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及发展路径
2022-11-08谭俊英蒋馨岚
谭俊英 蒋馨岚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方略。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目前,我国乡村教育仍然是教育中的短板,而教育信息化正是实现乡村学校教育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动力引擎。教育信息化因其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促进资源共享等特性,已经成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和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已有研究表明,教育中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农村地区学生学业成就及改善学生非学业方面的表现,提高教育收益。[1][2][3]“广大农村之所以经济落后,其重要原因是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不足,致使农村学生的文化素养远低于城市学生;要实现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投入重点在于提升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4]。
近年来,教育部陆续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信息化(2035)》等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文件,伴随政策的不断落实,我国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乡村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由于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还存在着教育信息化设备不完善、学校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不足等问题,一定程度制约了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步伐。本研究以西部A省乡村学校为调查对象,对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力图呈现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建议,为促进乡村教育发展、推进乡村教育振兴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为调查了解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本研究选取西部A省作为调研区域,并选取A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县(市)的乡村学校进行调研,以期相对客观呈现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
(一)评价指标构建
1.评价指标构建的依据
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结合现有教育评价模型的优缺点,本研究选取CIPP评价模型作为乡村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设计的理论参照。CIPP评价模型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由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提出,倡导教育评价不应该以衡量是否达成预期的教育目标为最终导向,而应该是通过教育评价诊断发现过程性问题,提升教育质量并推进教育改革。该评价模型是由四个综合性变量构成的一个评价系统,这四个变量分别是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与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简称CIPP评价模型。[5]四个变量涵盖了对评价对象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其中的背景评价目标在于考察评价对象所在的主客观背景是否符合或支持现实需求;输入评价的目标在于确认评价对象实现目标所需的各要素情况;过程评价目标在于判断评价对象在实施中发生的各种事件及活动;成果评价目标在于搜集对结果的描述及判断。[6][7]
CIPP评价模型已成为教育领域内开展评价的重要模式。OECD教育委员会每年公开发布的《教育概览》中提供的全球教育发展指标框架的构建就是采用了评价CIPP模型的四个变量。比如,其中的背景维度包括学生规模、人均受教育程度等指标;输入维度包括经费投入和教师配置等指标;过程维度包括教育参与、学习投入等指标;成果维度包括学习成效、学生就业等指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世界教育报告(2013)》中的世界教育指标体系也同样参照了CIPP模型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为全球各地区和国家开展教育评估和促进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标引导。CIPP模型突出了教育评价的形成性定位,注重过程评价和过程改进,适用于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客观要求。[8]采用CIPP评价模型可为教育信息化评价提供完整、全面的信息,帮助确定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目标、方案的修订与实施、以及事实结果的考核,能够让教育信息化水平的评价过程清晰具体,评价结果更加合理。
2.评价指标的初步设计
构建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需明确评价指标内容及标准,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实施整体评价。参照CIPP模式的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四个维度,在分析教育信息化全过程基础上,将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的一级指标对应确定为四个维度:(1)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背景评价,考察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得到的社会支持及制度保障等;(2)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投入评价,是在背景评价基础上考察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各项投入是否充足;(3)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过程评价,主要考察学校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情况;(4)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结果评价,考察教育信息技术使用成效。
3.评价指标的修正
为保证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我们采用专家评分法,通过向专家发函征求意见的形式,对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我们首先根据CIPP模型初步设计出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各级指标,进而分别征询专家对各级评价指标的意见,并进行统计、修订与反馈,经过几轮咨询后,整合专家意见修正确定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
我们以电子问卷的形式将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构建的征询函发送给专家,本次共邀请了20位专家,邀请的专家主要是乡村学校领导和高校从事乡村教育的学者。
