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创新的自然解决方案:将地方性知识融入可持续设计策略

2022-11-08宋立巍刘月林

设计 2022年19期
关键词:解决方案生态设计

宋立巍 刘月林

关键词:设计创新 自然解决方案 地方性知识 生态系统 可持续

引言

设计创新是问题解决的一个策略性过程,它通过产品、系统、服务和体验来驱动创新、促成商业成功和创造更高品质的生活。自然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NbS)是以自然生态功能为核心,追求社会、经济和环境协同效益的问题解决方法,在具体应用领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作为问题解决策略,设计创新与自然解决方案面向相类似的问题域,例如环境保护、产业创新、健康福祉和文化传承,在不断扩展的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等领域中的问题解决方式上也存在重叠、交叉和补充,两者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很多方面同向同行。传统设计创新强调“以用户为中心”,而自然解决途径以自然生态功能为核心,设计创新可以汲取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思想,探索如何将设计创新策略与自然解决方案的原理和方法整合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的解决。

一、自然解决方案:概念框架与生态思想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自然生态保护长期被视为是边缘性议题,直至生物多样性丧失、水资源短缺、环境危机和极端气候等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自然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人们才开始重新审视自然的价值[1]。人们对自然的肆意攫取导致资源缺乏和环境恶化,人类持续发展的空间被过度压缩,而工业文明的技术手段的应用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给生态系统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引发了对可持续性问题的关注,人们开始寻求系统的方法去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一)自然解决方案概念框架

2008年,世界银行在《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及其适应性》报告中提出了“自然解决方案”的概念,随后这一方法被应用于解决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问题,以及拓展到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多个领域,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更好地利用自然或受保护的生态系统、管理利用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和多功能性,以及设计和管理新的生态系统[2]。

何为自然解决方案?世界银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欧盟委员会等对此有不同的解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为自然解决方案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是基于自然或受自然启发的、为自然所支撑的,能够有效和适应性地应对社会挑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增进人类福祉。而欧盟委员会则将自然解决方案作为恢复经济活力和全球竞争力等挑战的重要途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全球社会挑战应对之道: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提出了一个包括五种生态方法(修复、特定问题、基础设施、管理和保护)的自然解决途径概念框架[3],如图1所示,通过这些生态方法应对气候变化、食物安全、水安全、灾害风险和社会经济发展等社会挑战,以实现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福祉的目标,这个概念框架为理解自然解决方案提供了参考。总体上,自然解决方案是一种解决特定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有效地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来应对社会挑战,强调能够产生一系列的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协同效益。

(二)自然解决方案的“自然”生态思想

虽然自然解决方案能够在更为广泛的社会经济领域发挥作用,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事实是依赖(利用、修复和模仿)自然的方式远比想象中复杂。自然解决方案中的“自然”既是手段又是目标,作为手段的“自然”,是指向自然学习并加以利用(包括利用工程技术的手段),通过有效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及其规律来应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作为目标的“自然”,是指维系现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传承创新更高级别的“自然”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目标。“自然”并不是将人及其思想和工具排除在外,而是基于对自然、自然特性、自然思想及其发展规律的认知,利用包括自然在内的所有方式来应对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这不是倡导回归原始自然,对自然万物不加以任何干预;也不是单纯依靠技术堆砌的生态治理,技术只是充当了更好的理解和发挥自然效用的工具,自然解决方案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以自然为核心的生态作用[4]。

二、可持续设计:发展与趋势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人类社会新的发展愿景,明确了环境保护的相关责任,以应对全球社会挑战。全球诸多国家和地区将“可持续”(Sustainability)作为发展决策依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无贫穷、零饥饿、减少不平等、可持续城市、健康福祉等,皆成为了社会实践的主要领域,各种社会力量开始探索问题解决的本土化方法和全球化策略。联合国、各国政府和社会团体相继发布各种研究成果,包括《增长的极限》(Limits to Growth,1972)《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Fu t u r e,1 9 8 7)《生态设计:可持续生产与消费的希望之路》(Ecodesign:a promising approach to sustainable productionand consumpti on,1997)《中国21世纪议程》(1994)《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2003)和《Transforming our World: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15)等,生态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被纳入企业发展规划、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文明建设路径之中。

伴随技术、社会、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变化,“可持续”形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以及诸多学科领域的关键词,从而为设计赋能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老龄化社会、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和文化复兴等日益成为设计的主要议题。设计介入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创新活动一般统称“为可持续而设计”(Design for Sustainability),即可持续设计。在设计研究和实践领域中,可持续设计发展过程较为复杂,受文化潮流、科技革命和社会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各个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设计关注点,但总体上趋向于面向复杂社会技术系统的系统创新和转型设计。

(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可持续设计

60年代,环保运动促使设计创新开始转向关注公众与环境等方面的生态策略,包括关注消费者安全、通过科技改善第三世界国家生活以及有效利用有限自然资源。传统的外观造型为主导的商业性设计,随着二战后设计文化和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日益受到多元性、开放性和参与性的问题解决方式的质疑。作为区别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第三种途径,设计以相对独立于政治和经济的方式,被赋予了能够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厚望[5]。70年代,人们开始关注选择具有低环境负荷的资源,主要议题就是消除有害物质,使用可循环的、可再生的和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和资源。

