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医学的药味理论及其与中医学比较*

2022-11-08张林KatesarinManeenoon

中医药导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甘味酸味中医学

英 子,张林,Katesarin Maneenoon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宋卡王子大学泰医学院,泰国 宋卡 90110)

泰医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医学,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及独特的用药思想。泰医用药是以四元素理论为基础,以药味与药性理论为指导而形成的。药味理论是泰医方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选方用药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但由于泰医学的大量传统文献被烧毁,有经验的行医者严重匮乏等问题,泰医学的药味理论研究仍显庞杂而混乱,并限制了泰医学的发展。基于此,笔者详细整理泰医学的药味理论并将其与中医学的五味理论进行比较,通过参阅历代泰医学经典文献及现代研究成果,如《大藏经》、《那莱王医学书》、《泰医经典大全》、《泰医经典》、《泰药学》、《方剂学》、《中药学》、Thaijo、Google scholar及中国知网数据库等,以解释泰医九味理论,并比较中医、泰医药味的异同点。

1 泰医学药味理论辨识

1.1 药味概念溯源 在佛陀时代,药味与药性被统称为“滋味”。《大藏经·大义释》云:“味于舌出现,舌之感觉为味,味即食物、即食物味之所。”[1]106《大藏经·本生经》云:“药有咸、酸、苦、辛、恶、甘、涩七味,酒也是一种味道。”[1]198《大藏经·相应部》云:“药味有甘、淡、美、臭、寒、热。”[1]655可见人们对药味的认识是从品尝食物的经验中得来。味道是舌头接触食物或药物后,利用味觉,通过食物或药物与味蕾的相互作用,而体会出的不同滋味。古人总结的味道有多种,包括酸、甘、苦、辛、咸、涩、淡等,另外还有一些跟感受有关的滋味,如美味、臭味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这些经验逐渐深入细化,并形成了泰医学的药味理论。

1.2 药味作用 药味理论,最初源于佛陀医生耆婆。《泰医元素分别经典·四味论》记载:“涩入皮肤、筋脉,辛入皮毛,咸入肌腱、骨头,酸入肌腱。”[2]该句总结了药味与归经的认知。此外,泰国的一些国家书籍指出了药味作用及归经。如《泰医元素综合论·八味论》记载:“苦入皮肤,涩入肌肉,咸入肌腱,辛入骨头,甘入大肠,酸入小肠,香入心脏,润入关节。”[3]156《泰医经典·十味论》记载:“涩收敛,甘补肌肉,毒解毒,苦入血,辛发散,润入筋,香安神,咸入皮,酸化痰,淡祛湿。”[4]15-16《泰医诊断经典·六味论》记载:“甘补火,咸助火,辛发散,苦降火,涩收敛。”[3]30《泰医本草·药品论》记载:“辛热者,治风也;辛酸者,治滞也,甘凉者,治渴也。”[3]259

目前《泰药学·九味论》记录的泰医学药味理论,是指辛、香、甘、润、酸、涩、苦、毒、咸9种[5]。辛味具有发散解表、理气活血、温中散结、消食化滞等作用,多用于治疗外感表证、消化不良、气滞血瘀等病证。泰医辛味药物包括胡椒、高良姜、生姜等。香味具有养心安神、宣肺降气、健脾化湿、理气安胎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失眠、咳喘等病症。泰医香味药物包括茉莉花、莲花、藏红花、冰片等。甘味具有益气健脾、补益和中、止渴生津等作用,多用于治疗脾虚、倦怠、口渴等病证。泰医甘味药物包括如甘草、冰糖、芦根等。润味具有滋阴润燥、疏通经络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关节或肌腱疼痛等病症。泰医润味的药物包括牛奶、腰果、核桃仁、蟒蛇油等。酸味具有酸收止血、化痰导滞等作用,常用于治疗牙龈出血、痰饮、积滞等病症。泰医酸味药物包括柠檬汁、诃子等。涩味具有收敛固涩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腹泻、外伤等病症。泰医涩味药物包括石榴皮、山竹皮等。苦味具有清热泻火、凉血燥湿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发热、咽痛等病症。泰医苦味药物包括穿心莲、栀子、青蒿等。咸味具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等作用,常用于治疗痞块、便秘等病症。泰医咸味药物包括盐、老鼠簕、瓦楞子等。毒味具有解毒散结、驱虫等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中毒、疮痈、虫毒等病症。泰医毒味药物包括马钱子、对叶豆等。除了九味之外,现代泰医学理论还提到了淡味药。泰医淡味药的作用类似于中药的苦味和甘味药,具有清热化痰、凉血、解毒利尿等作用。泰医淡味药物包括栎叶槲蕨、柠檬根等[6-9]。

