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索

2022-11-11顾天竹刘文慧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2年9期
关键词:实务应用型方案

顾天竹 刘 煜 刘文慧

一、引言

财务管理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工商管理类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财务管理是一门偏重实践的专业,传统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思路与会计几乎一致,主要以《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财务会计课程为核心专业课,侧重于培养学生手工账能力和会计核算技能,与财务会计联系极为密切。而随着财务大数据的发展,对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要求发生了变化,从单一的会计核算转变为集技术、创新、管理于一体的管理会计人才,强调从财务的角度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侧重财务管理人才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要素升级下,传统财务管理所学会计电算化、手工记账等内容和企事业单位全面升级智能财务的实务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中国会计学会杨敏会长指出,“数智”时代会计服务作为要素供给所依赖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服务的需求对象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会计从“核算反映型”为主向“智能决策型”为主的转型已成必然。这就要求新时代下的财务管理从业者除了掌握传统核算反映技能,熟悉会计做账的科目流程外,还需要具备利用数据分析工具、管理工具做出正确经营管理决策的能力。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改革,不仅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融入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应重视专业技能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财务管理专业结构的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创新动力的增强等。正是基于上述财务管理行业实务人才需求,因此探索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方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

应用型本科是指以应用技术类型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区别于学术性本科以培养高、精、尖人才为目标导向,应用型本科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及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加之地方特点,应用型本科院校更易获取相对优质的应用型人才,并且通过充分调动地方社会资源来培养更适应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人才,从而在当地形成优质的办学口碑,获取当地政府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认可。

就财务管理专业本身而言,财务管理的专业特性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会计知识,同时具备管理能力;随着智能会计在实务中的应用和数据分析、决策能力在实务中逐渐被重视,倒推要求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增强操作财务软件、逻辑思维能力,越来越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中也加入了《Python 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数据建模与可视化应用》、《计量经济学》等交叉学科性质的课程,旨在培养高层次财务复合管理人才,适应实务智能化趋势。除此之外,财务管理专业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要求并重的学科,从财务管理学科理论的角度来看,财务管理与会计知识范畴重叠度高,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首先是一个好会计,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以缓解就业压力,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还必须成为高层次会计人才,才能摆脱低层次会计就业竞争压力大的困境;从实践要求的角度来看,财务管理专业不仅要掌握会计电算化等基本技能,学会用Python、财务报表可视化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成为未来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过去相当长时间内,应用型本科院校没有准确分辨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区别,草率地把财务管理和会计划上等号,做同类培养,导致财务管理人才约等于会计人才,缺乏不可替代性,也只能从事会计相关工作,无法走向管理岗位满足管理岗位需求。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智能会计的发展,财务管理专业理应具备的“管理”职能为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重视,但还是无法将财务管理摘出会计范畴,深层次来说,从技能应用和人才培养的角度,仍未明晰未来需要怎样的财务管理人才、如何从人才培养方案出发培养学生“管理”财务的技能。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剖析

(一)课程开设顺序及内在逻辑欠缺。财务管理专业的知识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财务管理思维的搭建完善需要稳固的课程理论基础。因此,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尤为重要,若盲目的推进课程进度、穿插教学,甚至随意调整课程顺序,学生很可能因基础薄弱、理论欠缺而在财务管理学习过程中遇到重重问题,甚至产生厌恶、逃避的心理。除了重视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外,课程间隔时长不宜过长,否则会因学生产生的遗忘而加大课程教学的难度。以《财务管理》这门专业课为例,《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基础管理类课程是学习财务管理的基础,而学好财务管理又为后续学生学习《高级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国际财务管理》等课程作必要的铺垫。目前来看,存在《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三门课程同时开课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认为学生已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会在课堂上浅浅带过,就开始深入分析本课程的重点知识。但因学生基础知识的欠缺和理解不深入不到位,就会导致课程效果大打折扣,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财务管理思维的培养。

就课程连贯性而言,在财务管理专业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会计综合模拟实验》和《中级财务会计》两门课程之间相差一个学年的情况,尽管对财务管理学生不做掌握《高级财务会计》的要求,但是因课程间隔时间过长、课程连贯性欠缺,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边开展实训课程教学边帮助学生回忆基础财务会计知识,实训课程效果并不理想。

(二)实践课程和实务操作的关联度较低。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授课逐渐重视财务管理实操课程的分配比重,但是财务管理专业所开设的实训课程和会计专业的课程几乎一样,也就是说尚未明晰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到底需要掌握何种实践技能,学生无法从模拟实务的角度来感受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同时,学生的自主实践性比较弱,且受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学生更为注重理论考试的分数,尽管实践课程打分灵活,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学生仍然会出于对绩点的追求而选择照搬照抄,从而忽略了实操课程本身的内在价值。目前,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实践课程的普遍教学模式是以理论讲授与课堂教学为主,对于学生自主放权探索的空间非常小,甚至存在因为实践环节表现较差需要用理论分数来弥补短板的现象。正因如此,学生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且具有畏难情绪,抱着“及格万岁”的心态去对待实践课,也便很难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与应用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不够到位。

