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精准扶贫审计优化
2022-11-10□蔡鹏
□蔡 鹏
(华容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湖南 岳阳 414200)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任务。精准扶贫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证,精准扶贫审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精准扶贫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相关工作部门应直面挑战,不断挖掘和重构精准扶贫审计的各项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1 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审计
1.1 乡村振兴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与城市发展相比,我国农村发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现代化发展,尤其是农业和农村地区不能实现现代化发展,导致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低下,城乡之间贫富差距较大。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发展农村地区经济和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尤其是在整个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明显。总而言之,农村现代化能否实现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为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
1.2 精准扶贫审计
精准扶贫审计工作应秉持一定的工作原则,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坚持工作原则有利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审计工作讲话的精神,更好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蓝图。精准扶贫审计工作是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更好地掌握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为了更好地发挥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的监督保障作用,应保证审计工作的高效、快捷和实用,解决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精准扶贫工作的公平性和公开性。通过精准扶贫的审计工作能更好地确定扶贫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扶贫,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的意义
精准扶贫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要做好精准扶贫审计工作。
2.1 有效融合全局政策和单一的政策
乡村振兴战略能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了解农村地区的现状和特点进行整体规划措施。精准扶贫是结合我国各个地区不同的贫困程度制定的脱贫计划和方式,精准扶贫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精准扶贫审计是精准扶贫工作的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制定精准扶贫的工作目标,在完善审计工作的同时保证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2.2 有效融合审计检查和调查研究工作
精准扶贫工作针对不同的农村地区,有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地方政府在制定精准扶贫政策方面的差异性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的方式有多种,包括问卷调查、统计调查和座谈会等,通过调查方式能够掌握当地精准扶贫的情况,以便为制定和落实政策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推动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2.3 推动问题和问责融合
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顺利开展和落实精准扶贫工作,通过精准扶贫的审计工作能发现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方法,把具体问题落实到个人和一定的范围内,保证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2.4 保证乡村振兴工作顺利开展
精准扶贫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可以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对精准扶贫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精准扶贫审计工作存在的相关问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审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为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保驾护航。但是在具体的精准扶贫审计工作中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必须要尽快解决和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不重视事前的审计工作
从当前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许多部门重视事后的审计工作,在某项精准扶贫项目完成后进行审计工作,前期不重视监督和管理工作,导致在前期出现问题后很难发现。一些精准扶贫项目的效率较低或者占用大量资源,在前期没有做好调研工作会导致项目规划不科学,没有做好资金的预算工作,无法合理安排扶贫工作,影响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精准扶贫审计工作不仅要做好事后的检验工作,同时在精准扶贫审计工作前要做好规划,科学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3.2 缺乏独立性
精准扶贫的审计工作主要由省级和市级的审计机构完成,并且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有一定的联系,如果当地政府部门介入会直接影响审计效果,很容易出现一些重大的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计结果的客观性。
3.3 专业人才不足
精准扶贫项目从确立到完成涉及的内容较多,传统的精准扶贫审计工作以财务审计为主,工作人员对项目不够理解,导致审计工作覆面不全面,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计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3.4 整改措施没有落实到位
从当前的精准扶贫审计工作开展情况来看,虽指出了主要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但后期不重视跟踪和监督管理工作,在整改完成后又会出现其他问题。此外,许多工作重视表面,存在不作为或者乱作为的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不能很好地发挥精准扶贫审计的价值。
3.5 不重视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一些信息化技术开始应用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但是在精准扶贫审计工作中仍采用传统的文件审查和财务审查的方法,精准扶贫审计项目涉及面较广,需要的审计数据较多,难度较大,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为此,相关的工作部门应合理规划建立互联网数据库,利用数字化和信息化创新精准扶贫审计技术,不断提高其效率和质量。
3.6 扶贫资金安排不合理
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前,相关部门没有做好扶贫调查工作,投入的扶贫项目缺乏针对性,不能真正解决一部分人民群众的贫困问题,使得脱贫力度减弱。在扶贫资金制度方面没有全覆盖,针对一些贫困地区和交通闭塞的偏远地区,一部分的贫困资金用于修建道路、大桥等,没有做到针对性扶贫,统筹兼顾的效果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精准扶贫审计工作质量的措施
