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振兴路径探讨
——以广西省B县S村为例

2022-11-08周晓丹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23期

周晓丹

(广西外国语学院,南宁 530222)

引言

2021 年9 月秋分日,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一片金黄的丰收景象,显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一个丰收节硕果累累。硕果累累呈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稳步衔接,硕果累累引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硕果累累标志着向共同富裕迈出了坚实一大步。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促进“三农”事业中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在丰收节丰收的同时,也要看到“三农”问题的艰困所在。乡村振兴作为“三农”问题的历史性战略转移,在继承脱贫攻坚成果继往开来的同时,与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对接,与“三农”高质量发展对接,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对接。但是,对于如何具体落地实施,有哪些有效途径可以借鉴,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达成共同富裕,本文借助具体案例做出相应探讨。

一、案例简介

B 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交通便利,是桂中南重要交通枢纽。S 村位于B 县新圩镇境内,距新圩镇集镇区约3 公里,距B 县城约18 公里。S 村占地面积309.31 公顷,有耕地200.19 公顷,占总用地比例64.72%,主要种植甘蔗、水稻、玉米、花生等作物。因为土质为砖红壤性土壤,适合于甘蔗的生长,所以甘蔗产量与品质较高,长期以来,作为优势经济作物被广泛种植。S 村充分利用出产原材料的优质与优量,经政府产业引导建成当地甘蔗的“种植- 加工- 销售”于一体的一产二产三产融合的产业链,其中畅销的产品是运用传统古法手工熬制的红糖,并注册了“齐古宴”商标。正是由于此产业链的带动,该村于2019 年2 月实现脱贫摘帽。

二、B 县S 村实施乡村振兴面临主要问题及其机理剖析

(一)村庄产业单一,农民收入不高

S 村比较成熟的产业是蔗糖产业,在对口帮扶企业广西B 县城建集团有限公司的扶持下,形成一定规模,也作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再有就是传统农业种植,以种植甘蔗、水稻、玉米、花生等作物为主,包括甘蔗800 亩、稻谷1 495 亩、玉米459 亩、花生249 亩,每亩的经济效益分别为甘蔗9 600 元/亩、稻谷6 000 元/亩、玉米2 400 元/亩、花生1 250 元/亩,按照全部村民平均下来收益并不高。最后是传统养殖业,就是农户在自家庭院散养家禽与家畜,一般规模较小、收入较少,同时还影响村庄环境整洁。

由以上数据可知,该村的产业仅依靠蔗糖产业链,其他的农业生产还停留于原始粗放型运作。根据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示,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要向这三个方面因地制宜挖掘潜能,形成相应产业发展规划与产业发展步骤。产品供给是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农产品供给侧随着市场需求而调整,通过一产二产三产的融合,农产品纵向产业链上的节点愈发细化与壮大。生态屏障是产业绿色发展的升级版定义,乡村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绿色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底色,绿水青山更是产业发展的“金山银山”。文化传承是农业产品由一产与三产结合的着力点与产业链横向联合发展延伸点。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不仅生长物质食粮,还生产精神食粮,在作为壮族稻作文化的延续与传承向外传播的同时,将本地自然资源禀赋规律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在一起,吸引城市居民消费流向农村,形成城乡之间优势互补、良性循环。

S 村的现状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现如今农民收入不高与共同富裕的矛盾再次聚焦于村庄的内生造血能力不足。渡过脱贫攻坚阶段的“贫困线”全面实现小康后,“产业兴旺”是提升乡村自身造血能力的重要举措。产业兴旺必然要与农业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追求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效率。例如,在S 村耕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需深耕农业与二三产业的交互融合并搭建复合农业产业体系,造就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发展平台,以集群化与规模化不断贯穿文化内涵并与二三产业打造互融互通交替推动态势。但是,目前S村主导蔗糖产业的核心产品“齐古宴”红糖未能深挖古法熬制技艺与健康养生文化内涵方面潜质,未能在蔗糖纵向产业链的各细分节点上愈发壮大,其他农产品供给侧也未能与现代化技术接轨形成现代农业格局。而诸如“农业+大数据”、“农业+壮乡文化”、“农业+旅游”、“农业+电商”等等,既能保证农产品供给的充分与品质,又能增加土地的附加值、使用率与流转效率等等。

