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天然纤维资源产业发展研究

2022-11-09刘运王琛曹建杨博柴捷徐玉才吴泉峰张志权王平任伟王崇东

中国纤检 2022年10期
关键词:羽绒安徽安徽省

文/刘运 王琛 曹建 杨博 柴捷 徐玉才 吴泉峰 张志权 王平 任伟 王崇东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之一。实现乡村振兴,关键靠乡村产业发展。我国乡村地区广泛存在着天然纤维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经济资源,其产业发展的传统性、安全性和舒适性是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虽近年产业结构出现较大调整,但仍不失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安徽省天然纤维资源种类丰富,总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前列,对安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日益突出;随着社会文明进步,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发展提升天然纤维可再生资源型产业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愈发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为助推天然纤维资源型经济发展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实现乡村振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安徽省纤维检验局牵头对全省天然纤维产业现状开展了资源专题研究。希望通过对安徽天然纤维产业资源的调查和研究,进一步摸清全省天然纤维资源的分布情况、产业的发展状况,厘清天然纤维资源型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安徽天然纤维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为各级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参考,让安徽天然纤维资源型经济在乡村振兴、环境保护、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纤维资源概况

安徽省天然纤维的种类很多,但占主导地位主要有棉、丝、羽绒等(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安徽棉花产量占全国的1.5%,主产区集中在安庆、合肥、芜湖、六安和池州;茧丝年产量占全国的3.5%,主产区集中在六安、安庆、合肥、宣城和黄山;羽绒产量约占全国的70%,主产区包括六安、宣城、芜湖,其中,六安约占75%以上。

表1 安徽省天然纤维资源分布

二、产业发展现状

(一)棉纺织业依旧是安徽省主导产业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安徽约有50 万人在经济发达地区从事纺织服装的生产、贸易,近几年不断回流到安徽省,由此构成安徽纺织服装产业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及经济运行总体水平始终保持全国同行业第10 位左右。

安徽棉花种植有着悠久历史。棉花传入中原并广泛种植,史书记载得益于朱元璋的推广。安徽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气候独特,自古棉花种植跨淮河、长江流域。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为较早大面积种植区域;中部江淮之间,山地岗丘逶迤曲折,丘波起伏,岗冲相间,属零星种植区域;长江两岸和巢湖周围地势低平,属于著名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特别是沿江区域的无为、望江、宿松三县被列为全国优质棉种植基地。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全省广泛种植棉花,加工厂、棉麻公司遍布江淮大地。淮北棉花产区主要包括阜阳、宿州、蚌埠、亳州以及淮北5个市;江淮棉花产区包括六安、淮南、合肥以及滁州4个市;沿江棉花产区包括安庆、芜湖、池州以及铜陵4个市。总体看,沿江棉区的棉花品质优于淮北棉区,产量占全省90%以上。2017年,安徽省政府发布《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实施意见》,明确在全省划定棉花生产保护区面积为100万亩。

安徽省棉花种植有明显的潜力区位优势。安徽地跨长江和黄河两大流域的优势区域,适宜种植面积近1000万亩。通过加强棉田水利设施建设,选育和推广应用优良品种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棉花增产仍有较大潜力。近年来,纺织业被列为安徽省主导产业之一,安徽省明确了“东向发展”的战略取向,积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培育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在产业政策带动下,安徽省棉纱产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1993年的20.5万吨上升到2018年的127.3万吨,年均增长20.0%,占全国棉纱的比重为2.0%~4.3%(见图1)。安徽省纺织服装业也已形成以棉纺织为主体,丝绸、化纤、麻纺为特色,服装、印染、毛纺、家纺、针织化纤和纺机等行业全面发展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安徽纺织服装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培养了较多的掌握熟练生产技术的工人及经营管理人员,省内亦有多所大中专院校培养纺织服装专业人才。

图1 1993—2018 年安徽省棉纱产量及其占全国的比重

安徽省棉花科技力量不断增强。近年来,安徽省在原有科研平台的基础上,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和省科技厅先后建设安徽省油菜棉花产业技术体系(2016—2020 年)、安徽省杂交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为安徽省棉花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平台支撑。2009—2018年,安徽省共审定棉花新品种47个,安徽省育种单位育成并通过国审棉花新品种8个。安徽省主持制定NY/T1734—2009《杂交棉人工去雄制种技术操作规程》等国家农业行业标准3 项及20 余项安徽省地方标准,涵盖棉花生产各关键环节,实现了标准化、体系化。