4.1 明确各方的权利和责任
在精准扶贫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坚持公正高效的原则非常重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条件,加强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主体责任,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是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政策措施,完善精准扶贫的各项规章制度,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
二是制订科学的审计目标,并且有计划地实施,保证审计工作过程的精准性,严格把控资金的使用,明确扶贫的对象和目标。针对资金的使用,审计工作人员必须要严格审查,发现问题要严肃问责。针对扶贫对象,在扶贫前要了解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保证精准扶贫,落实扶贫资金。
三是做好项目审查工作,在确立精准扶贫目标前,应做好走访和勘察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扶贫项目,合理使用资金。针对脱贫成效,工作人员要了解脱贫前后之间的变化情况,以此有效落实脱贫政策,为改进审计工作奠定基础。
4.2 做好审计的事前监督管理
为了保证精准扶贫项目的顺利开展,科学合理的规划非常关键,应做好事前监督管理工作。如果没有做好事前调查会导致审计工作不科学、论证不充分。为此,应从源头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在精准扶贫项目开展前,明确审计工作的流程和环节,整体、精准地规划扶贫项目,确定审计工作是否可行,如果发现问题,必须责令相关部门进行整改,经过审计机构认同后才能实施。如果问题较小,与项目工作部门进行沟通解决,没有任何问题后做好备案工作。
二是审计部门在规划和评估项目的过程中要预算好资金和应用好监督管理职能,保证其能够合理地应用到精准扶贫项目中,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三是加大对精准扶贫审计的力度,保证省、市、县的审计工作协调统一,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4.3 健全评价体系
为了保证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健全精准扶贫审计评价体系,坚持依法审计的原则,保证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此外,要明确审计的目标、内容和重点,不同地区的审计情况不同,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一些缺乏劳动力技能的贫困地区,通过开展民生工程脱贫项目来改善当地贫困户的经济情况,对当地贫困户采取劳动技能培训的方式,结合当地的贫困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精准脱贫产业扶贫计划,在短期内有些项目的效果不明显,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具有很大的价值。
4.4 多渠道收集和整合信息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精准扶贫项目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探索。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应不断汲取经验和教训,在信息化和大数据的协助下做好贫困地区的资源整合工作,为制订精准扶贫方案奠定基础。优化精准扶贫的方案,有效结合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全面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4.5 重视对精准扶贫审计人员的培训
为了提高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的质量,应提高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的专业度,培养专业人才,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大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宣传力度,让群众和干部认识到精准扶贫的要求和实现途径。针对基层保护人员,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来提高职业素质,做好贫困户的日常走访工作,真正了解其真实的贫困状态,了解实施脱贫项目后的脱贫效果,让贫困户认识到自主脱贫的重要性,让其积极参与到脱贫工作中。
二是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挑选和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拓宽人才选拔的路径,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制订完善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以此来提高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
4.6 利用大数据进行审计工作
在具体的精准扶贫工作中涉及的信息资源较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大数据技术开始应用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可以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利用大数据技术筛选和整合信息资源,为制订完善的精准脱贫计划提供数据支持,为建立完善高效的扶贫审计体系奠定基础。大数据技术在推动精准扶贫审计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掌握精准扶贫中的数据变化规律,筛选和识别扶贫对象,可以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决策和数据支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精准扶贫中的大数据技术的建设。
一是重视建设精准扶贫绩效信息化平台,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数据的协助下可以进行联网审计,完成精准脱贫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二是结合当前精准脱贫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确立法治化观念。
三是在大数据技术的协助下,有效结合事前和事后的审计监督工作,做好项目前期的实地调研工作,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筛选大量、有用的数据信息。
四是建立专家咨询审计制度,该项措施能够保证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设立资金的专项监测评估程序,能够合理使用和监督管理资金。
五是做好事中监督管理工作,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审计跟踪工作,保证审计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掌握了解各类审计信息,加强和监督跟踪审计工作。
六是应用大数据技术做好事后的考核审计工作,动态监测项目的运行情况,相关工作人员能够随时了解脱贫的任务和目标。
4.7 加大对精准扶贫审计的宣传力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好地确保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加大对基层的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效配合精准扶贫的各项工作,认识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
二是采取多种渠道的宣传方式,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精准扶贫的整个过程,了解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的标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管理作用,通过群众的反馈及时调整扶贫措施,有效调整精准扶贫模式和审计工作。
4.8 整改、监督和管理审计工作的结果
在精准扶贫审计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要做好后续的整改和跟踪,并且全面监督管理精准扶贫工作。
一是针对整改意见要尽可能量化,便于后期整改,避免出现“治标不治本”的现象。
二是通过新闻媒体的方式公布审计结果,让更多人民群众参与到整改监督工作管理中,也可以加大整改力度,提高整改效果,有效落实精准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