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抗寒大叶红茶新品种‘凌波红’选育报告

2022-11-11李赛君段继华黄飞毅康彦凯陈莹玉董丽娟

茶叶通讯 2022年3期
关键词:福鼎抗寒鲜叶

李赛君,段继华,雷 雨,黄飞毅,罗 意,康彦凯,丁 玎,陈莹玉,董丽娟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研究所/国家中小叶茶树种质资源圃(长沙)/国家茶树改良中心 湖南分中心/农业部茶树及茶叶加工科学观测实验站/湖南省茶树品种与种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5

茶树种质资源是经过长期自然演化和人工创造形成的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积累了由自然选种和人工选择所引起的极其丰富的遗传变异,蕴藏着控制各种性状的基因,形成了各种优良的遗传性状及生物类型,是茶树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1]。湖南省属我国茶树区划的江南茶区,是茶树迁移、演化的过渡带,部分资源兼具大叶种和中小叶种的特点[2-3]。酃县(今炎陵县)位于井岗山西麓,属南岭山系,其境内茶树资源酃县苦茶属大叶资源,多酚类含量高达33.8%,适应性较强,尤其具有较强的耐寒性[4],有着重要的潜在利用价值,可筛选出适制优质红茶的茶树品种。本研究以优质、抗寒红茶专用茶树品种为目标,采用单株选择法从酃县苦茶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优质抗寒大叶红茶新品种‘凌波红’(选育代号为2011-30-5),选育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选育过程

2010年,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茶树资源圃采收酃县苦茶自然杂交种子40粒并播种育苗。2011年,通过对其一年生苗的生长势、叶片形态、树型等性状进行初步观察,筛选出5个不同变异类型的优良单株进入选种圃。2012—2014年,连续三年对5个单株的修剪物重量、抗性等进行鉴定,其中选育编号为2011-30-5(品种登记命名为‘凌波红’)的单株表现突出,于2015年起在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长沙县高桥试验基地布置品比试验和生产试种试验。

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参试新品系为‘凌波红’,采用国家级良种‘福鼎大白茶’(CK1)和‘槠叶齐’(CK2)为对照。品比试验区设在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长沙县高桥试验基地,地处东经113°19′、北纬28°29′,海拔64 m,年平均气温16.8℃,绝对最低温-15℃,无霜期275 d,降雨量1400 mm。试验地为第四纪红壤,pH值4.6 ~ 4.8,肥力中等。试验小区长9 m、面积13.5 m2,种植规格为150 cm×33 cm×33 cm双行双株,三次重复。施肥、耕作等田间管理与试验基地生产茶园相同。

2.2 鉴定内容与试验方法

2.2.1 植物学特征观测

参照《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测定与观察植株形态、叶片大小、芽叶性状等。

2.2.2 物候期观测

每小区分别连续两年于3月初选取剪口下越冬芽10个,挂牌固定观察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期,以达到30%为标准;参试品种(系)均三次重复,每个品种(系)共30个芽,每隔2 ~ 3 d 观察一次。

2.2.3 修剪物重量测定

1 ~ 3龄茶园分别在茶树高度为15 cm、30 cm和45 cm处进行定型修剪,修剪物重量按小区计产并折算为单位面积(667 m2)产量。

2.2.4 产量测定

从2019年开始连续三年进行鲜叶产量鉴定,全年采一芽二叶及同等嫩度对夹叶,按小区计产并折算为单位面积(667 m2)产量。

2.2.5 生化成分测定

2019—2021年,春、夏季分别采一芽二叶制蒸青样,分别参照国家标准测定水浸出物(GB/T 8305)、咖啡碱(GB/T 8312)、茶多酚(GB/T 8313)和氨基酸(GB/T 8314)等的含量。

2.2.6 感官审评

春、夏季分别采第一轮一芽二叶鲜叶制烘青绿茶和红条茶,参照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23776—2018)进行审评。

2.2.7 抗性测定

采取大田自然鉴定法及5级评分法调查各品种(系)的抗寒性和抗旱性。每个品种(系)调查10个单株,调查成熟叶片的受害程度,确定其抗性级别,根据受害指数(DI)确定抗性指数和抗性强弱。病虫害随发生情况调查。

2.2.8 扦插繁殖能力测定

于当年10 ~ 11月扦插,翌年5月调查茶苗成活率,11月调查茶苗出圃率及生长势,参照茶树种苗标准(GB 11767—2003)进行扦插苗质量等级评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形态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凌波红’属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树姿半开张,叶长13.4 cm,叶宽4.7 cm,叶面积44.1 cm2,叶面隆起,叶缘波。芽叶黄绿色,茸毛少;盛花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花瓣白色,子房有茸毛,花柱3裂,雌蕊等高于雄蕊(表1)。

表1 ‘凌波红’植株形态特征Table 1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ingbohong

3.2 芽叶物候期

2020—2021年连续两年调查,‘凌波红’一芽一叶期均比‘福鼎大白茶’晚3 ~ 4 d;一芽一叶期、一芽二叶期均与‘槠叶齐’相当,属于中生种(表2)。

表2 ‘凌波红’物候期调查结果Table 2 Phenological period of Lingbohong

3.3 发芽密度及百芽重

种植后第5年春季记录33 cm×33 cm蓬面内萌发芽的个数,‘凌波红’发芽个数为107个,发芽密度属于中等;一芽三叶长为7.0 cm,比‘福鼎大白茶’(6.7 cm)略长;一芽三叶百芽重为87.44 g,比‘福鼎大白茶’重35.44%(表3)。

