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儿童成为城市当下的主人
——从爱丁堡看儿童友好城市

2022-11-11落鑫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世界学前教育组织中国委员会委员

教育家 2022年34期
关键词:爱丁堡公园社区

落鑫|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世界学前教育组织中国委员会委员

爱丁堡是英国苏格兰地区首府,是欧洲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启蒙运动以来,大卫·休谟、亚当·斯密、达尔文等一大批影响世界的思想巨匠,或求学或执教于此,文化的繁荣与社会的进步,使得爱丁堡拥有“北方雅典”的美誉。

走在爱丁堡中世纪修建的石板路上,抬头就可以看到火山岩间耸立了数百年的古堡,整个城市散发着优雅浓郁的历史与艺术气息。2015年到2019年间,我在爱丁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有幸能从容地沐浴在爱丁堡古城的文化与学术氛围之中。这座城市不但是我那些年进行教育学习与研究的舞台,其城市本身也是多彩的教育实践现场。从日常的社区生活到城市中心的公共绿地,从庄严肃静的美术馆到人声鼎沸的艺术舞台,孩子的身影无处不在。在爱丁堡,孩子们不单单是城市的未来,也是城市当下的主人。

城市社区:儿童认识世界的起点

伯特贝洛是爱丁堡北郊的著名海滨社区,天气晴好时,其绵延的海滩上挤满了从市中心前来享受慢时光的市民。有一年晚秋周末的早上,我在伯特贝洛海边慢跑,为了躲开海边摩肩接踵的人潮,便钻小道进入当地社区。周围的杂音很快被过滤掉了,头顶几只海鸥飞过,我可以听到它们抖动翅膀的声音。

在蜿蜒的社区道路上慢跑了一会儿,我突然听到附近社区公园里传来悠扬的音乐。循声过去,在一个社区公园中,我看到一幅热闹而温馨的场景。几位当地老人组成乐队,弹奏着欢快的音乐,一旁的小孩子在踏乐而舞;公园草地上整齐地排列着几个摊位,有的摊子上摆着带有露水的有机蔬果,有的则放着社区匠人自己打造的手工艺品,还有当地家庭带着孩子一起“出摊儿”,义卖文化衫为巴勒斯坦地区的难民儿童筹款。和公园里的几个当地人交谈得知,原来伯特贝洛每个月第一个周六的上午都会在社区公园里举办市集。

对当地社区居民来讲,这个市集不但可以买到和社区有所关联的商品,而且是彼此交流的良机。而对幼儿来讲,参与社区活动也是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契机。由当地老人弹奏的苏格兰音乐,既是热闹生动的社区生活的背景音,又给社区增加了一抹亮色。

事实上,英国格外重视社区的教育功能,社区中的大小活动更是经常可以看到幼儿的身影。在伯特贝洛社区的市集里,幼儿不单享受着欢快的氛围,也在以社区为圆心,不断地拓展着他们认知的边界,塑造着对更为广阔的世界的态度。几个幼儿流连于公园里并不大的摊位间,有机蔬果让他们明白食物与大地和自然的关系,本地匠人打造的手工艺品让他们明白艺术的价值与创造表达的意义,而义卖则让他们珍惜眼下的和平生活,同时发展出对于千里之外那些未曾谋面却饱受战火摧残的儿童的同理心。而那个在老人乐团前起舞的孩子,让人不禁遐想:若干年后,当业已成年的他在漫漫人生路上遭遇在所难免的挫折时,童年期间美好的邻里时光会不会成为他一生“治愈系”的回忆?我们常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里不应单指其优良的硬件,也应是城市可以打造出温暖人心的童年记忆吧。

城市绿地:儿童冒险的天堂

英国人热爱乡村生活,最早享受到城市化便利的他们内心深处却似乎都有一个“田园梦”。即使在都市之中,英国人也试图在一定程度上还原自然的生活。在爱丁堡的市中心,有一座王子街公园,公园旁边就是繁华的商业主街王子街,这条街道连接着世界文化遗产爱丁堡城堡与爱丁堡主火车站。仲春时节,樱花组团盛开,让不远处高峻的城堡也温柔起来。公园里的坡道高低起伏,铺满了向行人开放的大片草地,而草地上最常见到的,就是嬉戏的儿童和撒欢的小狗。

