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架豆栽培技术
2022-11-11朱春侠杜金伟白红梅薛国萍杜刚强武永胜
朱春侠,杜金伟,白红梅,薛国萍,杜刚强,武永胜,姜 伟*
(1.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1;2.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农牧和科技局,巴彦淖尔 乌拉特前旗 014400)
菜豆(Linn.)属于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俗称四季豆、芸豆、玉豆等,因其适于爬架生长,也统称为架豆,是一种可以食用的豆科植物。原产美洲,现广泛种植于各热带至温带地区,栽培面积仅次于大豆,我国北方各地普遍栽培,尤以华北、东北和西北栽培较多。除露地生产外,还有多种形式的保护地栽培,供应期较长。产品以鲜食为主,也可加工制罐、腌渍、冷冻与干制。籽粒可入药,有滋补、解毒、利尿和消肿等作用。架(菜)豆也是内蒙古地区主要蔬菜作物之一,从栽培模式可分为设施架豆和露地架豆。内蒙古地区架豆种植面积约0.93万hm,其中设施架豆0.26万hm,露地架豆0.67万hm。设施架豆主要包括日光温室和塑料大、小棚架豆,主要分布在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和赤峰市,平均每茬667 m产量3 000 kg,全区年生产鲜架豆约12万t,已经实现了早春茬、秋延茬连续生产,周年供应。产品主要销往蒙古国及我国的二连浩特、锡林浩特、鄂尔多斯以及周边各个旗、县。露地架豆,主要分布在赤峰,兴安盟、通辽、包头等地,每667 m产量在 2 500~4 000 kg,主要销往北京、天津、唐山、辽宁、上海等地。日光温室栽培实现了反季节生产,经济效益显著,本文着重介绍日光温室架豆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
日光温室种植架豆应选择耐低温、耐弱光、连续结荚能力强的品种,如泰国架豆王、天马红宝石、天马红冠、绿龙架豆、金龙王架豆、王中王架豆、九粒白、特长芸龙;豇豆品种如三尺绿、青豇100;油豆品种如将军一点红、紫花油豆等,这些品种具有品质优良、适应性强、易于管理的特点。
2 育苗
架豆育苗分浸种处理和干籽直播2种方式,第1种是先将种子放入25~30 ℃的水中,浸泡2~3 h,只浸种,不催芽。第2种是干种子直接播种。
2.1 播种
采用50孔穴盘、全营养基质育苗。基质在播种前3~4 h进行拌水预制,湿度大小以手握成团为度。预制好的基质直接装入穴盘,5~6盘为1码,上下码放整齐,上覆硬板,均匀向下挤压,挤压出深度2 cm的穴为宜,每穴点种2~3粒种子,然后覆盖基质或者蛭石2 cm左右。
2.2 播后管理
播种后,室温白天保持30 ℃左右,夜间25 ℃左右,以促进幼苗出土。正常温度下播后6 d发芽,9 d左右出齐苗。苗期温度不能过低,要严防冷空气侵袭,以免出现红根病。架豆苗期时间短,一般不追肥,但须加强水分管理,防止苗床过干过湿,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每天10:00左右喷1次水,水量大小要根据光照和温度情况,光照好、温度高要多喷水,阴天或者降温时少喷水。定植前7 d左右开始低温炼苗,注意设施通风,让秧苗充分见光,防止秧苗徒长。架豆的根系木栓化比较早,再生能力较弱,苗龄不宜太长,适龄壮苗的标准是:日历苗龄20~25 d,生理苗龄为苗高20 cm左右,开展度25 cm左右,茎粗0.3 cm,真叶3~4片,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3 定植前准备
3.1 地块选择
架豆忌连作,需轮作2年以上,喜透气保水的砂壤土,避免选择黏性土壤和露沙地。
3.2 整地施肥
彻底清理上茬遗留的杂草、秸秆、残叶和地膜等杂物,密闭棚室,拉下保温被,每667 m用400 g异丙威和400 g百菌清烟剂熏蒸,然后闭棚2~3 d,彻底消毒、杀虫、杀菌。每667 m施用腐熟农家肥5~7 t、磷酸二铵30 kg或者氮磷钾三元复合平衡肥作底肥。将肥料均匀铺施地面,旋耕2遍,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再按栽培的行距起垄。目前日光温室架豆栽培有2种方式,即单垄栽培和双垄栽培:单垄栽培的行距平均为0.6 m;双垄栽培大行距0.7 m,小行距0.5 m。注意防治地下害虫,每667 m均匀撒施3%辛硫磷颗粒剂3 kg,拉线起垄,垄高15 cm左右,滴灌管的铺设应按照栽培单双垄设置,单垄单管,双垄双管,之后覆盖黑色地膜。
4 定植
日光温室架豆栽培主要有2个茬口,即早春茬和秋冬茬。早春茬一般在12月初到1月下旬育苗,1月初—2月下旬定植,该茬口正值严冬,冷空气活动频繁,大风寒潮天气较多,要注意保温增温,温度应稳定在12 ℃,10 cm土层的温度应稳定在10 ℃左右,于晴天10:00—15:00定植;秋冬茬一般在6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育苗,此时气温较高,要采取遮阴降温措施;定植可采用育苗移栽,也可以采取直接播种、间苗定苗。如果采用育苗移栽,应该在定植前18~20 d进行育苗,该茬口要注意降温和除湿。
定植时按照35 cm株距,在栽培垄上用打孔器打孔,打孔深度5 cm左右,定植深度保持苗坨和地膜齐平为佳,定植后用土封严定植孔,及时灌溉定植水。
5 定植后管理
5.1 光照管理
