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汉字字体设计视觉表现形式演进研究
2022-11-08施雯
施雯
关键词:数字时代 汉字 字体设计 视觉表现形式 平面设计
一、数字时代下的汉字字体设计
字体设计是一个历史深远、设计原则缜密的平面设计门类,并且具有规范的书写和应用规则。在字体设计的发展下,汉字也从象形文字转化为识别性文字,字体设计师们开始追求更多样的视觉表达,使汉字的识别性和传播性大大提高。
人类文明的首次大跃进是文字发明,其次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第三次是电脑信息技术的发明,[1]也就是数字时代的到来的原因。数字时代是数字信息储存、处理和交流的时代,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曾把信息时代称为“比特时代”。而“二进制数字时代”是互联网给数字时代下的确切的定义。[2]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Claude ElwoodShannon )证明了采样定理[3],采样定理促进了数字化时代的飞速发展,随即数字化浪潮席卷世界。
20世纪90年代,中国迎来自己的信息时代,与世界共织信息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网络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随着第一波网络浪潮的席卷,网络人的形象开始出现,“网民”(Netizen)的概念也應运而生。[4]在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发展之下,中国汉字的设计途径也由手写描摹变至电脑制图,汉字的字体从繁体文字简化为规范识别性强的印刷体,汉字的载体从纸质书籍媒介发展至电子屏幕媒介。汉字字体的字形也得到汉字字形设计也得到从二维到三维、从静态到动态、从综合到现代的变革。
数字化时代的汉字字体设计具有多元化、多变性的特征。数字化革命促使汉字字体与西文字体进行融合,汉字的民族性和国际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汉字字体设计在面临数字时代主动而又被动的境况下,需要做出合适的应变方式,进行多变性创新。对于汉字字体设计工具、字体字形、设计载体都具有多种形式的创新和实践。
二、汉字字体设计视觉表现形式
数字时代汉字字体设计视觉表现形式即汉字字体在数字时代下以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视觉传达,围绕着特定受众对特定信息的视觉呈现,观者可阅读的可视信息构成了设计中包含的字体信息。[5]汉字字体设计的视觉表现形式分为汉字的视觉效果和呈现形式。汉字视觉效果指的是汉字的字型表现、排版表现、维度表现等。字型表现即字体设计师对汉字的基本型上的处理,用特殊的数字设计软件对汉字进行规范化的改造和创新;排版表现即汉字设计中汉字排列的有序性和艺术性表现。汉字呈现形式则指汉字在各种不同媒体上的呈现方式,指的是汉字设计在视觉表现上所依附载体具有多维度性,使其表现形式也相对抽象。普通呈现形式载体有纸质媒介如书籍、印刷品。因数字媒体得到发展促使电脑、电视、手机屏幕、VR、AR、MR等虚拟荧幕成为了汉字字体设计视觉表现的呈现形式载体。
汉字具备的表达优势和图形魅力早已引起设计界的共鸣与关注。在数字时代的国际交流中,需要将汉字中 “本土化”“地域性”文字使用数字化工具重新进行图形化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强化象形文字的概念,突出更多偏向图形符号的表现,[6]并且呈现在手机屏幕、电视、电脑上达到视觉表现和传播的效果。使中国汉字成为一种更国际化、更具有识别性的一种视觉表现符号。
三、数字时代汉字字体设计视觉表现形式的演变
(一)从“简单形表现形式”到“复杂形表现形式”
在数字时代来临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间,字体设计师们在表现字体时都使用素材拼贴,手工排印的方式,时间成本较高 ,使汉字字体设计视觉表现缺乏准确性和规范性。数字化革命初期,自1982年起以Adobe系统公司(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的成立为例,计算机技术在设计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PS软件(Adobe Photoshop)以及AI软件(Adobe illustrator)等商业设计软件面世并引入中国,艺术设计也出现了新的设计工具和设计方法。即依托计算机核心处理技术,运用数字处理技术创作平台转化艺术家自己的灵感和创作理念。[7]汉字设计也是艺术设计的一个门类,在设计工具的发展下,一个汉字可以在其笔画不具有过多改变并具有强辨识度的前提下,通过电脑进行从简单几何形到复杂随机形的演变。字体的颜色也被赋予多种变化例如渐变色、透明色。同时电脑制作排版相比手工排印更加规范和严谨,让字体的视觉表现更符合人们的视觉思维,也避免了人力精力的过多消耗。因数字媒体成了民众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导致了基于数字媒体展开的视觉传达设计所带来的视觉效果也逐渐呈现出表现形式的大众化和表现技巧的大众化。[8]这种在字型表现层面上的从“简单形表现形式”到“复杂形表现形式”的蜕变也引起了一些设计界的难题。
