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的技术理念与应用

2022-11-11罗远骢陈钦坚苏国鹏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套餐基肥农作物

罗远骢,陈钦坚,苏国鹏

(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肥料是维持农作物健康生长的重要生产物质基础之一,具有积极促进粮食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作用。作物营养肥料套餐肥的施肥技术能有效大幅提高作物产量,满足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粮食生产需求。

1 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重要性

全面合理的养分供给是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的关键。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氮磷钾三种养分的需求非常大,且充足的养分供给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是其他微量元素供给也不可忽视。如果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养分供给出现了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不但会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且还会导致农作物出现产量和品质下降的问题,对农户经济收益的提升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农作物长期营养施肥套餐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物肥料中优质氮、磷、钾肥的吸收作用,提高综合利用率,减少水资源上的大量浪费以及有效减少作物过度施肥对当地土壤环境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其次,农作物长期进行营养套餐施肥,能有效地改善当前作物营养土壤结构和土壤性质,提高当前作物营养土壤的连续施肥适应力,提高当前作物土壤中养分含量,保障当前我国农作物从新的优质土壤中生长可以及时吸取更多有益的养分。最后,农作物长期营养套餐施肥,有助于大大提高当前我国农作物对抗旱、寒的适应能力,从而有效帮助提高当前农作物的年产量。据当前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资料结果显示,在充分考虑当前我国农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和发育阶段的必要条件前提下,单位每亩耕地面积连续施肥的年产量至少应该能逐年向上增加10%左右。

2 农作物营养需求影响因素

农作物的养分需要量是指,农作物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产量所需要的养分总量。营养物质的正常供给是作物高产优质的基础。农作物营养需求主要受外界土壤等因素和本身成长阶段的影响。

2.1 外界影响

通过比较不同生长季节、不同区域土壤施肥类型和各种作物对土壤施肥养分反应情况,来最终确定每种作物养分的平均施用量,一般情况下设计不同的养分用量。合理利用营养成分施肥,必须根据农作物需要的营养成分及其特性、土壤、气候等各种因素,最大限度达到满足整个农作物对各种不同养分的综合吸收,作物的营养特性是合理施肥的最重要依据。

2.2 成长阶段

在不同的植物生长时期,作物的营养需求种类特性不同,对作物养分的需求也不同。根据各个作物营养种类和成长生育期的不同,通过综合施肥,可以有效地及时调整作物养分,满足不同植物的各种营养特性需要,从而可以达到高产优质的效果。大多数作物在苗期吸收的养分较少,然后在收获时增加,然后减少。作物主要营养素的需求增长有两个关键期,即作物营养关键期和最大经济效益期。

3 农作物营养需求特点

3.1 连续性

连续性是指作物对营养的连续吸收程度,作物对营养的连续吸收程度是连续的、不间断的。任何一种作物,除了大量吸收养分达到最大生长临界期和养分吸收最高效率期外,在各个作物寿命增长生育期和生长发展阶段中适当充分吸收养分显得十分必要。如果忽视了作物吸收养分的连续性,同样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及产量与品质。

3.2 阶段性

在当前作物持续生长和长期吸收养分的过程中,不同的作物主要营养需求不同,像是主要营养种类、数量和比例也会有很大差异。因此,例如,在大多数大型作物中,利用磷的主要营养元素都在作物的发芽和苗期。小粒种子的利用比较明显,因为小粒种子中储存的磷,此时已经接近用完,小粒种子的根系此时很小,和土壤中的接触面小,对磷的吸收能力差。所以,作物幼苗期需磷迫切。从整个作物体内磷和氮养分组成的特性来看,磷、氮养分的综合含量通常不高,且由于作物土壤种植而流动性低。因此,作物幼苗要在整个苗期快速生长,就迫切需要氮和磷。

通常,整个作物幼苗的营养生长期后期是整个作物幼苗生殖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以此时为例,在粮食和花粉中,水稻的穗部处于萌发和分化阶段。此时,如果水稻的茎叶缺磷、缺钙、缺钾、缺氮,就会导致穗少分蘖。花粉开穗数少,生长后期的速效磷钙补钾、氮检测试剂广泛应用,迅速提高了效磷氮氧化物和氮营养成分的综合含量。整个作物幼苗的茎叶增加籽粒和花粉的基数,快速增加产量,后期副作用较小。如果玉米作物在一定的穗长和分化期缺乏钾和氮,就会出现穗小、花少的情况,玉米产量下降。关于玉米作物氮素中钾、氮等养分对需求的影响,目前研究的数据很少。由于玉米作物体内钾在氮中的迁移率高,加之对钾的利用能力强,一般不易从作物形态分析其性能。

