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角下动漫视频的应用研究

2022-11-08

文教资料 2022年10期
关键词:动漫思政教育

张 峰

(青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少年强则国强,要培养青少年成为爱党爱国,能肩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发展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了指引作用。2020 年12 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布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也指明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高中的思想政治课、初中与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都属于思政课。采用“思政课一体化+动漫视频”的新兴模式来助力规划大中小学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落实思政课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育人全过程中的更好贯彻。

一、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2019 年3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在当前,思政课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铸魂育人是其目标任务,体现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在品德方面的根本要求,也体现了社会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应具有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的期待。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需要能够担当、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有别于以往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对当下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要不断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推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贯彻落实,又是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形成有机融合,互相配合的一体化共同体,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是学科发展的需要

“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以往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过程枯燥、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有限等诸多问题,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思政课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是现阶段和未来思政课的发展方向,国内专家学者的系统性研究,从不同方向角度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献言建策,也是思政课不断丰富内涵,实现自身发展的体现。思政课一体化是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为出发点,在遵循各年龄段认知和教育发展等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实现各学段的思政课在内容形式上的有机衔接,环环相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有助于进一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以及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认知规律,保持思政课育人目标和内容的一致性和贯通性,改善以往思政课在不同学段之间的衔接错位现象,实现破旧立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设置符合不同学段学生认知和心理特征的课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的积极性,夯实大中小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实效,真正做到让思政课入耳、入脑、更入心,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新建设。

(三)推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是个体发展的需要

青少年阶段是“拔节孕穗期”,也是道德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政课贯穿于青少年大中小学课程学习的全过程,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灌输与疏导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中小学的学生是思政课教学的受体,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存在差异,小学阶段的思政课教育重在道德情感的启蒙,初中阶段的思政课教育重在理想信念的塑形,高中阶段的思政课教育重在政治素养的提升,大学阶段的思政课教育重在社会责任的担当。思政课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体现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和新时代伦理要求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背景的推动下,许多地区在思政课一体化体系的内容上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在推进思政课一体化进程采用什么形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说教课程较为单一、枯燥;采用集体实地考察的形式覆盖面有限;严肃真实的纪实题材又难以做到“放之四海而皆准”,容易使低学龄段的学生失去兴趣,不利于一体化进程的整体目标的实现。

二、动漫视频在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中的优势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集,通过简单或夸张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并在一定的故事框架下依靠人物来展现作者的设计理念和主题思想。当代青少年是数字世界的原住民,很多人是在各种动漫的陪伴下长大的,对动漫有着很深的感情,而如今的动漫也一步步摆脱了过去幼稚、无营养等刻板印象,具有亲和力强、可塑性高、信息承载量大、价值观鲜明等特点,使其成为当下传播新思想,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载体。近些年动漫视频作为宣传教育的载体作用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我们经常能够在公共场合中看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交通安全、防诈骗等不同题材的动漫宣传片,我们同样也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动漫作品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作为推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一)动漫视频更加贴合受众

动漫凭借夸张有趣的人物设计、丰富包容的故事情节、鲜明的视听体验等特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迅速了拉近了与青少年之间的距离,也使得动漫文化的受众更加年轻化。通过利用动漫视频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灌输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成效。动漫不只是适合小学生看的视频题材,中学生和大学生同样是动漫文化的受众,动漫文化中所展现的虚构世界和设定能够开拓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动漫中主人公善良勇敢、不惧挫折、惩恶扬善的品性也为青少年传递者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二)动漫视频的选题更加灵活

在“思政课一体化+动漫视频”模式中,除了课本内容外,大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百年发展历程,小到聚焦古代某一历史人物、社会现象等,不同的题材都可以作为动漫视频的素材来源。以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为例,可以将党史中包含的丰富内容分类为人物篇、事件篇、精神篇。人物篇可以选择课本中没有或较少提及的革命人物,如邓恩铭(中共一大代表)、罗盛教(抗美援朝烈士)等;事件篇可以是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如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列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等;精神篇可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伟大精神,如建党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等。也可以紧跟时事热点,如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是如何从细节上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冰雪运动项目上运动健儿的出色表现、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的设计理念等;2022 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立100 周年,可以设计虚拟人物形象,跨越时间和空间串联共青团的百年发展历程,灵活地融合不同类型的史料,将不同时间段的文字和影视资料进行整合来还原和再现当时的场景,对大中小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引导,实现思政育人的目的。

