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铜镜纹样在家居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2-11-08王伟伟段美新WangWeiweiDuanMeixin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2年8期
关键词:铜镜图解纹饰

■王伟伟,段美新 Wang Weiwei & Duan Meixin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021)

中国纺织业发展历史较为悠久,素有“东方丝绸国”的美誉。纺织品作为现代家居软装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面对当今快节奏、多元化的生活形式,人们在注重纺织品装饰概念的同时,更加追求文化层面上的体验[1],传统纹样也逐渐被运用在现代家居用品中,成为解决文化延续与传承的重要方法[2]。唐代铜镜纹样是我国古代艺术文化宝库中的精粹,赋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色与艺术审美价值,其表现出的质朴与自然,蕴含浓郁的人文情怀,对丰富家居纺织品文化内涵起到积极作用。目前唐代铜镜的相关论著颇多,主要侧重于对唐镜纹饰特征研究[3-6],创造性设计转化相对较少。如何进一步弘扬、传承文化基因,成为众多学者亟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可拓语义分析创新方法,相对科学、客观的挖掘唐镜纹样特征中所蕴含的隐性文化语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方法相结合赋予新的意义与价值,在符合现代人审美追求的同时,又不失传统文化气韵。

1 唐代铜镜纹样概述

铜镜是中国历史文化见证的载体,其除了基本的照面及装饰作用,优美而丰满的纹饰亦具有深刻的内在涵义,在不同时期皆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唐代铜镜作为中国铜镜史上遗留的文化代表,是继汉代之后发展的又一顶峰时期[7],在这一时期民族文化、经济大融合,促进了唐代文化多元化发展,唐代铜镜纹样也随之发生变化,呈现出新的面貌。主要表现为纹饰清新富丽,摒弃了两汉时期纹样的古朴与平实,逐渐形成了花鸟皆入镜的浪漫诗意风格。内容形式往往以多类型题材融合使用,同时聚焦于社会风尚,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特别是在纹饰题材及构图方面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包容性[8]。

1.1 唐镜纹饰题材分类及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中蕴藉着丰富的符号图案,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特性及人文风情,极具时代气息[9]。纵观唐代铜镜纹饰题材发展,或来源于自然,或基于社会现实生活,从理想化的珍禽瑞兽,到趋于现实的花卉禽鸟,再到反映真实生活的日常题材,皆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唐代的社会风貌及时代特点。其纹饰题材种类可大致归纳为植物类纹样、动物类纹样、宗教类纹样、社会生活类纹样四大类(表1)。

表1 唐镜纹饰题材类别

植物类纹样题材主要包括莲花、宝相花、葡萄、牡丹等。盛唐时期,植物花卉题材逐渐成为主流,以其优美的形态及特有的纹饰语言,被赋予美好的寓意。莲花象征圣洁,牡丹代表富贵,宝相花则作为佛教极具代表性的纹饰图案,以莲花或其他自然形态花朵进行艺术化处理而创造出来,被视为吉祥美满的化身。这些丰满华丽的花卉纹饰迎合了唐人的审美情趣,拓展了纹饰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将植物纹样应用在铜镜中,突破了以往铜镜厚重、拘谨的风格,为铜镜艺术注入深厚的内涵与生命力,赋予其更深层涵义。

动物类纹样丰富多样,可具体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现实自然界所真实存在的动物形象,常见的禽鸟有喜鹊、鸳鸯、大雁等;昆虫有蜜蜂、蝴蝶等。还有一类则是趋于理想化的珍禽瑞兽,常见的有四神、龙、鸾凤、翼马等。此类纹样在唐镜中运用较为广泛,这与当时的社会风尚息息相关,在唐代自由开放的社会意识及思想文化的影响下,人们更加注重自我精神上的满足,因此赋予珍禽异兽某种涵义上的神圣目的,来表达祈福纳瑞之意。例如铜镜纹饰题材中的龙与鸾凤,其源于自然且又高于自然,是以多种动物的形态特征组合衍生而成,蕴含了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与智慧,将自身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寄托于铜镜之中,致以崇高的祈福庇佑神职,将龙视为权贵的象征,有着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之意,以鸾凤喻示幸福美满的生活,寓意美好祥瑞,以此来表达对生活的憧憬与祈愿。