架豆是喜光作物,短日照有利于架豆花芽分化,充足的光照是架豆丰产的关键,首先要选择透光性能良好的棚膜,有条件时应该保证棚膜一年一换,做到不用旧膜,使每个茬口均在高光效下运行。日光温室早春茬架豆定植后,保温增温是关键,提高地温有利于架豆根系的发育,增强植株的水肥吸收,促进地上部的生长,使地上部和地下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秋冬茬架豆播种或者定植后,正值高温高湿天气,应拉下前围,打开顶风口,保证通风和降温;9月中旬以后,夜间外界温度降至18 ℃以下,应该逐渐关闭顶风口,拉起前围;随着外界温度的逐步降低,放下保温(棉)被,开启保温模式。
5.2 温度管理
棚室温度与农膜的透光率、棚室结构、棚室保温性能等有重要关系,一般情况下棚室以保温增温为工作重点,要时刻注意当地天气预报,把握好卷放棉被的时间。架豆的生长适温为20~25 ℃,开花结荚适温为25~28 ℃,所以架豆在开花结荚期一定保证温度正常,才能确保有较高的产量,否则会出现花而不实、落花落荚等现象。
5.3 水肥管理
架豆的根系较为发达,但再生能力较弱,主根发达,长达1 m以上,侧根、毛根较少。架豆在整个生长周期中,需水需肥规律同步,即苗期少,蔓期适量,结荚期最多。从肥料用量角度衡量,底肥、追肥各半。定植后施肥灌水方式如下:早春茬定植后紧跟定植水,水量以湿透栽培垄,垄沟不积水为度,隔天浇缓苗水;秋冬茬定植时温度较高,浇透定植水,隔天浇缓苗水。定植后定植水和缓苗水不跟肥。一般定植后到开花结荚前不再追肥灌水,开花前或花期追肥灌水不利于架豆根系生长和开花、授粉、结荚。开花结荚期,豆荚长至2~5 cm时,每667 m追施甲壳海藻肥20 kg加10 kg氮磷钾(18-18-18)水溶肥;或者每667 m追施30 kg腐植酸钾肥加10 kg硝酸钾肥,同时喷施钼肥加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促进架豆根瘤菌的生长;喷施硼肥加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促进结荚,叶面肥每7 d喷施1次。架豆进入采摘盛期后,每8~10 d灌1次水、追1次肥,追肥原则是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有机肥和无机肥交替使用,微量元素叶面肥做补充。
5.4 植株调整
植株调整是日光温室架豆的重要管理环节,架豆长出5~6片叶子后开始抽蔓,此时应及时吊线引蔓。选择耐老化的聚乙烯渔网线作引蔓线,线头栓在架豆茎基部,吊线绕两圈打结并留有空隙。一般架豆可自行缠绕爬蔓,有个别品种需人工辅助引蔓。
5.4.1 摘心
当架豆主蔓高度达到1.5 m左右后,要及时摘除生长点,也称摘心,此项技术十分重要,架豆摘心后能有效促进侧枝的生长和花芽形成,进而提早开花,提高前期产量。
5.4.2 清理老叶、病叶
第1批架豆采摘结束后,应及时清理老叶、病叶,以保证植株的通风透光,避免生长过旺,造成落花落荚。结合追肥灌水,促进侧枝生长和花芽形成,为架豆持续结果创造有利条件。
5.5 保花保果
首先是管理好日光温室的温度,架豆花期和结荚期温度控制在白天20~27 ℃,夜间15~18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正常生长,有效地调控温度可起到保花保果的作用。其次是喷施钼肥加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促进架豆根瘤菌的生长;喷施硼肥加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促进开花结荚。
6 病虫害防治
6.1 病害防治
日光温室主要病害有菜豆锈病、枯萎病、白粉病、炭疽病和菜豆疫病。日光温室架豆病害的发生,与日光温室日常温度和湿度管理有密切关系,抓好温室的日常管理,是架豆安全生产的前提。化学防治所用药剂及防治方法如下。
炭疽病:用10%的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剂3 000倍液,或者用40%的陶氏益农信生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喷施,视病情严重程度,每周1次。
锈病:用10%的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剂3 000倍液,或者5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
枯萎病:用68%的恶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灌根。
菜豆疫病: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者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
6.2 虫害防治
架豆主要虫害有斑潜蝇、蚜虫、红蜘蛛和白粉虱。定植后,及时张挂黄色粘虫板,隔2~3 m挂1张,高度应离植株20~30 cm,随着豆苗生长,不断提升黄板高度,可有效诱杀斑潜蝇、蚜虫、白粉虱等害虫的成虫。
斑潜蝇:成虫和幼虫及时预防,用20%的斑潜净乳油500倍液,或者50%吡蚜酮粉剂1 000液,10:00或者16:00喷施,避开早晨露水和中午高温。
蚜虫:用5%啶虫脒乳液800倍液,或者10%的吡虫啉粉剂1 000倍液喷施。
红蜘蛛:一般高温期间危害较为严重,应以预防为主,结合日光温室的日常管理,加强通风,有效地控制红蜘蛛的发生,危害发生时可采用10%的哒螨灵乳油2 000倍液及时进行喷施。
白粉虱:用50%的吡蚜酮粉剂1 000倍液喷施,或者20%的呋虫胺颗粒剂2 000倍液喷施。
农药使用的时间:一般10:00—11:00或者16:00以后喷施,避开早晨露水和中午高温。农药使用的次数,一般每周1次,连续3次。
7 采收
开花后8~10 d即可采摘,每隔3 d采收1次,不得延期采收,否则既影响当期的品质,又影响下批采收的品质。采摘盛期1~2 d采收1次,采摘时要注意保护幼荚和小花不受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