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礼化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有效路径

2022-11-10艾红玲广州软件学院

文化产业 2022年24期
关键词:礼义礼记培育

艾红玲 广州软件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和核心,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礼文化在当今社会依然有其特殊价值,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有着重要作用。因为,礼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逻辑的统一性,二者在价值功能、精神内涵和践行特征等方面都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所以,可以利用礼文化的广泛影响性、普遍性、仪式性和修身自律性寻找行之有效的途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和核心,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汉代学者何休在《春秋公羊传注疏》中指出:“中国者,礼义之国也。”中国古代的礼内容很丰富,概括起来包括三层含义,即典章制度、礼节仪式和道德规范。礼是贯穿万物之理的规范,《礼记·仲尼燕居》言:“礼也者,理也。”礼文化对中华民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中国古代,礼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正如《礼记·礼运》中所说:“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故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自古以来,礼文化就是中国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礼,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深受其影响。时至今日,礼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仍然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依然起着很大的作用。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礼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紧密,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历史逻辑的统一性。因此,文章旨在探讨礼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联性,并在此基础之上,利用礼文化的广泛影响性、普遍性、仪式性和修身自律性等特征,寻找行之有效的路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让中国古老的礼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传统礼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高度契合性

礼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内在历史逻辑的统一性。从历史渊源和承继关系来看,礼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礼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二者关系密切,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功能目标和传统礼文化的价值功能目标具有一致性

礼是人类社会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正如《荀子·礼论》中所说:“礼者,人道之极也。”“礼”是天地间一切事物关系和秩序的规范与准则,既是一种社会政治理想,又是一项伦理道德原则规范,具有整饬、安定社会秩序,矫正人性的功能。无论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层面来说,礼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礼是国家的主干,《左传·僖公十一年》“礼,国之干也”,“干”即事物的根本和主体。礼也是社会治乱的关键,《荀子·不苟》:“礼义之谓治,非礼义之谓乱也。”用礼义治理国家,国家就有秩序;不用礼义治理国家,国家就会混乱。礼还是经邦治国的大经大法,《左传·隐公十一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礼,可以治理国家,安定社稷,使民众长幼有序,相处和睦,利益惠泽后世子孙。礼也是个人修身的准则,《荀子·修身》:“礼者,所以正身也。”礼是用来端正身心的,正身即修身。礼也使人远离悖乱,《荀子·性恶》:“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人如果不遵守礼义,国家就会混乱;如果不知晓礼义,做事就会违背事理。治理国家,基本的问题是防止社会动乱,解决之道是让民众学礼,提高素质。可见礼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协调社会关系、教化人心的强大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的正确的价值引领,也是全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可以看出,礼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先后的承继关系,二者的价值功能具有相似性。有学者指出:“礼乐教化,旨在为社会制定正确的行为规范,同时通过激发人的文化自尊,引导民众将修身作为毕生的志向,追求身心和谐,以此为基础,追求全社会的和谐。”这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常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礼文化都具有道德完善和维护社会利益的功能。

礼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精神内涵融会贯通

中国传统的礼文化有特有的精神内涵,最为突出的有几方面:礼仪最核心的要素是要有“仁人之心”,《礼记·儒行》中提到,“礼节者,仁之貌也”,仁是对他人的关怀、尊重与爱人之仁;礼讲究“和”,“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礼主敬,“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礼记·曲礼》):礼的精神是自己谦卑而尊重他人,在中国古代,恭敬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此外,礼讲究诚信,“忠信,礼之本也”(《礼记·礼器》):忠信,是礼的本,没有忠信,礼就无法建立;孝慈也是礼的理念,“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礼记·大学》): 父母当慈,子女当孝。礼的根本是恭逊、节俭、端庄、敬慎,礼教给人的都是德行,《礼记·经解》中提到,“恭俭庄敬,《礼》教也”。以上这些精神和理念,包括和谐、仁爱、敬畏、孝慈、友善、诚信、有序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层面上的精神内涵相融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建设一个人民富裕、国家强大、政治民主、社会文明、生活和谐的国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建设一个人人平等、享有自由权利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属于公民道德范畴,是调节人们社会交往关系的规范。

礼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注重践行的特征

践履是礼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礼记·祭义》中提到,“礼者,履此者也”。履即践行、践履之意。其主要用来论述孝道,即对父母的孝,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通过仪节来践行,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表明。礼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只有认真践行了,才能称为“礼成”。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外化于行”,特别重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重将我们所提倡的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发挥作用,必须在群众生活中落地生根,实际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标就在于践行。

借力礼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礼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可以利用礼的广泛影响性、普遍性、仪式性和修身自律性,从认知、认同、践行三个层面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利用礼的广泛影响性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进效果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礼文化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易于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所以,可以利用礼文化的广泛影响性,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将礼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之中,能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度,从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效果。

利用礼的普遍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礼无处不在。中国传统的古礼除了“冠婚丧祭燕射朝聘”等各礼之外,还有“曲礼三千”。曲礼指的是一切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包括扫洒应对等仪节,涵盖面很广。可以说在人们的生活中,礼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礼的这种普遍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日常生活细微之中。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要想达成这一目的,就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做到“百姓日用而不知”。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是一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之有效的途径。

此外,从儿童做起,从娃娃抓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会更好。这是因为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的生活方式,就像天生的一样,很难改变。从小通过日常礼仪教育而养成的好习惯会非常自然,正如《大戴礼记·保傅》中所说的:“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也要从娃娃抓起,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礼的仪式性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在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中,仪式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仪式能激发人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因此,人们可以在生活的各种仪式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达到情感上的认同,进而外化为规范的行为。礼文化强调规范性,利用礼仪制度的规范性来制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的具体行为规范,将礼仪规范和行为规范融合,进而达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例如在学校,“通过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开展有庄严感的典礼,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入学仪式等,同时利用重大纪念日、祭奠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开展有教育意义的纪念活动,通过这些有效载体弘扬主流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正能量。”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一种看得见、摸得着、能感知的方式呈现出来,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抽象性与日常生活具象性之间的矛盾。

利用礼文化的注重修身自律,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效果

礼文化特别重视修身,《礼记·大学》中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仅是个人的问题,也是治国平天下的起点。《礼记·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修身要自觉自律,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注重“内化于心”,让内心真正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认同的基础上,加强个人修养,以达到“外化于行”。

中国传统礼文化的作用是调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和古代社会存在很大的不同,但礼有因革,“礼”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损益,但是“礼”的作用不会改变。“礼”依然有维护社会稳定、协调社会关系、教化人心的作用。因此,在现代社会,“礼”依然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优秀传统文化。礼文化在今天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从礼文化中汲取营养,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猜你喜欢

礼义礼记培育
《礼记》在经学史上的地位变迁及其当代价值
半途而废
“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
麟溪水长流
《论语》中的诚敬之道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关于伦理道德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