宗教类纹样包括佛教文化中的“卍”字纹与道教文化影响下的八卦纹、飞仙纹、月宫纹、真子飞霜纹等。唐代信佛崇道思潮盛行,宗教文化也逐渐渗透到唐镜纹饰之中,以具有神秘色彩的神仙人物故事为主,描绘了自由、洒脱的神仙生活,例如飞仙境中描述的“羽化升仙”过程及月宫镜中嫦娥起舞、玉兔捣药的场景,诠释了当时人们对长生不老的渴求。

社会生活类纹样主要有打马球、狩猎、对弈等。打马球与狩猎作为当时普遍流行的活动项目,也成为唐镜中的表现素材,主要侧重于对人物姿态的刻画及场面氛围的渲染,在打马球铜镜中,主纹饰为四个骑士骑马打马球场面,人物动作各不相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激烈的运动场景,表现出唐人英勇猎骑、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侧面映射了唐代繁荣开放的社会现状,极具浓厚生活气息。

1.2 唐镜纹饰的构图形式

构图是图形艺术中的特殊表现形式,即在有限的空间中合理组织布局,形成有秩序的美感。唐代铜镜纹饰多以各种题材组合排布于镜背一面,如何规划这些元素,赋予其有规律可循的形式美,构图则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纵览唐镜纹饰构成形式,不再像汉代程式规范化布局,而是采用绘画风格,以自由、富有层次感的形式在变化中寻求统一,从而达到高度的和谐美。其中较为常见的构图形式有对称式、多层式、放射式以及独纹式(表2)。

表2 唐镜构图形式

对称式在唐代建筑、器物及绘画中处处可见。唐镜纹饰讲究均衡之美,主要是以分区配置和规矩配置的方式进行合理布置,其中多以祥鸟、瑞花两两相对,交相辉映。如双鸾花枝葵花镜,镜面左右区域饰以两只鸾鸟隔钮相望,上下区域各辅以一朵似莲花花卉,花枝叶丰美,表现出当时社会的审美特征,庄重中增添了些许灵动之气。

多层式是以镜钮为中心,按照主次纹饰划分为疏密有致的层数,层次多而不乱,使整个画面富有节奏感。如唐雀绕花枝菱花镜,内外区为四雀鸟飞转,间有花枝相辅,外缘饰有一围弦纹,菱花形弧内花枝缠绕,整体韵律十足。

放射式是指镜内纹饰呈放射状由镜中心向四周扩散,以动取胜,极具视觉冲击力。如放射式宝相花镜,由团花与卷叶纹相连接,向外区作放射状延伸,具有较强的节奏感与动感。

独纹式是将主纹饰布于铜镜视觉中心,占据较大空间,往往以一种元素为主,“卍”字镜、龙纹镜较为多见,其中唐云龙纹镜以一条飞舞的龙布满整个铜镜,龙体围绕镜钮作蜷曲状,龙头回转,口衔宝珠,姿态自由舒展,通过合理的动态使整体更加饱满丰富。

2 应用流程及方法

2.1 可拓语义

可拓语义是基于可拓学物元理论,加之图解思维,以此生成以符号化表述形式来描述事物性质的创新方法[10-11]。研究主要集中于工业设计,侧重对产品造型特征语义进行深入挖掘,从而提取转化,实现定性与定量的有效结合。目前该方法也逐渐应用到室内设计领域[12],利用文化其本身的符号性质,从内隐性及外显性两个维度进行解读,较为科学、规范的分析文化特征的隐性内涵,将复杂事物模型化,以此达到问题解决最优化。

根据可拓基元理论,构成以O为对象,C为特征,V为量值的三元组,由于本文侧重于分析唐镜纹饰文化内涵语义,故以此为基元,设O为唐镜纹饰,C为唐镜纹饰的语义特征词汇,V为研究对象所对应的多个特征词汇的可拓区间,通过量化的形式将唐镜纹饰文化内涵、本体及特征词汇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任一客体都具有多个特征C1,C2,…Cn和对应特征的变量值V1,V2,…Vn,采用多维基元用以描述研究对象O,其表达公式为:

