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障碍与破解思路

2022-11-08蒋迎春

文教资料 2022年10期
关键词:图书馆群众农村

蒋迎春

(闽清县图书馆,福建 福州 3508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中部署了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战略任务,此后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相关的政策不断丰富和完善。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主体,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和责任与乡村文化振兴的需求高度契合,因此其应当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现阶段乡村文化振兴相关研究发现,公共图书馆大多未能有效转变角色定位,未能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自身功能与价值,除了图书馆自身的发展与服务理念问题外,其还面临一定的外部障碍。因此,公共图书馆除了要正确认识自身责任,也要认清自身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外部障碍,积极整合资源或努力创新,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和服务能力对乡村文化振兴的促进价值。

一、公共图书馆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机制

(一)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功能

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主要集中在知识服务和文化观念传播两个方面,其中知识服务包含了一般文献内容服务和特殊知识服务,文化观念传播主要包含了全面阅读推广、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等。在此基础上,公共图书馆还会在信息技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规范等方面进行创新和发展,以此提高文化服务效率并推动社会文化发展。

(二)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功能促进乡村振兴的机制

仅从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的角度来看,公共图书馆的文献管理、文化服务特色能力可以在多个方面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支持。其中比较突出的机制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知识教育与传播提高农村群众基础文化水平,这类文化服务可以直接提高农村群众文化水平,并提高农村人力资源价值;二是通过改变农村群众观念、传播前沿信息等方式激发农村内部发展活力;三是通过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来打造乡村特色文化环境,为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等提供支持,使得文化振兴能够与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等乡村振兴目标紧密衔接起来。

二、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障碍

(一)地方政府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地方政策的支持,这样才能发挥其在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资源整合和协调支撑的作用。但当前我国乡村振兴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地方政府对于乡村文化振兴中各类主体作用的认识不够深入,存在忽视公共图书馆文化振兴功能的个别现象。受此影响,部分地方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条件有限,在农村地区开展分馆建设、特色文化宣传与文化服务等工作的效率相对偏低。

上述问题属于个别问题,在各地方乡村振兴发展中还存在另一类较为普遍的问题,即部分地方政府对乡村振兴中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重视度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农村社会经济与农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但改革开放以来二元化发展的遗留问题依然显著,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地区还存在明显的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物质生活水平偏低等问题,因此部分地方政府在乡村振兴早期实践中仍将重点放在了经济发展上。加之我国政府绩效侧重经济性指标,以文创为核心的文化、文明发展考核农村基层政府的约束力较弱(对城市和城镇的约束力更强),这进一步弱化了农村基层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度。受此类因素影响,公共图书馆在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时,难以获取充足的人才资源、物质资源、政策资源等支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条件。

(二)农村地区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经济与文化发展基础相对落后是当前乡村振兴实践所面临的现实性问题,与经济发展相比,农村文化发展基础落后的问题更为突出。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在不依赖政府提供新的人才、物质、政策支持的情况下独立开展乡村文化宣传和服务时,其服务效率和质量会同时受内部与外部条件的影响,其中内部条件主要为图书馆自身的馆藏资源、人才资源、管理与服务能力,外部条件包含服务空间、建设条件、文化服务渠道等农村基础条件。而目前农村文化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会对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服务造成一定的阻碍。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文化服务基础薄弱的具体表现如下:一是农村地区基础性文化服务空间缺失,目前我国几乎所有行政村都配备有图书室、文化室,但这类文化服务空间规模偏小,很难为公共图书馆的驻村文化服务提供有效支持,而且这类图书室和文化室的馆藏存在少、旧、偏等问题,公共图书馆需要额外投入资源以为其补充图书资源,或者需要投入更高成本来建设信息化终端,这会给公共图书馆在农村开展基础文化服务带来较大压力;二是农村地区公共文化空间存在被占用、被闲置的情况,除一般的图书室、文化室外,农村的其他一些室外大型文化空间(如文化广场等)大多存在被占用或被闲置的情况,公共图书馆在利用此类空间开展文化宣传和服务时也有可能遇到障碍;三是农村基层文化服务渠道不通畅,部分村级文化组织缺少定期组织村民文化活动的规划,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号召力不足,也有部分村级文化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与农村群众的需求不符,难以吸引群众,公共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在农村开展大型活动时此类村级文化组织难以第一时间动员和组织群众参与,这会严重限制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村民覆盖率及服务效果。

(三)农村地区文化发展氛围不足

乡村文化振兴中的文化服务是一种双向交互活动,实际服务质量及其衍生效果同时受到服务双方主观意愿的影响。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文化环境不佳,导致大部分农村群众对文化服务的需求不足,不能有效刺激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这产生了两类影响,一是农村群众对提供更多、更优质文化服务的呼声不高,导致文化服务主体对农村社会文化需求不够重视,缺少针对农村地区的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动力、文化服务创新积极性;二是农村文化服务主体在开展文化服务时获得的群众反馈不足,这对农村文化服务的持续与改进不利。此外,农村地区长期以来的文化服务低效、失灵等问题也抑制了农村群众自主发现文化需求和自主开展文化服务的意识。在这种环境下,农村群众对各类文化活动的期待值偏低,即便有新的主体参与进来、出现新的文化活动,部分农村群众也很难对其产生兴趣,这会导致公共图书馆在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面临群众参与意愿不足的问题。