(二)村庄建设未能与自然环境相容,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薄弱

B 县S 村地处狮螺江下游,毗邻柴背水库、壮塘水库、宿老水库、南泉水库群,空气清新、湖光山色、绿树成荫,自然资源条件优良。但是,因为空废院率达10%以上,废弃闲置建筑影响村庄整体环境;村庄院落空间形式各异,缺乏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的统一规划。

该村经过脱贫攻坚时期国家专项资金与对口帮扶企业的资助,完成了村内大部分道路水泥路面硬化,但未配置路灯照明设施。已架设有输电线、通讯电缆,互联网络信号已全面覆盖。每户村民都用上了自来水。但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环卫设施条件较差,无垃圾集中回收处理点,仍存在垃圾随意堆放情况。由此看出,现有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仅能满足部分基本生活需求。

(三)村庄精神文明建设未到位,村民参与村庄共建共治积极性不高

S 村有村民1 708 人,其中,50%是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户,30%是留守农村的中坚农民家庭,10%是举家进城的农村富裕农户,10%在老弱病残家庭。由以上数据看出,该村“农户兼业化”现象显著,老龄化趋势、空心化趋势显现。人口构成主要为中坚农民、老人与儿童。由于市场经济配置社会资源,使得教育资源单向流往城市,乡村教育条件相对滞后与不足的情况造成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高。具体表现为,思想中的小农意识外化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个人利己主义”,当前城乡差距所带来的心理落差直接导致的“仇富心理”与“拜金主义”。

S 村乡村党支部在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治理理念上有待加强,虽然表面抓了精神文明建设,但是内容上没能紧跟新时代发展要求将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在建设领域上未能聚焦留守群体的特征及具体需求并落实到他们所关注的民生事项中,所以造成村民参与村庄共建共治积极性不高。

三、B 县S 村乡村振兴路径探讨

(一)“一轴两翼”特色产业带动S 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金融赋能“一轴”龙头蔗糖产业纵向融合,激发S村内生动力

S 村的蔗糖产业是带领本村脱贫奔小康的龙头产业。该村种植甘蔗800 亩,是本地自然气候、土壤资源和帮扶企业共同培育出来的特色成果。其核心产品“齐古宴”红糖已具备一二三产融合的产业链雏形。面对红糖市场上女性对于保健型红糖的需求,有必要对原先单一的食用型红糖产品进行细分,研发出有助于女性美容养颜、轻身健体的系列红糖,并不断优化古法红糖工艺的初榨、深滤、久熬、慢冷四大古法步骤,提升“齐古宴”红糖的品质,扩大品牌效应,在原来蔗糖产业链价值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核心产品销售总额与利润率,力求提高该产业链的价值与产业变现能力。

实现产业链增值,扩大生产规模,资金投入必不可少。经过了脱贫攻坚时期国家财政资金的扶持阶段,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逐渐由“输血”向“造血”过渡,改变原来的“等、靠、要”,进一步通过市场化手段调动金融主体的积极性,下沉至农村龙头企业。利用金融杠杆撬动投资向农村重点项目倾斜。S 村的蔗糖产业是示范优势产业,得到金融的助力,促进该产业不断深度挖掘产业链上各细分节点的潜能。只是面对农业农村这个熟悉又崭新的市场,面对农村“融资难”、“融资贵”等现象,面对农村经济结构性优化提升所带来的金融创新需求,金融“赋能”的过程本身也在不断探索、创新与优化之中。

2.科技赋能稻田套种、套养生态,带动农产品供给侧内部融合

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S村也责无旁贷。该村的耕地面积200.19公顷,除种植甘蔗外,就是种植稻谷1 495 亩、玉米459亩、花生249 亩。在粮食生产用地与经济作物用地占比相对合理的情况下,基于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科技赋能稻米种植全过程。“农业+大数据”的田间管理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S 村出产的古辣香米质地优良,属中高端稻米,煮饭软糯香甜,深得消费者青睐。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情况下,注重生态养殖与水稻种植相结合的套种、套养模式的立体生产体系设计,比如稻谷+莲藕套种、稻谷+鸭、稻谷+虾、稻谷+鱼套养等模式,使得科技与农业生产紧密融合,有限土地资源多层次运用与开发,绿色生态种养价值直接惠及农民的收益。