80年代末,绿色设计潮流兴起,人们开始深刻反思现代工业生产和消费造成的环境和生态破坏,设计虽然促进了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尤其是设计在消费型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推波助澜,诱导人们陷于无休止的消费热潮,以此获得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实现或证明自己的价值所在(消费主义)。追逐以速度增长和经济利益为计量的商品消费所营造的美好生活愿景,片面的消费主义文化很容易腐蚀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价值观[6],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必将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例如水污染和资源枯竭,而消除这些影响或恢复原初的状态往往需要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

90年代后半期,设计关注的焦点部分转向低环境负荷型产品,环境因素成为评估产品品质的重要方面,开始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视角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产品功能被置于环境的语境中;90年代后期,环境可持续发展日益得以重视,促使生产和消费模式做出巨大变革,生态型产品服务系统受到人们的青睐,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生态性关注则更加广泛。到了21世纪初期,设计开始在社会公平和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作用,先后涉及自然资源的公平分配和获得、可再生能源等事关环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以及可持续新美学[7]。

(二)可持续设计发展趋势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可持续设计发展历经了较为复杂的演变过程,包括从绿色设计、生态设计、情感设计、从摇篮到摇篮的设计和仿生设计到产品服务设计、社会创新设计、系统和转型设计等十几个不同的类型,它们分别分布在产品创新、产品服务系统创新、社会系统创新和社会技术系统创新四个创新层次上,如图2所示,Fabrizio Ceschin和Idil Gaziulusoy将可持续设计的类型依据单体与系统、技术与人两个维度進行了排列,可以发现可持续设计发展演变的基本逻辑是从技术取向的产品单体的绿色设计逐渐发展到人本取向的较大尺度和规模的系统的创新设计,这些设计类型各有特色却相互关联,可以根据环境、经济和社会伦理三个可持续维度大致予以区分和选择[8]。

设计是驱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应在工业文明导致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消费主义等问题中承担相应责任,无论设计是否曾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扮演了何种角色。在Buckminster Fuller的眼里,人们需要的是综合设计师(Comprehensive Designer),他们能够依据世界自然体系保持平衡的自然法则和规律重塑环境和重组社会[9]。Victor Papanek在《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为真实世界而设计)中强调设计应当关注自然的有限性,抵制设计助推消费资本主义。通过列举大量的面向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设计方案,从设计伦理的角度重置了设计的目的性,设计应该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的使用问题,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10]。现在,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视为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的设计思想的时候,却是那么迫切。在设计实践中,不可忽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另一个面向,尤其当我们面对贫困、水污染、土地退化、粮食短缺、自然灾害等危机挑战之时。可持续设计发展演变过程隐含着多个脉络或维度,产品生命周期维度与工业文明生产制造模式密切相关,逐渐演化成分布式设计制造体系;非物质功能需求(如情感)维度将改变人们与产品的所有关系,从而影响产品服务系统生态构成;面向社会大众的设计维度倡导为民生而设计,开拓了一条基于地方资源、地域特色和传统工艺等进行创新设计的道路。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一个现象就是可持续设计越来越关注地方生态资源状况、因地制宜解决问题。

三、地方性知识:灵感源泉与实践智慧

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在可持续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当地文化自然固有的东西,地方性知识区别于所谓的西方知识和现代性知识,与当地知识持有者密切关联,是一种与地域和民族的民间知识和认知模式相关的知识,不能仅仅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体系来理解,对地方性知识的考察要着眼于其在特定文化背景中所承担的具体功能。地方性知识扎根于地方社会组织,受当地捍卫者的守护,与地方环境相协调,形成地方性的符号(体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生态韧性[11],它通常存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联系着过去、现在和将来,勾勒出地域性的意义框架和生活愿景。

基于宏观的文化空间构成,地方性知识反映在三个密切相关的层次:外在的器物层、中间的行为层和内在的观念层,也必然与价值导向的设计准则具有关联性:人为本(Life-centering)、整体性(Totality)、反思性(Reflectivity)和统一性(Unification)[12],它们分别蕴含在物质性的生产和生活日用器物之中,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经济活动和风俗惯例之中,以及道德伦理、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之中。地方性知识这种分层多维的复杂性特征,造成了可持续设计创新实践在具体对象、范围、维度、方式和效度等很多方面内容丰富但存在较大差异。

(一)作为可持续设计的文化基础

从地方性知识的视角看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西方文化知识在我们应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过程中的作用范围和实际意义未必全然符合中国实际情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作为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不仅能够为本土问题的解决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而且对解决世界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13]。

地方性知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特定情境下的具体应用和表现,强调差异性、情境性和特色性,它是先进思想观念在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时的实践发展和意义扩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使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14]。无论是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着力构建中国原话语下的可持续设计体系[15],还是基于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视角探索设计驱动地域文化资源传承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策略[16],地方性知识为可持续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滋养,是探索可持续设计如何解决本土实际问题的决策依据。