3.3 关键性

作物对各种重要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的中期需求,主要有利于促进这些作物芽的快速生长和中期萌芽,如优质玉米的出口期、水稻的孕穗期、马铃薯的膨大期、大白菜的莲座期、萝卜的露肩期。这个时期的施肥一般称为追肥。因此,在追肥时,必须特别注意钾肥施用于马铃薯作物的最大复合效期。据科学研究,农作物各种重要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最大结合效期并不一致。如果在马铃薯块茎生长早期,氮磷养分结合效果最好,而在马铃薯块茎生长后期,磷、氮均含钾,特别是氮、钾和磷的组合非常有效。

4 营养套餐施肥的重点技术环节

4.1 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与养分测试

定量采集我国更具代表性的土壤样品,是真实准确反映我国土壤主要养分状况的重要前提。由于土壤和肥料样品的定量采集,理化检测结果的误差可能比任何理化分析结果的误差都大,这种检测误差甚至可以直接达到整个过程检测误差的85%。为了减少采样中的误差,需要尽可能地增加和减少样本数量。样品数量增加过多会导致理化分析结果出现困难。因此,如何在抽样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减少和增加样品数量成为目前我国土壤和肥料检测的一个重点。在用于测试土壤肥料使用效果的八类土壤肥料取样中,农作物土壤取样管理方法基本参照了我国的田间农民取样方法标准,但由于我国的田间农民大多是分散自营的,面积小,管理操作方法、施肥管理方法不一致,因此抽样差异较大,需要小规模抽样。

4.2 测土配方营养套餐施肥的效果评价方法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问卷的汇总分析,对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后的养分投入、果实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通过数据整理对比,利用现行试土施肥配方技术实施前后N、P、K肥的综合养分投入数据,帮助验证实施本试验土施肥配方技术的长期节肥效果。测试土施肥配方技术施肥,比较了实际增产率、土壤施肥配方技术施肥增产率和实际投入产出效率。通过对当前作物施肥试验施肥技术准确性的综合评价,往往可以从施肥目标配方输出与实际施肥数据的一致性来综合评价当前试验施肥配方技术的施肥方法和技术的准确性。施肥后可通过测试土施肥配方技术获得目标输出数据,帮助判断施肥技术的应用准确性,找出存在的技术问题和措施需要及时纠正和逐步改进,包括推荐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方法的数量是否合适,测土配方中使用的施肥参数数量是否合理,肥料的丰度和缺乏等指标数据是否准确并需要及时调整等,也可作为测土配方专业技术人员施肥技术水平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

5 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技术应用

5.1 底肥的套餐

根据确定的农作物配方,测试施肥、土壤和施肥配方。用于施肥的配方,以有机酸、氮肥、磷肥、钾肥等物质为主要施肥基础,添加有机酸、腐植酸、氨基酸、有效酸。根据当地农作物,确定测土栽培面积和育肥设施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作物基肥。

5.2 生育期肥料套餐

农作物如果出现秧苗生长特殊危害情况时,则还可适当选用一种较为适合的适用于苗期营养管理施肥供应套餐,苗期连续发芽生长追肥时,腐殖酸型秧苗增效基肥专用磷酸二氢钾化肥9kg、增效基肥专用硫铵氮肥4kg;春季拔节期间的秧苗发芽追肥时,距离秧苗底部12cm最深处的土即可深挖底部土壤进行沟穴增效基肥专用硫铵氮肥18~23kg,硫酸钾4~7kg;苗期连续施加底部基肥时,其适用营养施肥供应条件主要在于底部大量脱水供应,或者在底肥底部大量出现供应脱肥和脱水硬化现象。

5.3 根外肥料套餐

根外追肥又被称为叶面追肥,适宜的肥料施加期分为三阶段,即幼苗期、拔节期、育后期。各阶段的肥料供应情况分别为:幼苗期喷施氨基酸水溶肥或螯合态高活性叶面肥。稀释浓度450-850倍,喷液量45kg;拔节期施加微量元素水溶肥或物活性钾肥,稀释浓度450-800倍,喷液量47kg;育后期施加螯合态高活性叶面肥及微量元素水溶肥,稀释浓度480-900倍。

6 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技术存在问题

6.1 经验主义严重

根据经验,施肥是常见的。不需要给不同质地的土壤施肥。所需肥料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所需的养分也不同。但在实际生产中,劳动者往往按习惯施肥,盲目施肥,主要表现为施肥过多。施肥过多容易污染土壤环境,破坏土壤结构。例如,过量施用氮肥和磷肥,容易导致地表水资源富营养化,严重影响地表水资源;另外,磷肥过多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作物对硅的吸收,导致植物微量元素缺乏;水溶性越高的磷酸盐会与土壤中的锌结合,降低锌在作物中的有效性,导致作物生病。生产中的劳动者经常施氮肥,导致植物生长旺盛,但不利于作物产量的增加。反之,则容易倒伏,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6.2 缺乏对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技术的了解

