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结局及满意度的影响
2022-11-11余冬英叶艳秋
余冬英 叶艳秋 刘 薇
(福建省立金山医院,福建 福州350028)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常见疾病,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特征,同时患者可伴有全身脏器功能受损[1]。若不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会严重影响母婴健康,甚至危及母儿生命,需引起产科、患者的高度重视[2]。多项研究指出,予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高效护理,可最大程度减轻疾病对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等多个方面影响,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3]。前瞻性护理是一种全新干预模式,通过对医疗护理风险、高危因素进行正确评估、预测,采取前瞻性、全面性干预措施,可形成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长效机制[4]。本研究以本院收治80 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观察样本展开分析,观察评估前瞻性护理干预实施效果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区间本院收治80 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观察样本展开分析,按护理干预不同分为对比组、研究组(均n=40)。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1)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5]中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2)均为正常受孕且证实是单胎妊娠;(3)本人及家属知晓研究内容、风险性等,同意加入;(4)思维、认知能力正常,可以有效配合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外的其他妊娠期疾病;(2)剖宫产产妇;(3)妊娠前存在高血压病史或并发其他并发症;(4)合并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等;(5)伴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6)存在意识、精神障碍,不能合作。
1.2 方 法
1.2.1 对比组施以常规护理:以口头宣教方式告知患者及家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如病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案等。遵医嘱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降压药、解痉药,注意观察用药后情况。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同时加强胎心监护,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向主治医生反馈并配合进行处理。分娩阶段,结合分娩方式予以相应围产期护理,如产前告知分娩时注意事项、配合方法,产后给予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
1.2.2 研究组施以前瞻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产前护理:①入院指导。当患者入院,以热情态度接待,并以浅显易懂语言,详细向其介绍医院、科室以及疾病相关情况,重点告知产科布局、紧急呼叫仪使用方法等,便于发生异常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寻求帮助。②环境干预。为患者营造整洁、安静、舒适病房环境,保持室内温度在18-21℃,湿度在50%-60%,光线应适当偏暗,避免阳光直射,定期通风换气,若条件允许,结合患者喜好,在病房内放置其喜欢的绿植、饰物等,消除其对陌生环境的不适感、恐惧感。③病情监测。加强患者病情监测,包括血压监测、体重测量、尿蛋白检查以及胎儿和羊水监测,血压每2-4 h 监测1 次,体重每天测量1 次,尿蛋白每隔1 天检查1 次,胎心每4 h 监测1 次。④用药指导。护理人员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药物用药方法、不良反应等,使其充分认知遵医嘱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患者实际用药情况帮助制定个体化用药时间表,确保其正确用药。⑤生活指导。结合患者身体状况、饮食喜好,制定个体化膳食计划,确保摄入充足营养物质,严格控制饱和脂肪酸、总脂肪摄入,减少饮食中钠摄入,每天不超过6 g 氯化钠。指导从事规律的有氧体力活动,如每天慢走30 min,提高身体素质,休息时指导取左侧卧位,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
(2)产时护理:①第一产程。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以及自觉症状和子宫收缩情况等,通过交流沟通、播放音频及视频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起到放松身心、缓解疼痛作用,同时提前做好抢救器械和物品准备,保证抢救及时性、有效性。②第二产程。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待产,提倡自由体位分娩,同时加强饮食能量支持,鼓励产妇自主正确用力,必要时以会阴后-侧切开术、胎头吸引或低位产钳助产,避免疲劳难产,缩短产程时间。③第三产程。当胎儿娩出,及时有效清理新生儿呼吸道,至脐带搏动停止后断脐,观察胎盘剥离征象,协助完整娩出胎盘,同时全面评估新生儿情况,实现早接触、早吸吮。
(3)产后护理。分娩后1-10 d 内仍潜在子痫发作风险,应继续加强患者监测,每4 h 测量血压1次,指导保持充足休息,不可刺激患者,引导其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维持情绪稳定。
1.3 观察指标
1.3.1 血压水平比较:于干预之前、干预结束,使用血压测量仪测量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水平,为确保结果有效性,于同一时间安静状态测量3 次取平均值作为比较数值。
1.3.2 妊娠结局比较:统计计算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子痫、胎儿宫内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
1.3.3 护理满意度比较:患者分娩当日使用产房自制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评价,调查表分值范围0-100 分,按照≥90 分、60-89 分之间、<60 分,分别记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两组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4.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DBP、SBP 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内、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护理总满意度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内、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产妇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年龄、孕周以及身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干预之前,两组DBP、SB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研究组DBP、SBP 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s,mmHg)
表2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s,mmHg)
组别例数(n)DBP SBP对比组研究组t 值P 值40 40干预之前101.45±10.39 101.33±10.26 0.052 0.959干预结束92.77±8.22 87.16±6.95 3.296 0.002干预之前158.37±12.48 158.62±12.21 0.091 0.928干预结束136.55±10.67 127.18±8.15 4.414 0.000
2.3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研究组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子痫、胎儿宫内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比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n(%)]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比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女性所特有且较为常见的疾病,按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6]。数据显示,我国约有9.4%-10.4%的妊娠女性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且该疾病也是导致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7]。目前,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确切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相关研究普遍认为可能与免疫、遗传、氧化应激以及血管内皮损伤等诸多因素存在一定关系[8]。此外,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应激生活事件、精神过分紧张等也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疾病发生率呈现大幅上升趋势[9]。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致危害严重,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妊高症防治效果、改善妊娠结局始终是产科研究重点。
常规护理是产科护理工作中常用干预模式,是由护理人员按照科室护理常规、临床经验等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虽然也具有一定效应,但由于该模式过于机械化、流程化,加之患者之间个体差异性明显,导致护理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规避风险、改善母婴结局等方面作用极为有限。王思思[10]研究显示,预见性护理可明显降低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且能够减轻应激反应,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结束,研究组DBP、SBP 均更低(P<0.05)。表明前瞻性护理干预可更好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水平。主要得益于前瞻性护理具有计划性优势,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服务期间,不仅可以良好规避影响血压水平异常波动的各项因素,还可促使患者形成风险意识,有效控制影响病情好转因素,有利于血压稳定[11]。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更低(P<0.05),提示前瞻性护理干预对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结局具有显著作用。这是因为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期间,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与判断后,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从多角度、多方面看待问题,提前预知潜在护理风险,采取针对性、个体化护理措施,能够最大程度规避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因素,保障母婴安全。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更高(P<0.05),说明前瞻性护理干预可提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析原因为前瞻性护理也称超前护理,在实践中,可使护理人员逐步建立起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层面去评估和照顾患者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真正满足患者一切合理需求,从而使其在医院期间获得满意主观体验[12]。
综上,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采用前瞻性护理模式开展干预工作,有利于更好控制患者血压水平,且能够明显改善妊娠结局,提升护理满意度,故该干预模式可作为推荐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工作中推广、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