3.文化赋能乡村旅游业态,催生农业附加值横向拓展

在上述农产品发挥生态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赋予文化元素内涵,与旅游、康养、教育等产业发生关联,横向拓展乡村旅游业态,包含古法红糖体验、田园康养民宿、农耕文化乡村研学、滨水景观休闲、婚纱摄影基地等等。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将旅游产品定位于短途2日游旅游消费市场,以家庭出游、自驾游、商务旅游、乡村休闲、文化体验、研学教育为主要消费市场细分,以B 县与南宁市及周边区县消费群体为核心客源市场。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形式对乡村旅游产业进行营销策划,围绕着“乡愁”这个文化主题,通过网红主播身临其境的体验,讲述中国乡村的故事,让观众产生共情,在吸引游客到S村旅游探寻的同时,活化传承壮族稻作文化。

综上所述,“一轴两翼”特色产业带动S 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既体现产业变现的经济价值、绿色生产的生态价值、活化传承的文化价值,又促进城乡资源要素之间的流动,改变人、财、物单面流向城市的状况。农户增收的拉动提振了外出务工村民返乡创业的信心。毕竟故土难离,对于家人的眷恋、宗族的责任、故乡的思念也是返乡的重要原因,也是人才有可能从城市向农村逐渐回流的重要原因。聚了“财气”的同时聚了“才气”,在这两股能量的推动下不仅焕发了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更是缩小了城乡的贫富差距。

(二)因地制宜,建设岭南特色村庄与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依据自然禀赋条件和村民对于宜居宜业的具体需求,居住环境整治延续村庄现有肌理,主要进行梳理美化,打造尺度宜人的街巷空间。提取岭南地域特色建筑中“蔡氏古宅”的元素,在屋顶、墙面、门墩、门槛等进行相应改造,立面、色彩统一,摒弃杂乱,突出岭南建筑文化。

围绕着和谐有序的民居,将基础设施的完善主要放在生活污水、垃圾整治上。因为该村生活污水基本不含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只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通过采用雨、污水分流制,规划铺设污水管道集中治理,就可以达标后排放。垃圾分类投放后完善垃圾收集网络,统一集中至镇级垃圾处理场。通过系统环境卫生治理后,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有序完善。首要完善的是绿地景观提升,通过在基于“岭南文化”特色的主题景观大道两旁种植樟树、榕树、苹婆岭南乔木,构成高、中、低搭配的“绿脉相连”。将废弃院落改造为公共服务设施及广场,拓宽村民生活空间,美化并以绿地构成“斑块镶嵌”,再与农田自然天成般渗透形成一体,S 村俨然是当地农民美丽的家园、生态宜居之所。

正是因为乡村生态环境公共产品的供给向乡村倾斜,缩小了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差距,让广大农民享受到关乎切身利益的民生福祉,从而吸引了广大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三)激发村民乡风建设主体意识,共享“道德富裕”文明新风尚

因为S 村村民世代居住在这块土地上,对这块生养他们的热土是无比眷恋的,所以首先通过挖掘“乡愁文化”中乡愁历史、乡愁经典、乡愁歌曲、乡愁家训中蕴涵的教化元素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发挥村民的主人翁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远离封建迷信思想以及聚众赌博等不良习俗。让“乡愁文化”成为精神生产力,使村民感恩党的惠农政策,积极投身到乡村“双文明”建设中、乡村治理中,让农民的“口袋”和“脑袋”同时富起来。

其次,从农民中选树一批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帮扶困难群众的道德模范标兵,让有“德”者有“得”,在广大农村树立“好人有好报”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取向,在S 村逐渐树立起,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道德富裕”文明新风尚。

结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后,接续完成“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三农”工作重心转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补充资源短板、激发内生动力、要素双向流动”是S 村乡村振兴道路的缩影,这一缩影经过不断提炼与优化,让广大农民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