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角色、任务及路径解构

2022-11-11朱芳转

公关世界 2022年20期
关键词:辅导员政治思想

文/朱芳转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一决策部署有力地廓清了党内外的思想认识,校正了工作导向,特别是把加强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重视程度,开创了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局面。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筑牢和坚守意识形态领域防线,高校肩负重任、责无旁贷。

一、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内涵及意义解构

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对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包含的主要内容

(1)加强理想信念及中国梦宣传教育

理想是指路明灯,信念是努力前行的方向。在全体师生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师生认识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四史”学习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引导青年大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高校要聚焦立德树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强化理想信念铸魂工程,铸牢青年大学生的信念信仰之魂,不断坚定青年大学生学习进步、人生发展的“政治灵魂”,补足“精神之钙”,培养青年大学生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需要融入社会生活各方面,将其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从思想引领、氛围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方面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师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实践培育,积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和校风学风建设等活动之中,转化为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

(3)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防线

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根本性、战略性意义。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正面引导,着力负面把控,从组织保障、制度建设、理论武装、思想引领、舆论引导、文化感召、阵地管理、研判排查、防范渗透等方面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和管理权,全面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防线。

(4)培育先进文化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具有与生俱来的、更为独有的、影响深远的传承和创新文化的社会功能,这既是高校基于自身性质所应担当的历史使命,也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大学文化,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职责和使命,这就要求高校要做好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目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学校红色文化研究优势,继承革命文化,以“四史”教育为重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及宣传教育工作。

(5)立足学生全面发展构建育人格局

“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在道德、能力、素质等诸方面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同时也是大学生素质能力提升的综合体现。新时代高校要立足学生全面发展构建育人格局,就要提高站位,强化担当,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增强做好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努力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组织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文化育人、心理育人、劳动育人长效机制,积极培养思想上进、素质全面、可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积极作用及意义

(1)高校是武装青年思想的主阵地

高校要担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任,就要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当前面对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浪潮,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作为高校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担当高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2)高校是形塑信念坚定大学生的“钙”源地

大学阶段是高校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大学阶段的教育在人生经历中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事关国家的兴旺发达和民族的振兴发展。高校担负着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历史重任,是形塑信念坚定青年大学生的“钙”源地。青年大学生在高校接受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培养浩然正气,补足精神之“钙”,努力成长为栋梁之材。

(3)高校是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进一步形成指明了方向,为青年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认同提供了导向引领,是青年大学生人生中的一枚重要“扣子”,是青年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前行航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是新时代高校应肩负的历史重任,高校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发挥大熔炉作用,用主流核心价值观武装青年大学生头脑,培养时代新人。

3.做好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要求

(1)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校要坚持做到“三个毫不动摇”,着重在“四个进一步”上下功夫。“四个进一步”要做到:进一步强化高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进一步筑牢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旗帜鲜明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进一步强化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导地位,不断扩大意识形态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思想文化阵地管理,不断提升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质量和效果。

(2)建设好宣传思想教育师资队伍

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理论教育,其中首要的是要建设好宣传思想教育师资队伍,即建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队伍和学生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是大学生理论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其理论素质高低决定着思想教育在高校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而高校学生工作队伍是加强大学生理论教育、巩固思想教育在高校指导地位的重要力量。高校要加强新时代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帮助和引导学生工作队伍增强和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业务素质,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3)搭建好宣传思想教育平台载体

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高校要树立全局育人观念,努力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实践教育活动有机结合,积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宣传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平台载体建设好,如创新开展好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和公益活动,办好党校、团校,实施好青年的培养工程,发挥好先进典型、模范人物的思想引领、示范带动等,积极将宣传思想教育置于可感知的、直观地、伸手可及的学生各类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和加深对宣传思想教育的体验和感悟。

二、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高校辅导员角色、任务解构

做好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高校辅导员职责在身、重任在肩。这一点从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起源、历史沿革、角色定位、职责界定、任务明晰、能力素质要求等角度方面,均已明确我国高校辅导员是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中的一支骨干力量,并且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1.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及职业化发展的历史沿革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建立及辅导员工作职业化发展的历史沿革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初步建立阶段(1949―1956年)

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文件制度为《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的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1952年),要求高校设立政治工作机构“政治辅导处”,配备若干名辅导员。政治辅导员制度,是一项起源于清华大学后影响于全国的高校德育工作制度。1953年,清华大学率先建立了学生辅导员制度,即从高年级优秀党员学生中选拔一批骨干,从事一、二年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制度也曾被形象称为“双肩挑”,即一肩挑业务学习,一肩挑思想政治工作。

