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品行教育的策略研究
2022-11-10江莉芳
【摘要】幼儿阶段的品行教育对于人一生的品行素养有重要影响,可以说幼儿教育是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阶段。由于幼儿尚未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具有多样的塑造效果,且其学习能力强,因此在幼儿阶段实施的品行教育具有高效性和决定性。文章从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环境教育等几个方面对新时代幼儿园开展品行教育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品行教育;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江莉芳(1981—),女,福建省龙岩市龙岩侨中附属幼儿园。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标》指出:幼儿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引导,使其形成良好的品德与习惯,能够学会关爱父母长辈、关心老师同伴、拥有集体荣誉感等。3~6岁是培养幼儿品德行为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幼儿受到怎样的品行教育,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之后的人生道路和社会角色,影响到幼儿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的树立[1]。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开展好幼儿的品行教育工作,通过环境熏陶、寓教于乐,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
一、开展品行教育的方法策略
(一)通过儿歌学习,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行
儿歌是一种传播广泛、易于学习的文学形式,非常适合学龄前的幼儿接触与学习。儿歌具有生动形象、有趣活泼、语言优美、便于记忆等特点,通过诵读朗朗上口的儿歌,幼儿可以很轻松地记忆儿歌中的内容,从而学习到相应的道德品质。因此,幼儿园教师可以将一日生活中的品行教育内容编成儿歌,配上优美动听的曲调,带领幼儿一起学习,通过跟唱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习各种良好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学习“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宝宝不再留一个”这首儿歌。如此简单、朗朗上口的儿歌虽然仅有三句话,却体现了幼儿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使幼儿能够形成乐于助人、乐于分享的品行[2]。
(二)通过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品行的培养
对于幼儿来说,传统的以集中活动为主的品德行为教育活动枯燥无味,而且以说教为主的教学形式会使幼儿难以理解,无法达成有效的教育效果。因此对于幼儿的品行培养教育,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多种寓教于乐的活动来开展。例如,通过定期开展“玩具分享日”“图书共读日”“爱心互助日”等主题日活动,让幼儿学会玩具一起玩、图书一起看,体验分享的乐趣,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养成友爱待人的良好行为;通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如捡垃圾、为老人送关怀等,帮助幼儿养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意识;通过开展幼儿园内诚信故事演讲比赛,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让幼儿在此活动的开展中了解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并不断在生活、学习中规范自己;等等。
(三)通过混龄联动,促进品行的相互学习
长期以来,幼儿之间的大多数活动都是在同班级、同年龄中开展的。随着活动区空间的开放,幼儿园开始尝试改变原有的活动组织形式,由一开始的单一班级活动轮换扩大为同年段幼儿的混班活动,再经过逐渐的活动拓展,使不同班级、不同年龄的幼儿聚集在一起开展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责任感,带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营造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氛围,让幼儿体验互爱互助,学会交往和谦让[3]。
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是通过彼此之间的互相模仿实现的,其比向成人学习更具自然性。在具体的游戏过程中,年龄较大的幼儿不仅可以巩固自身的道德意识,还能够以敏锐的观察力发现自身的一些行为会被年龄较小的幼儿学习,从而要求自己做出积极、正确的行为,为年龄较小的幼儿做好典范。在具体的混龄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活动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例如,年龄较大的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会与年龄较小的幼儿分享玩具,享受其中的自豪感与责任感;年龄较小的幼儿则通过观察模仿其他人的言行举止增强自身自觉性,并且学会如何關心他人。在混龄活动中,幼儿不仅能改变自身的各种不良习惯,更能提升自身的责任感,学会与他人分享。经过大量观察与研究发现:任性、胆小、自私、脾气暴躁等不良行为与性格在独生子女身上体现得较为明显,这是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或是很少经历互帮互助、模仿等活动,相关的个性发展受到阻碍。因此,通过混龄游戏与活动使幼儿在与不同年龄的幼儿一起活动时形成良好的互帮互助氛围,在活动中体会互爱,使幼儿逐渐学会谦让,养成良好的性格与品德。例如,在进行户外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年龄较大的幼儿带领年龄较小的幼儿开展活动,使其共同参与学习,形成一种以大带小的氛围,这样做既能很好地培养大班幼儿的责任感,又能为小班幼儿树立榜样,养成相互关心、相互照顾的习惯,有助于养成兄弟姐妹之间友爱的优良品行,这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品行教育方法。让幼儿体验同伴之间友爱的感情,能够帮助幼儿养成对他人良好的认识,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4]。
(四)通过家园携手,共同开展品行教育
学校、社会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三位一体的。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场所,对幼儿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个老师,是幼儿的榜样,家长的每一个行为、习惯都可能成为幼儿模仿的活动。因此,家长要能够约束自我,以自身良好的行为举止来影响幼儿,对幼儿进行榜样教育。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的素质高低对幼儿的品德形成、观念建立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就家庭教育而言,往往没有规范或者详细的教育模板。因此,家长需要在不断探索之中为幼儿树立榜样,要能够以身作则、以身示教、言出必行,引导幼儿树立良好的品德,促进其正确行为习惯的养成。
同时,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还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合作。例如,文明礼貌教育需要让幼儿形成一定的习惯,从而使他们自觉而为之。幼儿可以在幼儿园接受规范化的指导和教学,但是回到家中还是需要家长的监督与引导,只有通过双方合作才能保证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形成稳固的行为习惯。而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与途径下,幼儿的天性得到释放,会激发自主的学习与思考,这对于良好品行习惯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再加上教师与家长正确适时的引导,幼儿的成长与良好品行的培养便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通过营造环境,无形中培养良好的品行
