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枫桥经验”与党的精神谱系的内在一致性

2022-11-10陈婵万泽民

观察与思考 2022年10期
关键词:枫桥经验枫桥经验

陈婵 万泽民

提 要:“枫桥经验”是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创造总结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半个多世纪以来,“枫桥经验”始终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一样,同根同源、同向同行、同频共振、血脉相连,具有共同的理论渊源、共同的价值旨归,同为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枫桥经验”赓续红色血脉,在轰轰烈烈的兴国大业中脱颖而出,又在翻天覆地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发展,更在新时代惊天动地的强国大业进程中历久弥新。

“枫桥经验”是基层干部群众联合创造的经验,是我们党探索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面重要旗帜。20 世纪60 年代初,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在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创造了发动和依靠当地群众,就地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枫桥经验”。1963 年11 月20 日,毛泽东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从此,党中央在全国树起了一个党的群众路线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基层实践创新的先进典型。“枫桥经验”在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中脱颖而出,在翻天覆地的改革开放新时期持续发展,在新时代强国大业的进程中改革创新。“枫桥经验”虽然现在还没有列入党的精神谱系,但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总结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集中了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党的精神谱系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历久弥新。

一、“枫桥经验”与党的精神谱系具有共同的理论渊源

“枫桥经验”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基层实践中的生动体现。1963 年,在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浙江诸暨的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从六十年代“枫桥经验”发展创新到新时代“枫桥经验”,尽管社会发展时代变化,党的工作重心变化,但党领导人民始终不渝坚守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没有变。党的精神谱系中的众多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以来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用鲜血、生命、汗水、智慧凝练的精神,鼓舞、激励一代代的共产党人和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勇于拼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枫桥经验”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中的各种精神具有内在一致性,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相同的思想内核和连贯的精神内涵。半个多世纪以来,“枫桥经验”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一)“枫桥经验”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特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经验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认识的开端,但经验有待于深化,有待上升到理论。毛泽东最初推广“枫桥经验”是有其思想基础和逻辑前提的。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毛泽东提出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善于搞调查研究,积极发现和总结基层工作中的创新经验。同时,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通过说理教育的方法引导人和转化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毛泽东之所以对“枫桥经验”如此关注和重点推广,最关键的是因为这一经验是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通过基层干部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有效发挥,将问题预防于萌芽状态,把矛盾就地解决,尤其是把可能成为尖锐冲突的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枫桥经验”也由此成为了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先进典型。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理论,尊重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正确处理社会管理的现实问题,画好社会稳定的同心圆,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当时,“枫桥经验”在全国基层全面推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发展蒸蒸日上。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代诞生了“枫桥经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滋养了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丰富其内涵。2003 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充分珍惜“枫桥经验”,大力推广“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枫桥经验”,由此开启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继续发展的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的重要批示精神,顺应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不断创新和发展“枫桥经验”,真正实现了由社会管制、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社会服务的转变,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枫桥经验”已成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典范。事实证明,“枫桥经验”经过实践的检验,不断创新发展,把从最初作为工作和思想方法的经验凝聚提升为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为新时代党执政兴国的金名片,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特质。科学的理论能更好地精准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新时代的“枫桥经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已经不局限于指导基层社会实践,而且其强调党的领导,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共享共建的理念和精髓,已经融入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创新、生态领域等方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互贯通。

(二)“枫桥经验”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品格

实践出真知。内容创新指导实践创新。“枫桥经验”不仅适用于乡村地区,也适用于城市社区,不仅是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经验,更是社会治理领域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枫桥经验”从浙江“盆景”发展为全国“风景”,从浙江一隅走向全国各地,其丰硕成果是推进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注脚和经验遵循。创新理论只有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思想武器,才会显示出理论的力量。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充分证明两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枫桥经验”来自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历经从实践中来,不断循环往复,又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和提升。所以说,“枫桥经验”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品格。

(三)“枫桥经验”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20 世纪60 年代,“枫桥经验”作为党在领导农村基层工作中形成的基层经验,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二是推广范围比较小,仅仅针对在广大农村基层社会治安领域。随着时代发展,进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枫桥经验”在随着实践改革创新,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预防矛盾化解,维护社会治安,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四前”工作法和“四先四早”工作法,成为新时期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典范。通过系列方式方法和内容的改革创新,实现了矛盾少、治安好、发展快、社会文明进步的良好局面。

进入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理论创新也跃进新的发展阶段。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石,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逐渐回归乡村和社区。因此,在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政府为主导,健全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社区治理体系,发挥基层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治权不断回归社会、回归人民。

二、“枫桥经验”与党的精神谱系具有共同的价值旨归

“枫桥经验”的形成最初的工作目标是如何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对坏人坏事“必须以教育为主,以惩办为辅”的意见,基层党组织依靠群众,进行创新,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提出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改造坏分子的工作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显著效果。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枫桥经验”适应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变化,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建设服务;进入新时代,“枫桥经验”致力于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融为一体,同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一样,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旨归。

