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和谐视角下的农村经济管理与农民增收研究

2022-11-10□吉

山西农经 2022年18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农民生产

□吉 扬

(山阳区农业农村局,河南 焦作 454002)

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农村经济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与创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可以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利益、正确处理农民的增收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1 和谐视角下农村经济管理与农民增收的价值意义

1.1 农村经济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价值

1.1.1 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首先,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把握农村经济发展的数据信息,再依托网络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统筹整合农业资源信息,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其次,农村经济管理走向规范化、系统化,有助于建立健全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再次,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在农村经济管理制度下,农业生产方式会朝着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前进,以新型的经济管理手段创新发展原有的传统农村经济管理模式,为农村的农业资源整合调配提供便利条件,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1.2 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构建农村经济管理体系需要的时间较长,要想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就需要以农村实际发展情况为导向,因地制宜,相关管理人员应深入基层,融入农民群众,了解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农村经济管理方案。如果某地区农村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缺乏科学化的理论指导,生产方式和生产管理缺乏系统化、规范化,依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会造成农民利益纠纷,而且会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实行农村经济管理有助于调节农民之间的经济利益纠纷,帮助管理人员有效分析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改善当地的经济发展条件。

1.1.3 有效规避不利因素

首先,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会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的影响,导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可控的消极因素。农村经济管理可帮助农民在农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规划一条正确的道路,引导农民科学化、合理化生产。其次,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农民不能掌握或没有使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现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农村经济管理措施为农民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自觉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农业生产,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

1.2 农民增收的价值

1.2.1 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

国家要重视农民的利益,坚持把农民增收摆在“三农”工作的首要位置,切实满足广大农民最直接的经济利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经济发展对政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处理好农民增收问题,可推进农村经济向好发展,进而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如果农民的经济利益长期得不到重视,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必然会使农村的经济状况处于低迷态势,不仅会阻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对社会安定造成不利影响。

1.2.2 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保障农民增收可以提升农民的商品购买力,满足广大农民在生活中出现的新需求,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促进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如果农民出现收入增长缓慢或者负增长的现象,在长时间内得不到有效解决,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农民的消费意愿,消磨农村消费潜力,无法将其转化成实际的市场需求,难以开拓农村市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

1.2.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求

我国第二个百年目标分为了两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2020—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蓝图规划中,提出了到时人民的生活会更加宽裕、中等群体收入比例明显增多,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缩小。这就意味着增加农民收入拥有着其存在的必要性,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

2 农村经济管理与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经济管理现状

2.1.1 思想观念落后

就农民来说,在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很少使用或者不使用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不但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就管理人员来说,部分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认识存在偏差,在管理过程中,忽视信息技术对管理决策执行的重要性,从而影响了管理决策的科学合理性,而且部分管理人员认为在农村经济管理中减轻农民负担以及通过开展财务公开、透明化等举措没有意义,没有贯彻执行硬性规定,导致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难以准确有效地落实开展。

2.1.2 缺乏创新型的管理体制

当下,部分农村的经济管理体制比较落后,没有依托本地的实际发展情况革新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大大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人口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不断向城市流动,造成农村青壮劳动力人口锐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农业生产能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会使政府规划的经济管理体制失去原有的效用,仅以剩余劳动力支撑体制的循环,长此以往下去,农村会因为劳动力不足难以满足管理体制的需要而逐渐丧失创新活力。

2.1.3 管理人才缺乏

在部分农村,有些从事经济管理的任职人员文化程度不高,职业素养和道德素质较差,在开展相应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难以进行文明化管理与科学化管理。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此类人员难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切实需要,不能为农民提供良好的服务,因此重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队伍是有必要的。

2.2 农民增收方面存在的问题

2.2.1 农业结构不合理

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实际需求不匹配,很容易对农民的经济效益造成不利影响。农产品的种类较多,但是仍以初级产品为主要生产产品,精细加工产品类别不多,缺乏足够的市场经济能力。另外,农民在同一地域进行农产品销售,产品种类大多相同或相近,特色产品的突出性不强。

2.2.2 产业化水平不高

在农村的农业经营方面,多以家庭为单位的承包经营模式为主,不仅机械化程度较低,而且不利于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发展,难以大面积推行新型生产技术。

另外,部分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较高,难以成批量进驻市场,缺乏相应的规模效益。农业的生产结构缺乏合理性,产业化水平长时间得不到提升,严重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2.3 农村的土地管理制度尚未健全

