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痰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2022-11-11叶婷婷
叶婷婷
(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外科·浙江 温州 325000)
脑卒中是50岁以上人群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也称为中风,主要是脑血管阻塞或者脑血管突然破裂引起的脑组织损伤性疾病,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该病病因较复杂,研究显示不良生活习惯、体力活动不足、合并基础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等均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因素[1]。脑卒中患者大多数会遗留后遗症,伴有不同程度的机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针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应予以积极有效地治疗,使其神经功能和机体功能得到良好的改善,逐渐回归正常生活[2]。中医治疗脑卒中强调内外合治,药针并用的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优势[3-4]。本文采用自拟祛痰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43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选取85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发病半年以上,病例采集时间始于2019年7月,截止于2021年5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治疗对照组和针刺联合祛痰通络汤治疗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56~78岁,平均(65.56±4.02)岁;病程6~11 个月,平均(8.13±1.02)月;缺血性30 例,出血性12 例;合并疾病:糖尿病10例、高血压15例、高血脂12例、心血管疾病5例。观察组患者43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55~79岁,平均(65.67±4.10)岁;病程7~12 个月,平均(8.25±1.05)月;缺血性28 例,出血性15 例;合并疾病:糖尿病9例、高血压14例、高血脂14例、心血管疾病6例。比较2 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依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5]中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并经CT、MRI 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且确诊后病程在半年以上,处后遗症期;2)中医诊断依据《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6]诊断标准;辨证属中经络之风痰瘀阻证。主症:口舌歪斜,半身不遂,感觉减退或消失,言语謇涩或不语;次症: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脉: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及辨证标准者;2)患者年龄55~80岁;3)伴有不同程度肢体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及认知障碍等;4)发病时间6 个月以上;5)无意识障碍,生命体征平稳者;6)个人病历资料完整;7)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8)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4 排除标准 1)病情不稳定或卒中后复发者;2)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者;3)合并恶性肿瘤及其他系统严重原发疾病者;4)精神疾病患者;5)凝血功能异常或有出血倾向者;6)接受其他药物治疗者;7)过敏体质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 组患者均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等常规西药治疗;并予针刺治疗:取穴按《针灸学》[7]中风病的针刺取穴,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主穴取内关、水沟、极泉、三阴交、委中、尺泽、丰隆、血海,并随症配穴,如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穴;言语不利加上廉泉、金津、玉液穴;上肢不遂加肩髃、手三里、合谷穴;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悬钟、太冲穴;足内翻加丘墟、照海穴等。刺法: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自拟祛痰通络汤口服。祛痰通络汤组方:僵蚕10 g、天麻10 g、石菖蒲10 g、远志10 g、法半夏10 g、陈皮10 g、黄芪15 g、炒白术10 g、地龙10 g、茯苓10 g、当归12 g、白芍15 g、鸡血藤15 g、川芎10 g、桃仁10 g、红花10 g、甘草5 g,每天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餐后各1次温服。2 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
2.2 疗效标准 依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8]的临床疗效标准评价。
2.3 观察指标
2.3.1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 采用参考文献[8]中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DS)进行评估,内容涉及意识水平、水平凝视、面瘫、言语、上肢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等方面,最高分45分,评分与神经缺损程度呈正相关。
2.3.2 运动及认知功能评估 依据综合功能评定量表(FCA)评分[9]进行评估,主要包括躯体功能和认知功能两大类18项,每项1~6分,总分108分,评分越高功能状态越好。
2.3.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依据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Barthel指数(BI)记分法[8]进行评估,内容涉及进餐、洗澡、修饰、穿衣、二便控制、如厕、转移床椅、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多方面内容,满分100分,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正相关。
2.3.4 血脂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TC、TG、HDL、 LDL)。
2.3.5 血液流变学 采用凝血分析仪检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输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 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综合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NDS、FCA、BI评分比较分)
3.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LDL-C比较
3.4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4 讨论
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起病急且病情复杂,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但大多数患者经过急性期治疗后仍可能留有肢体运动和语言功能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0];因此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予以积极的康复治疗尤为重要。中医认为,中风之发生缘于气、虚、风、火、瘀、痰六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突发。本文研究对象选取属于中经络的风痰阻络型,乃风痰上阻,脑络失和所致。治宜祛风消痰,开窍通络。又因痰瘀互生,互为因果,痰久必瘀,痰瘀胶结,阻塞脉络,诸证难愈,必须痰瘀同治,才能取得理想效果。故拟祛痰通络汤治之,方中僵蚕息风止痉、化痰散结;天麻息风平肝;石菖蒲芳香开窍、化湿豁痰;远志祛痰开窍益智;法半夏、陈皮燥湿化痰散结;黄芪、炒白术、茯苓益气行血、健脾燥湿,利水渗湿以绝生痰之源;地龙通络;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通络;当归、白芍、鸡血藤养血敛阴,柔筋活络;甘草调和诸药。以上药物配伍得当,不仅达到风息痰祛、瘀散络通之疗效,同时又能补养气血,扶助正气,泻实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碍祛邪,相得益彰,故能取得较好效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僵蚕、天麻具有抗惊厥,促进血液循环,抗凝抗栓,神经营养保护等作用[11-12];石菖蒲具有抗血栓、保护神经元、修复受损脑组织、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13];白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调节糖脂和水液代谢功效,改善记忆力,调节免疫作用[14];川芎具有改善脑血管功能、促进血液微循环、抗凝血、抗血栓形成、改善脑缺血等作用[15]。再联用针刺醒脑调神,疏通经络,通过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减轻脑细胞损伤,促进血管新生,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作用机制[16]促进后遗症期患者的康复。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祛痰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提高生活能力和综合功能,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