1.3 药味配伍 药物配伍即将具有相同或不同药味的药物配伍运用,以提高方剂疗效、减轻副作用等。泰医学古籍中经常配伍的两种药味包括甘酸、甘辛、甘苦、甘润、酸涩、苦淡、苦涩、苦毒、苦香、苦辛、辛酸、辛辛、香涩、香香等,如酸罗望子-甘罗望子(罗望子方)、苦葫芦-淡葫芦(葫芦方)、毗黎勒-诃子-余甘子(三果方)、干姜-黑胡椒-荜拨(辛味方)等。

1.4 药味与四元素 泰医学认为药物的不同药味源于不同四元素的组合,而疾病的发生也是由于四元素失衡导致,因此选择药味治疗疾病,就是选择最适当的四元素组合,从而调整人体失衡的四元素。

四元素是指构成宇宙万物的土、水、风、火四种基本物质。“土”为物质的坚实部分,以凝固、沉重为性,具有承载的作用;“水”为物质的液体部分,以摄取、输送为性,具有滋润的作用;“风”为物质的移动部分,以流动、穿行为性,具有支持其他三元素运动的作用;“火”为物质的火热部分,以温煦、燃烧为性,具有照亮、腐熟和使万物成熟的作用[10]。人体之土,是指体内的组织器官,如头发、皮毛、指甲、牙齿、皮肤、骨骼、肌肉、筋脉、肝、肾、脾、肺、大肠、小肠、心脏等,相当于中医学中脏腑系统。体内之水,是指体内的液体部分,如血液、汗液、关节液、唾液、皮脂、脂肪、脓液等,相当于中医学中阴、血、津液等概念。体内之风,是指身体的神经系统,包括下行风、上行风、腹内风、肠内风等,相当于中医学之气。体内之火,是指身体的水液代谢系统,包括消化之火、生长发育之火、生命之火等[11-13],相当于中医学之阳。

泰国著名医师在不同古代书籍中提出了四元素与药味的多种使用规律。《泰医元素综合论·药味论》记载:“辛、酸生火,辛、涩、苦生风,咸、酸、甘生水。”[3]146-150《泰医诊断经典·六味论》记载:“辛、苦、涩生风,辛、酸、咸生火,甘、酸、咸生水。圣人用甘为主,用咸酸为辅,最后依患者所喜也”[3]30,论述了药味的相生规律。其又云:“甘、酸、润克风,苦、甘、涩克火,辛、苦克水”[3]30,论述了药味的相克规律。《那莱王医学书·四元素失衡论》记载:“调整四元素者,先知季节、时间、年龄也,次知作用、九味也,后再制其药”[14]112;“火失衡者,用苦、辛、涩也,水失衡者,用苦、甘也”[14]113。《泰医经典·治疾论》记载:“土失衡者,用涩、苦、甘、润也;水失衡者,用苦、酸、毒也;火失衡者,用淡也;风失衡者,用辛也。”[4]17书中明确记载了如何用药味调整四元素失衡。

综上所述,存在于药味中的四元素比例不同,使得药味具有不同特性,即:辛味含有的火元素与风元素居多;苦味含有的风元素与火元素偏多;涩味含有的土元素与风元素偏多;酸味含有的火元素与水元素偏多;咸味含有的水元素与火元素偏多;甘味含有的土元素与水元素偏多;润味含有的水元素与土元素偏多;毒味含有的风元素与水元素偏多;淡味含有的水元素与风元素偏多。

四元素的比例也会影响药性,含有土元素与水元素多的药物,其性沉重,易走下焦,可用于治疗火偏盛(阳盛)等病证;含有火元素与风元素多的药物,其性轻浮,易走上焦,可用于治疗水偏盛(阴盛)等病证。

1.5 药味的临床运用 泰医学认为时间、年龄、体质等能引起四元素变化,因此在临床用药时,除了药味作用及其特性外,还需要注意这些因素对药味的影响。

1.5.1 药味与时间 《泰医百科丛书·四时用药》记载:“6—9时,18—21时,为水主也,用咸味也;9—12时和21—24时,为血主也,用酸味也;12—15时和0—3时,为火主也,用苦味也;15—18时和3—6时,为风主也,用辛味也。”[3]26-27书中明确指出了一天内时间变化与四元素的关系,以及药味的使用规律。

1.5.2 药味与年龄 《泰医元素综合论·年龄用药》中有关于药味与年龄的记载:“幼年者:慎用甘、苦酸也。中年者:慎用酸涩、酸咸也,宜用香、苦也。老年者:慎用苦、咸涩也。”[3]155可见,在药味的使用中还需考虑年龄的因素。

