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2-11-08林小芳赵政华

大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经管类敬业精神用人单位

林小芳,赵政华

(南通理工学院 商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2)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政府及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作为要点,并提出高要求。但是,一方面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企业生存急需大量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每年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全面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缩小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异是有效缓解就业压力的法宝,高校应强调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培养。研究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两者之间的差异,确保高校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同向同行,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有效缓解企业用人难、学生就业难“两难”困境的关键所在。

一、理论及文献梳理

(一)相关概念

1.就业能力

1909年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首次提出就业能力,后成为欧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贝弗里奇指出,就业能力不仅可以让个体获得最初的就业机会,还可以维持个体就业,在必要时能够让个体重新获得就业机会的能力。帕特里克·鲍里洛特认为,一切有利于劳动者进入企业或继续留在企业的因素,都是就业能力的组成部分。Lee Harvey 提出就业能力又称为可雇佣性。代洪甫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专业及相关知识学习、积累,对自身潜能进行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自我职业生涯目标、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我价值的技能和能力。

本文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一种对就业质量产生巨大促进作用和正面影响的多种个人能力的、让求职者顺利获得就业职位,并持续拥有工作机会的各种能力素质的集合。

2.社会需求

人才的社会需求有显性、隐性两类,即地方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类型需求(体现为高校的专业设置是否与地方产业相符)及对行业人才应具备素质特征的要求(体现为专业所学知识、能力是否有用)。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仅仅是确定了人才培养基本方向;要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则要深挖各专业对应行业所需人才的标准,并在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落实该标准。本文所讨论的社会需求仅指隐性社会需求,即用人单位对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要求。

3.应用型人才

著名教育家潘懋元(2019)将应用型人才界定为“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同时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界定为“中间类型高校”,即一般本科高校或地方本科高校。此类高校主要为地方经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面向中小企业的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

目前有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热点集中于影响就业能力的主要因素、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现有理论文献主要利用经验总结、问卷调查、扎根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研究。彼得·奈特和曼兹·约克(2004)提出可雇佣性理论的USEM 模型。该模型将就业能力分为学科理解力、专业技能、自我效能感、元认知共四个基本要素,并作为有机体共同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该模型反映出就业能力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对探究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途径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相关的理论

国内外学者对就业能力的研究大多数是基于人力资本、资源基础观,人—职匹配等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将影响就业能力的资本分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其中最有价值的资本是人力资本,包含认知与非认知能力(社会行为能力),非认知能力对从事非标准化工作任务和整个工作组织的生产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力资本存量受投入影响较大,而大学生的投入包含理论学习、就业培训、在校参与的各类实践环节(如实训实习、学科竞赛、社团活动、实践教学)等,实践环节投入缺失将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匹配。资源基础观理论认为大学生所拥有的资源与能力均包含静态、动态两类,两者对就业及未来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其中,动态能力是需要持续渐进性培养的,而在校大学生在配置与整合资源的动态能力方面欠缺是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大问题,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供需不匹配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用人单位、政府、大学生各主体要形成静态、动态匹配互动的运行机制。人—职匹配理论认为职业决策时要充分考虑个人兴趣、性格、气质、价值观等个性特征来选择适合的职业类型,如广泛采用的MBTI 性格测试工具即依据这一理论。依据测试结果,可判断职业倾向类型、了解职业特征,推荐最匹配的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设计。

二、实证研究

(一)基本情况

经管类专业主要指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相关专业。本文以江苏省经管类专业大学生、用人单位为研究对象,设计问卷进行调研。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问卷主体两大部分。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经管类专业大学生特点,提炼了12 个大学生就业能力核心要素,分别为写作阅读学习等基本能力、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沟通及人际关系处理协调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克服困难承受压力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据此设计的问卷主要就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就业能力—社会需求匹配、获取途径、自我感知等设计问项调查。针对用人单位的问卷主要围绕单位基本情况、毕业生欠缺的就业能力、单位对毕业生就业能力认可度、单位看重的实践活动等方面设计问项调研,涉及的实践类活动共设计了8 项,分别为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积极参加义工兼职等各种社会活动、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参加专业实习实践活动、担任校院学生干部、考取专业类技能证书、参与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参加创新创业类竞赛。

(二)数据分析

1.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发放的对象分为两类:一类为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另一类为用人单位,以问卷星等途径发放。针对大学生的问卷共收集382 份,其中有效问卷370份,有效回收率为96.9%。从性别构成看,男生占39.5%,女生占60.5%;大一、二、三、四年级,已毕业学生比例分别为28.1%、15.4%、18.4%、20.5%和17.6%。调查数据显示,28.9%的被访者在校期间曾担任过校院级学生干部,83.5%的学生曾经参加过校院各类专业或非专业性质的社团,28.1%的学生在校期间曾经有过与专业相关的实习经历。对就业前景的预期方面,17.6%的学生认为“非常看好,有前途”,56.2%的学生认为“有难度,但能够克服”,22.2%的学生认为“不看好,不知怎么办”,4.1%的学生认为“无所谓”。针对用人单位的调查问卷共收集140 份,其中有效问卷123 份,有效回收率为87.86%。从数据结果看,用人单位主要分布在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所占比例为65.0%,符合经管类大学生的预期就业面向。