(2)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基本形成阶段(1956―1966年)

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文件制度有两个。其一为《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1961年,简称“高教六十条”)。其中规定“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大学一、二年级设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同时要逐步培养和配备一批专职的政治辅导员。”这是在中共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提出要在高等学校设置“专职政治辅导员”,这也是学生政治辅导员专职化的真正开端。其二为《高等学校学生班级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草案)》(1965年)。该《草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专门讨论高等学校学生班级政治辅导员工作的文件,标志着我国高校的学生政治辅导员工作从此走上了专职化和制度化的新轨道。

(3)高校辅导员制度的重新确立与调整阶段(1976―1992年)

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文件制度有三个。其一为《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1980年),规定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逐渐从政治工作向教育教学等业务工作延伸。其二为《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1984年),第一次提出了要对思想政治工作者“实行正规化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化水平。其三为《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987年),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4)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开端阶段(2004―2010年)

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文件制度有三个。其一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简称“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由此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方向。其二为《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2005年),要求“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师生比例配备,各院系各年级设置专职辅导员,每个班级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 “必须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选聘辅导员。”其三为《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年,教育部24号令),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文件对辅导员队伍建设作出全面要求。

(5)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全面展开阶段(2010年―至今)

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文件制度有四个。其一为《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2014年),文件进一步明晰了高校辅导员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所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能力素质,指明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标准》的发布标志着“高校辅导员”在职业化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已逐步走向成熟。其二为《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2015年),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特别是其中的评价和激励部分,对把辅导员职业化步伐向前推进一步提供了制度保障。其三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6年),强调“要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纳入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其四为《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17年,教育部43号令),《规定》进一步强化了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使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工作职责更加清晰明确。

2.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及工作职责界定

(1)高校辅导员身份、角色定位

根据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建立及辅导员工作职业化发展的历史沿革,综合界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保证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做好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肩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等,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工作应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锤炼政治品质、涵养政治素质、提升政治能力,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较强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努力成为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

(2)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范围

协助党团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核心职责。辅导员工作具有高度政治性、专业性、综合性与实践性,要善于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坚持用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工作。要使统治阶级的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重要途径和方式予以实现。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者,必须立场坚定,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及学校的稳定。要旗帜鲜明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教育,进行形势政策、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与诚信教育,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公益服务,引导学生全面完成学习任务,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辅导员要将原汁原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体现到谋划学工战略、制定学工政策、部署学工任务、推进学工工作的实践中去。

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任务及能力素质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恪守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的职业守则;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规定》要求,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具有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职业能力,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规定》指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主要工作任务内容体现在九个方面,即: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以上九方面的辅导员主要工作任务内容要求,需要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中,认真思考,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合理兼顾,创新工作,全面落实。

(1)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方面

要根据所在院系思想政治教育计划,拟定当年度所负责班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和落实措施;拟定每月的主题班会内容,高质量地开好主题班会;做好学期学生思想小结、操行评定工作,新生的军训、专业教育、纪律教育和毕业生的鉴定、就业引导和文明离校等教育工作;承担一定数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的教学任务。

(2)党团和班级建设方面

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团组织建设,协助党、团组织抓好学生党团思想建设和组织工作,开展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和推荐,开展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培养和教育管理工作;指导班团组织开展思想教育、文化艺术、学术科技、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班级集体活动;做好班级学生干部(骨干)的培养,培养一支品学兼优、工作认真负责的学生干部(骨干)队伍。

(3)学风建设方面

熟悉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积极抓好学风建设,随时检查学生上课情况,经常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协调师生关系,维护所在院系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学术实践活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4)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方面

做好家庭状况、经济困难学生的了解摸底工作,完成学生奖贷勤补的发放、办理及管理工作;根据学校学生奖惩办法,对学生的奖励和处分提出意见;抓好学生宿舍安全、卫生教育与管理工作,落实学生宿舍安全文明公约,协调处理学生宿舍矛盾;加强家校联系与合作,做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

(5)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方面

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习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配合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做好工作;在大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做出初步判断、基本分析,能解答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咨询;能及时寻求专业人员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积极在学生中组织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和发展的班团活动。

(6)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加大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度,把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传播网络先进文化,弘扬网络正能量;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有效、合法、科学地使用网络;创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路径,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7)校园危机事件应对方面

