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论略
2022-11-08谢成宇
侯 欣 谢成宇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这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提出的文化建设新任务新要求。 中国共产党要顺利地完成新任务、适应新要求, 有必要从理论上 “回到列宁”, 重新认识列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 因为列宁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的基础上, 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对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大胆的实践探索, 由此而形成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博大精深且丰富多彩, 是 “重塑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活水源头”, 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整体效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生成逻辑
列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的基本精神, 立足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基础上形成、 发展和完善的。 列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贯穿于列宁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斗争的全过程, 其生成体现了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
第一, 理论逻辑: 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强调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并将其作为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这就是说, 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 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这就告诉我们, 只要是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必须占据统治地位, 否则这种统治就是不完全的统治, 甚至可以说是虚假的统治。 因此, 面对社会中存在的多种多样的意识形态, 统治阶级必须与各种非本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斗争, 排除它们的干扰, 绝不能给任何异质的意识形态留下制造舆论的空间。 马克思恩格斯还从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发展的视角出发, 提出意识形态既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又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一是意识形态是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反映。 马克思恩格斯在探寻意识形态的认识论根源时, 强调 “人们的意识,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 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这种论断在任何时候、 任何条件下都是成立的。 在正常情况下, 人们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都会受到自己生活需要、 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对此有许多论述, 如 “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 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通过社会生产, 我们不仅可以保证社会全体成员过上富足及充实的物质生活, 而且还可以保证他们有自由发展和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权利。 二是意识形态具有独立性。 恩格斯在写给康·施米特的信中提出, 意识形态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的发展和经济发展不是完全同步的, 如有的地方经济比较落后但是思想却很发达, 正如经济落后的德国在哲学领域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一样。 此外, 恩格斯还提出了意识形态的反作用, 即 “物质存在方式虽然是始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物质存在方式起作用”。 这就告诉我们, 意识形态对于物质生产方式的作用是巨大的, 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为改造社会、 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而 “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
列宁细致剖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阶级属性的论述, 明确提出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 科学阐发了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概念的内涵和性质, 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精神力量。 列宁将唯物史观运用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全过程, 既强调 “思想的社会关系不过是物质的社会关系的上层建筑”, 又十分重视意识形态的能动作用, 提出了 “没有革命的理论, 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的著名观点, 强调革命的理论有助于团结一切社会主义者, 并促使其实现真正的“清醒”, 从而避免盲目的摸索, 保持既定的前进方向, 以取得和巩固革命的胜利。
第二, 实践逻辑: 立足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帝国主义阶段, 此时的俄国是各种矛盾的集中地, 除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 还有封建地主阶级与农民之间的矛盾。 可以说, 当时的俄国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 与此同时, 俄国的无产阶级随着数量的增加逐渐变成了一支独立的政治队伍, 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社团的组织下开始进行一些小规模的罢工活动, 政治力量在运动中逐渐凸显, 且俄国的工人运动也从自发阶段逐渐转向自觉阶段。 随着无产阶级数量的增加、 力量的增强, 资产阶级愈加意识到对无产阶级进行思想控制的重要性。 以伯恩斯坦为代表的右派理论家为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在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掀起了修正主义的浪潮, 他们以 “马克思主义者” 自居, 宣告 “两个必然” 理论已经过时。 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的出现导致了理论上的混乱, 而理论上的混乱也给无产阶级的思想带来了混乱。