1.5.3 药味与体质 《泰医元素综合论·血体用药》记载:“肤色白者,血甜,用辛辣、苦味也;肤色白黄者,血酸,用咸味也;肤色黑红者,血咸,避用咸味也;肤色黑者,血又咸又凉,用甘味也。”[3]156-157其指出泰医通过肤色判断体质,同时可指导药味运用。在泰医学理论中,血是身体内在的水元素之一,具有负责滋润与营养内脏的作用。泰医学认为皮是血之华,因此,通过观察肤色也能指导药味的使用。

2 中药五味与泰药九味理论的异同点

中药的五味理论主要包含“辛、甘、酸、苦、咸”5种。“辛味能散、能行;甘味能补、能缓、能和;酸味能收、能涩;苦味能泄、能燥、能坚;咸味能下、能软。”[15-17]中药五味与泰药九味理论,虽形成于不同医学体系,但其阐述的内容存在相似之处。(见表1)

表1 中医学、泰医学药味理论的比较

2.1 辛味 中医学所述的“辛味”与泰医学中的“辛味”和“香味”类似,性质上都为能行、能散,具有行气散滞的作用。但是中医学药味理论中没有“香味”,常常是“辛香”两字共用来形容辛味,如描述某药“辛香走窜”等。

泰医学的九味理论除“辛味”外,别列“香味”,泰医学认为辛味与香味均能行散,其差别在于药性的不同,即辛味的药物为热性,而香味的药物多为凉性。因此除了行散解郁之外,香味药还有清心安神等作用。

2.2 甘味 中药的“甘味”对应于泰药的“甘味”和“润味”,其特性沉重,有滋补和中、缓急止痛的作用。

泰药的“润味”是中药五味不具有的概念。“润味”与“甘味”相似,但泰医学认为,“润味”由更多水元素组成,能够滋补脂肪、关节液等水元素的部分,而“甘味”含有更多土元素的成分,相对“润味”更加沉重,能够深入到肌肉、脾胃等,用以滋补体内的土元素。

2.3 酸味 中药的“酸味”对应于泰药的“酸味”和“涩味”,两者都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中药五味中,无“涩味”,但酸涩常常并提。

泰医学药味理论有着更为细致的划分,认为“酸味”与“涩味”的收涩作用略有不同。“酸味”含有火元素与水元素偏多,而“涩味”含有土元素与风元素偏多。因此,除共同的收敛作用外,“涩味”还具有燥湿的作用,而“酸味”具有滋润的作用。

2.4 苦味 中药的“苦味”对应于泰药的“苦味”和“毒味”,均有清热解毒、燥湿等作用。“毒味”是泰医药味体系中特有的一个概念,是指含有毒性的药物,多为苦味或有其他不良的味道,容易令人呕吐,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毒味多用于治疗外来或内生之毒,如疫疠、毒虫、七情郁火成毒等病症。

2.5 咸味 中药的“咸味”与泰医的“咸味”相同,具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等作用。

除了上述药味的含义的相同之外,在药味配伍方面,两种医学体系中也有一些相似的配伍理论。中医学中“酸甘化阴”“辛甘化阳”“辛开苦降”等理论,与泰医的“甘酸、甘辛、辛苦”等经典药味配伍规律相同,但两种理论的解释方法又有所不同。如芍药甘草汤中芍药味酸、甘草味甘,中医学认为酸甘能化阴,二药相伍,能体现调和肝脾、柔筋止痛等作用。而泰医学认为酸味是由火、水元素组成,甘味是由土、水元素组成,两者配伍能柔软组织器官、滋润血液等。再如左金丸中黄连味苦、吴茱萸味辛,中医学认为辛能开、苦能降,二者相伍,能清泻肝火、降逆止呕等。泰医学认为辛味是由火、风元素组成,苦味是由风、火元素组成,两者配伍能调整身体的水液代谢与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上行风与生命之火正常工作。

3 结 语

药味理论是理解药物特性的重要工具,药味的四元素比例不同,导致药味产生不同的特性。泰药九味理论与中药五味理论相似,而且在五味理论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细化,如“涩味”从“酸味”中分化出来,“香味”也与“辛味”有别。因此,研究泰医学的药味理论可以为中医学的药性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对两种医学的发展和相互借鉴有所裨益。

猜你喜欢

甘味酸味中医学
民进提案让“甘味”飘香全国
茶的酸味,是茶的问题还是泡的问题?
酸汤肥牛
乡村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回矿山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养肝可适当吃酸
春吃甘,脾平安/味觉异常当补锌
中医学中的“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