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基本功 提升组工干部和党校教师专业化水平
2022-11-11崔前军侯一洋田海芳
□崔前军 侯一洋 田海芳
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组工干部队伍和党校教师队伍,壶关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从加强“基本功”建设入手,坚持“练做功不练绣功,练真功不练虚功,练硬功不练推功”,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努力提升组工干部和党校教师的“专业化”能力水平,锻造听党号令、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纪律严格、作用突出的组工干部队伍和党校教师队伍。
校正“三观”练“站功”。
所谓“站功”,就是“政治站位”。“三观”正确站位高,“三观”不正站位低。引导组工干部和党校教师首先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捍卫“两个确立”,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立场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引导组工干部和党校教师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批示,对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决不允许慢半拍,等一等,看一看;坚决不允许讲条件,为不作为、缓作为找理由;坚决不允许存侥幸,欺上瞒下,蒙混过关。引导组工干部和党校教师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突出原则程序,做到“上级有部署、组织有号令、自己有行动”,脚踏实地,勤勉工作。
对标一流练“争功”。组工干部和党校教师的“争”,不是追名逐利,而是争选人选对选好之功、争培育高素质党员干部之功、争助推高质量发展之功。引导组工干部和党校教师敢于突破自我设限,当好动力“主引擎”,坚持“快人一步、先干一步、快走一步”,把“短板”变成“潜力板”,以“跳起来摘桃子”的拼劲和闯劲,确保各项组织工作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走在前列、示范引领。胸怀“国之大者”,树牢政治标尺,不断释放重基层、重实干、重业绩、重口碑的鲜明导向。敢于拿下“烫手的山芋”、冲破改革的险阻、化解发展的难题、办好民生的实事;引导组工干部和党校教师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善于统筹协调,突出关键重点,细化措施办法,将组织工作和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放在全省、全市、全县来考虑,找准结合点、切入点,真抓实干、担当作为,树立省委倡导的“三让三不让”“四论四不唯”和县委倡导的“四看四用”选人用人导向,推动县委“三地”目标落地落实。
认领工作练“做功”。“欲筑室者,先治其基”。组织工作和党校教育培训工作千头万绪,人少事多,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近年来,壶关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根据工作要求高低、节奏快慢、紧急程度,推行了紧急工作由最擅长的人“顺手完成”,时间宽松的工作由明显短板的人“挑战不可能”,不紧不慢的工作由“最擅长的人+业务生疏的人”帮扶合作完成“三种时态”,引导组工干部和党校教师坚持汲取他人长处,补齐自身短板,工作有安排计划、有组织实施、有跟踪督导、有回音着落,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勿将今事待明日”。
“基层调研”练“听功”。
推行“组工干部包联乡镇、县直单位”制度,围绕全国、全省、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和县委工作安排,每个科室、每个教师每月至少抽出一周时间,到全县偏辟山村、边远支部、基层一线摸排调研。在走访入户中,在与群众座谈中,学会听话听音,学会“赞扬的话谨慎听、对反对的话换位听、对批评的话虚心听、对刺耳的话冷静听”,于细微、点滴处去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初步意见和办法,更好地推动日常工作。
“周一例会”练“说功”。
语言表达能力是组工干部和党校教师的基本能力。组织工作和党校工作政策性、原则性强,如何讲话、怎样讲话、讲什么样的话,对组工干部和党校教师来说,需要仔细斟酌。壶关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引导组工干部和党校教师“敢讲话”“能讲话”“会讲话”,坚持把“周一例会制度”作为推动组织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落地落实的重要抓手。每周一例会上,先由各科室轮流盘点上周工作,再由每位组工干部、党校教师轮流领学当前重要党内法规,传达重要会议精神,并谋划下周工作,落实相关责任,明确完成时限。“周一例会制度”引导组工干部和党校教师在对过去工作及时总结,对当前工作及时安排,对下一步工作提前谋划,真正收到高质量的开会效果。
“轮流领学”练“硬功”。
积极搭建讲堂平台,每周组织全体组工干部和党校教师轮流上台讲学,通过换岗授课、现场点评的方式,不断提升组工干部和党校教师自身学习运用、科学谋划、辨德识才、沟通协调、开拓创新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保证领学效果,提前对授课人员、讲学主题和时间进行审核把关,激励大家创新讲学方法,丰富讲学内容,以达到相互学习、启发思路、共同提高的效果。每人领学完毕后,其他组工干部、党校教师从授课内容、语言表达、形象素养、多媒体运用、授课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现场点评,充分调动组工干部和党校教师领学积极性,提高活动吸引力。对在领学中出现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总结、推介,让大家学有先进、赶有目标、超有标杆,努力建设一支“一精多能”的组工干部队伍和党校教师队伍。
“小处切口”练“写功”。
公文写作(示范教案)是组工干部和党校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也是组工干部和党校教师思想素养、知识储备、筛选梳理、分析概括、总结归纳能力的综合体现。工作经验总结、先进典型推介、干部考核考察、人才培养使用、干部培训教育等诸多工作,都要求组工干部和党校教师具备扎实的文字综合能力。近年来,壶关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从“全员办信息”入手,引导每名组工干部和党校教师每周撰写一篇信息、每季度完成一篇工作经验类稿件。通过对日常工作的及时总结,坚持每周对重点工作分析研判,多角度锻炼组工干部和党校教师“提笔精写”能力。
“精雕细琢”练“绣功”。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围绕组织、干部、人才工作的方方面面,引导组工干部和党校教师对标对表,积极创新,善作深层次的分析,善抓事物本质,善找客观规律,做到施针匀细、色泽丰厚、风格多样,把点多线长、量大面宽的复杂系统性工程做细、做实、做好、做透,以水滴石穿的“韧劲”、担当作为的“干劲”、认真负责的“细劲”,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知识,坚持以学修身、以学增才,努力练好“基本功”,“绣”好新时代组织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