(二)安徽省一直是全国十大茧丝绸主产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十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蚕桑产业的比重逐渐下滑,但截至2018年,安徽省蚕茧产量仍然达到15771吨,占比2.32%,全国第8位。目前,安徽的缫丝和织绸生产规模分别位居全国第3位、第9位。

安徽是一个老蚕区,早在殷商时代就开始了栽桑养蚕。唐代,安徽丝织工艺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1918至1926年是安徽省蚕桑业发展的全盛时期,青阳、贵池、泾县、铜陵、宣城、当涂为全盛时期蚕业最为发达地区,5个地区蚕茧产量可达约42000担。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安徽积极恢复和建立蚕种场,1987年全省产茧21.99万担,并保持了10年连续增长势头,跃居全国第5位。安徽省蚕茧主产区集中于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根据1987年统计数据,这两个产区桑园面积占全省桑园面积80%以上,蚕茧产量占全省总产量87%,是重点生产基地。2017年全省蚕茧产量达到了2.89万吨,其中六安、安庆、合肥、宣城、黄山等5个地区蚕茧产量占全省的88.3%。

安徽丝绸加工业发展优势明显。“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的“东桑西移”工程,使安徽省的蚕桑产业得到了提升。未来几年 ,资源加工型的蚕桑产业将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安徽省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将继续成为承接丝绸加工业的首选地区之一,安徽省与东部的江苏省、浙江省邻接,可以形成蚕桑大区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蚕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徽省现有1个国家级、20个省级蚕桑产业化龙头企业,16个省级示范蚕桑专业镇、专业村,198个蚕桑专业合作组织,其中有6个省、部级示范蚕桑专业合作组织。以颍上县为中心的皖北优质茧基地也正在稳步推进,覆盖从源头蚕桑生产到丝绸终端产品的所有环节,产业链比较完备。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的优势蚕桑产业带已基本形成。

全省茧丝产业链运行绩效不断提升。全省采用自动缫丝机的比重由2005 年的45%提高到目前的全覆盖,使生丝平均品质提高1.5 个等级。六成以上的缫丝企业建设了污水处理项目,使废水循环使用率超过90%。以京九丝绸、桐城双龙、太湖丝路花语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加大了市场营销,丝绸系列产品已远销国内外,“华诗雅第”“源牌”“云海”等先后获得安徽省名牌产品、安徽省著名商标、安徽出口名牌等多项荣誉称号。以蚕丝被为代表的家纺产品迅速被消费者接受,市场销售前景看好。

(三)安徽已发展成为全国羽绒最大供应基地之一

2010年以来,安徽六安市已成功举办6届中国(六安)国际羽绒博览会、举办2次国际羽绒羽毛局年会,吸引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人参加。成功创建国家级“中国精品羽绒出口基地”“国家羽绒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被国际羽绒羽毛局授予“国际知名羽绒产地”。

初步形成羽绒产业发展集聚区。目前,我国羽绒产区主要分布在安徽、浙江、湖北、福建、江西、山东、江苏、四川、河南等9个省份,平均年产可用毛绒20万吨左右。安徽是全国羽绒主要供应基地,国内羽绒制品70%的原料产自安徽六安、无为、宣城等地。六安素有“白鹅之乡”“羽绒之都”的美誉。皖西白鹅羽绒以朵大纯白、蓬松度高、透明度好而名冠全球,享有“世界羽绒之最”的美称,截至2019年6月,共有24个羽毛(绒)交易市场、142个羽毛(绒)收购站和数万家羽毛(绒)商贩。综合产值达200亿元、占全市农业产值20%以上,羽绒产品年出口创汇超过1亿美元、占全市出口创汇30%。六安市现有羽绒羽毛制品加工企业124家,规模以上企业48家,出口羽绒加工企业超100万美元的共17家。