2.大学生就业能力获取主要途径(高校):大学生视角

面向大学生的问卷中,针对就业能力的12 个核心要素,让被调查者选择最应该从学校获取的就业能力,选择沟通及人际关系处理协调能力的占比73.5%,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占比为69.2%,环境适应能力占比68.9%,克服困难承受压力的能力占比67.6%,团队协作能力占比64.6%,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占比64.1%,实践操作能力占比59.5%,自我管理能力占比56.5%,组织策划能力占比51.9%,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占比49.2%,创新能力占比42.4%,写作阅读学习等基本能力占比40.8%。

由调查可知,专业基础知识普遍被大学生认为是在校应该学习和掌握的,但对就业帮助不大(仅为54.6%);而沟通及人际关系处理协调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克服困难承受压力的能力等被认为是应该从学校学习或培养得到的、对就业帮助大的素质和能力。

3.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的重要性:大学生和用人单位视角

针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就自身的知识技能等对工作的帮助大小进行判断,42.3%被访者认为帮助一般,35.8%认为帮助比较大。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不同的视角就“对就业最有帮助的就业能力”的调研结果来看,大学生认为沟通及人际关系处理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克服困难承受压力的能力最为重要,而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则是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克服困难承受压力的能力,沟通及人际关系处理协调能力其次。认知差异最大的为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单位将其作为最看重的素质能力,而大学生普遍认为不太重要。这与很多用人单位在校企合作反馈的意见基本一致。

4.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自我感知与用人单位评价差异分析

针对大学生的调查问卷中,被访者就拥有的个人素质进行自我评分,平均分最高的前三项为敬业精神和责任感(3.98)、环境适应能力(3.85)和团队协作能力(3.71);平均分最低的后三项为创新能力(3.27)、专业基础理论知识(3.33)和组织策划能力(3.4)。由面向用人单位的调查问卷结果可知,用人单位对经管类大学生拥有的素质能力整体认可度为85.4%,但认为目前经管类大学生比较欠缺的能力素质包括克服困难承受压力的能力(76.4%)、沟通及人际关系处理协调能力(52.0%)、环境适应能力(43.1%)、敬业精神和责任感(38.2%)。

从数据分析结果可知,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自我感知与用人单位评价之间存在的差异体现在:用人单位认为经管类大学生环境适应能力,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均比较欠缺,但大学生对此认知不足。此外,就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加的8 类主要的实践类活动,用人单位比较看重的有参加专业实习实践实验活动、参与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参加创新创业类竞赛。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1.高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大学生除了接受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为就业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之外,沟通及人际关系的处理协调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克服困难承受压力的能力等也需要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实践等环节得以培养锻炼。这些能力无论从大学生角度,还是从用人单位角度,都认为是对就业有着重要影响的、不可或缺的能力要素。

2.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自我感知与用人单位评价结果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结合设计问卷中关于重要性和自我认知的判断,发现经管类大学生认为敬业精神和责任感不太重要,但自我感知良好;而用人单位则认为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是一项必须要拥有的素质。这一点要引起大学生和高校的足够重视。

3.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绝大多数都有参加学校社团的经历,能够通过参加学生社团、担任学生干部等,提升自身在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这对提升自身就业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与企业需求也相一致。

(二)对策建议

1.更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学改革创新

加强社会需求调研,在确保与社会需求有效联动下结合办学定位特色,进一步聚焦、明确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持续推进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有效渗透到教学各阶段、各环节。建立以通识课程为基础、专业实践类课程为核心、就创业课程为补充的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并从教学方法、实践环节、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加强教学改革。专业课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大学生专业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共同培养。扭转传统教学模式,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效结合,加强社会经济、用人单位需求的渗透,构建产教融合平台引企入校、引企入教,让学生真正体验职场环境,了解岗位对自身的能力素质需求,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专业实践类课程要融入就业市场的岗位需求特征,并将其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突出行业发展和职业能力需求。

2.将就创业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连续渐进、系统全面的过程,应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体现为大一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二三年级的择业观、就业心理素质、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四年级的就业形势与政策、就业信息、求职面试技巧、升学创业的宣传教育等。因此,高校要适应市场多元化发展需要,建立形式多样的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有计划、分层次、递进式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创业教育过程要加强对大学生就创业观的塑造,包括积极健康的就业心理、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处理方式、吃苦耐劳的精神等,以此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劳动教育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累计学分不少于15%~20%。这一要求明确了专业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经管类专业大学生通过课内实践、集中实践等环节加强实践操作,有利于将专业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解决问题能力,缩短与社会需求差距,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此外,劳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要充分发掘劳动教育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劳动环节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乎人民幸福和社会稳定,是政府及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应用型本科高校是高等教育领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力量,需要在正确理解和把握国内外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本着社会需求导向充分挖掘应用型本科人才就业能力构成要素中与社会需求相关性要求高的关键要素,在确保专业知识充分掌握的基础上,重点锻炼大学生的沟通及人际关系处理协调能力、团队协作、抗挫折能力等。经管类专业大学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正确对待就业,认清社会、行业需求,正确研判就业形势,摆正位置、合理调整就业预期,以良好心态面对就业;其次,要从内提升业务、综合素质,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参与校内外各类专业类、实践类活动中锻炼人际交流沟通及关系处理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策划能力,提升专业知识转化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经管类敬业精神用人单位
月度荐书单
实现高质量就业的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医药经管类课程的教学研究
关于与特殊岗位劳动者书面劳动合同签订的责任分析
这32种情形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年度图书
意识
谈对电视新闻记者的素质要求
到分公司任职工龄可连续计算
我爱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