为了结束这种思想混乱的局面, 为了给无产阶级运动提供革命的理论, 列宁大胆提出了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的概念。 在批驳波格丹诺夫对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之间关系的误解时, 列宁写道: 虽然社会上的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会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可是, 任何科学的意识形态 (例如不同于宗教的意识形态) 都和客观真理、 绝对自然相符合,这是无条件的”。 在列宁看来, 马克思主义是可以与科学的意识形态划等号的, 它是集科学性与阶级性、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于一体的思想体系。 列宁还特别强调, 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之间是相互抵触的关系。 因此, 一切轻视和脱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行为, 都意味着是在加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两种处于对立状态的意识形态不断努力去赢得更多人的思想, 双方都不否认赢得斗争胜利并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于人的重要性。 但是在意识形态上战胜对手本身并不是斗争的目的, 正如马克思在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写的那样, 战争中人们使用武器并不是为了武器, 在意识形态斗争中人们使用意识形态并不是为了意识形态, 并且意识形态斗争的目的也不是仅仅为了证明自己意识形态的正确性, 而是为了以正确的意识形态指导实践并达到预期的社会效果。
在列宁的领导下, 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打破了资本主义的制度霸权, 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 然而, 新生的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却令所有资本主义国家惶恐万分, 它们决心以十倍的疯狂和百倍的力量把新生政权扼杀在摇篮里, 除了武力干预, 还开动了全套宣传鼓动机器不断地污蔑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攻击无产阶级专政的合法性, 散播苏维埃政权必然失败的舆论。 此外, 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 列宁在赞扬工人阶级、农民群众在革命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英勇斗争精神的同时, 也意识到广大工人阶级、 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水平还不高, 无法适应苏维埃政权的发展任务。 鉴于国际国内的双重困境, 列宁开始思考如何抵御资产阶级思想侵蚀、 提高无产阶级思想觉悟的办法, 从而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
二、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核心内容
列宁在论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时提出了许多代表性的观点, 主要涉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外部灌输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建设等, 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特点、 教育和宣传、 领导和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第一,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 列宁强调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 “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 (因为人类没有创造过任何‘第三种’ 意识形态, 而且在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 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作为不同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思想体系或理论自觉, 具有阶级性, 这是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 列宁指出: “迄今为止的所有宪法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 只有苏维埃宪法现在和将来都始终不渝地有利于劳动者, 是为实现社会主义而斗争的强有力的工具。”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代表的是无产阶级的利益, 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造成了两者关系的对立。 此外, 相较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言,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渊源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久远得多, 它经过了更加全面的加工, 它拥有的传播工具也多得不能相比”。 针对这一情况,列宁明确地提出应当 “积极地同一切巩固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企图作斗争”, 尖锐地批判了影响工人开展运动和进行革命的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或“虚伪的马克思主义” 观点。 在列宁看来, 思想上的反抗或斗争是最深刻、 最强烈的, 也是最容易对工人阶级产生凝聚和动员作用的; 同样, 思想上的动摇也是最危险的, 有可能会使无产阶级落入资产阶级的反动谬论中, 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复辟。
第二,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列宁十分重视无产阶级政党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最高领导作用, 提出 “现在和将来都必须坚持领导权思想”, 这里的领导权当然包括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列宁坚定地指出,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赢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这一问题绝不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而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 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决不能将意识形态领导权拱手让给他人尤其是资产阶级, 否则就会 “取消 (即解散、 破坏) 工人阶级的原有的党, 而且还要破坏无产阶级的阶级独立性”, 造成无产阶级思想被各种资产阶级思想腐蚀, 乃至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