近年来,六安市裕安区固镇现已形成以羽绒制品、羽毛球和羽毛工艺品加工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全镇拥有50多家羽绒羽毛企业,被中国羽绒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羽绒名镇”称号。无为羽毛羽绒产业始于上世纪70 年代,逐步由粗加工向精细加工,单一羽毛加工向生产高档水洗绒、羽绒制品方向发展,由“中国羽毛第一村”——无城镇董桥村,辐射10个周边乡镇。目前,全市已有羽毛、羽绒生产企业1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26 家。2020年4月无为波司登工业园项目正式签约落地。被中国羽绒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羽毛羽绒之乡”称号。2019年以来,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与杭州市萧山区共建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高质量承接萧山区新塘街道优质羽绒及其制品产业整体转移。羽绒园一期19个工业项目全部建成投产,以羽绒制品为主的二期开工建设,羽绒产业园将以销售收入100亿元为目标,争取成为国内乃至世界最大的羽绒特色产业集聚地、中国最大的羽绒原料加工供应基地、中国最大的羽绒及家纺制品出口加工销售基地。羽绒产业在安徽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和出口创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初步形成了国际羽绒交易平台。安徽省各级各部门一直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中国羽绒发展论坛等,积极宣传推广羽绒产品。六安市依托企业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设立羽毛绒产业“科技专家大院”4个,相关企业主持及参与制定特色产品国内外标准3个,获得各类国际认证49个,17家企业达到欧盟出口标准。研发生产的知名羽绒产品“吊吊绒”为世界首创,“环保型双车低衡、还原复制水洗羽绒”和“皖西白鹅羽绒生产及采集技术”均获“安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证书。羽绒服、羽绒被、鹅毛扇等各种羽绒、羽毛制品远销日本、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有力促进革命老区的脱贫致富。六安市属于革命老区,一直是脱贫攻坚重点地区,六安羽绒产业在带动脱贫致富上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建立“龙头企业+示范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模式,每家基地直接带动重点贫困村4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事白鹅养殖,每户年纯收入增加7500元以上,并形成持续增收能力。截至目前,六安皖西白鹅产业直接从事养鹅的有2.57万人,农民人均年增收2800元。全市39家农业产品化骨干龙头企业中有7家从事白鹅产业企业,羽毛绒企业职工总数达5.6万人。

三、存在主要问题

安徽天然资源型经济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的发展也取得很大成效。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支柱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在棉花产业发展方面,机械化、规模化、品牌化和附加值等水平还较低。棉花产业链包括棉花种植、轧花、纺织加工三个主要环节。由于安徽省是著名的粮食生产大省,棉花生产经营模式较为分散,棉花加工附加值不高,棉花价格政策补贴机制等不够完善,棉花产业发展一直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产业链上游的棉农生产,规模化程度低,机械化水平低,品质意识也不够强;产业链中游的轧花厂,为了减少加工的成本,不愿也很难做到将棉花分品种进行轧花,棉花品质提升受到一定影响;安徽纺织业许多原材料靠域外采购,还没有和省内棉花种植业形成利益共同体。目前,安徽棉花产业链上中下游主体之间相互独立,产业链短且松散,棉花生产与纺织企业需求不相吻合,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另外,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尚未形成,影响了安徽棉花产业发展。

在茧丝绸产业发展方面,行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种养技术的科学化、加工工艺的现代化、规模养殖的品牌化、自主品牌的国际化等亟须提高。与沪苏浙等地相比,安徽茧丝绸总体上集中度偏低,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占行业总产值不到1/4,产业集聚、集群还未成形,散、小的局面尚未整体改观。龙头企业实力不强、带动力弱,深加工工艺及设备落后,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不高。当前,安徽省茧丝绸产业主要还是集中在缫丝、织绸前段等传统工序,印染、平整、提花等后整理加工能力弱,丝绸制成品更是稀少,无法获得更多的产品高附加值。理念上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丝绸的文化内涵没有在产业发展中得以体现,丝绸行业与产品的定位和丝绸所具有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不相匹配。绝大部分村民在进行蚕桑的种养殖时,缺乏科学化种养殖技术,这在有一定规模、种养殖量相对较大的养蚕“大户”中显得尤为突出。信息渠道缺乏,信息不对称,导致茧价或高峰或低谷的时候,农户被动跟着市场走,浪费了资源,打击了从事蚕桑种养殖的信心。丝绸产品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优势,企业创新能力差,市场竞争力不强,人才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在羽绒产业发展方面,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不高,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的深加工拳头产品。受传统养殖理念影响,养殖户长期采用传统饲养模式,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程度不高,产业化水平较低。受羽绒企业整体资金实力限制,自主品牌影响力弱、市场占有率低,不少企业不得不为他人打工、为大品牌做贴牌生产,长期位于产业链的底端,利润空间低。以六安为例,其多数企业以卖羽绒原料为主,全市48家规模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仅2%;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关键技术研发缓慢,与国外尤其是日德的羽绒羽毛产业相比,在水洗羽毛用专用化学品等研发上,差距较大。全省大大小小的羽绒加工企业零散分布、各自为战,缺少高标准、高起点的园区载体,不利于提升产品品质,也缺少产业集聚效应。