地方性知识应用于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的价值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设计创新介入的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元,而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实体的产品。在一个融合地方性知识与其他科学数据以加深理解生态系统历史的研究中,原居民口述帮助科学家们重建了加利福尼亚州一大片易发火灾的森林的 3000 年历史,发现森林密度过高易发生森林野火,那么原居民是通过什么方式管控野火风险的呢?文化燃烧(cultural burning):一种小型可控的火灾,减少可以引起火灾的碎屑和植被,保持低生物量并降低更广泛燃烧的风险[17]。广泛意义上,森林野火管控方式也是一种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融合了地方性知识(中间层文化)的设计创新活动。

(二)地方性知识:设计灵感源泉

地方性知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绵延数千年世世代代形成和沉淀的思想、行为和价值体系的智慧,它蕴含在日常世界之中,反映在衣食住行用的各个方面。地方性知识强调知识的“地方性”,但不是泛泛地指所有特定地域的知识,重点也不在于是否具有普遍性,而在于针对具体的实际问题,知识在何种程度和范围内是有效的[18]。关键是如何挖掘且将这种地方性知识应用到设计创新活动过程中。

地方性知识是在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悠久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人生存和发展相关的主观感受、经验知识和实践智慧。可持续设计创新关注的是人与人、设计世界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向可持续社会转型。地方性知识能够为可持续设计提供灵感来源,这不仅表现在传统的产品形态、装饰纹样和色彩构成方面,而且涉及从行为层到意识层所包含的所有方面。在探索地方性知識的挖掘与转化问题上,王炜和胡飞通过家电产品设计案例研究,提出可以从日常生活视野中的物品和行为差异中寻找线索,通过“深描”地方性问题、使用方式和情境的方式生成意义,基于这种产品建构设计的语意学方法(Semiotic Approach to Product ArchitectureDesign)将这些线索(及其意义)转变为创新性产品 [19]。

地方性知识并非一成不变,原生的地方性知识彼此间会发生冲突或融合,不同的地方性知识相互之间存在竞争、借鉴和同化现象,这不可避免,但会因为意义系统的不同而导致解释或相互作用受到较大的阻碍,或由于自身的原因发生转型实现自我超越。包括不为特定情境所限定的内容,方能赋予自身持续的生命力。地方性主要反映了知识生成、传播和演变的情境性,其以空间、场所或情境作为参照,但并非否定其它相关的构成因素的重要性,从而增加了其作为可持续设计灵感源泉的丰富性和开放性。

(三)融入地方性知识的可持续设计框架

设计创新的自然解决途径不是仅仅从生态的角度考虑产品材料、维修和回收利用等问题,也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的活动对于环境产生的影响,生态设计、绿色设计和从摇篮到摇篮的设计只是强调了可持续设计的局部,它包括产品服务系统、社会创新和社会技术系统所有层次上的设计创新活动。可持续设计以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协同效益为宗旨,面向产品(体验、服务)、用户(包括行为和情绪)和环境(生态和社会环境)三者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以及该系统的创新与转型。

综合自然解决途径、地方性知识和设计驱动型创新,我们建构了一个融入地方性知识的可持续设计框架(图3),是基于自然解决途径的多重效益蓝图[20],融入了可地方性知识的文化空间结构,从而将可持续设计置于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双重效益的制约之中,其产出就是生态系统服务和产品,而开启设计创新活动的钥匙就是当地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自主建构的文化符号构成、社会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观念。地方性知识不是仅指抽象的概念或理论体系,很多时候,它是与事或物高度融合的一个认知框架、系统或规范。王荧和杜何琪在分析少数民族传统稻作农具的传承时,认为三种情感(追思先祖、怀念记忆和敬畏自然)与农具融为一体形成的地方性知识是主要原因[21]。

近年来兴起的手工艺、工匠精神和生态美学思想,从不同方面探索了地方性知识应对环境危机、市场细分和大众福祉等可持续议题的可行性。例如充分利用当地的天然材料、自然资源、传统技艺和生活方式进行设计,这不是以外来者的视角来寻求设计的灵感启发,而是设计师如同当地文化持有者般的置身于具体情境之中,共情于地方性知识的表征形式、认知架构和意义网络,这种向生成性知识与经验性技艺的回归,其地域性、人性化、生态性和自然化的特征为可持续设计提供了一条可坚守的途径。尊重自然规律、依据自然条件、利用自然过程,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22]。

结论

设计如何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同效益,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自然解决途径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和方法等方面提供了有益参考。创新发展的地方性知识是可持续设计的文化基础、灵感源泉和决策依据,强调将地方性知识融入可持续设计策略,就是要在设计创新活动过程中整合自然解决途径的长效优势,重构人与自然之间物质的、经验的、认知的、情感的和哲学的联系,从而应对社会挑战促进社会转型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解决方案生态设计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简洁又轻松的Soundbar环绕声解决方案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4G LTE室内覆盖解决方案探讨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