劳动者由于缺乏农作物施肥中相关技术专业知识,不同肥料品种之间都有可能会因此产生拮据的肥料抗药性结合物理作用,如no3-和钾及磷肥介于po43-之间,磷肥与硫酸根离子、钾和锌肥之间等也都会因此而产生拮据的肥料抗药性结合物理作用,如果常将这些多种营养肥料同时使用进行混施,造成当地土壤营养资源大量过度浪费和严重造成土壤资源环境污染。

7 解决措施

7.1 注重底肥的施用

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栽培年限的延长而降低。作物种植前,应在土壤中施基肥,以保证作物健康生长,增强其抗旱、抗寒、抗病能力,提高苗木成活率,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施基肥时,应考虑以下四个因素:一是肥料的种类。从种类上看,作物营养包施肥最适合作基肥。二是施肥量,基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和作物所需肥料量而定。据资料显示,基肥一般为作物氮肥需求总量的70%,磷肥总量的80%,钾肥总量的50%。三是肥料品种,从肥料品种来看,氮肥中碳酸氢铵和尿素适合作基肥。在磷肥中,一般的过磷酸钙、二铵都适合作基肥。在钾肥中,氯化钾、硫酸钾和植物灰分适合作基肥。在微肥中,锌肥、镁肥和锰肥适合作基肥。四是施肥深度,基肥一般应施于整个耕作层,以保证根系充分吸收养分。作物营养包施肥、氮肥、钾肥等,可混合均匀施于地面,再翻入土中。磷肥作基肥时,流动性差,施入土壤后容易固定而失去效力。它应该分两层涂抹,上层和下层。

7.2 测土配方施肥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复杂。由于土壤母质的多样化和形成过程的复杂性,以及不同地区劳动者的种植习惯不同,造成了我国土壤条件多样化的现象。不同质地的土壤具有不同的养分含量、理化性质以及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如何利用作物营养包来调整作物、土壤、肥料之间的关系,达到最佳状态,是农民急需考虑的问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在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的基础上,测定氮、磷、钾与微量元素的比例,施肥时间、施肥方法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要,保持土壤肥力,减少养分流失造成的环境污染,最终达到高产优质的目标。

7.3 不同农作物施用不同营养套餐施肥套餐

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有不同的营养需求。例如,香蕉含有较多的钾,叶类蔬菜含有较多的氮。例如,大米对硅有需求,棉花对硼、锰、铜、锌、钼等元素有需求。作物在不同生育时期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是不同的。以香蕉为例,苗期一般以化肥为主,施肥量不宜过多。苗期施肥要稳定,苗期是香蕉高产的关键时期。以生根为主,随着叶片增多,养分吸收面积逐渐增大,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的时期。此时对氮、磷、钾的需求量显着增加。施肥时要注意轻施、巧施。具体施肥量应结合香蕉生长、天气、土壤肥力等因素来确定。抽蕾期施肥量宜重。抽蕾期是香蕉整个生育期需要施肥量最大的时期。香蕉植株进入抽蕾期后,叶片中储存的养分大量消耗,养分需求量急剧增加,但土壤中钾含量下降极快,因此在此期间,需以钾为主补施化肥,补充土壤养分,保证香蕉产量。幼果期要注意钾肥施用量,减少钾肥使用量保证蕉蕾生长,防止过早断蕾。在此期间,植株内大量储存的养分向果实转移,对氮、磷、钾肥的需求量相对减少,但容易过早停肥。造成果实膨大不足、长势不均匀,影响产量,不宜过早停止施肥。此外,还要注意施用硼、钙等微肥。香蕉生长过程中,若缺硼,会造成“花而不实、畸形果”的问题;如果缺钙,香蕉就会裂果、掉果,甚至会影响果实的品质。

7.4 注重化肥与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结合施用

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含有丰富的养分,肥效持久性长,有生理活性和刺激作用,能增强植物的呼吸作用,促进根系生长,但也存在养分含量低,不易分解和不能及时满足作物高产需求的缺点。因此,将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和化肥进行配合施用能取长补短,提高功效。研究显示,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和化肥结合施用更能促进土壤有机质的更新,进而激发土壤活性,提高内部元素的代换量,提升作物吸收养分的能力,更利于植物生长,此外还能均衡氮素,提高磷、钾、氮的使用率,能有效预防施肥比例失调的情况。

8 总结

科学施用营养套餐施肥的技术是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的基础。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目前,营养套餐施肥的技术,使土地资源等技术被广泛应用,能够保证农作物优质高产,避免种植生产造成的水、土壤污染等问题,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因此,科学施用营养套餐施肥的技术,积极推广土壤肥料应用技术对提高土壤肥力、保障农作物优质高产、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套餐基肥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不同基肥对湿加松生长的影响*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加什么不要钱》
儿童套餐
婚姻是一份套餐
老了也要有尊严地吃饭 你家老人需要这套餐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