清热利湿退黄;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藿香和中、辟秽、祛湿,佩兰解热化湿健胃,木瓜平和胃化湿,四药合用可健脾祛湿;郁金行气解郁、利胆退黄,金钱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二药合用可利胆退黄;党参、白术健脾益气、固护脾胃,鸡内金健胃消食;诸药合用共起清热利湿退黄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 周后评价疗效,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皮肤面目发黄、黄色鲜明、哭闹不安、不欲吮乳、唇干发热、大便秘结、小便深黄等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加用中药洗剂的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患儿血液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降低(P<0.05),但观察组降低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胆红素下降至100 μmol/L所需时间、胆红素恢复至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通过自拟小儿退黄汤外洗联合蓝光治疗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黄疸,可有效减轻患儿黄疸症状、降低胆红素水平、有助于早期退黄。

猜你喜欢

活菌片蓝光黄疸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适怡)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思连康)在小儿胃肠型感冒的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用药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
双歧三联活菌片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效果体会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口服补液盐Ⅲ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