表3 ‘凌波红’发芽密度及百芽重Table 3 Bud density and hundred bud weight of Lingbohong

3.4 树幅及生长势

‘凌波红’三年生和四年生茶树树幅分别比‘福鼎大白茶’宽39.00%和10.99%;春季和夏季茶树生长势相当于‘福鼎大白茶’,秋季略优于‘福鼎大白茶’(表4)。

表4 ‘凌波红’树幅及生长势调查Table 4 A survey of the tree size and growth potential of Lingbohong

3.5 修剪物重量

‘凌波红’定植后一年生、二年生、三年生茶园的修剪物重量分别比‘福鼎大白茶’高744.55%、133.44%和46.87%,三年平均修剪物重量比‘福鼎大白茶’高121.06%(表5),与田间调查‘凌波红’幼龄期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的现象一致。

表5 ‘凌波红’修剪物重量Table 5 Trimmed weight of Lingbohong

3.6 鲜叶产量

连续三年鲜叶测定结果表明,‘凌波红’四年生茶园春茶及夏秋茶鲜叶产量均高于‘福鼎大白茶’,其中春茶高99.30%、夏秋茶高22.22%;3年平均年产量(420.65 kg/667m2)略高于‘福鼎大白茶’(397.59 kg/667m2)(表6)。

表6 ‘凌波红’鲜叶产量 (kg/667m2)Table 6 Fresh leaf production of Lingbohong (kg/667m2)

3.7 生化成分含量

‘凌波红’茶多酚含量高,三年平均含量春季为26.75%、夏季为29.94%,属高茶多酚特异种质资源;春季氨基酸含量高,三年平均含量为4.38%(> 4%),属氨基酸含量较高的优良种质资源;水浸出物含量丰富,春、夏季三年平均含量分别为39.64%和42.28%;春、夏茶三年平均酚氨比分别为6.11和8.59(表7)。从生化成分上来看,‘凌波红’具有加工优质绿茶和优质红茶的品质特征。

表7 ‘凌波红’主要生化成分Table 7 Major biochemical components of Lingbohong

3.8 制茶品质

‘凌波红’制绿茶翠绿带毫,汤色嫩绿明亮,嫩栗香持久,滋味鲜爽,2020—2021年综合评分均略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表8);制红茶紧结尚乌润,汤色红亮,甜香,滋味甜醇,2019—2021连续三年综合评分高于对照‘槠叶齐’(表9)。‘凌波红’是一个红绿茶兼制且制红茶品质更优的茶树新品种。

表8 ‘凌波红’制绿茶感官审评结果Table 8 Results of sensory evaluation of green tea made from Lingbohong

表9 ‘凌波红’制红茶感官审评结果Table 9 Results of sensory evaluation of black tea made from Lingbohong

3.9 抗逆性

2017—2019年三年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凌波红’的耐旱性较强,抗寒能力强(表10)。试验期间,未发生明显病虫害。

表10 ‘凌波红’抗寒与抗旱性调查Table 10 Investigation of cold and drought resistance in Lingbohong

3.10 扦插繁殖能力

2014—2015年连续两年扦插繁殖情况可知(表11),‘凌波红’的扦插成活率(94.77%)、出圃率(34.26%)均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91.00%、28.44%),扦插繁殖能力强,茶苗生长势强。

表11 ‘凌波红’扦插繁殖能力鉴定Table 11 Table of cutting propagation of Lingbohong

4 小结

4.1 特征特性

‘凌波红’属小乔木,大叶类,中生种。树姿半开张,叶片稍上斜,叶色绿,叶面隆起,芽叶黄绿色,茸毛少,花期为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内含物丰富,茶多酚含量高,属高茶多酚特异种质资源;氨基酸含量较高,属高氨基酸优良种质资源。制绿茶品质优,外形翠绿带毫,汤色嫩绿明亮,嫩栗香持久,滋味鲜爽;制红茶紧结乌润,汤色红亮,甜香,滋味甜醇。抗寒能力强、抗旱能力较强。生长势强,产量较高,扦插繁殖力强。

‘凌波红’是一个红绿茶兼制且更适宜制红茶的优质抗寒大叶茶树新品种。

4.2 适宜种植区域与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湖南茶区及相同生态条件茶区种植。宜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较肥沃的地块,当年12月至次年2月种植,种植密度为单行双株140 cm×33 cm,或双行双株150 cm×33 cm×33 cm;幼龄茶园3次定型修剪,高度分别为15 cm、30 cm和45 cm,成龄茶园分批留叶采摘,采养结合,茶园按常规茶园栽培管理。

猜你喜欢

福鼎抗寒鲜叶
华中农业大学揭示SaCBL1-like基因调控马铃薯抗寒能力形成的机制
茶鲜叶嫩梢捏切组合式采摘器设计与试验
茶园机械(4) 茶叶鲜叶采摘与分级设备
江小波
名优茶鲜叶采摘技术
抗寒桂花香飘果博会
福鼎茗洋村:红是我们的底色
福鼎白茶王 白毫针刺芒
戈壁红柳
福鼎-电镀加工厂非法排放超标废水被立案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