由于个人电脑以及设计软件的高速开发和广泛运用,字体设计趋于简易化,非专业字体设计师人群使用高级设计软件也可以设计出具有设计感的字体。中国香港设计师李永铨提出观点认为在电脑时代,汉字设计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依赖电脑软件。许多设计师,尤其是青年设计师,似乎离开电脑就无法进行汉字设计了。[1]有的设计师急功近利,追求一种复杂美观的视觉表现形式,设计内容没有内涵,暴露其基本功不扎实的缺点。数字化技术的推广使得只要具备一定计算机使用技术的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进行字体设计,并且更重视字型上复杂随意的变换设计,字体设计的门槛逐渐降低。[9]门槛降低意味着这种科技的进步虽然增加了造字人群的基数,但是不强调设计师的基本功能力。所以汉字字体数字化工具的发展是汉字设计具有的优势也同时是劣势,是汉字字体设计所存在的问题之一。
所以现今设计界更重视创意和技术相结合的汉字设计作品。如全球化的赛事东京TDC(Tokyo Type Directors Club)、HiiiTypography字体设计大赛、中国方正字体大赛都更注重选手的创新意识,注重汉字设计视觉表现形式的特殊性。大赛目的在于将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合,来推进中文字体的创新。[10]以此鼓励汉字体设计者在高度利用数字化设计工具的同时,重拾对于汉字设计的初心,加快汉字字体开发的进程。故汉字字体设计师在“简单表现形式”到“复杂表现形式”的演进情况下,需要重视汉字字体笔画的平衡性和字体的结构,从字体本身出发,而不是机械化地将简单的笔画重组为复杂的字形。这是数字时代汉字字体设计在演进下对汉字设计师提出的新要求。
(二)从“随机性表现形式”到“规范化表现形式”
在汉字字体设计工具的发展下,催使汉字字形得到更深度的数字化。汉字字体设计师处于数字化时代为了更明确地传递信息,应更加重视信息和观众在整个视觉环境中的互动。[11]数字化时代前期,很多学者指出,“电脑字体的设计极少是为网络设计的”。例如作为印刷字体的宋体字,它印刷在纸质媒体上清晰成文,段段分明。但是显示在手机频幕上就不够清楚,放大观看也使排版失去了意义。汉字比起西方文字具有笔画繁多、字库庞大的特点。所以在电脑电视液晶屏幕以及手机电子屏幕的显示要求下,汉字字体的字形需要得到一定的简化,来适应电子媒介相对纸质媒介来说更加机械化的屏幕。
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汉字形体就是具有特殊性的书法体,数字化时代要求对其进行规范化处理以适应多种现代媒体的发展。印刷体和数字化汉字具有有限的艺术性,在汉字设计中需要考虑书法之美。[1]而书法字具有的“偶发性”“原生态”的部分通过电脑软件描绘出来需要设计师进行斟酌和考量后进行再设计,从而使其适应电子屏幕,再现书法独有的写意效果。[9]书法字体数字化的随机性与规范性需要达到统一,同时更要重视汉字字体在现代发展的进程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同时,在数字化时代的要求下,复杂的繁体汉字需要进行简化为简单易懂的简体汉字。而焦振涛教授提出完全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因为电脑的出现和使用使汉字的呈现更加方便快捷,汉字从手写变为输入,没必要简化汉字,可以继续发扬汉字复杂化的特征。[1]所以他认为汉字数字化是利于汉字设计的发展的。王珏在《数字化境域中汉字符码的再设计》对于重建数字符码的讨论中提到汉字几千年的发展是一种沉淀,依然保留具有“六书”特征的方块中国字,具体字体设计发展的再创造不是一种抛弃,而是扬弃。[1]学者对于是否简化繁体汉字没有给出明确的观点,但是还是可以得出一个显著的结论,在数字化时代下汉字的规范化是必不可少的,学者认为这种简化并不是对于传统文字的抛弃,而是对于传统文字的一种传承和更新。
所以在汉字设计字形的数字化境况下,学者们对于汉字简化提出了新的质疑和探究。汉字数字化要求字体设计不仅仅考虑到汉字要具有可读性,更要从媒介、距离以及环境三个方面来研究其应用的状态。[9]例如你分别从纸质报纸和从手机屏幕上观看同一篇新闻,报纸和手机的字体排列范围大小以及你的双眼与报纸和手机的距离都需要被考虑进设计范围内,需要总结出一套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规律,才能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在汉字字体适应数字媒体并且达到良好的视觉传达效果的前提下,减少对字体基本形态的改变,保留字体中国书法的韵味和文化,才是数字化时代下需要的汉字字体设计。汉字字体设计视觉表现形式也从“随机性”转化为“规范化”,以便在数字时代的发展之下得以更好的文化传播,将汉字传播至不同地域和不同国家,产生高效的“文化盈余”效应。
(三)从“二维表现形式”到“多维表现形式”