天气好的时候,人们会看到孩子们乐此不疲地从草地坡道顶端滚下,然后再一溜小跑回到坡顶继续游戏,循环往复。孩子们身上沾满了坡道上的泥土,但是在一旁长椅上坐着聊天的家长却安之若素,不但不对孩子加以责备,反而对其微笑,进行鼓励。有一些年龄小的孩子起初站在坡顶有些迟疑,然而也很快被感染,加入滚坡的行列,恐惧和胆怯很快被兴奋和享受取代。很多互不相识的儿童也经常临时结伴,自发制定游戏规则,开始即兴的滚坡比赛。这片开放式公园里的草坡,让儿童能够在都市中央亲近自然。他们在这里锻炼身体和勇气,也在这里与他人互动,进行社会化学习。

当年,我接触到的一些访英的中国父母,在王子街公园看到众多幼儿一起滚坡、身上沾满泥巴时都目瞪口呆。“这样玩儿干净吗?”“这样安全吗?”“他们的父母就这样放任他们‘造反’吗?”我们的父母往往会生出类似疑问,而对当地的英国父母来说,公园的草地坡道远离车流,也有工人日常维护,恰恰是可以安全地进行“冒险游戏”的绝佳场所。

大量研究证明,在大自然中适度冒险,是幼儿进行学习的良好契机。现代都市生活似乎总是与钢筋水泥相联系,在远离自然和泥土之后,儿童的生活方式与游戏范围也被相应地“城市化”了。这不但导致了传统童年生活的消逝,还带来了诸如幼儿情绪焦虑、感统失调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良药,未必在名目繁多的“补习班”里或“问题矫正课”上。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如果城市管理者为儿童留下一片可以打滚的、干净的草坡,家长又勇于鼓励孩子适当冒险,那么这些当代儿童的“城市病”就会相应减轻。从这个角度讲,儿童友好城市不是意味着隔离全部潜在风险,使得儿童完全没有冒险的机会,而是应该赋予儿童适度冒险的权利和机会。事实上,绝对的安全并不存在,对于安全过分的强调反而会剥夺儿童学习的契机。

城市舞台:儿童艺术欣赏与表达的窗口

真正儿童友好的城市,不只是在城市硬件更新的过程中考虑到儿童使用之便,更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为幼儿成长提供文化的养料和艺术的补给。

初到爱丁堡的游客,看着外立面已经被时光熏染成黑色的古老建筑,总是会感叹于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但是这座古老的城市也有另一面,那便是每年举办的前卫的文化艺术节。尤其是贯穿整个8月份的爱丁堡艺术节,作为全世界规模盛大的城市艺术节之一,在没有疫情的年份都会吸引数倍于城市常住人口的参观者前来,成为爱丁堡的城市品牌。在这些活动中,儿童绝不会在城市文化的盛宴中被边缘化,相反,针对儿童的艺术活动经常会成为整个城市的文化焦点。

虽然爱丁堡艺术节有专门的儿童专场,但这仿佛仍然不够,于是爱丁堡在每年5月份都要举办完全属于儿童的“爱丁堡国际儿童艺术节”。从1990年开始,大家在一年一度的儿童文化盛宴上总能找到可以打动自己的节目。在这个节日里,儿童有机会与家人、同伴一起,在散落于城市各个角落的场馆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比起单纯地提升学业成绩,英国的家长更加重视儿童的艺术教育和创造性的培养。在这里,艺术不是“副科”,不是周末兴趣班里的锦上添花,而是童年期最重要的表达通道,是个人创造力终身发展的基石。于是,在剧院里、舞台上、画廊中,儿童与城市互相成全——城市给儿童提供了艺术表达和艺术欣赏的空间,儿童则作为独立的个体参与到城市文化创建的过程中,并为这座古老的城市赋予了一份灵动。

在爱丁堡大学学习的几年时间里,这座城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我提供了研究教育、理解教育和践行教育的社区范本。这样的一座儿童友好城市,从不板起脸来与儿童对话;相反,这么多年来,我感觉到这座城市经常俯下身去,温柔地滋润儿童的成长,与儿童平等交流,把儿童当作城市文化真正的建设者。城市是有灵性的,不同城市对待儿童的态度也是迥然相异的。我相信,随着我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推进,我们也能找到具有国际水准和中国特色的,能够包容儿童、教育儿童的城市发展路径。

猜你喜欢

爱丁堡公园社区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爱丁堡樱花开了(环球360)
在公园里玩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英国 爱丁堡军乐节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Boarding school holds “Failure Week” to celebrate failure Victoria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