以《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这门课程为例。这门课开设宗旨在于让学生能够掌握制作电子凭证并且最后生成财务报表的电算化时间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技能属于会计技能范畴,并不能凸显财务管理专业对学生要求的“管理”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也没有通过成本管理、存货管理、内部控制等角度让学生感知如何在实务过程中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从本质上来说,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训课内容并不符合实务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预期,实践课程与实务操作的关联度较低。

(三)尚未明晰财务管理与会计培养人才方向异同。财务管理和会计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但很多学生到了高年级阶段也仍然认为财务管理和会计在本质上区分度不大。究其原因,目前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开设课程与会计专业的课程大部分一致,尚未厘清财务管理与会计培养方向的差异。财务管理课程专业教师基本都是会计专业出身,主要从事会计教学和研究,受实务经验和研究方向的影响,对于什么是财务管理专业、培养什么样的财务管理人才等问题的理解有一定差异,导致学生对财务管理专业一知半解。随着智能财务与财务大数据不断扩大实务中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从原本单一的会计核算职能转变为管理会计且能够为公司日常经营与管理决策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且越来越多非财会专业出身的同学也在积极学习财会知识,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在掌握会计方面的基础技能的基础上,能够综合运用相关金融、会计、法律及各项系统软件为公司和个人的财务决策提供方向性的建议和指导,拉大与其他专业区分度的同时凸显出本专业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

以《成本与管理会计》这门课为例。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普遍在大二上学期就已经开设学习这门课程,因为将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合并为一门课程所导致的课程体量较大,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只能将知识点全面铺开,无法做到深入讲解具体原理。且管理会计较多运用到数据分析和差异分析等与计算关联度高的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和备考过程中,将管理会计与计算划上等号,并没有让管理意识根植学生心中。就单一计算职能而言,财务管理专业所开设的《成本与管理会计》这门课并没有跳脱会计范畴。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如何运用所掌握的数据为企业持续经营做出最优决策才是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亟需解决的问题。

(四)财务管理与前沿技术交叉融合度低。应用型高校对于企事业单位实际经营管理中遇到的实务需求变动敏感度高,对于财务智能化共享化对传统财务管理带来的挑战及时捕捉,但是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过程中不能准确把握如何将数据分析、Python 等使用技术嵌入到财务管理课程中。且考虑到财务管理专业一线授课教师相对单一的财会背景,缺乏财务管理与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教师,要求教师承担《智能会计》、《Python 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等创新性质课程也给教师增加了教学难度。即使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能够及时在最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添加技术类课程,也会存在教师不知道如何教、考核过程形式化严重的问题,最终无法避免学生将其视为“水课”的结局。究其根本,学生碍于视野相对狭隘,无法接触到最前沿的财务技术,对于技术必定会与财务管理融合这一点没有彻底把握,仍然用学生通过考试的心态去面对技术创新类课程,甚至会有学生产生疑惑,为什么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计算机技术等。这些都是财务管理专业与前沿技术交叉融合度低带来的负面后果。

以《Python 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这门课为例。Python 作为公认提取数据、分析数据、生成可视化图表最好用的工具之一,且作为相对较易掌握的计算机语言,最为适合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掌握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精通Python 语言的专业计算机老师对财务管理知识不甚了解,精通财会知识的教师对Python 应用于财务管理过程不能理解到位,如果两位老师同时授课,对老师间的默契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这就给教师教学带来了较大困难,且如果采用单一的程序语言教学,学生会感到相当枯燥,更不提深入理解Python 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功能;如果从财务管理教学的角度教学,学生会认为已经掌握这方面知识,重复开课造成时间浪费。

四、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进建议

(一)贯彻方案思政,落实立德树人任务。2020 年教育部发表的《高等教育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课程思政要“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财务管理专业课应“培育学生经世济民”。前审计司司长李金华曾经表示,财务人员要做好国家财产的“看门狗”,财务管理教师在设计本专业培养方案过程中,应融入恰当且饱满的思政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财务管理在实际企事业单位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作为未来财务人才的职业道德感和使命感。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当引导学生摒弃传统刻板接受他人观点的学习方法,教导学生“学技先学德”,在任何金钱名利的诱惑面前都必须先考虑是否符合职业道德,根据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进行客观评价和处理,然后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以《财务分析》这门课为例。财务分析涉及到对外财务报表披露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出具审计报告的真实性与合法性,是否符合回避原则等,在要求学生完整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之前,应首先强调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时候拒绝不合理不合法要求,不用自己所学技能粉饰财务报表从而获取不法收益。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遵守审计职业道德,按照自己的知识技能,给出最准确的专业判断,且注意回避原则,让学生意识到会计职业道德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将职业道德规范根植心中。

