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划行为理论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意愿研究
——以深圳G高职院校为例

2022-11-10向彩绫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主观意愿态度

向彩绫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近年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飞速发展,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模式不断更新、形式不断丰富。随着政府、高校、企业、大学生、社会等多个主体的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在国家大力支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学生作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主体,其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意愿如何?哪些因素影响学生的参与意愿?又该如何去引导和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参与意愿,进而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采用SPSS和AMOS统计分析软件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相关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探究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与参与意愿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1 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

1.1 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回顾

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比较研究。主要围绕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教育模式、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论述。如梅伟惠等对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型进行了分类[1];陈诗慧等对比分析了美国、德国、日本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和经验[2];游振声对美国和瑞典创新创业教育方法进行了研究[3]。二是关于能力培养与提升模型。李圣等人构建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平台支撑、政府支持以及经济实效为五项指标的评价模型,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4];尹贞姬提出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到高校“双创”教育过程中,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5];李昆益构建出大学生阶梯式能力提升模式,并提出四阶段能力提升过程和四种能力提升实施路径[6];马永霞等人从行为投入和情感投入两方面构建学生参与度模型[7]。三是关于体系构建和路径优化。张芳芳等人总结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资源短缺、与实践脱节等现象,强调从政策保障、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施平台等多角度、多层次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路径[8];段辉琴等从明确宗旨、培养方式、价值导向和支持条件等角度,提出建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9];杨冬等人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实践平台等方面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选择[10]。

1.2 计划行为理论

本文以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jzen和Fishbein共同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主要应用于解释和预测多种行为。该理论认为行为意向(BI)受到行为态度(BA)、主观规范(SN)和感知行为控制(PBC)三个行为因素的影响[11]。行为态度是指个体在实施行动之前,对于即将要采取的行动的评价。主观规范即个体在采取某种特定行为的时候,周围的重要他人或所处的社会团体对其行为的影响。感知行为控制是个体对自身采取某种特定行为的把握程度,也就是对自身完成某一项任务所具备的能力、拥有的资源等方面的评估,分为内部感知行为控制和外部感知行为控制[12]。目前,该理论在国内外已被广泛应用于行为领域的研究之中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

1.3 研究假设与模型

按照计划行为理论,参与意愿主要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行为态度是指个体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喜欢或不喜欢程度的评估,其中包括情感因素和评估因素,行为态度越积极,就越可能有更高的参与意愿。主观规范可以理解为学生在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时所感受到的来自周围重要他人等社会支持系统(如学校教师、亲密同伴、家人等群体)的影响,在现实生活当中,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家庭父母、学校教师或亲密同伴等群体的经历的影响。感知行为控制主要由内部感知行为控制和外部感知行为控制构成,内部感知行为控制就是反映个体感知到的内部影响因素,如相关知识的储备量、专业能力等方面。外部感知行为控制是指个体感知到自身对于外部的控制程度,如软硬件设施、相关政策等。综合上述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如下。

H1:行为态度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意愿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H2:主观规范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意愿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H3A:内部感知行为控制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意愿的影响显著且呈正相关;

H3B:外部感知行为控制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意愿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2 研究设计

2.1 变量的测量

问卷是在借鉴与研究Feshbein和Ajzen等计划行为理论量表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的特色进行修订。问卷由基本信息和参与意愿两部分组成。第一主要是收集基本信息,其中包括性别、年级、职务和学业成绩等;第二是关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意愿情况的调查,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参与意愿、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包括内部感知行为控制和外部感知行为控制)。所有题项均采用Likert5级量表对可观测变量进行测量,评分选项为完全同意、比较同意、不确定、比较不同意、完全不同意,得分依次为5分、4分、3分、2分、1分。

2.2 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深圳G高职院校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在校专科生约12000余人。调查涵盖了三个年级的学生,主要通过网络问卷星进行问卷的发放与收集,本次共收到910份问卷,剔除其中有缺失值、数据违背逻辑等无效问卷后,最终可用于分析的有效问卷为864份,样本的基本特征见表1。通过数据可知:(1)选项“具有工作经历(或实习经历)”的学生共有646人,占样本的74.8%,反映了在校高职学生越来越主动走出校园,有意识地强化自身的实习实践经历。(2)选项“从未有过创新创业活动”的学生558人,占样本的64.6%,这说明在校高职学生真正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人数较少,这与学生自身创新创业的认识不足以及外部环境有关,政策支持较多但提供专业性培训、创新创业指导较为薄弱。

表1 样本的基本特征

2.3 信度与效度分析

使用SPSS22.0对变量进行信度分析,如表2所示,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9,说明测量数据的内部一致性较高,模型的信度较好,可以接受。由表2可知,潜在变量的KMO值均在0.7—0.9之间,由p值可知,Bartlett球形检验均在0.001的水平上显著,具有良好的效度且相关性显著。因此,本研究选择的调查对象和收集的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2 问卷信度、效度检验结果表

3 数据分析

3.1 数据模型路径分析与假说检验

采用AMOSS22.0对该模型路径系数与假说检验进行估计,从表3可知,高职学生在行为态度、主观感知、内部感知行为控制和外部感知行为控制方面均对其自身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意愿的影响显著且呈二者之间成正比,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162、0.273、0.552、0.460,假设H1、H2、H3A和H3B得到验证。