(三)动漫创作方兴未艾

近些年来,我国不断扶持动漫产业的发展,国内专业的培训机构和职业技术学院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编剧、画师、配音师、剪辑师等动漫创作方面的人才,推动了一批本土动漫企业和动漫原创IP 的诞生。如普及国民历史的优秀漫画作品《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漫画生动形象地诠释了新中国成立前后在外交和军事上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后被成功改编为同名网络动画在各个视频平台上映,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甚至被央视催更。第四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中,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校企合作动画《拾级而上》,以阅读为切入点,以书梯比喻漫漫人生路,传达了作者“人生的璀璨来自每一步的攀登,家国的繁荣来自每一扇理想之门背后的努力”的创作理念;《越女长歌》则展现了“越剧皇帝”尹桂芳先生早年毅然选择戏剧道路的人生经历,在弘扬传统戏曲,缅怀越剧大师的同时,鼓励和致敬每一位勇敢追求自己梦想的女性。此外,《大鱼海棠》《姜子牙》《哪吒之魔童降世》等有关中华文化的原创电影更是收获无数好评。这些作品都坚持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得到了市场和观众的认可,这都证明了国内的动漫制作在不断走向成熟,具备制作内涵丰富、创意新颖的优秀动漫的实力。

三、如何落实动漫视频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过程中的应用

(一)加强动漫产业扶持力度,完善动漫分级管理体制

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和远景目标建议,到2035 年中国将实现建成“文化强国”,动漫文化是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动漫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产业链不成熟、抗风险能力较弱、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动漫企业作为动漫视频创作的主力军,在初期往往因经验不足而造成亏损倒闭,这就需要政府及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扶持这类企业的成长,如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高动漫作品从业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国内动漫企业的成长提供良好环境;为学校与动漫企业搭建合作平台,满足动漫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持续注入新鲜活力。动漫视频很大程度上借助于互联网的传播,但网络空间中往往鱼龙混杂,需要政府不断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监管,规范动漫分级审查机制,不能让动漫“在一种没有边界的情况下进行随意创作”。

(二)树立正确动漫制作理念,科学调研把握认识规律

召集优秀的动漫视频制作者参与到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的建设中来的同时,要注意由于动漫视频也是创作者设计理念的体现,因此也需要对创作者进行一定的培训,来使他们了解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的相关概念和内容,保持内容的正确价值观和立德树人的创作导向,坚持优秀动漫视频的正向引导作用。同时在将动漫视频应用于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寄希望于做出一段可以同时满足大中小不同学段思政教育目标的视频,这是由不同年龄段的认知和教育发展规律所决定的,相反,需要在遵循上述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的教材内容来进行不同的、针对性的设计。要对受众即大中小学的学生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可用的选题材料太多,应当了解他们所真正感兴趣的内容,有的放矢,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致使动漫视频的教育成效大打折扣,同时以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认真钻研大中小学课本,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构建思政协同育人新格局

在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一体化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是主导力量,起着关键作用,建设高素质、高质量、高要求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不仅要建设一体化的教师科学评级机制,还要激发教师提升自我教学素质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大中小学之间搭建可供思政课教师沟通交流的平台,做到互鉴互通、资源共享,纵向整合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横向统筹学段内思政课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构建思政协同育人新格局。当前一些地方大中小学的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的数量比例失衡,实际教学需求无法满足,因此需要持续加大对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力度,健全思政课教师评价体系,引导他们将动漫视频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课、道德与法治课中,动漫制作者也要定期听取思政课教师的关于动漫视频改进意见,以及同学们的反馈,不断调整动漫视频的内容方向。要明确不同学段的思政定位、逐级递进的教学目标和各有侧重的教学模式,如大学阶段侧重于理论性学习,高中阶段重在常识性学习,初中阶段侧重体验性学习,小学阶段重在启蒙式学习,通过分工协作,形成层次贯通、阶段目标合理的体系,发挥育人合力,提升思政课效力。

(四)多方位动员完善,推广思政课一体化资源库

动漫视频是“思政课一体化+动漫视频”模式中资源库的关键部分,政府应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资源库的建设中来,形成一支系统、专业、科学的动漫制作队伍,把关其中的每一个流程。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并非局限在一处一地,而是需要不同学段的学校共同配合,共同探索扎实推进思政课实现分层递进和螺旋上升的有效途径。将动漫视频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具有可迁移性,可以先在某地区进行试点,而后再进行推广,一方面借助互联网以及已经配备的多媒体设备,大大降低了将相关动漫视频做成资源库的难度和运行成本,能够实现“思政课一体化+动漫视频”的快速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当越来越多的学校参与到这一模式中来时,群策群力,能够实现资源库的不断完善和更迭。

四、结语

“思政课一体化+动漫视频”模式通过将动漫视频融入思政课教学当中,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与吸引力,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推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的衔接融合,最终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只有在全社会、全体思政课教师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使大中小学的思政课环环相扣,相互贯通,真正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作用。

猜你喜欢

动漫思政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锋绘动漫
开口笑
锋绘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