幼儿的成长环境对于幼儿今后的发展、良好品行的培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个成长在包容乐观环境中的幼儿,对待生活的态度同样是包容乐观的;而一个成长在嫉妒愤怒环境中的幼儿,其今后的发展一定会受到嫉妒与愤怒的影响。因此,幼儿的成长环境至关重要。幼儿园、家庭不仅要形成温馨和睦、互帮互助、包容乐观的大环境,同时幼儿园班级也应该创设各种各样的小环境,帮助幼儿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学习与感受,无形中诱发幼儿做出积极向上的行为,并且在长期良好环境的影响下,使得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诱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行方式。
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小环境帮助幼儿进行品行习惯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意识,还可以高效全面地激发幼儿对于良好品行的追求与学习,在与环境“对话”的过程中,逐渐将品行习惯培养起来。例如,种植与饲养活动能较好地培养幼儿“懂关爱、有责任、会合作”等行为习惯。为此,教师可以在幼儿园活动室内的阳台上设立“自然角”小区域,让幼儿体验种植生物和饲养动物。前期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种什么、养什么,激发幼儿的兴趣;然后再让幼儿照护动植物,并观察、了解动植物成长的规律,学习一些基础的自然科学知识。在动植物成长过程中,幼儿也会保护它们,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呵护其成长。在此实践过程中,幼儿能够体验到动植物生长的意义。这样不仅可以使幼儿在自然角这个小区域中学习到自然科学知识,同时还增进了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沟通,可谓一举多得[5]。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与他人之间的交往与探索可以促进幼儿进行社会性学习。幼儿在一日生活的过程中,与日常所处的环境一同交流与学习,不仅可以解决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成人之间交流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还可以高效地使其学习生活技巧。“小景点”与“自然角”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有效结合幼儿园的地域文化,在园中建立相应的景点。例如,充分发挥龙岩市地处红色沃土的优势,再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在幼儿园楼道里可布置红色之旅、文化之旅、美食之旅“文化一条街”。幼儿在这些“小景点”中不仅可以了解到龙岩的美丽风景,还可以担任小导游,为其他幼儿讲解相关知识,以此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小景点”这个枢纽与载体很好地将幼儿与地域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信息沟通交流的方式,有助于幼儿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其文化认同感。
二、开展品行教育的意义
(一)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6岁的幼儿几乎没有自主独立的意识与习惯,因此具有非常强的模仿与学习能力。对于家庭和幼儿园来说,为幼儿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对于幼儿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在幼儿时期教导幼儿学习外语,可以发现幼儿学习的速度是十分惊人的;在幼儿时期教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能够帮助幼儿养成文明的语言习惯,使其在今后的社会交往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公民素质,知道见面要说“你好”,接受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打扰别人要说“对不起”,与别人分别要说“再见”。
(二)帮助幼儿提升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现代社会中,部分家长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这样不仅会使幼儿的发展受到阻碍,还会使幼儿养成不健康的性格,对于其之后各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家庭与幼儿园需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减少幼儿过分娇纵蛮横、无理取闹的情况发生。同时,针对一些品行教育的引导,例如吃苦耐劳、勤俭节约,需要幼儿戒除自己平时懒惰的习惯,养成肯吃苦、肯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下去的良好品质,而这些品质的培养过程又可以帮助幼儿鍛炼自己的意志,提升幼儿各方面的精神品质与素质。这样的教育方式和培养模式有助于幼儿的后续发展,同时以良好品行的教育逐渐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意志与品质,能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三)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自我观念
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与实例,对幼儿进行品行教育,例如通过唱儿歌、在活动室中设立相应的小区域等,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还可以让幼儿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重要的自我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幼儿具有了良好的自我意识与观念之后,会逐渐明白自己需要什么、自己缺乏什么,他们便会针对自己的弱势缺点,自主地进行学习与提高,不断完善自己。在幼年时期培养起良好的价值观,不仅对幼儿后续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帮助,同时对于幼儿成长及其今后在社会上的生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6]。
结语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发展、学习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幼儿良好品行习惯的黄金时期,幼儿今后的行为都会受到幼儿时期品行教育的影响。因此,家庭与幼儿园需要通力合作,找准对幼儿进行品行教育的方式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为幼儿创建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与氛围,使其能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书昭.国学课程对幼儿品行发展的影响研究:以长红国学幼儿园为例[J].学园,2015(29):26-28.
[2]孙珊珊.幼儿园的幼儿品行教育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6.
[3]邓湘妮.加强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对策研究[J].数码设计(上),2021,10(06):237.
[4]贾昊宇,刘晶波.幼儿园教师职业培养的社会性取向:基于幼儿园教师培养历史的探问[J].幼儿教育,2021(Z3):76-80.
[5]卢余青.巧用信息技术助力幼儿园红色文化的渗透[J].科普童话·原创,2021(07):13.
[6]桑海燕,马飞飞.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2020(1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