掌握校园危机事件发生的规律,掌握校园危机事件应对基本知识,提升校园危机事件处置能力,做好校园危机事件发生前期分析、研判和预警工作,积极处理应对校园危机事件在未萌状态;深入学生实际,保持与学生经常性地接触、联系与思想交流,及时了解掌握和分析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对学生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引导。

(8)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方面

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学科发展方向,给予学生就业发展和职业规划方面科学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服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职业观,引导学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积极在班团活动中组织开展有关就业创业方面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9)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

增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统筹兼顾和积极发挥理论实践研究与实际工作之间的互补与互推作用;积极参加学校和所在院系组织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研讨会、学术交流活动,撰写学生工作研究论文,主持或参与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或项目研究。

三、高校辅导员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路径解构

实践证明,辅导员是做好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和骨干力量。这也要求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高校要加强和提升辅导员政治理论素养,努力培养德才学识一流的辅导员队伍。要给辅导员在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方面给任务、压担子。高校辅导员在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中要注重学生集体意识、集体观念和担当作为精神的培养,以班团集体活动为载体做好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1.高校要努力培养德才学识一流的辅导员队伍

(1)注重培养和提升辅导员核心素养

辅导员的核心素养是其在履行工作职责过程中应该具备的,促进个人职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的品格与关键能力。结合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工作内容及职责范围,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德、才、学、识”四个维度,其中“德”对应职业品格,“才”对应核心能力,“学”对应职业知识,“识”对应职业思维。这里重点探讨一下,高校辅导员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应具有的职业知识。“辅导员是高校中离学生最近的人,是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最直接的人。”辅导员的主要工作体现在“如何将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抽象知识,经学生理解、认同、接受进而转化为价值选择和自觉行动”这一根本的教育教学任务方面。从这一点来看,具有做好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相应的职业知识是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关键。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者、大学生价值选择和理想信念的引导者、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制度政策的落实者,要求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必须拥有和储备丰富宽广的学科理论和职业知识。唯有如此高校辅导员才能全面履职尽责,担当育人重任。辅导员职业知识主要包含职业基础和职业专业方面的知识,职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职业专业知识要求辅导员必须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务相关知识等;除此之外,高校辅导员还必须了解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考试违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等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规定等。

(2)推动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新时代新形势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是必然要求和方向。当前,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以及西方价值观的多形式渗透,这一形势对我国高校育人环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冲击。如何向学生解释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困惑与质疑?如何向学生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性和优越性?如何从理论上向学生把“主义”的真理性、“理论”的科学性、“道路”的正确性、“制度”的优越性阐清、道明、说透,高校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领域具有较高理论水平、专业实践和研究能力的行家里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但是,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水平不高、理论素养欠缺,特别是哲学、政治学等方面知识的欠缺和不足。这也对做好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造成一定影响。近多年,随着高校扩招和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按照有关要求高校必须按照师生比1:200的比例配足配齐专职辅导员,但由于近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学生人数的有限,高校选拔和补充的专职辅导员多来自其他学科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和相近的专业,这一实际状况导致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中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普遍比较欠缺,工作中存在一种共性现象就是趋易避难,如对学生管理和服务事务关注较多,对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功能发挥则用力不足。高校辅导员正式上岗之后,面临大量学生工作事务的牵绊,往往更愿意掌握快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方法,而对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抽象领域的理论知识、方法技巧等方面的学习补课缺乏足够的耐心、信心和恒心。要解决这一问题,要求高校必须高度重视辅导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培训,要严格按照辅导员入职培训不少于4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8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28标准学时的要求做好专题学习培训;培训师资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学术水平、理论修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高校要加强对辅导员工作的任务量化与考评

(1)明确量化辅导员的具体工作任务

新时代新形势要求高校辅导员应有较深厚的政治理论知识积累,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具有深刻理解,还应具有阐释理论问题、解答学生疑惑、评说社会热点的能力,向学生宣讲传播理论知识,从而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主导权、话语权、管理权,高质量地在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为落实好这一要求,也为努力扭转我国高校辅导员政治理论素养欠缺、工作趋易避难的现状,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任务具体量化中,要把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放在首位,并要加强考核评价的权重,督促指导辅导员高质量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研究者的学生工作实践,提出新时代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要落实的“十个一”工程,即每月召开一次全体同学参加的主题班会,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形势政策教育;指导班团组织成立政治理论学习小组,指导学习小组每周开展一次政治理论学习活动;每周找一定学生谈话,及时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定期与特殊情况学生家长联系,通报学生情况,家校合作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每周至少进所带学生班级听课一次,和任课教师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每周至少走访学生宿舍一次,检查学生宿舍的纪律安全,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每周记一篇工作笔记,记录和总结一周内学生班级情况;每两周召开一次班级学生干部会议,研究部署班级工作;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有关学生工作方面的书籍;每学期公开发表一篇有关学生工作方面的学术论文。

