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分析仪检测末梢血常规与静脉血常规结果对比分析

2022-11-09赵旭本溪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本溪117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8期
关键词:末梢受检者分析仪

赵旭 本溪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辽宁 本溪 117000)

内容提要: 目的:对比分析血液分析仪检测末梢血常规、静脉血常规结果,为血常规检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6月本院的200例健康体检者,每例健康体检者均采末梢血、静脉血,分别作为观察1组、观察2组,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参与者知情同意,均以同一种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观察1组、观察2组相同健康体检者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小板(Platelets,PLT)、平均血红蛋白总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corpuscularhemoglobinconcentration,MCHC)以及平均血红蛋白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常规检测后,组间RBC、Hb、PLT、MCHC检验结果均值比较差异显著,观察1组明显低于观察2组,P<0.05。组间WBC、MCV检验结果均值比较差异显著,观察1组明显高于观察2组,P<0.05。组间MCH、HCT检验结果均值比较,观察1组与观察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常规检测有助于血液等相关疾病治疗,价值显著。血常规检测时,与检测末梢血比较,检测静脉血常规具有快速、高效、稳定、可重复操作、误差小等优势,是血液分析仪的最优选择。

血常规是基础检测项目,检验项目包括WBC、RBC、Hb、HCT、PLT、MCH、MCHC、MCV等,在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1]。当前,检验医学的进步,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凭借精度高、速度快等优势取代了手工血常规检测。受到习惯采血方式的影响,既往多采用末梢血进行血液分析仪测定。血液分析仪能够对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进行计数,统计参数,对血细胞进行分类,还有一些扩展功能,比如有核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等等。现代血液分析仪检测参数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根据询证医学原则,使用最佳的检测技术、指标来对结果进行评价是获得最有价值检测证据的关键。血液分析仪是临床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仪器设备,能够对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其他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在临床中得到了很多医生的信任。血常规检查主要是通过计算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的数量变化来对疾病在体内的变化进行分析和判断的一种检查方式,具有非常重要诊断意义。血常规检查需要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或末梢血,但是,血常规标本的采集对检验结果有较大的影响,静脉血检测能正确地反映患者实际情况,重复性好。而末梢血的血样实际上是动静脉血、毛细血管血、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组成,不能反映循环血液的真实情况。随着检验工作的开展发现末梢血血常规检验误差较大,且检验期间人为影响明显。为了提高血常规检测的准确性,检验医师更加关注静脉血。为了了解末梢血、静脉血血液分析仪测定结果,本文就本院200例健康体检者为例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健康体检者(n=200),时间选自2019年12月~2020年6月。200例受检者中,男性108例,女性92例;年龄25~56岁,平均(38.50±6.50)岁;体重45~80kg,平均(66.60±7.50)kg。200例健康体检者均行末梢血、静脉血采血,即观察1组、观察2组,两组无基线资料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体检者知情同意;②伦理委员会批准;③配合;④能力良好;⑤基线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血液疾病患者;②传染病患者;③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④精神类疾病患者;⑤>60岁老年患者。

1.2 方法

应用血液分析仪(迈瑞BC-5300、RD-07101272系列)以及配套试剂,严格按照说明书检测,要求受检者清晨空腹采集血液标本。另外,安排专业血液检验人员进行操作,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

观察1组:末梢血检测。消毒受检者的皮肤,干燥后按摩采血部位,刺针(2~23mm)左手环指指尖内侧,弃首滴血液,以微量吸管取受检者末梢血(40μL)放入抗凝剂(EDTAK2)离心管(0.5mL),以无菌干棉签压采血部位,手指充分弹匀进行血常规检测。

观察2组:静脉血检测。选择真空采血法进行静脉血液采集,采集前消除受检者的疑惑。检查采血针,以碘酊棉签消毒体检者采血位置。消毒结束后,左手持无菌棉签,提醒体检者绷紧大拇指、食指、中指,血针刺入体检者静脉腔采集静脉血液(10mL),血液置入管为含EDTAK2抗凝管的血常规专用管,受检者的静脉血颠倒混匀3次进行血常规检测。采血结束后,以无菌棉签顺着血管方向轻压穿刺位置、快速拔针、止血。

1.3 观察指标

记录比较相同患者经不同采血(末梢血、静脉血)后的WBC、RBC、Hb、HCT、PLT、MCH以及MCHC、MCV血常规检测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导入SPSS19.0软件包建模计算。计量型指标以±s表示,组间检验值为t。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1组与观察2组200例受检者经末梢血、静脉血采血后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8项检测结果见表1、表2。经统计学计算,观察1组末梢血采血受检者的RBC、Hb、PLT、MCHC检验结果均值明显低于静脉血采血的观察2组,P<0.05;WBC、MCV检验结果均值明显高于静脉血采血的观察2组,P<0.05;另外,组间MCH、HCT检验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

表1.200例受检者经末梢血、静脉血采血后血常规检测结果对比(±s)

表1.200例受检者经末梢血、静脉血采血后血常规检测结果对比(±s)

