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RG付费对医院成本管控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2022-11-11高录涛但秀娟田拥军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2年5期

高录涛 但秀娟 田拥军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付费对医院的运营理念、内部管理、收支结构、成本管控以及信息改造带来直接而深远的影响。DRG作为先进、科学的费用支付方式之一,成为解决医改难题的重要抓手和管理工具。特别是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发展期间,成本管理、全面预算及内控管理成为医院管理的重头戏。DRG支付方式的出现,引导医院各项成本管理工作顺利推进,在优化医疗收入结构、完善成本管理机制、强化全面预算约束、促进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实现医院的健康发展。DRG付费后,医院需从创收增费模式转向提质增效和成本控制模式,成本管控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资源节约的角度,减少成本,注重成本效益;从资源管理的角度,节流比开源更重要。这就要求医院必须基于形势和政策的变化,适时转变管理理念,及时调整发展模式,主动调整收入结构,不断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控制自身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等方式来获得更大收益。

1 现状分析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力争通过5年努力,推进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效率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DRG是一种预付制支付方式,它通过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确定付费标准,能有效激励医院合理分配和利用医疗资源,优化成本管理体系。作为衡量医疗服务质量、效率及进行医保支付的工具,DRG实质上是一种病例组合分类方案,即根据年龄、疾病诊断、合并症、并发症、治疗方式、疾病严重程度及转归和资源消耗等因素,将患者分入若干诊断组进行管理的体系,其目的为加强医保管理,实现医、保、患三方共赢。DRG作为一种打包预付的支付方式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可以通过大数据实现对不同疾病消耗医疗资源的比较,以此来反映医疗效率情况,并根据反馈进行适当调整,从而达到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和医保基金控制预算的目的。从医院角度讲,就是在确保患者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同时,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1.1 从医院收支情况看

近年来,受疫情及经济下行的影响,医院工作量、收入、收益下降,而防疫、消毒成本上升的问题进一步凸显。据中国卫生年鉴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国公立医院年均收入增幅为8.62%,但受药品、耗材加成取消等因素影响,收支结余率为-6.57%。

1.2 从模拟结算数据看

从2022年3月15日起,北京地区执行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ina Healthcare Security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CHS-DRG)模拟付费。从前3个月模拟付费实施情况看,一是入组率低,因院内培训不到位、信息建设滞后,部分医务人员对DRG入组规则、支付标准认识不足,特别是受专业编码人员不足、病案首页填写不规范、诊断编码映射不确定等因素的影响,主要诊断选择错误和主要诊断、手术和操作编码错误的问题屡禁不止,导致入组异常。经统计,2022年实施模拟付费的前3个月,我院3个医学中心入组率平均为73%、78%和84%。二是入组与未入组盈亏差异巨大,经梳理汇总,我院完成编目且实现清单上传的模拟结算病历人均亏损2 288元,其中入组病历人均亏损986元,未入组病历人均亏损18 227元。三是亏损病组占比较高,从已开展的病组看,目前我院3个医学中心有234个病组亏损,占北京市模拟结算696个病组的33.62%。从模拟付费结算情况看,如果管控不到位,医院的亏损问题将进一步加剧。

1.3 从医院运营管理看

DRG模拟付费实施后,从医院运营管理的角度来看,医院的技术服务收入占比逐月攀升,由28.3%提升到29.8%;药占比、耗材占比逐月下降,其中药占比从模拟前的35.08%下降到33.92%,耗占比由15.61%下降到14.27%;住院例均费用在逐月下降,下降了230元;平均住院日缩短了0.26天;床位周转等工作效率稳步提升;各项质量指标逐月向好。从以上指标来看,DRG模拟付费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医院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消耗、减轻患者负担,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管理理念急待转换。部分科室和人员对于DRG付费调节医疗服务行为、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特别是在“降费用、保质量、控成本、提效率”上,其认识尚未真正转变过来,比如认为过去按项目付费时,增加收入相当于增加效益,现在按DRG病种付费,增加收入相当于增加成本。二是管控范围逐步延伸。DRG付费后,成本管控范围更加宽泛,收入构成更为复杂。不仅要全面提高病案、信息、护理、药品、耗材、医保、成本核算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控制不必要的开支,优化费用结构,还要积极探寻临床路径,提高医护质量,重视分配激励和扩大学科发展。三是管理空间全面拓展。在做好就医服务的同时,还要引导医务人员快速适应DRG规则,规范诊疗及病案书写,提高入组准确率。今后,不仅要看好病、编对码、做好服务,还要分好组、算对账和做好降耗。