(2)科学评价考核辅导员工作质量效果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考评以辅导员的任职条件、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工作实效为主要内容,应从德、勤、能、绩四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综合考评。“德”方面考评指标体系要体现: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政策理论水平,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路线政策;道德品质良好,具有奉献精神,公道正派。“勤”考评指标体系要体现:工作勤奋踏实,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爱岗敬业,喜欢学生工作,能深入学生当中,走近学生,了解学生;能按时参加学习培训,认真思考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能”考评指标体系要体现:积极研究、探索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备学生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基础,具有做好学生工作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创新性组织开展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善于化解学生矛盾;能积累和总结一定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绩”考评指标体系要体现:班级党、团组织的发展情况,班级各类学生教育、培养及管理活动开展情况;班级学生的学习优良率、考研录取率、就业率以及受到的各类表彰奖励等;公开发表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及工作创新情况等。高校辅导员所在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每月要对辅导员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将工作情况如实记载,作为考评依据;每学年对辅导员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考评。辅导员考评工作要坚持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相结合、工作过程与工作业绩相结合、工作质量与工作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按照个人自评、学生评议和组织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评中辅导员的基本素质和工作实绩是主要依据,个人自评述职是基础,学生民主评议是重要参考。高校辅导员工作考评要作为辅导员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奖惩评优、学习推荐的重要依据。

3.以班团集体活动为载体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1)积极发挥班团集体活动的育人功能

目前,受网络媒介的影响,我国高校校园中的“低头族”和“封闭族”越来越多,突出表现为绝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参加校园和班团集体活动,这一点也导致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普遍集体意识和集体观念淡漠,大学生缺乏团队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竞争意识,这给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和现状,结合研究者的学生工作实践,提出高校学团组织和高校辅导员应注重组织开展校园和班团集体活动。实践证明,校园和班团集体活动对于增强班级大学生集体意识和观念、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作为高校学团组织,要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校园集体活动,特别要注重以班级或团队的方式组织开展校园集体活动,同时加强校园集体活动的策划组织和指导,不断提升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要注重加强思想教育引导,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参与和组织校园、班团集体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高校学团组织要对校园集体活动实行学分制和奖惩激励机制,积极调动大学生参与校园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大学生和指导教师参与和组织校园集体活动给予科学的评价,特别是及时肯定指导教师的工作付出和精力投入。高校辅导员在指导、组织开展班团集体活动时要结合班级学生实际,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学生兴趣爱好为主,增强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创新性,并积极加大在班团集体活动中培养和增强大学生能力素质的力度;发挥网络优势,以班级学生便于参加、乐于参与的方式,积极组织开展班团网络集体活动,着力加强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团组织和高校辅导员要努力通过发挥校园、班团集体活动的教育性和感染力,教育引导和培养增强大学生的集体意识观念和担当作为精神,增强集体凝聚力、向心力,强基固本、铸魂育人。

(2)多形式组织开展宣传思想教育活动

校园是面向大学生开展宣传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阵地,高校要注重开展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注重发挥文化的浸润、感染、熏陶作用,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大学生集体意识和集体观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辅导员要结合政治性节日、中华传统节日以及重大事件、重大人物纪念日等在班级学生中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注重教育形式的创新性、灵活性,利用班级微信群、班级微博、手机报等形式发布活动内容和效果,增强活动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完善班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体系,打造宣传思想教育“一班一品”,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学雷锋”、“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百万师生,‘一带一路’社会实践专项行动”等实践项目,推动专业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军事训练等载体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充分认识和体会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性和优越性,同时也充分体会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在班级中,高校辅导员要注重培养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骨干力量,实施好青年的培养工程,考察、培养好入党积极分子,以“大学生道德模范人物”“自强之星”“年度人物”等评选为载体,加大培育和选树先进典型的力度,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榜样人物的模范事迹,积极发挥先进典型、榜样人物在做好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猜你喜欢

辅导员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