列宁在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的重要性的同时, 还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要善于对意识形态进行领导的问题。 列宁认为, 无产阶级政党要想正确地、 有效地发挥自己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作用, 需要采取正确的 “策略”。 一是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因为 “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 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 列宁反复强调, 马克思主义理论完备而严密, “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 任何反动势力、 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同时, 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 绝对不能将其看作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 而是要结合俄国的具体实践独立地对其进行探讨。 二是要成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机构。 列宁认为, 无产阶级政党在取消资产阶级宣传机构和教育机构的同时, 要注重建立无产阶级的宣传机构、 教育机构等, 使整个俄国布满由国家机构与社会组织组成的意识形态传播的密网。 例如, 列宁认为, 俄国要成立专门负责政治工作的政治局, 做好意识形态的顶层设计;《曙光》 和 《火星报》 具有 “宣传” 和 “播种” 的职能, 应将其看作是无产阶级政党开展革命和建设的直接武器; 要使每一座图书馆、 每一个训练班、每一个艺术工作室以及每一所学校 (成人学校和人民大学) 变为教育的据点, 建立严密的教育机关网。 三是要培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革命家”。 列宁指出, 为了摆脱和削弱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和侵蚀, 无产阶级政党要尽可能多地培养既具有革命意识和政治觉悟, 又具有革命纪律和领导能力的意识形态 “革命家”, 如此才能赢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壮大。 他认为, “假如没有 ‘十来个’ 富有天才 (而天才人物不是成千成百地产生的)、 经过考验、 受过专业训练和长期教育并且彼此配合得很好的领袖, 无论哪个阶级都无法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
第三,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外部灌输。 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由列宁首先提出并系统阐述的。 列宁的灌输理论主要体现在《什么是 “人民之友” 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 《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 《怎么办?》 等著作中, 其全面而科学地阐述了灌输的必要性、 主客体以及方式方法。 一是关于灌输必要性的阐述。 列宁之所以特别强调对工人阶级的理论灌输, 是因为工人只能产生工联主义, 而非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 此外, 当时俄国的思想领域较为混乱, 资产阶级热衷于用诡辩来阉割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精心的包装和全面的加工, 善于披着“时髦而华丽的外衣” 欺骗工人阶级, 使得工人阶级内部产生分裂甚至导致部分工人阶级脱离革命。 在这种情况下, 列宁提出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从外部灌输给工人阶级, 通过 “揭露某个落后的‘行业’ 或某个被人遗忘的家庭手工业部门的种种丑恶现象”, 唤醒他们的阶级意识和革命意识,以组织他们去完成各种独立的革命斗争任务, 从而不断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 二是关于灌输主客体的阐述。 列宁提出, 灌输的主体既可以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 也可以是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员和组织员, 总之是那些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以及具有革命牺牲精神的人。 灌输的客体主要是工人阶级, 因为他们作为无产阶级运动的主力军, 却无法产生能够指导运动的思想。 此外, 列宁还把知识分子纳入灌输的对象范畴, 强调既要监督和改造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通过让资产阶级专家与工农群众携手劳动等形式, “使他们意识到把科学用于个人发财和人剥削人是极其卑鄙的, 意识到使科学为全体劳动群众所了解则是更为崇高的任务”, 又要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知识分子, 通过多种途径培养无产阶级的工程师和农艺师等, 在工农群众中 “掀起一个追求光明和知识的汹涌澎湃的高潮”。 三是关于灌输方法的阐述。 列宁认为, 学校要坚持 “讲政治”, 但是不能简单生硬地灌输, 必须讲究方式方法。 而在众多方法中, 他认为理论和运动(实践)结合最有利于灌输活动的开展, 其结果也是最有效的。 列宁提出, 要将政治教育和劳动相结合, 在沸腾的现实生活或者经济生活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教育和宣传; 每个劳动者不仅要完成8 小时的分内工作, 还要尽可能地参加无报酬的义务劳动, 让人们在义务劳动中感受 “那种不是书本上的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当中的共产主义”, 如此方能培养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第四,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建设。 列宁不仅十分善于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而且十分善于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十月革命胜利后, 无产阶级的中心工作发生了变化, 即由夺取政权转变为巩固政权, 而巩固政权的最根本途径就是不断发展生产力。 正如列宁所言, “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 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 这个根本任务就是: 提高劳动生产率, 因此 (并且为此) 就要有更高形式的劳动组织。”这一战略中心转移是一项极其困难且持久的工作, 需要我们 “把全部宣传鼓动工作从为政治和军事服务转到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 使报刊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工具。 一方面, 报刊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列宁认为, 报刊应着重宣传劳动群众的生产实践活动, 将 “实践中直接提出的劳动问题放在首要地位”; 着重宣传社会主义公社劳动中的先进经验, 公开报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缺点和弊端, 帮助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形成劳动自觉, 改变他们在生产过程中的情绪低落和组织散漫等毛病, 提高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另一方面, 报刊要敢于揭露资产阶级 “出版自由”的虚假性。 列宁指出: 资产阶级所谓的 “出版自由就是富人有出版报纸的自由”。 因为资本家早已经将报纸变成了 “富人发财、 向富人提供消息和消遣的工具, 成为欺骗和愚弄劳动群众的工具”。