四、发展政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安徽省天然纤维资源产业发展现状,调研组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提出以下政策举措,并通过政协提案方式积极推动各级各主管部门予以落实。

(一)编制天然纤维资源型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天然纤维资源型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通过规划,统筹各级力量,形成发展合力,全面挖掘保护如旌德苎麻等曾经畅销国际市场的天然纤维资源产品,更好地发挥天然纤维资源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一是合理规划布局。政府在更高层面做好规划布局,组织相关部门和业内专家,编制各级天然纤维资源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提升市场示范和监管力度,建设优质产业基地,打造产业品牌优势、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和发展优势。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结合产业扶贫政策,优化产能布局,在加工资格认定取消的情况下,适当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促使企业优胜劣汰避免低水平无序竞争。通过政策引导,加大对清洁能源、环保高效除尘技术改造力度,实现智能化加工生产线技术装备突破。突破产品质量指标快速检验技术,完善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三是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根据当地天然纤维资源特色,与生态经济开发结合发展,建设集观光旅游、生态建设、资源发展于一体的休闲观光综合经营的体系,用旅游业来促进天然纤维资源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产业多元化的模式。

(二)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推动天然纤维资源型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通过争创中国质量奖和各级政府质量奖等途径,加快培育一批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高的“皖美”品牌天然纤维龙头企业。一是着力培育龙头企业。进一步健全“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农户”产业模式,围绕产权股份化、经济规模化、产业高度化、经营集约化、产品创新化进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企业战略性改组,组建纺织集团,形成合力,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加大天然纤维系列产品开发力度,积极开发服装服饰等终端消费品。二是推动行业集群式发展。发挥政府鼓励引导作用,提供基础设施,健全法律法规制度,提供培训、会展、信息等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桥梁作用,推动行业自律、维护公平竞争,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企业通过集群降低生产、交易、物流、融资成本,提升创新能力和合作水平,促进品牌建设。三是扩大宣传营造氛围。借力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各种新闻媒介、各地知名旅游景点等,加强宣传,扩大影响,推动纤维资源型经济快速发展。积极培植天然纤维特色文化,强化龙头企业自主创新和品牌意识。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创意,开发具有安徽特色的文化产品,逐步形成一批中国名牌。

(三)开展天然纤维资源型产业建链补链固链延链强链行动,推动天然纤维产业一体化融合式发展。充分利用当前“双招双引”有利时机,加快建立完善天然纤维资源型产业链供应链。一是实施天然纤维产业链建设工程。制定棉花、蚕茧丝、羽绒、麻类等天然纤维加工产业链,在挖掘本地潜力同时,绘制天然纤维产业链图谱,开展精准产业链招商,建链、补链、固链、延链、强链,推动天然纤维产业链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催生“链”式效应。二是推动线上线下相融合,建立天然纤维产品产地交易市场。积极建立天然纤维资源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形成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交易市场。建设特色天然纤维产业园,形成各具特色的产地交易中心、销地交易中心,逐步形成若干有影响力的天然纤维资源交易平台。三是加速产学研政金合作,加快推进天然纤维产业链提档升级。联合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加大对种养殖技术、加工、原料应用、品牌建设等的技术支撑,实现从低端资源型产业向高端产业链的升华,实现天然纤维资源产业特色化、高端化。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工艺、产业业态、商业和金融模式创新,促进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转化应用。

(四)强化市场监管和生产服务,进一步推动天然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天然纤维资源主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寓监管于服务之中,为天然纤维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一是加强质量公证检验。引导建立棉、丝、麻、羽绒公证检验等公共服务平台。开展质量监测,建立健全质量追溯体系。有效整合应用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数据资源,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二是加强产业服务。建立天然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协调机制,由单一部门主导、多部门参与,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推广和实施企业标准,增强企业竞争力,助力企业品牌建设。以纺织需求为导向,保障纤维资源有效供给,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安徽省天然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加工秩序,落实加工企业责任,促进企业加强内部质量管理,提升纤维品质,适应各类市场需求。建立加工企业“黑灰名单”,加快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建立加工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发挥社会信用监督作用。

猜你喜欢

羽绒安徽安徽省
成长相册
灵感跃动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街头羽绒也时髦
羽绒棉没有绒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