参照专家意见,将评价指标逐步修正、优化、整合,最终形成新的指标体系,包含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共4 项一级指标、13 项二级指标和 35项三级指标(施测层)。[9]一级指标教育信息化背景评价包括制度保障、观念认同和外部支持三项指标,下设 7项施测层;教育信息化投入评价包括基础设施投入、教学资源库投入、人力资源投入和经费投入四项指标,下设11项施测层;教育信息化过程评价包括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教研应用和学校信息技术管理应用三项指标,下设11项施测层;教育信息化结果评价包括学生成效、课堂应用成效和管理成效三项指标,下设6项施测层。修正后的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评价指标层次结构模型图
(二)问卷设计
问卷的构成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信息;第三部分为问卷的主体部分,是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量表,该量表是将修正确定的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应转化为李克特5级量表的形式来测量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要求调查对象结合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对题项的认同程度进行选择,包括“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5个等级,分别赋值1-5分。题项得到的总分越高,表示该题项反映的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越高。我们将总分在0-0.99分判定为“偏低”水平,1-2.99分判定为“中等”水平,3-3.99分判定为“良好”水平,4-5分判定为“优秀”水平。
(三)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为保证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的结果显示,信度系数为0.920,大于0.9,说明研究数据的信度质量较高。同时,分析项的CITC值均大于0.4,说明分析项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进一步说明信度水平良好。通过对问卷的效度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问卷信效度检验
问卷的效度是指问卷能够准确测量其想要测量的事物特征的程度,是评价和判断测验质量的重要指标。使用KMO和Bartlett检验进行效度验证,KMO值为0.937,大于0.8,说明问卷的效度较好。
(四)数据来源
研究选取西部A省作为调研区域,并根据2020年A省各县(市)GDP排名,分别从GDP排名在(0-20)、(21-40)、(41-60)、(61-)的县(市)当中随机抽取一个县(市),共四个县(市)作为调研范围。同时,由于A省在“十三五”期间逐步实施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县城集中的教育整体布局规划,研究选取的四个样本县的乡村初中学校在“十三五”期间已经完成向县城搬迁,乡镇已没有初中学校。此外,限于研究精力所限,暂不对乡村幼儿园教育信息化水平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中的乡村学校仅包括乡镇小学(不包括县城小学)。研究从四个样本县随机选取两所小学,共八所乡村小学作为调研对象,通过纸质和在线形式向学校教师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8份。
三、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分析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逐一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得出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得分情况。我们的统计结果显示,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综合评分为3.954分,说明我们所调查的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处于“良好”水平区间,对应的各一级指标得分均高于3.8分(见表2)。
表2 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评价结果(一级指标)
笔者进一步通过对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具体分析,将A省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效及问题概括如下。
(一)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背景良好,但相关制度保障有待完善
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背景评价在四个一级指标中得分最高,为4.079分,说明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环境很好。(见表3)该指标包括制度保障、观念认同和外部支持三个二级指标,其中观念认同度和外部支持两个指标的得分较高,分别为4.153和4.120分,说明教育信息化得到学校师生的普遍认同,得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相比较,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制度保障得分相对较低,为3.965分;对应三级指标的得分情况看,教育信息化制度保障落实得分为3.91分,说明目前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制度落实的配套政策还有待完善。通过与学校教师的访谈了解到,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因缺乏保障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制度难以完全落实。
表3 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背景评价指标得分情况
(二)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投入不断加强,但信息化设备维护与更新不足
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投入指标包括基础设施投入、数字化资源投入、人力资源投入和经费投入四个方面。信息化投入指标得分为3.908分,处于良好水平。四个二级指标中,基础设施投入指标得分最高,为4.049分,处于优秀水平;人力资源投入、经费投入、教学资源库投入指标均达到良好水平,分别为3.889、3.850、3.841分。具体到三级指标看,信息化教学终端、功能教师、网络建设得分均在4分以上,说明近年来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得到较大加强。该三级指标中得分最低的为学校媒体门户建设,得分为3.67分。结合对调研学校的访谈了解到,由于乡村学校基本都没有建设网站,缺乏宣传报道的渠道,社会也不能及时了解乡村学校发展情况。此外,访谈还了解到大部分乡村学校的信息化设备虽逐步完善,但多是以使用计算机、投影仪为主,信息化教学中的网络直播设备、云直播平台建设较不完善或很少使用。同时,乡村学校已有的教育信息化设备存在损坏、老化、卡顿等现象,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渠道不畅,技术的维护和维修更难以保障。笔者在一所乡村学校了解到,该校处于雷电频发地区,电脑等信息技术设备经常会因为雷击而损坏,为避免设备损坏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学校不得不尽量减少使用信息技术设备。可见,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学校教育信息技术设备的维护与更新不足,降低了乡村学校教师使用教育信息技术的热情。
表4 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投入指标得分情况
(三)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良好,但教学与信息技术缺乏深度融合