三、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当代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们要积极从列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中汲取养分, 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深入人心, 推进意识形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为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的开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一, 坚决打赢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仗,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 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 这就告诉我们: 要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必须与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作最坚决的斗争, 并取得意识形态斗争的胜利,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从战略层面进行科学部署, 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发生了全局性、 根本性的转变。 然而, 境外敌对势力别有用心地制造思想混乱, 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 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舆论环境日益复杂化。 因此, 应在准确把握国内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以及国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特征基础上, 遵循 “破立并举” 的基本原则, 既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又旗帜鲜明地反对错误社会思潮, 坚决打赢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仗。 一是要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习近平强调,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 因此, 我们应在具体的实践中、 具体的历史环境中, 破解新时代中国面临的新课题,寻找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正确答案, 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要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研究, 形成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学术思想、 学术观点和学术话语。 二是要旗帜鲜明地反对错误社会思潮。 目前国内比较活跃且备受关注的社会思潮有民族主义、 生态主义、 网络民粹主义、 泛娱乐主义、 消费主义等, 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虽然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具体表现不同, 传播领域也不尽相同, 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即 “让我们党改旗易帜、 改名换姓……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丢掉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的信念”。 因此, 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社会思潮, 敢于亮剑、 善于斗争, 消除错误社会思潮造成的危害,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第二,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强调要做好顶层设计,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 做好顶层设计,可以通过科学的政策制定、 机构设置、 人员配备等途径, 不断占有和支配意识形态资源, 有效组织和开展意识形态工作。 其一, 制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政策。 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重在决策, 即捕捉和应对意识形态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站在全局高度制定意识形态发展的科学政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科学的决策部署, 涉及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 建设目标等内容。 如习近平提出了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这一科学判断, 科学阐明了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之间的关系, 有利于各级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既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又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保障。 一直以来, 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的关系都是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内容, 两者关系只有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 否则会顾此失彼。 而无论是苏联还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惨痛教训都告诉我们: 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 任何一方都不能放松或削弱。 其二, 设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策执行机构。 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政策制定之后, 就需要强有力的机构去执行, 否则这些科学的政策就会变成一纸空文, 毫无价值可言。 并且, 要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执行机制, 包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舆情研判机制、 监督反馈机制、 激励问责机制, 这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执行力的保障, 也是破除政策落实中存在的 “上热中温下冷” 弊病的利器。 此外, 要加强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执行平台的提供、 执行艺术的运用等, 提升意识形态政策执行的力度和效度。 其三, 配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班子。 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机构设置完成后, 人是最关键的因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执行机构应将那些心系 “国之大者” 的领导干部放在关键岗位, 打造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高超的业务水平的领导班子, 确保党中央及各级党组织有关意识形态政策的精确传达, 实现领导干部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化领导, 解决好领导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 “不想抓” “不敢抓” “不会抓”等难题。