其中,唐镜纹饰O包含n个语义特征词汇,每个特征词汇Cn对应各自的量值Vn,将V进行分解,用V=(Vx,Vy)表示,Vx,Vy均为特征变量值,Vx指研究对象的特征C与唐镜纹饰间的相关性,即关联性,Vx∈(0,1],Vx1+Vx2+Vx3+…Vxn=1(n ≥ 1),其Vx数值越接近1表示该研究对象与该语义特征词汇的关联性越强。Vy指研究对象的特征C在家居纺织品设计中所产生的文化价值,Vy∈[1,7],数值越大则表明该研究对象的特征C在设计中的文化价值越大,反之则越小。可表示为:

为进一步评估特征C的设计价值,对特征词汇进行语义图解,设t为转换分析后的图解,Vt为图解语义的设计区间,将Vt进行分解,Vt=(Vtx,Vty),其中,Vtx指图解辨识度,Vtx∈[0,1];Vty指图解语义的设计价值,Vty∈[1,7]。Vt值越大表明该图解辨识度越高,反映其在设计中文化价值具有较强的体现。可表示为:

2.2 应用流程

为深入挖掘唐镜纹饰所蕴含的语义内涵,进一步构建研究框架。首先确立纹饰基元,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归纳分析各类唐镜的纹饰特征及语义,并进行客观评估,筛选出典型纹饰,以此确立目标纹饰基元;其次构建可拓语义评估,对目标纹饰基元进行语义分析及可拓评估,遴选出最优可拓区间的语义词汇,采用图解方法对特征词汇可视化表达,并对得出的图解进行可拓评估,以此作为设计参考;最后设计方案输出,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对确定的图解元素进行合理衍变,应用到家居纺织品设计中,指导方案生成。具体研究框架(图1)。

3 唐代铜镜纹样特征提取及衍生

3.1 文化特征提取与表征

3.1.1 唐镜纹饰基元确立

唐镜纹饰题材丰富,种类繁多,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和实地考察,收集现有唐镜相关文字及图像资料。邀请5名对唐镜文化具有较深了解的专家和75名文创产品设计工作者为调研对象,具体人员构成(表3)。采用问卷形式就唐镜的纹饰与内涵进行分析评估,分值为1~5分,通过综合考量,最终选取鸾凤纹作为基元纹饰进行研究。

表3 调研人员构成

3.1.2 语义词汇获取

运用网络搜索、文献查阅等方法,共收集到唐镜鸾凤纹相关资料1200余条,其中甄选到关键词语112个,如美丽的、优雅的等感性词汇,将所收集的特征词汇制作问卷,仍由上述人员参与评估,根据个人认知进行词汇挑选,最终选取出现频率最高的5个形容词汇:祥和、美满、美丽、灵动、优雅进行表征。

3.2 文化特征可拓分析

根据评估筛选出鸾凤纹5个特征词汇:祥和、美满、美丽、灵动、优雅,将其代入式(2)中,得到唐镜文化基元的三元组。

结合受众用户,选取25名对唐镜鸾凤纹具有一定了解的受访者进行详细调研,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通过评估选出符合唐镜文化内涵且最具代表性的特征词汇,按照符合程度强弱进行评估,分数越高则表明其文化内涵关联程度越高(表4)。

表4 特征词汇文化内涵关联程度评估

另邀请5名从事文创产品设计且对鸾凤纹具有一定研究的设计工作者,分析其设计的可行性,对各特征词汇进行文化价值评估,设5名人员的编号为a1~a5,分值为1~7分,分值越高表示该词汇语义的文化价值越高(表5)。

表5 特征词汇语义文化价值评估

表6 特征词汇语义设计区间

根据表6计算量值V得出鸾凤纹特征语义的可拓设计区间,按分值依次排序为:美满、祥和、美丽、灵动、优雅,其中美满、祥和的可拓区间较大。

3.3 图解语义转换评估

图解思维能够以一种发散的思维模式,帮助设计师用图形方式去思考,将事物的隐性知识图形化表达[13]。为了最优化解决问题,运用图解思维对鸾凤纹的5个特征词汇进行图解分析,每个词汇相应选取10张关联图片,邀请5名对唐镜文化具有一定了解的设计工作者对所选图片评估打分,为避免色彩影响对图片的选取,对图片进行去色处理,选取各特征词汇评分最高的前3张图片作为代表性图解,图解编号为t1~t3,(表7)。