2 DRG付费给医院带来的影响

2.1 成本管控上升到战略层面

DRG付费后,医院成本管控打破了传统偏向事后管控的执行性动因,更加注重医疗行为的调节和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首先,要从战略高度对医院各类成本的构成、产生以及影响成本变动的各种因素进行梳理,通过横向对比、纵向分析,制定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在财务人员对成本数据分析解读的基础上,为医院衡量资源分配的合理性、运营效率、业绩评价等提供数据支撑。其次,提升到行业竞争的高度。以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由过去的被动管理,转变为将医院战略与成本管控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优化诊治流程,提升医疗质量,自动降低成本。再次,管控的范围全面拓展。DRG付费后,医生从原来的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参与,成本管理也由原来单纯的成本管控部门拓展到全体医务人员,即从组织、人才、流程、机制、平台、信息、制度等环节入手,逐步将以事后成本控制模式下的奖金计发管理向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成本管理模式过渡,真正掌握成本控制的主动权。

2.2 收入增长理念发生重大调整

DRG付费后,医院的收益主要来源于低于支付额的差价部分。因此,成本管控的目标应聚焦于支付标准,从过去的重收入转向控收入。为实现合理盈余,医院应严格按照DRG支付标准,结合病种实际,以最为科学合理的诊疗方式,围绕收入调整和成本节约展开工作,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佳效益。比如DRG付费后,医院应重点分析不同科室病组、病种结构及费用消耗情况,明确药占比、耗材占比等控费标准,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将成本管理关口前移。

2.3 更加注重价值医疗

近年来,价值医疗成为制定医改政策的重要理念,体现了医保改革的终极目标。因视角和诉求不同,供需双方也存在利益冲突和博弈互动的空间。从患者和医保角度,追求优质、高效、低耗;而医院也想以优质的服务、公允的价格吸引患者,进而获得更多的医保基金和政策支持。实行DRG付费后,合理的盈余不仅取决于服务量,更取决于病种成本和质量。项目付费时,只要服务量达到盈亏平衡点,服务量越大,收益越高;DRG付费后,只有在低于病种支付标准的情况下,服务量越大,收益才会越高。只有注重价值医疗,通过合理诊疗与用药,避免过度医疗,才能有效提高效益。

3 完善DRG付费的对策及建议

DRG付费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决定着医院未来的发展。特别是对医院运营理念、行为调节、收入调整、成本管控及信息改造等方面带来直接影响,这就要求医院必须基于形势和政策的变化,因地制宜地谋求创新发展之路。

3.1 加强组织管理以确保措施管控到位

DRG付费对医院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和信息化程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健全组织,加强培训。由分管院领导牵头,抽取医保、编码、临床、统计、药学、医工、卫生经济学等领域专家,组建专业的DRG付费队伍,专门负责方案制定、制度完善、标准规范等,形成院、科、组、个人上下一体的管控体系。初期,主要采取专家授课、对外学习交流等方式,加大对DRG支付政策的解读,帮助大家统一思想,转换理念,适应规则。中期,全面收集科室、病种和医疗服务项目成本,认真探讨DRG成本与支付标准的比价关系,规范诊疗及病案书写,提高入组正确率。后期,以解决付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突破口,借助现代化管理工具,加强对DRG亏损病例的分析和调整。二是实施全程量化管理。从创收管理转向成本控制模式后,要按照全要素核算、全资产管控、全流程封闭、全员额考评、全自动分析的“五全”管理模式,借助阳光采购平台,进一步优化药品、耗材的计划、采购、保管和使用,从源头上降低成本。以医院最难控制、流失和浪费最多的不计价材料为例,首先,根据材料成本的属性,由各成本管控单位自行分系统(低值、高值)、分类(收费、不收费)、分项(可计量、不可计量)管理;对既可计数又可向患者收费的材料,采用领用数量与实际耗用对比,实行收支差异管理;对不向患者收费但可每次精确计数的材料,如X线球管、检验试剂等,采用设定使用直接扣除与标准次数对比管理;对不向患者收费且每次使用的精确数不易统计的材料,如棉球、酒精等材料,要求科室在建立和完善标准和可量化成本管控细则的基础上,严格领用手续,以领抵耗,确保不出现“跑、冒、滴、漏”问题。三是细化、明确责任。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将各项目标分解到科、质控到人,切实压实各层级、各岗位的责任,不断强化医务人员的质量安全和成本管控意识。

3.2 升级改造系统以确保信息支撑到位

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智能分组、提前干预和事中监控作用,建立以临床路径为基础、费用管理为重点、数据分析为核心的智能管理系统。在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的DRG/DIP功能模块正式上线之前,一是先行上线电子病历。即在患者入院时,由接诊医师全面准确地填写病案信息,实时抓取智能编码,提供相关病种分组。二是嵌入医生工作站,接入HIS系统,全面收集、梳理患者的费用信息;同时,利用第三方专业的医疗循证知识,通过提取与医疗、成本和质量相关的数据,真正指导和监督医疗行为,为医生确定诊疗方案提供预警、借鉴和参考。三是内置CHS-DRG分组器,前置管控细则,对接科级成本核算平台,将分组结果实时回传医生工作站,由医生依托相关信息,为患者制定最优治疗方案。整个过程以电子病历为基础,以就诊流程为牵引,以信息系统为依托,全面覆盖诊疗行为、成本管理和医疗质量等,通过“事前提醒,事中管控、事后审核”进行全程智能监控,让信息系统真正为医疗赋能,为管理增效。

