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重大项目建设支撑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2-11-10李志鹏王学明张於平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农业农村局

江苏农村经济 2022年7期
关键词:姜堰重大项目龙头企业

李志鹏 王学明 马 超 张於平/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农业农村局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年来,泰州市姜堰区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理念,把农业农村重大项目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以项目突破带动发展全局,加快建成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形态乡村产业、高技术农业等“加、新、高”农业农村重大项目。

提升服务,强化保障,打好项目引建“组合拳”

着力优化项目投资环境,强化政策激励,深化金融服务,构建多层次的项目服务体系。探索建立招引储备、开工建设、跟踪调度、督导服务、投产达效的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为项目建设提供“最优服务”。

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先后出台了《姜堰区优化营商环境20条》《关于支持台湾同胞台资企业在姜投资农业农村领域的政策意见》《关于支持姜堰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从项目审批、金融支持、用地保障、人才交流等方面入手,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全面保障项目建设所需要素供给,依托“泰惠农”政银保企四方对接平台,向项目主体提供“泰惠农贷”“惠农e贷”等金融服务,有效破解“融资难”问题。

完善挂钩联系制度。为扎实有效做好政策扶持、跟踪服务、要素保障等工作,姜堰区建立了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挂钩联系和工作推进机制,强化“一对一”服务,确保一个项目对应一个农业农村部门分管领导,一个挂钩联系科室、一个具体联系人,充分发挥指导、督促、协调和推进作用。面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姜堰区成立重大项目建设保障专班,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施工力量不足、材料无法按时进场、建设工程未达序时等问题,坚持疫情防控和生产建设“两手抓”“两手硬”,新建项目工程进度均未受影响。

完善项目动态储备。高度重视项目储备工作,坚守政策底线,杜绝“双高”项目、违规举债平台项目,统筹谋划、储备、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规模体量大、示范带动强的好项目、大项目。依托江苏省重大项目管理系统,明确了重大项目筛选、申报、储备、验收的要求,建立了省、市、区三级储备库。通过“镇街筛选上报+区级审核调度”的工作方式,动态化更新储备项目库,做到“一月一上报、一月一调度、一月一更新”。做好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力争储备招商项目尽快落地,具备开工条件项目及早开工,在建项目尽快投产。

做强龙头,建强载体,构筑集群发展“新高地”

积极发挥市场前景好、自身发展意愿强、带动能力大的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进一步建设与提升农业产业园区功能区,带动周边高标准基地建设,突出抓好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提档升级。

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将农业龙头企业作为以商引商、以商带商的重要载体,充分挖掘产业上下游、配套及关联项目。积极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双倍增”计划,通过内培、外引相结合的方式,培大育强农业龙头企业,全区共创成省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4家。引导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打造了鸿程食用菌、苏鹏优质禽蛋、和盛食品等一批省、市级产业化联合体,加快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实施,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新活力。

加快农业园区转型升级。充分认识农业产业园在提升土地利用率、优化产业布局,带动产业增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高标准开展园区创建工作。全区共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1家,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1家,类型涉及粮食产业、蔬菜园艺、渔业、农牧结合、休闲农业等5类,基本形成以省级园区为龙头+重点园区协同发展的布局。按照产业集聚化、园区化发展导向,在“规划、基础、管理、营商”等四个方面发力,鼓励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要素向园区集聚,不断激发园区发展活力、提高园区承载力,推动项目在农业园区落地生根。

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将农业产业集群建设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全力打造“优质粮油”“畜禽肉品”“生态河蟹”“绿色果蔬”“休闲农业”等五大产业集群,聚焦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以项目建设带动生产基地、仓储物流、精深加工、品牌培育等各配套环节建设。重点培育、打造、叫响“姜堰大米”“溱湖簖蟹”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加强同业整合、抱团合作、行业自律,谋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促发展,拓展区域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进一步提升区域公用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优化布局,创新业态,按下产业升级“快捷键”

紧扣高质量发展导向,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促进区域农业协调发展。聚焦特色产业,聚集资源要素,支持本土特色产业契合度高、附加值高的农业项目建设,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壮大四大主导产业。围绕“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重点,按照“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特色彰显、协调融合”的发展理念,优化重点产业发展布局,推动形成优质稻麦、设施蔬果、特种水产和循环畜禽四个十亿元级产业。统筹项目数量与项目质量、项目体量与科技含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引进一批如米制品生产线项目、正大农水兴和育成场项目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项目。

建设三大示范片区。加强优势产区基地建设,依托城郊优势,强化自然生态优势、农业产业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有机融合,积极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打造溱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着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建设高科技农业创新示范基地,重点发展精品果蔬、花卉园艺等产业特色鲜明、科技领先的精品项目,打造中部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以中弱筋小麦、优质粳稻为主的优质粮食产业,推广“循环农业+综合种养”的生产经营模式,打造通南高沙土健康农业示范区。

做强两大产业链条。不断提升农业农村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与物流产业。围绕姜堰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资源、规模项目,招引建设如农水大米加工项目、三水食品加工项目、水产品精深加工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不断补齐农产品加工业短板,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探索“农业+电商”“农业+旅游”等现代农业新模式,培育乡村特色产业。通过盐大草莓园、白米蔬菜基地、睿达净菜加工配送等项目的建设,推动土地规模化利用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全产业链条建设。□

猜你喜欢

姜堰重大项目龙头企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召开研究调度全区重大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会议
共享“悦”读之美南京图书馆向姜堰赠送图书设施
宁海:“三制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兴宁19家企业获评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贵州61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海南橡胶被认定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