表3 模型路径系数与假说检验结果情况

3.2 相关分析

现对各变量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表4可知,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参与意愿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内部感知行为控制和外部感知行为控制之间具有相关性且呈正相关。同时,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内部感知行为控制和外部感知行为控制是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其中行为态度与内部感知行为控制、外部感知行为控制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6和0.800,内部感知行为控制、外部感知行为控制越强烈,越会强化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意愿的正向行为态度,最终也会作用于参与意愿。主观规范与内部感知行为控制、外部感知行为控制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8、0.871,说明高职学生受到来自社会支持系统的压力(如亲人、同伴等)会对其内部感知行为控制、外部感知行为控制造成影响,即学生感受到社会压力越大,学生对于自身知识储备、创新创业教育外界条件等方面的内部感知行为控制、外部感知行为控制则越强烈,从而正面影响其参与意愿。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参与的过程中高职学生主观规范及内部感知行为控制、外部感知行为控制越强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期望和行动的行为态度也就越正面,从而更加愿意投入时间、经历和想法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当中。

表4 参与意愿与行为态度等变量间相关系数表

3.3 回归分析

在验证变量间相关关系之后,为进一步验证高职学生在个体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内部感知行为控制、外部感知行为控制与其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意愿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表5可知,本次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度较理想,R2=0.830,即个体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内部感知行为控制、外部感知行为控制等四个变量能够反映高职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意愿变化程度的80.3%的原因。同时,个体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内部感知行为控制、外部感知行为控制都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意愿具有积极的影响。最后,通过观察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回归方程: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意愿=0.305+0.143*行为态度+0.186*主观规范+0.366*内部感知行为控制+0.316*外部感知行为控制。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知,高职学生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内部感知行为控制、外部感知行为控制对其自身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意向具有显著性的积极影响。

表5 变量间的回归系数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通过问卷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意愿进行调查,采用AMOS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综合上述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4.1.1 行为态度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意愿的影响显著且呈正相关

从表3—5可知,(1)高职学生的行为态度对其参与意愿的标准路径影响系数为0.162,p<0.05,达到显著水平;(2)高职学生的行为态度与其参与意愿之间的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792,0.147,且达到显著水平。即对创新创业教育感兴趣且拥有积极向上态度的高职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会表现出更加强烈的参与意愿,研究假设H1成立。也就是说,基于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态度等,或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等内生行为态度在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意愿方面表现得更为强烈。学校毕业资格相关学分的要求,对今后职业规划或就业有促进作用等外生行为态度也会促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创新创业教育。

4.1.2 主观规范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意愿呈显著的正相关

从研究数据可知,主观规范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意愿呈显著的正相关,二者之间的标准路径影响系数、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为:0.273、0.873、0.181,且达到显著水平,即学生感知到来自同伴、家庭等社会支持系统的影响会对个体的参与意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假设H2成立。也就是说,一方面,学校领导、老师等重要群体鼓励并支持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当中,会调动学生的参与意愿;另一方面,身边要好的同学、舍友、学长或者家人等群体参与其中且最后取得不错的成绩,能够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或带来攀比心理,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产生强烈的参与意愿。

4.1.3 内部感知行为控制正向影响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意愿

从表3—5可知,高职学生的内部感知行为控制正向影响其创新创业教育的参与意愿,二者之间的标准路径影响系数为0.552,在四个变量之中影响最高,P<0.001,达到显著水平,即学生感知到自身具有处理好各种事情的能力,就会产生较强烈的参与意愿,研究假设H3A成立。也就是说学生认可自身具有获取相关信息、拥有专业基础等方面的能力,并能有效查找或充分理解其意义,且自身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其中,就会对创新创业教育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意愿更为强烈。

4.1.4 外部感知行为控制正向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意愿

高职学生的外部感知行为控制对其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意愿的影响较高,其标准路径影响系数为0.460,即学校软硬件设施、政策等方面对其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假设H3B成立。一方面,学校具备较好的软硬件设施,能够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提供人力、物力支持以及各种展示平台;政府为在校生或者已毕业的学生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发展平台,学生就会更有信心克服参加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困难,这样就会有更强烈的参与意愿。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标杆评选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意愿。

4.2 建议

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学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主体,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意愿是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所在。因此,深入研究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是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且具有重大意义。基于上述数据分析和研究结论,为提高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意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充分发挥学校和政府层面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作用,加强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度。一方面,政府层面要鼓励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生源特点、地方实际等方面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开创全民参与、自觉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新局面。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从受教育主体的内在心理需求、个体价值以及教育需求出发,构建与学生心理需求相契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信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愿。同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机制,如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从而提升学生和教师的创新创业认同感、归属感和满足感,更进一步增强其参与意愿。

第二,充分发挥重要他人示范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参与氛围。首先,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校内,更应该发挥家庭的作用,一方面鼓励家长参与学生创业,使家长更加了解并支持创业;另一方面,家长在参与的过程中,要适时给予学生鼓励和引导,注重学生独立、冒险、团队合作、创新等品格的培养。其次,要重视学生中的同辈示范效应,尤其是选树创新创业教育的校友榜样,组织开展成功校友进校园分享经验等活动,引发学生的共鸣并强化学生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再次,加强新媒体的宣传作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增强学生的主观规范,强化其参与意愿。

第三,学校、政府、社会、家庭等形成合力,搭建平台,建立长效培养机制,提高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行动力。一是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传统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及讲座为主的教育模式,增加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机会,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孵化器”平台是当务之急。二是拓宽创新创业教育形式,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采取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理论与实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同时,邀请知名企业家深入课堂讲述创业故事,让学生从理论层面上了解创新创业活动,对创新创业者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三是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培养机制。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学生走进企业,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通;企业可以提供实习岗位,通过设立企业实践导师等方式参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有机会真正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当中,亲身经历创新创业的各个环节,使其从实践层面上真正认识创新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主观意愿态度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不同社会阶层体育消费意愿和行为的比较研究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后印象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对立与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