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园本思政课程开发现状调查研究
2022-11-11明翠翠
文/明翠翠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基石。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历程中不断筛选、吸收、凝练、传播本民族文化,不断影响、激励子孙后代在历史的潮流中踏浪前行。中共十八大以来,始终强调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保护、挖掘、开发与创新,展现民族文化的活力与风采。而充分挖掘地方民族文化并将其所蕴含思政元素融入思政课堂里,是拓展课堂内容,启迪学生智慧,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渠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各地区除可以进行五大领域活动之外,可以加入地方特色课程或者其他课程,以立足于幼儿的生活实际,促进其全面发展。这为民族地区幼儿园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幼儿园课程的建设创设了相对宽松的环境。甘南州某幼儿园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有着了解、利用藏族文化开展教学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因此,该幼儿园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立足当地,尝试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积极挖掘本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尝试开发独具特色的园本思政课程。
一、幼儿园园本思政课程开发的意义
1.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在国家及各地方课程总要求的指导下,根据当地社会以及经济等实际情况,与本园的、本土的、传统的、优势的以及幼儿的能力、兴趣、需要一并结合起来,去选择、开发、实施适合本园实际的相关课程。”不同地区有着独特的文化风俗,幼儿园立足本地,根据本地实际充分挖掘利用本地文化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开发相关课程,而思政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幼儿园准确把握办园思路,明确办园方向,落实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办园理念,促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
2.促进幼儿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
幼儿园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幼儿的乐园。近几年社会也越来越关注幼儿园的办园质量。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的关键在教师,而思政课程的开发是提升教师素养的有效途径。思政课程的开发离不开教师的广泛参与,她们既是课程的研发者也是课程的实施者。作为课程的研发者,教师需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对思政内容进行细致学习,深入研究;作为课程的实施者,教师需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及娴熟的专业技能。在研发与实践过程中,促使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提升,尤其有助于教师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使教师自身得到洗礼与提升。
3.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
基于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生活经验是幼儿园开展教学的根本依据,因此幼儿园必须立足幼儿生活实际对其开展德,智,体,美全面整体和谐的教育。通过思政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精心筛选传统文化中最准确,最经典,最核心的文化精髓,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渗透给幼儿,使幼儿在熟悉的文化背景下获得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园本思政课程开发与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1.园本思政课程开发者单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园应对各种教育资源整合利用,应与家庭、社区通力合作,共同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需要发挥“金三角”的合力,共同出力献策。然而调查发现,幼儿园思政课程的开发者单一。家长普遍认为课程的开发应该是教师的事情,常以忙、不懂等理由推脱,社区也鲜少参与,课程的开发完全由幼儿园承担,而在幼儿园中,思政课程开发团队建设流于形式,园长仅仅是下达任务,对于课程开发的具体事项参与度不高,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活动,彼此间缺乏良性的交流研讨。
2.思政课程开发缺乏系统性
课程的构建需要整体的规划与设计,明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然而对甘南州某幼儿园大班3个月活动计划进行搜集对比分析,发现各班活动内容具有较大差异,虽然都包含五大领域,但是各领域内容开展皆不同,也有同名称异领域的情况。在与教师的访谈中谈及课程整体架构建设时,教师们表示不清楚;当问及如何确定教学内容时,教师们谈到,由领导确定思政主题,由教师自主搜集资料,独立设计相关活动,独立实施活动。当问及教研方面时,教师们表示基本没有。由此可见,该幼儿园思政课程开发到实施的整个过程,皆缺乏有效交流研讨,主观随意性较大,使得课程体系不清,内容缺乏逻辑性、关联性,整体质量不高。
3.地方文化中思政元素挖掘缺失
我国各民族基于其地理差异形成各自独有的文化表现形式,如语言,服饰,美术,音乐,民俗习惯等,呈现千姿百态,绚烂缤纷的景象,这为幼儿园园本思政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源。然而在对教师就课程思政材料来源进行调查时,教师们均认为思政材料来源于当代文化,主要集中在当代故事、歌曲、舞蹈方面,有4位教师认为思政材料还来源传统故事、习惯、礼仪方面,仅有2位教师提到民族故事和民族礼仪。从以上调查发现,教师更注重于在当代主流文化中挖掘思政元素,而对本土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索较少,基本属于缺失状态。
4.思政渗透呈现阶段性特点,持久性弱
在对幼儿园活动观察中发现,每个班级基本都有关于思政方面的环境创设,访谈老师得知,园所根据思政进课堂的要求组织教师开展相关环境创设。从活动安排来看,这个主题基本持续3周。在与教师谈及“思政教育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是如何渗透的”这个问题时,教师们表示围绕主题从五大领域的角度设计实施相关活动。追问“主题活动结束后,思政教育是如何贯彻执行的”,教师们表示在日常活动中偶尔会有所渗透。由此可见,思政教育主要集中在主题周内进行,随着主题活动的更换,相关教育引导活动也终止,在一日生活中,教师关于思政教育的持续引导意识淡薄,因此思政教育基本不具有连续性和长久性,呈现阶段性的特点。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持久性,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地树立,思想认识的提升不是一两次活动就能实现的,需要长久的持续的反复的引导方能见效。
三、提高幼儿园思政课程设计实施质量的策略
1.完善课程开发机制
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整体而系统有序开展的过程,一般包括开发设计,实施,反馈,调整等环节,是一个互动循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其专业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其需要领导层的关注与指导。因此,幼儿园应成立课程开发督导小组对课程开发与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与指导。一方面,制定课程开发方案、组织教师就新课程进行相关培训、协调整合园内各种资源,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等。另一方面,建立课程开发团队,制定定期讨论研究计划,细化研发步骤,探讨课程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强化磨课研课,提升教学质量,建立健全的评价反馈机制,恰当处理教育影响的阶段性与长久性,以求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促使课程开发有效进行。从上到下各层领导与教师都充分发挥自己作用,为思政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言献策,确保课程开发的高质量开展。
2.剖析地方文化,挖掘思政元素,整合多方资源
幼儿的成长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教师、家长,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任教师,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幼儿时时刻刻受到本地文化以及本地环境的影响,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应广泛关注,深入研究剖析地方文化与地方环境资源,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而这需要家长与社区的大力支持,家长与社区应充分发挥教育共同体作用,加大与幼儿园,与教师合作力度,积极参与到课程的开发建设中,与教师共同广泛收集能够反映民族精神的民族故事,民族礼仪,民族舞蹈,民族习惯,民族风俗等,合力建构丰富多元的教育素材库。
3.提升教师思政意识,拓展教育途径
对幼儿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绝非短时期就能实现的,必然需要长期的积极的教育影响。教育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一个具有优秀的职业道德素养的教师,举手投足间将积极的教育影响渗透给幼儿。因此,教师应端正态度,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利用各种资源多种方式加强学习,不断总结反思,提高自己对思政的认识与理解,并将其融入教育教学之中。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执行。教师还应拓展教育途径,丰富教育方法,将思政教育创造性地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思政教育成常态化开展。
总之,幼儿园思政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立足当地,充分挖掘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建立课程开发的保障与监督机制,提升教师素养,拓展教育思路,整合多方资源,建立思政教育的长效机制,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