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2-11-09张黎强辽宁省凤城市中心医院外二科辽宁凤城1181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8期
关键词:胆道胆管结石

张黎强 辽宁省凤城市中心医院外二科 (辽宁 凤城 1181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腹腔镜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抽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100例进行探究,患者均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开展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胆道再造手术开展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通过腹腔镜再手术方法开展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程度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胆红素等各项指标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残石率、镇痛剂使用频率、以及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再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效果,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可见腹腔镜再手术方法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肝内外胆管结石是一种病情较为复杂疾病,该疾病的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且容易复发,还伴随着较多的并发症,该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十分显著的影响,不仅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疼痛感,还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2]。临床过程中主要通过手术的方式开展治疗,效果较为显著,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较多的手术方法得以提出,本文结合不同的手术方法展开探究,目的在于找出更为有效的手术方法开展应用,以更好的帮助患者进行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抽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开展探究,将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7:23,年龄25~52岁,平均(39.42±2.14)岁,其中35例患者经历过一次胆道手术史,12例患者经历过两次胆道手术史,3例患者经历过三次胆道手术史。22例患者为胆管总结石,16例患者为肝内外胆管结石,12例患者为肝内胆管结石。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5:25,年龄24~54岁,平均(38.31±2.21)岁,其中33例患者经历过一次胆道手术史,12例患者经历过两次胆道手术史,5例患者经历过三次胆道手术史。20例患者为胆管总结石,15例患者为肝内外胆管结石,15例患者为肝内胆管结石。两组患者的情况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者入院后首先进行检查确定存在肝内外胆管结石这一疾病,并均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患者在开展本次手术前均经历过一次及以上的胆道手术史,患者及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手术方法,对手术方法无异议,患者不存在先天性的心脑血管疾病、未患有糖尿病及精神方面疾病,满足条件的患者即可尽快安排手术。

排除标准:肝内胆管结石未引起反复发作胆管炎;引起病变胆管狭窄,没有远处胆管扩张;未引起相应肝组织萎缩,纤维化;排除结石所造成的癌变;肝内胆管结石下行未造成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气管插管麻醉的方式开展应用,手术过程中予以患者全程的监护,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方法开展应用,即应用常规胆管再造手术方法,结合患者的情况选取合适的位置进行切开,切开后将患者胆管内的结石取出,之后放置T管引流,并帮助患者缝合。观察组患者则对腹腔镜的方法开展应用,即首先选取合适的位置进行打孔,之后切开患者的总胆管,将结石取出,取出结石后用可吸收线将胆管进行缝合,之后将导管的上下两处间断位置进行缝合,在肝脏下方放置引流管,将引流管引至体外,手术时间控制在40~160min,完成手术后开展T管造影确定无异常即可剥除T管,患者术后6周可再次进行胆道检查,以确定结石是否完全取净。两组患者手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进行记录。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若患者结石完全消除,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即为显效,若患者情况有显著改善,但存在一些并发症,即为有效,若患者情况无好转,结石仍存在且并发症严重,即为无效;②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记录患者临床发生胆汁漏以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③分析患者的各项临床状况,分别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胆红素各项指标的改善状况;④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剂使用频率及临床恢复状态,分别记录患者经治疗后的残石率、镇痛剂使用频率以及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以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对比

2.3 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胆红素等各项指标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

2.4 对比两组患者镇痛剂使用频率及临床恢复状态

观察组患者的残石率、镇痛剂使用频率以及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对比两组患者镇痛剂使用频率及临床恢复状态[n(%)]

3.讨论

肝内外胆管结石在临床中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灶位置及致病因素,又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状态。由于结石不能自行排出体外,只有通过外科手术治疗,才能够达到相应的临床效果。而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而的手术治疗中,容易发生一系列感染或者胆道梗阻等现象,不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造成影响,还会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降低患者的预后康复进度[3,4]。虽然能够在当时帮助患者有效对疾病进行治疗,缓解患者的疼痛,帮助患者取出结石,但该疾病容易复发,需要再次开展胆道探查术进行治疗[5]。因此就需要不断对手术方法进行思考,加强对治疗方法的完善,降低手术给患者造成的伤害,并从根本上开展治疗,降低疾病复发的可能性。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方法的应用进一步普遍化,这一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微创,降低感染的可能性,提升治疗的综合效果,还能够提升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的并发症情况[6]。腹腔镜下胆道再手术治疗的手术切口更小,不需要剖腹治疗,避免对机体体表神经腹壁的再次损伤,减少对腹腔内环境的干扰。不但能够更加清晰明确的观测到结石的具体位置、形态、以及大小,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完全达到微创治疗的标准[7,8]。而且腹腔镜在临床应用当中,能够通过调节镜头转向和分辨率,对具体的病灶位置详细进行观察。清晰判断腹腔内细微血管的结构和粘连状况,在对患者展开针对性治疗的同时,也减少了对周边组织的干扰,控制术中出血量。而且腹腔镜手术治疗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减少手术器械和术中翻转等状况,减少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影响,不但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早日恢复,还能够让患者早日下床活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合本文的探究结果来看,以上指标均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加强对腹腔镜再手术方法的应用,来更好的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提升治疗过后的综合生活质量。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胆红素等各项指标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残石率、镇痛剂使用频率以及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满足P<0.05。由此可见,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并且患者经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各项临床状况也得到了较好的改善,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促进患者早康复。同时患者的胆红素指标也得到了更好的控制效果,对于结石的清除率也得到显著的提升,而且减少了镇痛剂的使用频率,进而降低了低蛋白血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的健康状况[9]。为了最大程度的保障患者的再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正式接受手术前,一定要详细掌握患者的既往手术状况,或者通过查阅患者的病历资料详细掌握手术方式、手术过程、以及患者的术后恢复状况,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对腹腔粘连的程度进行辨别和分析。

综上所述,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的各项临床状况均得到较好的改善状态,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降低,更具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胆道胆管结石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在急性胆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胆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再治疗有哪些
胆道癌如何早发现
莫将小儿胆道闭锁当作黄疸
得了胃结石千万不能随便喝可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道损伤的研究进展
常吃黑木耳化解结石
肝外胆管恶性梗阻X线造影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