组别 n WBC(×109/L) RBC(×1012/L) Hb(g/L)) HCT观察1组 200 6.80±1.10 3.60±0.30 100.02±8.10 0.40±0.10观察2组 200 6.50±1.02 3.90±0.20 111.90±7.50 0.40±0.10 t 2.8282 11.7670 14.9889 0.0000 P 0.0049 0.0000 0.0000 1.0000

表2.200例受检者经末梢血、静脉血采血后血常规检测结果对比(±s)

表2.200例受检者经末梢血、静脉血采血后血常规检测结果对比(±s)

组别 n PLT(×109/L) MCH(pg) MCHC(pg) MCV( fl)观察1组 200 227.30±45.05 29.05±5.50 288.80±15.05 90.80±4.05观察2组 200 240.05±42.03 28.80±6.05 323.30±10.50 85.50±3.30 t 2.9266 0.4324 26.5876 14.3473 P 0.0036 0.6657 0.0000 0.0000

3.讨论

血液、肝肾功能以及乙肝等疾病发病率一直较高,有效的检验,有助于疾病早期诊断、治疗,提高患者的安全性。血常规检测是常规检查项目之一,通过分析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有形成分反映患者的血液情况,为疾病诊断提供参考[2]。任一指标发生增高、降低异常现象,均助于疾病鉴别诊断。例如,红细胞增高情况下,受检者有严重烧伤、休克等疾病风险,降低情况下可能是贫血、出血等疾病。白细胞升高情况下,受检者有细菌感染、炎症等风险,降低情况下,受检者有脾功能亢进等疾病风险[3]。随着血液分析仪的出现,有效替代了手工血液检验的传统模式,精准度更高、速度更快,且操作简单,可以有效进行红细胞、白细胞等进行计数[4]。既往血常规检测采用末梢血检测,方法快、易操作、伤害小[5]。但是,重复性差,检测中易受人为因素影响[6]。末梢血采取过程中,刺针部位深浅、采血速度快慢受局部挤压影响,挤压情况下发生集聚、损耗,从而导致计数偏低[7]。Hb、RBC末梢采过程中,血管管腔狭窄,局部温度较高情况下血液部分沉积,计数较高[8]。为了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开始优化采血方法。采血方面也开始选择静脉血常规方法,具有快速、高效、可重复等优势,且降低了人为误差,提高了检测准确率[9]。静脉采血检测不会受到受检者体表温度、局部压力等方面的影响,大大提升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10]。陈彩媛[11]研究指出,末梢血、静脉血是血常规检查常用样本,检测结果有一定差异,比较末梢血检查,静脉血结果更准确,且具有可重复性优势,是相对优选的采血方式。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1组受检者RBC、Hb、PLT、MCHC检验结果低于观察2组,WBC、MCV检验结果高于观察2组,P<0.05。MCH、HCT检验结果接近,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采末梢血时的速度慢,出血不畅,组织液混入或血小板黏附于皮肤穿刺处形成微血块所致,为获得充足的血液须反复挤压,使组织液稀释血液,加速血小板聚集,而使仪器检测结果受到干扰造成计数误差。一种可能是由于采指血时,过度用力挤压采血部位,使过多的组织液混入末梢血中,仪器自动计数时误认为白细胞,使白细胞出现假性增高,血小板出现假性减低;也可能是采集手指血时刺破手指造成局部生理反应,引起局部血液WBC升高。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末梢血血小板结果低于参考值,必须按操作规程重新采血检测,以排除人为因素。从实验结果来看,静脉血的重复性优于末梢血。此外,该研究结果也说明,不同的采血方式对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的结果有显著差别,若交叉使用静脉血和末梢血测定血常规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另外,静脉采血有利于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末梢采血常采用棉球擦拭消毒,常会有不易发现的细小棉纤维随着血液进入计数系统,容易造成计数微孔或管道的堵塞,产生计数误差,缩短仪器使用寿命。而且,静脉采血可以减少交叉感染、医源感染。静脉采血量通常为0.5~1mL,对于有干扰的可疑结果可以反复检测:末梢血采血量多在80~150mL,血量有限,需多次复查时常要进行2次采血,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2次采血也不能保证排除干扰。

综上所述,末梢血、静脉血采血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静脉血结果更准确,符合血常规检测需求。静脉采血时,静脉内各种成分不易受气温和末梢循环变化的影响,抽出的血液无组织液成份,更能反映循环血液的真实情况,静脉采集的血液较末梢采集量大,适用于各种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便于保存,可重复测定,重复性好。且现在都采用真空采血法,卫生洁净,不易堵塞计数孔,更具有代表性。为提高结果准确性,保证仪器的使用,应积极推广采用静脉血取代末梢血检测血常规。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只能进行末梢血采集时,应严格依据操作规程进行采血,降低各种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

猜你喜欢

末梢受检者分析仪
基于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自动曝光控制降低CT检查中受检者辐射剂量的研究
健康体检的护理质量管理实践及体会
Sekisui CP3000与STA Compact Max凝血分析仪检测项目比对分析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SYSMEX XN-5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校准及性能评价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向区域创新体系“末梢”发力
延伸从严治党的“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