(一)“枫桥经验”始终坚持人民为主体的价值所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枫桥经验”最大限度赢得民心、汇集民力、尊重民意,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其经久不衰的生命线,也是其创新发展的基本点。基层是社会治理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回归到基层、落实到基层。“枫桥经验”注重让人民群众有发言权,把“表决器”交到群众手中。因此,要在党建统领下,以人民为主体,健全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主体广泛参与的新型基层治理体系,推进基层治理全过程民主化。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在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的同时,强化法治的保障作用,在德治涵养的基础上,引导社会主体养成法治思维,习惯运用法律途径主张权利、解决纠纷。随着互联网深度融入社会生活,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人民群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枫桥经验”在发展进程中主动适应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要求,总结推广“互联网+”“枫桥经验”,推动建设线上线下社情民意沟通渠道、线上线下矛盾纠纷调解平台、正面能量网上聚合途径,努力使社会治理转向政府民众双向互动、线上线下相互融合、部门社会协同合作,既要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深化智能化建设,让百姓在指尖办成事办好事,又要把“鼠标”与“脚板”结合起来,把“键对键”与“面对面”结合起来。

“枫桥经验”是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基层治理经验,它始终扎根于中国的土壤,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润,接中华民族的地气,显中国人的精神。2019 年,“枫桥经验”被写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2020 年,又被写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2021 年3 月还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下,与时俱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就是要紧扣新时代、牢记新使命、践行新征程,不断适应新矛盾、新要求、新变化,不断提升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二)“枫桥经验”致力于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枫桥经验”与党的精神谱系中所有的精神,都是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党的精神谱系绵延厚重,积淀着崇高神圣的初心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浴血奋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团结一心、积极探索;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倡敢闯敢试、开拓创新,主张开放包容、兼容并蓄,强调科学发展、务求实效;新时代伟大奋斗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就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神的主题。“枫桥经验”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产生,充分践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人民主体始终是枫桥经验的核心价值,实现人民的利益是枫桥经验的根本价值导向。进入新时代,被概括为“坚持党建统领、人民主体、三治融合、四防并举、共建共享五个方面”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始终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挥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层能量。

(三)“枫桥经验”历久弥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预警在先,把各类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把基层治理预警作为常态化工作,最大限度防控治安风险。“枫桥经验”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最初是在基层总结出的好经验,因方法独特,效果显著,得到毛泽东的充分肯定后创立推广。“枫桥经验”顺应时代的发展,在社会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形成新的工作方法,经过实践检验总结成为新经验,就是工作创新、理念创新的成果。在改革开放时期,“枫桥经验”理论提升为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实现矛盾少、治安好、发展快、社会文明进步的良好局面。进入21 世纪,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代凝练,“枫桥经验”向“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提升。几十年来,“枫桥经验”从社会管制到社会管理、再到社会治理经验转变,从治安领域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枫桥经验”深深根植于中国基层的土壤,从浙江一隅起步,一路前行,砥砺奋进,如今它的思想理念、工作方法和经验,与党的精神谱系融会贯通,相得益彰,共同在中华大地各个领域生根开花结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枫桥经验”与党的精神谱系同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枫桥经验”源于人民群众的创造,发展创新于基层社会。“枫桥经验”从单纯的方法经验中总结而来,在不断的实践中凝练提升,蕴含丰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元素。“枫桥经验”的发展是在基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也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面旗帜。它与党的精神谱系众多的精神一样,肩负着崇高神圣的初心使命,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同属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激励鼓舞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一)“枫桥经验”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重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实践催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引领时代风骚。“枫桥经验”的重要特质是改革创新。几十年来,“枫桥经验”的核心内涵没有变化,但是它的表现方式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枫桥经验”是在基层实际工作中逐步形成的,是工作经验的理论提升。最初的经验核心要义是根据当时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提出来的,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迹。虽然时代工作重心转移,社会矛盾发生变化,但党的群众路线和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遵循。“枫桥经验”价值所指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毫不动摇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群众幸福生活、国家长治久安。可以得出,“枫桥经验”的精髓和灵魂是党的领导,基础是人民群众,价值归属是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富裕,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枫桥经验”的生命力非常旺盛,伴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枫桥经验”的内容也必然与时俱进,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高,人民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的融合,并提高到共建共享的境界。

(二)“枫桥经验”是人民群众实践创造的成果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枫桥经验”体现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一切为了群众、始终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也是其不断创新发展的基本点。“枫桥经验”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紧紧扭住做好群众工作这条主线,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以自治为目标,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基础,加强智能化建设,优化基层治理体系。通过乡贤参政的影响、村规民约的约束、生活礼俗的教化,引导基层群众行为、规范社会秩序、协调利益纠纷,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社会和谐稳定。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心就是预防。发扬和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就是要发挥合力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的预防能力建设,推动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让人民群众从安居乐业中得到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枫桥经验”是良政善治的一面旗帜

良政与善治辩证统一,良政是善治的前提和保证,善治是良政的价值展现,两者相辅相成。而“枫桥经验”确是最大程度彰显了良政善治辩证统一关系。良政是“枫桥经验”鲜艳的底色,善治是“枫桥经验”外在亮丽表现。良政善治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的重要遵循。“枫桥经验”从诞生伊始,就是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组织、引领下,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形成的社会善治的好理念好方法。如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不断凸显。随着社会的进步,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群众对于民主法治建设、公正可预期的良政善治、参与社会事务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委引领、政府搭台、专业运作、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群众受益的共建共享的大治理理念,形成由党委政府、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推进形成多元主体治理格局。完善社会组织政策法规,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推进市、镇乡(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建设,助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在实践中,“枫桥经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坚持以善治为目标,推动创新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坚持以预防为基点,构建社会矛盾风险综合防控新体系,筑牢社会和谐稳定新防线。

猜你喜欢

枫桥经验枫桥经验
对党忠诚 服务人民
夜色中的枫桥
乐淘淘“先进”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枫 桥
新常态下社会矛盾的多元解决机制的重塑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基于“枫桥经验”的新时期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决机制探析
相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