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乡村学校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然之径。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信息化过程评价处于良好水平,得分为3.845分,但在四个一级指标中得分最低,说明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具体到二级指标看,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信息技术教研应用和学校信息技术管理应用三个指标中,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水平相对较低,得分为3.809分。对应其三级指标,教师信息技术的个性应用和创新应用不足,得分分别为3.78分和3.65分。进一步的访谈了解到,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仍然更多停留在课件的制作、课堂上PPT的使用,开展线上教学的能力不足,教师对网络空间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不足,尚未实现教学与信息技术手段的深度融合。乡村教师对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有明显的抵触心理,有近80%的教师认为自己还没有能力开展线上教学,有近95%的教师从未开展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而相对的城市教师占比分别为16%和7%。[10]因此,要进一步提升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需着力加强对乡村教师进行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相关培训。
表5 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过程指标得分情况
(四)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初显成效,但学生信息素养不足
教育信息化结果评价指标考察的是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统计结果显示,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结果处于良好水平,得分为3.982分,说明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初显成效。教育信息化结果评价包括学生成效、课堂应用成效和管理成效三个二级指标。其中,课堂应用成效和管理成效得分分别为4.115分、4.062分,处于优秀水平,说明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和管理上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成效得分为3.733分,处于良好水平,但在三个二级指标中得分相对较低,对应三级指标看,学生信息素养和学生参与相关信息技术竞赛得分相对较低,分别为3.81分和3.74分。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乡村学校学生的信息素养低于城市学生的信息素养,乡村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缺失。[10]通过与调研学校师生的访谈了解,学生信息素养不高的部分原因可能包括:乡村学校虽然正常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师资不足,信息技术课多由其他非专业教师兼任,教学效果可能不高,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他科任教师在教学中也较少通过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改革创新,难以体现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滞后,影响信息技术课程的正常进行。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必然导致乡村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不高。
表6 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结果指标得分情况
基于对调研结果的如上分析,我们归纳得出如下基本结论: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总体处于“良好”水平,具体成效表现在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背景良好,信息化建设投入不断加强,教育技术应用水平良好,教育信息化建设初显成效。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乡村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机制有待完善,教育信息化设备维护与更新不足,教学与信息技术缺乏深度融合,学生的信息素养不高。
四、政策建议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且投入不断加大,但由于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在发展进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
(一)完善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激励机制
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建设与应用促进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推进城乡教育公平。教学过程中有效使用信息技术,融合生动有趣的界面和视频等,可以增强学习过程的趣味性,有助于提高学生注意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11]针对乡村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亟待完善信息化教学应用激励机制,加强对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指导和考核,将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应用纳入教育教学基本要求,作为教师教学能力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12]可以从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信息化教学受学生欢迎程度、教学效果、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等方面进行考核。同时,学校应鼓励教师通过课程团队形式,探讨线上课程、混合课程建设,制作课程教学多媒体课件,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师一体的教研活动。学校可定期举办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示范课比赛、精品多媒体课件设计比赛等,评选出在信息化教学方面的优秀教师及优秀课件,并通过经验交流会、学校公众号或官网宣传等形式进行宣传表彰,提升教师的成就感和价值感,鼓励和引导更多教师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应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在学校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中作出积极贡献的学校和教师,应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作为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建好区域内和跨区域线上教学名师指导室,定期为乡村学校教师提供线上专业指导,并检查指导成效;组织教师利用好网络平台或互动工具软件为学生开展学习答疑和心理辅导,并在绩效考核中体现教师工作量。总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乡村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教学应用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才能有效促进教师更加积极主动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工作中,推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加强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硬件的维护和更新