土地是农民生产生活的根本,只有尊重和保护农民土地,才能保证农民的生产经营效益不被损害。但是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农村有关土地管理方法不断出现问题,例如政府的监督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用,土地流转存在不规范现象;相关执法人员在土地执法时比较混乱,缺乏科学性;存在违规占用土地现象,侵害农民土地财产权益;部分基层干部法律意识淡薄,擅自改变土地的使用性质等一系列围绕土地管理发生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发展。

2.2.4 农村经济缺乏足够的经济支撑

为了促进我国城市的建设发展,农村的金融发展长期受限,大量金融资源向城市倾斜,部分农村的信用社成为当地唯一可进行融资和小额贷款的金融机构,而其他金融机构存在只能存款不能贷款的现象,更是将农村资金向城市推动,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现有的贷款供给不能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制约着农业规模化生产,阻碍了农民增收,无法实现共同富裕。

3 和谐视角下对农村经济管理和农民增收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3.1 做好农村经济管理方面的策略

3.1.1 及时转变思想观念

对广大农民群众来说,管理人员应该通过正当、合理的宣传手段来让农民群众认识到做好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农村经济管理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的推动作用。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手段来提高农民对农村经济管理方面的认知,如广播、新媒体短视频以及公众号推送等,及时转变农民原有的思想观念。对管理人员来说,各级农业部门应切实从相关会议或文件中认识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开展与落实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及时参与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农村经济管理能力。将农村经济管理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并及时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听取多方建议,倾听广大民众的呼声,作出正确决策。

3.1.2 增强科技创新力度

现阶段,农业生产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现状,管理人员要有效创新原有的经济管理体制,及时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使得人工导向型向技术导向型转变,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3.1.3 拓宽农业发展的融资渠道

资金短缺是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最大的限制问题,想要推进农村生产经营扩大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步,单凭农村现有的资金存储容量很难实现。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建设关注程度不断提升,相应的扶持政策与帮扶力度也向农村倾斜,例如不断加大农业方面的税收减免以及财政的支持力度,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经济扩大化、改善农业生产经营结构和转型升级农业产业提供了充足的财政条件。除了国家帮扶之外,农村还应得到社会融资群体的支持,依靠多渠道的融资方式为本地经济发展积累资金。

3.1.4 加快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步伐

随着我国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网络科学技术已逐渐被各个领域应用到生产与管理中,对于提升行业生产发展效率和提高社会生产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助推农业领域的生产发展。例如销售农产品长期局限在同一地域,会使其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不能彰显出农产品地域特色。基于此,管理人员可以引导农民掌握互联网知识,引进电商行业概念,帮助农民搭建农产品的线上网络销售平台,打破农产品销售的空间性,并且在相应的线上销售平台中开放留言评价功能。此举不仅有效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路径,打开了农产品的销售地域空间,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和接触到不同地域的农产品,而且留言评价功能可以让经营者及时接收到客户对农产品的反馈,将此作为改进农产品生产的重要参考依据,提升产品质量。信息化与现代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3.2 促进农民增收的合理化建议

3.2.1 减轻农民负担

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我国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方针,取消农业税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户的负担,在税收政策向农民倾斜的同时,建议推行一系列惠农政策,如增加粮食补贴、农具机械购置补贴和种子补贴等,着力减轻农民的生产种植负担,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农民的农业支出,以减负增效,促进农民增收。

3.2.2 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

首先,发展现代化农业有助于延长产业链条,改善农民收益渠道窄、就业难的局面。其次,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再次,我国农村面积广阔,村与村之间的发展情况、地域之间的农村发展情况都有着极为明显的差异,现代化农业以当地实际发展情况为主,实事求是,例如东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发展较快,西部地区发展较为落后,相应的现代化农业方案的部署应更加全面的在西部地区开展,加大建设力度。在开展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农民当前最迫切的生存生活问题,坚持以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为基准,工作不能脱离现实、不设劳民伤财的项目、坚持与农民的意愿相契合,在共同合力下,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国内地域之间的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2.3 落实耕地保护制度

土地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要素,也是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做好相应的耕地保护管理工作,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因此,需要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当地执法部门应依法监管土地,按照相关证明和文件批复使用土地,不允许出现管理人员擅自更改土地用途的现象。

另外,要严格管控建筑建设的占地面积,支持走集约化的建设道路,推动占地、补地之间的平衡性。最重要的是切实保障农民土地财产的合法权益,健全征地补偿机制,避免损害农民的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应更加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上,通过明晰农村经济管理和促进农民增收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策略加以解决,有助于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农业产业发展,推动和谐社会进一步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农民生产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小酸枣打开农民就业增收路
耕牛和农民
阿宽的生产小组
农民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探讨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食品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