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大学校外实习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

2022-11-10王志云杨晓敏李雅茹叶云

科技风 2022年29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环节

王志云 杨晓敏 李雅茹 叶云

1.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西太原 030051;2.山西晋中理工学院 山西晋中 030600

1 概述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作为以工科为主的院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不断创新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以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校外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校本科教学环节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最强的一个环节。通过校外实习,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不仅可以得到巩固和深化,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在实习中得到很好的锻炼。因此,提高实习环节的质量和管理水平,真正发挥校外实习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5]。

2 校外实习现状

校外实习是在学生学完全部课程之后到实习现场参与实际工作,通过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专业技术问题,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实践教学形式。校外实习环节不仅考查了所学理论知识,锻炼了专业技能,而且为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在校外实习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校外实习的规范性有待加强;(2)管理模式需要进一步健全;(3)实习质量监控体系有待完善;(4)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有待提高。

由此,加强校外实习管理,通过对校外实习各环节进行监控、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形成监控—评价—反馈—持续改进为一体的“四循环”质量监控体系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3 提升校外实习质量的措施

通过对校外实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将从健全实习组织管理,完善实习质量标准、创新管理模式等方面入手,构建以过程管理和实习质量为核心指标的校外实习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切实提高实习环节的质量和管理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

3.1 健全实习组织管理

学生在校外实习期间,涉及企业、校内、学生等多个主体,且实习过程复杂,为保证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各责任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其在实习环节中的相关职责组建多层级实习工作小组,并明确各责任主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如表1所示。

表1 实习工作小组

3.2 完善实习质量标准

为保证校外实习的规范性,积极组织相关教师到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就专业特征、实习内容、质量标准、毕业要求等内容与企业充分沟通交流,对于意向企业,双方同意则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基于OBE教学理念,学校结合学校定位及培养人才特色,与企业相关专家共同制定具有针对性、操作性,以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实习教学大纲和实习质量标准,大纲中要明确课程目标、实习内容、考核方式及权重、评价标准等内容。学校、企业就教学内容、实习内容进行不断协调,确保高校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的需求相融合、学生在学校所学理论知识在企业能够得到很好的实操训练。同时,为约束和规范多方实习主体行为,学校与企业要制定详细的实习管理条例,如指导教师管理制度、校外实习检查制度、校外实习评价制度、校外实习信息反馈制度等,使相关管理人员在实习教学、过程管理、质量评价和信息反馈时有依可循、有标可照。

3.3创新实习管理模式

针对校外实习周期长、地点分散、学生流动性大、实习过程涉及的人员复杂等特点,现有的管理方式单一,且缺乏联动性,实习过程也得不到全面、动态监控,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实习质量。这就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集学校、企业、指导教师、学生及家长于一体的实习管理和质量监控平台,共同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实习管理和质量监控平台主要用来实现信息发布、师生在线交流、实习过程反馈、学生管理及统计查询等功能,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汇总、整理,并进行专业的数据统计分析,使实习管理智能化、数据化和逻辑化[6-7]。同时辅助在线资源建立云班课程,随时进行远程互动教学指导、教学监督和过程管理,实现实习过程在线监管。新型的实习管理模式使得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外实习管理更加高效、便捷、安全。

3.4 建立实习质量监控—评价—反馈—持续改进的循环机制

学校实行校、院(系)、专业三级实习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实习质量监控管理体系

第一层次为校级,教务处为实习实训主管部门,由主管实习副校长领导,负责全校的实习教学管理工作,并对全校的教学状态和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同时对院级的监控、评估结果进行审核和确认。校本科教学工作受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均挂靠教务处)的指导和监督。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由若干名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管理经验或有工程背景的教师组成,通过组织和开展本科实践教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学校本科实践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等重大问题给予指导和建议。校教学督导委员会面向本科教学第一线,通过定期开展实习检查、教学管理工作检查、实习专项督导等活动,有计划、有侧重地督导实践教学全过程。第二层次为院(系)级,由院长直接领导,学院下设不同系别全面负责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的组织、督导、管理和协调。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审议由学院各专业提交的实习计划、实习方案、实习管理制度等。第三层次为专业,专业负责人整体负责专业建设以及专业日常管理相关工作。实习过程中,企业不同责任主体按照不同阶段、不同监控内容对实习环节进行质量监控。

在校、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基础上,建立内外结合的实习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对实习全过程实行质量监控。根据实习计划、校外实习单位及具体安排的实习内容等情况综合考虑,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监控的主要内容、具体措施如图2所示。

图2 监控—评价—反馈—持续改进“四循环”的质量监控体系

实习的不同阶段,按照不同的监控内容,设定不同的评价主体。实习的核心是高校和企业单位共同参与制定的教学大纲,大纲中明确了课程目标、实习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评价标准。课程目标的达成反映了所培养学生所能达到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水平,为促使课程目标的达成,专业对实习前期、实习过程、实习后期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在保证各环节严格按大纲有效实施的情况下,主要对实习前期实习单位的相关信息、现场指导教师的分配情况等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实习过程中通过电话、视频、现场等检查方式进行跟踪、监督,实习后期对归档材料的检查、评价。通过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定量、定性评价,分析实践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反馈、整改,进行持续改进。如通过修订教学大纲、优化实习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调整考核方式等提高实习效果和质量,形成监控—评价—反馈—持续改进“四循环”的质量监控体系,为以后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提供保障,切实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

3.5 加强毕业设计质量监控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大学期间学习的系统总结和综合汇报。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就要加强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期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完成情况审查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

在学生实习初期,各专业教师可以公布研究方向和论文选题题目,学生根据专业自行选择,鼓励学生在实习的岗位中挖掘与生产实际结合的、更有价值的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创新意识。设计(论文)期间,企业指导教师要进行跟踪指导,及时解决学生设计或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完成设计或实验内容。学校指导老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辅导学生完成论文、说明书撰写和图纸绘制。整个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通过中期汇报,格式检测、查重,论文答辩对其进行质量监控。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顺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从而切实保障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结语

通过实习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优秀的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可以掌握企业生产工艺,熟悉企业各项工作流程,成为可以承担实际工作的技术人才,而单位需要一定经验而且到岗马上能进入工作状态的优秀人才。如果双方达成意向,就可签订就业合同。从企业而言,实习的时间可以作为企业的考察时间,实习结束时,实习单位提前预订学生,在空间和时间上,学生抢占就业先机。对学校而言,解决学生实习和就业问题,提高就业率,达到实习与就业双赢。因此,加强完善学生校外实习质量监控体系、充分发挥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调节和导向作用,对实践教学的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校企合作的深化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