第三, 坚持 “灌输论” 的灵活运用,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深入人心。 列宁的 “灌输论” 是伴随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来到中国的,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法宝。 中国共产党向来重视对人民群众的理论灌输, 将思想政治工作视为党的 “生命线”、 中心环节以及政治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创新发展了列宁的灌输理论, 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应 “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 这是新时代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指导和行动遵循。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灌输理念。 “灌输论” 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原理, 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原则并没有过时。 因此, 我们要摒弃 “灌输过时论” 的错误观点, 发挥灌输在 “理论掌握群众” 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要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然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可能在人民群众中自发传播, 这就需要意识形态工作者以理论家、 宣传员、 鼓动员的身份到人民群众中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 确保人民群众完整准确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核心要义,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进而增强人民群众对这一思想的认知、 认同并努力践行。 二是要坚持灌输论的灵活运用。 灌输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但这绝不意味着灌输的简单化,要注重灌输的灵活性和方法的多样性。 在灌输内容上, 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重点, 突出内容的时代性; 在灌输渠道上, 要拓展理论灌输的实现渠道, 如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优势进行灌输, 将知识灌输与价值启发结合起来, 努力做到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 灌输的灵活运用对于灌输主体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需要灌输主体加强理论学习的自觉性, 掌握对话沟通的技巧性, 以坚定的信念、 渊博的知识、 严密的逻辑吸引灌输客体的注意力, 不断提高灌输客体的获得感,增强理论灌输的实效性。
第四, 加强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治理, 推进意识形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列宁关于报刊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工具的观点对于我们加强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治理具有启发意义。 2013 年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增强阵地意识”,并提出了 “三个地带” 的观点, 即不断巩固和拓展思想舆论领域的红色地带、 稳住并转化思想舆论领域的灰色地带、 进入并压缩思想舆论领域的黑色地带, 以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主流思想舆论阵地的治理, 需要聚焦重点领域, 并遵循多阵地系统治理的原则, 不断提高意识形态治理效能。2021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明确提出, 要加强学校思想舆论阵地和网络思想舆论阵地的综合治理,形成多主体的综合治理格局。 具体来说, 一是要加强意识形态的学校阵地治理。 学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 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因此, 全党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到做好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坚决抵制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学校的包围、 腐蚀和侵染。 学校党委既要开展经常性的调研, 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现状有清晰的了解, 进而通过完善制度、 健全机制以及创新方法、 落实责任制等加强意识形态的治理, 又要强化学校课堂教学纪律, 重视理论性和探究性教学, 把握好政治性与学术性之间的界限, 以免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混乱。 二是要加强意识形态的网络阵地治理。 互联网已然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和主战场。 可以说, 谁赢得了网络, 谁就能占据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 当前, 网络已经不再单纯地以载体或工具的形式存在, 而是形成了时时刻刻影响人们生产生活、 思想观念的 “虚拟社会”, 构成了一个越来越庞大、 越来越复杂的舆论场。 自网络产生之后, 西方国家就“利用自身在互联网上的活动能量和规模制造舆论漩涡、 散布政治谣言”, 削弱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网络空间的影响力。 鉴于此, 全党要加强对网络阵地的有效治理, 一方面通过加大网络技术研发的投入, 积极应对新的网络传播格局所带来的新挑战,从而提升网络的防御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培养 “积极情绪的表达者”, 坚决抵制负面情绪在网络上的酝酿发酵, 防止产生实质性的群体性行为, 以此提升网络的进攻能力。
注释:
① 胡芳: 《批判与重释: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研究的反思与前瞻》, 《江汉论坛》 2019 年第1 期。
②③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 卷, 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 第178、 419—420、 166 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 卷, 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第598 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8 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170 页。
⑦⑧⑩⑫⑬⑮⑰⑱《列宁选集》 第1 卷, 人民出版社2012 年 版, 第19、 153、 326—327、 328、 328、 312、401、 341 页。
⑨ 《列宁选集》 第2 卷, 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 第96 页。
⑪㉔《列宁全集》 第34 卷, 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504、 136 页。
⑭《列宁全集》 第20 卷, 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 第112—113 页。
⑯《列宁全集》 第23 卷, 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 第41 页。
⑲㉒ 《列宁选集》 第3 卷, 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728、 490 页。
⑳㉓㉖ 《列宁全集》 第40 卷, 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 第334、 144、 338 页。
㉑《列宁全集》 第38 卷, 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 第39 页。
㉕《列宁全集》 第33 卷, 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 第51 页。
㉗㉘《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年版, 第33、 104 页。
㉙侯欣: 《新时代意识形态风险防控机制的四维构建》,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1 年第1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