(二)结合实习实践,把握最新发展动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助推剂,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应当树立实践的观念,在明确实验教学的任务、目的和要求的基础上,确定实践教学指导教材,完善实践方案,在现有实践课程的基础上适当的替换和增加实训课程,使学生提前了解到未来工作环节所面临的操作。通过实践课程的不断积累和总结,学生在掌握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同时具备独立思考,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走出校门后能够从容应对市场需求。在实践课程中,学生不能一味的实践,要及时对获取的知识进行理解与消化,在此过程中进行反思与总结,从而对理论知识有进一步的认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理论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与思维创新能力,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实践学习体系。

以《财务决策综合模拟实验及技能竞赛》这门课为例。学生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能够掌握财务决策的相关技能,且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模拟实务情景,让学生模拟实务操作,培育财务管理应用思维,将实务与理论之间构建起桥梁,以便学生未来能够更好地适应实务工作。以财务管理专业大四实习环节而言,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利用校企资源、地方社会资源等,结合学生个人意愿,帮助学生精准匹配实习岗位,从而保证学生在实习环节能够最大化增进自己的专业技能。

(三)完善方案体系,发挥实践教学作用。在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中,教学体系的调整和课程结构的优化是举足轻重的。一套严谨的教学方案和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案改革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和老师应当根据市场的动向要求与变化及时予以调整,进行课程结构优化,在重视财务管理学科的完整性与系统性的同时,也结合未来趋势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课程设置时,各科老师根据教学大纲与课程建设方案进行动态调整,使教学有体系可依,注重各课程之间的连贯性与递进关系,比如可以在学生学习完《中级财务会计》之后的一个学期立即开设《会计综合模拟实验》这类的基础实训课,保证在学习《数据建模与可视化图表》之前掌握了《线性代数》的相关知识。在大纲明确的前提下,在专业的基础知识上有层次的搭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使同学们在理论知识建设阶段打好基础。同时,也要凸显实践性在财务管理专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针对的开展各项实践课程与实训操作。

为了顺应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潮流,应在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体系之上,剔除较为落后的手工做账等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课程,及时补充侧重培养学生管理能力的课程,如《管理会计》、《企业内部控制》等课程,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同时,需要加强教师对财务管理专业未来发展趋势认知的培训,以及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将技术融入财务管理课堂的能力,从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两方面共同入手,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

(四)紧跟财务潮流,融入大数据等最新技术。在未来财务管理就业趋势上,公司财务管理岗位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名会做手工账、能财务核算的职员,更多的是需要能够综合运用金融、会计、法律及各项系统软件为公司进行资金筹集、报表分析以及税务筹划,为公司和个人的财务决策提供方向性的建议和指导的专业型人才。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财务系统与软件更是不可胜举。因此,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也要对计算机技术及大众的财务会计软件加以熟练的操作与应用,最好可以借助编程和代码等工具辅助实际操作,利用技术工具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正在逐步增设技术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创新性质课程,培养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提升自身本领的同时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在市场中更具优势,有助于融入新的工作环境。

在开设《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经管类学生通识课程的基础上,针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当更加拓展思路。增设《财务数据挖掘与分析》、《RPA 财务机器人开发教程》、《计量经济学》等技术类课程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应用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增设《商业伦理》、《财务共享》、《管理咨询与诊断》等管理学课程有助于学生从会计思维转变为财务管理思维,成为真正的财务管理类人才,区别于会计人才。

五、结语

当前教师尚未明晰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方向、学生低迷的学习态度和固化的学习思维、教学单调的授课方式和机械的内容编排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取得良好效果的桎梏。解决这些问题除了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趣味等以外,更需要学生的配合。因此高校亟需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树立技术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意识,拓展学生接触和运用智能会计、共享财务的途径,促使学生改变所学课程对于自己今后学习没有用武之地的偏见。如今鲜有紧跟时代潮流、具备发散性思维的学生,升级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善课程教学方法是减少此类现象的关键步骤、是中国大学教育改革不可避免的一环,将技术与财务管理深度融合,培养既懂技术又懂财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具备管理才能的基础上具有经济理性人的思维。

猜你喜欢

实务应用型方案
汽车销售实务课程改革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泛联盟式应用型本科产业学院运行模式
烂脸了急救方案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基于SQDIP的配送中心仓储绩效管理实务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刘彦军: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稳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