表7 特征词汇语义图解

为了对表7中每个图解展开准确、科学评估,另邀请3名设计师对各语义图解的辨识度和设计价值进行评估,以此得出评估值Vtx,Vty,(表8-表9)。

表8 图解语义辨识度评估值

表9 图解语义设计价值评估值

根据以上评估数据,可求出各特征图解语义辨识度及设计价值的均值,即(表10)。同时代入式(4)中,得到各特征图解语义设计区间值(表11)。

表10 各特征图解语义评估值

表11 各特征图解语义可拓区间

通过上述结果可知,祥和图解t2、t3和美满图解t1的可拓区间值较大,对鸾凤纹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代表价值,可作为设计参考元素进行延展。

3.4 基本图形元素形成

对传统纹饰直线性的继承往往是最为简单的表现方式,现代设计则是在发展中求舍,将传统重新置于当代文化背景之下,结合纹饰本身所具有的精神内涵,与现时代发展内核相契合加以提炼、概括和运用,挖掘传统纹饰根基深处所要表达的内在特性。本文通过对唐镜鸾凤纹语义内涵的深入分析评估,选以符合鸾凤纹特征语义的3个图解图形及鸾凤纹本体为设计元素,经过对初始图形元素的分解重构,延伸出具有秩序感且符合现代审美的基本单元,具体演变过程(图2)。

3.5 依据形状文法整合设计

形状文法是一种常用的图形推算演变设计方法,依据其特定规则,在提取原形态基本型或元素的基础上,通过规则旋转、镜像、平移等方式,形成新的图形符号[14]。第一阶段为基本图形单元生成,将重构演化的元素图形按照形状文法实施规则,生成基本单元,(图3)。第二阶段利用第一阶段生成的基本图形单元,根据形状文法衍生性规则,继而形成丰富且富有规律的单元图形(图4)。

4 唐代铜镜纹样在家居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家居市场需求的日益提升,人们对居住空间的需求不单单停留在功能层面,而是转向具有独特文化意蕴的家居用品[15],家居产品的文化特性主要表现在于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和文化的传承方面[16],同时,家居纺织品作为家居用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色彩、图案对于居住环境的品味提升以及人们情感体验上的满足起到重要的作用。图5所示的家居纺织品设计,经过可拓语义分析,得出唐镜鸾凤纹代表特征语义词汇,进而图解并对其最优图解进行打散重构,以重构设计后的新图案元素融入形状文法,通过不同方式的排列组合,形成疏密有致,富有韵律的视觉效果。配色分别选以饱和度较低的红、黄色调,给人淡雅简约的美感,并将其运用到抱枕、地毯及床上用品中,使其符合现代审美品味的同时,又具有文化气韵。

5 结语

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承需要借助现代设计方法重焕新生与活力,铜镜作为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以“物”的形式承载了独特的时代风尚与审美情趣,是中华文明的象征物之一。本文将可拓语义分析方法引入唐代铜镜纹样设计中,在一定程度上以客观理性的定量化表达,提供较为科学且系统的创新设计方法,通过有效地提取唐镜纹饰基元,深入分析其隐性文化语义,继而图解,实现由语义向图形的转化,利用现代设计方法演变创新,以此达到丰富设计内涵的目的。为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将其应用到家居纺织品中,赋予吉祥美好文化涵义,在纺织品创新设计方面提供可参考价值,助力传统文化走近人们的生活,促进传统文化活态传承。

■图2 基本元素图形演变过程

■图3 基本单元图形生成过程

■图4 基本单元图形衍生过程

■图5 唐代铜镜纹样在家居纺织品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铜镜图解纹饰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清三代青花瓷铭文与纹饰的认知特征与图文关系
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面珍贵铜镜
玩转古铜镜收藏
铜镜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
古代的铜镜
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图解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