3.3 严把病案首页和清单内容以确保数据上传质量

高质量的数据是DRG付费的基础。一是病案首页填写必须全面、完整,包括患者住院过程中的诊断、接受的手术操作、合并疾病、并发症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这就要求患者入科后,接诊医生必须结合病情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估。二是编码必须及时准确,且编码时间不得超过出院的3个工作日,以便有时间对入组的合理性进行校验,对有异议的入组及时提出重新分组意见及佐证材料。三是费用清单与处方、医嘱、检查结果及病程记录必须吻合,且费用结算清单符合上传要求。比如出院诊断必须按照药品适应证填全、填细、填准,且规范填写自费协议书。为确保数据质量,从病案首页、DRG入组、编码员培训等方面出发,规范临床病案书写、编码修正、质控改进,逐步构建主诊断智能判断,有效形成病案智能质控闭环,从源头解决DRG分组准确率问题。同时,明确科室住院总兼任医保专员,主要对接医保政策的宣传、培训和DRG病组的成本管控,定期对CHS-DRG运行情况,特别是付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总结上报。

3.4 完善病组管理以确保实现合理盈余

为实现合理盈余,从患者入院开始,即实施全程动态实时管理。一是完善诊疗方案。按照“疾病诊断+治疗方式”兼顾“病例个体特征”的思路,遵循医疗资源消耗详尽的归并原则,合理规划专科临床路径,不断提高临床路径的合理性和实操性。二是科学控制收支。遵循诊疗规范,参照历史数据,在确保医疗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收入;另一方面,结合诊疗实践和专家意见,利用大数据比对功能,形成病组标准成本,避免过度医疗。三是不断优化调整。定期对区域内同级别医院相同科室病组、病例数、病历组合指数(case-mix index, CMI)值(权重)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缩小差距,进一步降低区域内同一病组的实际成本;同时针对临床路径、标准成本等,丰富预分组系统,不断完善标准,提高效率和效能。

3.5 提高质量效率以确保精益管理

医院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必须树立综合效益观念,不能因为增加经济效益而忽视医疗服务质量,也不能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为借口增加患者负担,必须正确处理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控制成本之间的关系。一是严格规范医疗行为。DRG付费后,医生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因为他们的行为直接关系到病组的盈余及效率。为此,医院必须完善医疗核心制度,建立DRG付费的动态监管机制,促使医生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诊疗方式,以达到提高质量、控制成本的目的。二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一方面,优化病种收治结构,减少收治低技术含量、低风险组的病例,坚持因病施治和合理诊疗;另一方面,通过创新特色技术、改善就医体验,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比如同一例手术,1名医生可能需要60分钟,另外1名医生可能需要90分钟,不同手术时长所用的麻醉药量、占用手术间时长及占用人力的不同,都会造成成本的巨大差异。尤其是耗材,使用国产还是进口,使用3个还是5个,都会直接影响医院的收益。三是减少差错过失。树立“提高质量、效率就是控制成本”的理念,通过提高床位周转率、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差错、感染、并发症以及医疗事故等,严控医疗欠费、医保拒付、物价罚款及其他超支成本。

3.6 通过优化流程管理形成有效的绩效评价办法

DRG病组定价的原理决定了其“均值定价”的原则,同一统筹区域内,同病组的疾病执行相同医保支付价格并进行比较和排名,倒逼医院以高质量的服务获得患者认可,以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一是优化就诊流程。本着“科学化、人性化、简单化”的原则,对不方便患者就医、不利于学科发展的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通过加强工作的计划性,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患者在院候诊时间和减少往返,不断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比如患者候诊时间缩短,就可能少去一次卫生间;患者往返减少,就可能少搭乘两次电梯,所有这些都是减少成本的有效途径。二是控制不合理医疗支出。按照现行核算模式,开单科室承担所有的收支管理,无法将其中某病组应承担的成本情况完整地呈现出来。为精确管控,进一步细化和挖掘成本明细数据,采取按诊疗项目和按病种分段核算的方式,兼顾患者转科情况,突出各专科的技术价值和劳务付出,合理分摊和控制不合理成本支出。三是健全绩效考核体系。选择适宜、可及的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将考核机制与激励奖惩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实现成本管控的目的。为加大激励,建议初期将低于支付额形成的“利润”和高于支付额形成的“损失”,结合专科和病种实际,按权重纳入单项奖惩。

DRG支付方式改革是调节医疗服务行为、影响医疗费用的重要杠杆,必须引起医院重视。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加强DRG成本管控是确保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使医院由数量规模向内涵质量转变的有效手段。为此,医院必须正确理解国家对DRG付费的政策要求,充分了解DRG付费对成本管控的影响,只有遵循“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人才是根本、特色是出路”的宗旨,及时转变服务理念,积极调整收入结构,严格规范诊疗行为,合理控制成本支出,尝试将DRG应用于中医医院,不断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从容应对医疗体制改革,保证医院在DRG时代健康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