互联网有效整合传统媒体与各类新兴媒体,打破意识形态壁垒,减少文化折扣,多平台、全方位的传播赋予发展中国家平等传播权利,推动弱国文化输出。[12]数字时代使各种媒体更新换代。我们熟知的报纸、书籍、杂志、海报、宣传单、手册等纸质传统媒体称为第一传媒。第二传媒即是以听觉为主要接收方式的广播、收音机、电台、留声机等呈现形式。第三传媒为电视和高清电视。第四传媒则为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网络、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等数字新媒体。同时被定义为第五传媒的新媒体是我们现在常用不离手的手机、ipad、电子阅读器等具备移动,便携式特征的呈现工具。[13]作为新兴传媒的第六传媒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视觉维度的局限性,一些虚拟荧幕的发明使设计成果有了更丰富的呈现方式和呈现效果。
在数字时代各种新兴传媒的迅速发展下,汉字设计视觉表现形式呈现从“二维表现形式”到“多维表现形式”的变化。维度的概念来自几何学,在几何学里,一维的元素是线、二维则是长宽组成的面、三维体现立体空间,四维是时间感受,五维反映超现实感受。六维、七维蕴含历史文化气息。所以多维,不仅仅包含的是物理学的意义,它是世界万物综合沉淀的结果。[11]
随着当代设计软件的创新,设计师们开始追求多种设计效果以達到更好的视觉传达。首先汉字设计师们就在二维平面上追求三维效果,使字体的立体表现跃于纸上。日本中青代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师高桥善丸(Yoshimaru Takahashi)擅长用三维空间来表达二维平面,在他的文字海报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于简单的汉字进行了特殊的滤镜效果处理,对于汉字“花”和“ 马”都采用了阴影变形的设计手法。犹如黑墨又形似枯木的效果纹理,不仅使文字的形象更加立体,更给作品添加了一丝禅意。(如图1、2)
胜井三雄是日本平面设计数字化第一人,是应用计算机处理系统进行平面设计的日本平面设计师先行者之一。胜井三雄对汉字“雨水”进行了多色并且多角度的叠加处理,两个汉字因为重影给人以立体的视错觉。汉字在二维平面上呈现三维的视觉效果提升了汉字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作为海报的用途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一度成为当时的设计风潮。(如图3)
汉字设计在数字时代的推动下也从二维视觉表现形式向三维视觉表现形式转化,设计师不再是简单地在二维平面上利用数字软件创造出立体效果,而是直接在三维的维度中设计汉字。一些设计师将汉字设计以装置艺术的形式展现给观众,艺术家王丽华的装置作品《穿越时空的对话》就将中国汉字以剪纸的效果密密麻麻吊坠在展览大厅的顶端,一共三万两千六百个汉字使用鱼线串连起来,外围可见的汉字正是李白的《静夜思》诗句的草书。为了表现出各个时间段的月光颜色,装置艺术制作了自上而下从橘色到黄色的暖色渐变。同时也呼应了《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如图4)
艺术家茅昊楠的交互作品《起源》也是对汉字的全新诠释。作者表示他受启发于仓颉造字,从而创作出汉字在色彩斑斓的屏幕中飘落而下的场景。屏幕中文字背后是春夏秋冬的季节背景,来代表四季变迁和岁月变化,汉字的诞生和发展是延绵不断的。整个装置作品充满了梦幻和想象,千变万化的光影将充满奥秘的汉字以多种形态展示在观众面前。对于古文字的探索和特殊呈现不仅在三维的空间有所表现,更是在文化输出传承的氛围上更进一步,这就是汉字设计师利用六维、七维来展现历史文化气息。(如图5)
汉字设计在数字时代环境的推动下,发展到现代,汉字的立体表达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不仅仅在平面二维领域,也在公共艺术或者建筑等三维领域得到极大的发展。它的演变形式也是从真实立体到平面立体再到抽象立体的发展过程。[14]汉字设计视觉表现形式在维度上的推进也促进设计师对于汉字有了更加深层次的了解和参透,汉字设计师需要从汉字背后的历史和故事出发,重新审视汉字的自我韵味和魅力。使用多维度的设计方法来展现中国汉字源远流长的意义。在汉字设计师和设计界的共同推进下,汉字设计视觉表现形式也实现了“二维表现形式”到“多维表现形式”的数字革命。
结语
在数字革命的不断影响下,汉字设计的视觉表现形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丰富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多极化、多维化的特点。汉字设计的视觉表现形式从简单到复杂,从随机到规范,从二维到多维的演进,无一不是在科技的推动下进行的。这个时代的科技数字化带给设计界太直接的冲击,而在数字化浪潮下,机遇和挑战接踵而来。汉字设计的视觉表现形式不仅仅影响着汉字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规律,更影响汉字对内传承以及对外文化输出的视觉传达效应。对于数字时代汉字发展特征的研究,有利于汉字设计师解决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汉字设计难点和设计问题。并且给予汉字设计师更多样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有助于中国汉字的延续设计和创新性设计。在数字时代环境的酝酿下,汉字设计的视觉表现形式有更大的研究价值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