信息技术硬件环境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载体和物质基础,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条件。近年来,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硬件虽得到不断补充,但仍然有部分乡村学校信息化设施陈旧、设备不足,制约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因此,需进一步加强乡村学校信息化建设经费保障,推进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政府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学校应积极争取并合理利用,确保专款专用,发挥其最大效益。[13]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的学校,需对信息化设备及时进行更新,加强维护。要明确学校信息化设备更新、维修和网络维护等应用成本的支出渠道,可将学校教育信息化成本纳入生均公用经费,提高教育公用经费标准,以确保乡村学校信息化硬件得到有效应用。[14]同时,应进一步规范并简化信息化硬件设备的采购、维修及报废等程序,统筹规划和合理使用信息化设备,明确使用过程中的责任主体,提高信息化设备的利用效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因地制宜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维护和更新做好统筹安排工作,以县电教馆为基础,可在区县范围内建立教育信息中心,整合区县内从事信息技术的专业老师和企业内的信息技术人员,指导学校教育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及设备的维护,网络扩容等,为乡村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提供技术保障。
(三)提升乡村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相关培训已步入正轨,通过参加培训学习,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但是受教育资源、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乡村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有限,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仍然不高。为全面提升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应大力开展基于真实场景的实操型教师信息化技能培训,培养乡村教师积极的信息意识。学校可根据教师的不同教学需求和学科需要,做好适合本校教师信息化应用技能提升规划方案和教师研训计划,特别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课堂教学软件应用等乡村教师信息化应用相对较弱的方面提供专门指导。发挥好教育信息化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与专家进行线上线下的教学研讨,开展网络对话,探究教育问题,了解教育教学前沿。在区县范围内搭建教师信息化培训学习平台或个性化学习空间,并能支持相关决策者根据教师个人平台数据,将需求相同的教师组成学习小组形成同伴互助,促进教师学习效率的提高[15];成立学科教学联盟,打破小学-初中-高中学科教师内部缺乏交流的现状,搭建从小学到高中学科一体化的互动交流平台。鼓励乡村学校学科教师和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合作,结合自身学校特色教育,积极参与学校校本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综合考虑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学科性质等多种因素,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优势,开展教师之间的学习互助,如年轻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熟练,可与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优势互补、信息技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优势互补,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进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四)强化对乡村学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的基本素养,也是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提高乡村学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应是使学生具备信息化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形成良好的信息化意识和态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则应让学生基本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具有信息道德,能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在开足开好信息技术课程之外,乡村学校信息素养教育还可通过综合实践课、学科融合课等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提升信息素养的平台,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信息获取的渠道和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实践课可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网页制作、动画制作和机器人活动比赛,提高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可设计学科融合的综合性学习任务,通过教师带领学生上网收集资料、编辑文稿、自办班级电脑小报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有条件的乡村地区,将包括编程教育在内的信息技术内容纳入到乡村学校相关课程,对课程开设存在困难的地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统筹通过“送教上门”的形式或线上学习的形式开展编程教育,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引导和帮助学生不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教育是乡村的支柱,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教育发展。借力教育信息化是破解乡村教育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乡村学校信息化建设背景良好,信息化投入得到保障,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然而,现阶段的建设成效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还存在差距,乡村学校还面临教育信息化总体水平还不高的现实问题。当前亟待制定和完善乡村学校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激励机制,加强乡村教育信息化硬件的维护和更新,提升乡村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强化对乡村学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如此,通过提高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推进乡村教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