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视野
2022-11-11
贵州榕江:“三向发力”促进组织效能发挥
贵州省榕江县围绕县直部门职能发挥、乡镇干部能力提升、行政末端综合治理,推动干部教育方式方法创新,促进基层组织效能发挥。
“三向延伸”强化县直部门职能发挥。邀请省、州理论专家对部门“一把手”开展交流培训。选派优秀青年干部“双向挂职”,提升干部队伍综合能力。安排县直干部深入一线实践锻炼,组织乡镇干部在县直部门、县级专班轮训,业务能力实现快速提升。
“三效融合”强化乡镇干部能力提升。将党支部“三会一课”、业务工作部署等会议融合开展,为党员干部提供工作经验和思想感悟交流平台。将驻村工作队专项培训、政治理论巡回宣讲、业务技能远程教育等学习内容,与村“两委”“寨管委”“楼管委”“人居委”等工作进行有效结合,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结合乡村集体经济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培训,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方合力”强化行政末端综合治理。依托“一对一”结对指导、“企业管家”驻点辅助的形式,实现各党(工)委分管领导和“两新”组织党组织集中组建工作业务知识专题培训全覆盖,在村级党组织换届过程中搭建新老党员、新老村干“传帮带”桥梁,迅速凝聚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定期组织退休技术专家深入一线交流研讨,将政策、技术和服务送达基层;将离退休老党员吸纳进入村、社区治理组织,通过文艺创作、民歌传唱等方式丰富基层干部教育内容。
(贵 新)
点评:
基层治理的好与坏,关键在于党的全面领导。榕江县通过加强对干部的教育,提升干部队伍为民服务能力,真正做到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从而实现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湖南嘉禾:“书记工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湖南省嘉禾县扎实推进提高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工作,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书记工程”,在系统谋篇布局中夯实县、乡、村书记责任,做实“一村一策”项目,确保村集体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嘉禾县委组织部连续三天分三批召集10个乡镇的相关人员开座谈会,围绕“集体经济收入目标和标准”进行探讨。经过充分探讨,大家一致认为,“每个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0 万元以上”的目标可以实现。
嘉禾县委组织部结合各村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实际情况,组织专班制定集体经济发展“一村一策”方案。县委组织部对照“一村一策”方案措施,以村收入作为标准,对全县173 个村采取一月一考核、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进一步压实责任。
针对经济条件特别差的村,嘉禾县制定了相应的“补短板”措施。如,通过涉农项目资金倾斜,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由村集体承建200 万以下小型公共基础设施,承接劳务项目,选派工作队,加强对村集体扶持等举措提高经营性收入;通过与金融机构对接,争取支持;组建36 支、108 人的驻村工作队。
(李秉军)
点评:
基层党组织是我党发展的基层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基层党组织的主心骨,是党员队伍的带头人,发挥好“领头雁” 作用,强化基层党组织书记责任,能够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四川德阳:“微改革”疏通基层治理堵点
“房大爷,今天天气好,我推您出去转转。”前不久,四川省德阳市方亭街道鼓楼街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委员王琴说。针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水平不高、力量薄弱等短板,德阳市实施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微改革”项目,专门招募一批基层党员干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助残助老志愿服务,让公共卫生服务精准贴心。
2021 年以来,聚焦基层难点痛点和群众急难愁盼,德阳市小切口精准发力,实施基层治理现代化“微改革”工程。比如,针对乡村振兴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实施“乡村振兴实践工作站”建设,引入高校师生到基层一线开展产业规划等实践活动;着眼解决城市社区建设缺乏美感等问题,组建200 余名“人才库+ 顾问团+ 营造师+众智组”社区规划师队伍,参与社区改造项目;聚焦小区治理人少事多等问题,实施小区治理“领航行动”,选派200 余名干部直沉小区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
为确保项目责任全覆盖,他们建立定期跟踪问效评估机制,强化结果综合运用,将“微改革”成效作为基层治理工作目标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中国组织人事报)
点评:
“微改革”关键在基层。针对基层改革的难点痛点堵点,德阳市鼓励基层干部果断试、大胆闯,毫不松懈地推进微小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云南越州:党建引领 跑出现代农业“加速度”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坚持党建引领,走出一条“产业跟着组织走、群众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企业跟着市场走”的路子。
引入企业建基地。建立集中连片流转土地、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先后投入项目资金3300 万元,完善了园区的沟渠路网配套设施建设和用水、用电保障,引入10 余家农业龙头企业。
整合资源搭平台。整合沟渠路网、水利、土地等资源,积极与企业、协会合作,搭建了3个平台,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46 家。争取高标准农田、水利等项目支持,以沟渠路网和后续服务的方式与企业联结,村委会和村小组各有每年每亩200元固定收益。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方式与企业建立关系,每年每亩固定流转收入1400 元,每五年每亩增加200 元,同时带动就地务工近2500 余人。
利益联结促增收。通过引入企业建设“一县一业”蓝莓基地,搭建平台、发展产业,确保集体、公司、群众收入持续增长。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培养了农村种植能手1000 余人,村组每年直接收益480 万元,农户土地流转收入1800万元,带动长期在园区务工人员800人(2880万元),3 个月以上季节性用工1500 人(1350 万元),实现农户工资性务工收入4230 万元。
(范琳玉)
点评:
越州镇因地制宜,结合镇实际和镇域特点,按照产业向片区集中、片区按基地划分、加工向园区集中的原则,准确把握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及项目建设内在联系,突出党建引领作用,把党建活力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