我国农村地区文化氛围不足的问题主要由两类因素所致:一是农村群众过去在物质生活水平较低时不重视自身的文化需求,在这种环境下农村群众更倾向于被动、消极的生活态度;二是文化服务低效、失灵抑制了农村群众寻求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当然,解决此类问题也是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公共图书馆也需要将改善农村文化发展氛围作为关键任务。

三、破解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障碍的思路

(一)提高对乡村文化主体多样性及主体功能的认识

针对当前地方政府对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重视度不足的问题,建议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价值、公共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价值进行深入思考,矫正发展观念。一是正确认识乡村文化建设价值,将其提高到与农村经济发展等同的地位,然后做好政策配套、资源支持等,以此来提高地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水平。二是正确认识并深入挖掘公共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价值,围绕公共图书馆的公共职能定位与能力特点,进一步优化发展方案。

基于以上两点建议,地方政府可以尝试开展以下几类实践活动:一是调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明确农村文化建设任务,为相应建设和发展工作提供必要政策资源、物质资源支持,也为公共图书馆在农村地区开展文化工作提供便利;二是对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做细化设计,明确公共图书馆及其他公共文化服务主体的责任、权力等,一方面推动公共图书馆深入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公共图书馆在农村的文化工作提供政策支持;三是支持乡村图书馆建设,在农村建设独立的公共图书馆,缓解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时的资源与人才紧张问题。例如2018 年后山东昌邑政府明确乡村文化振兴主线,优先投入资金建设文化服务、展示宣传、开发利用相关的基础设施,对包括公共图书馆在内的多类文化服务主体提出了明确的农村文化建设任务,着力解决其资源与人才不足等问题,为当地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重要条件,成为了山东省乡村文化振兴的示范地区。

(二)加强农村特色分馆建设与配套资源支持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地方政府应加大相关资源投入与支持。一是灵活建设村级文化服务空间,政府可以根据行政村非流动人口数量等设置村级文化服务站、图书室、文化室等,为各类新型农村文化服务提供充分的环境支持。二是由政府部门牵头开展行政村图书室建设,一方面政府要与公共图书馆协作,深入调查农村群众文化服务需求,设计科学的图书室资源建设方案,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村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积极推进农村图书馆(以公共图书馆农村特色分馆等形式为主)建设,降低公共图书馆在农村就近建设特色分馆、搭建信息化终端的成本压力。三是针对公共图书馆数量少、人才紧缺的问题,由政府协助公共图书馆建设村级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可采用驻村服务队、流动服务队等形式为农村群众提供长期性文化服务,既能保证公共图书馆面向农村服务的持续性,也能保障公共图书馆在农村开展文化服务的质量。例如2018 年广东省政府在发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后,开展了全面性的乡村文化振兴需求调研与资源调配工作,明确了政府出资新建文化站、图书室等任务,降低了图书馆资金压力,同时调整公共图书馆编制方案和人才管理方案,为其解决了部分人才紧缺的问题,并较早推出了文化下乡轮转模式,有效提高了农村文化服务持续性。

地方政府在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以上几类资源支持之外,还应在经费和制度层面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保障。一是经费方面的保障,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基建专款专用监督工作,确保新投入的农村文化基建资金落实到位。二是加强农村文化服务监督,确保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场地、设施等不被占用和闲置,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多主体联合的文化服务模式,充分考虑村级文化服务主体能力有限的问题,由公共图书馆及其他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各类文化场馆、文化工作组织等)合作,轮流利用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开展文化宣传与服务,提高文化设施利用率并维持农村文化生活“热度”。

(三)探索直接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服务方式

前文中提到的两点建议主要针对地方政府部门,公共图书馆本身只是寻求政策支持、协调政府部门和社会主体力量的角色。而在解决农村文化发展氛围不足的问题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必须承担起主体责任,深入调查并解决农村文化环境问题,同时积极探索直接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服务方式。

首先,要科学破除农村“贫困亚文化”的遗留影响。公共图书馆应承担起城乡信息交流和政府政策宣传责任,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缩小农村群众与城市群众的信息差,让步入小康社会的农村群众逐步了解现代道德观念、了解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形成先进的发展理念,以此来提高群众对更高质量物质生活、更丰富多元的文化生活的期待,也由此激发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公共图书馆可以甄选现代生活类文化作品、图文与视频新媒体文化内容、精当且直观的政策解析内容等,帮助农村群众快速了解和接触现代生活方式;同时做好基础信息技术教育与宣传,帮助群众掌握自主搜集、了解前沿信息的能力,进一步缩小城乡信息差。

其次,要彻底扭转农村文化服务低效、失灵等问题。公共图书馆可以接替村级文化服务组织的部分工作,在农村教育、阅读推广、专业培训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持,包括农民发展需求分析、农民文娱需求分析、阅读推广模式分析、农民技术培训协调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村文化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公共图书馆应积极与公益性教育培训组织进行合作,利用自身的文献储备、情报收集与分析等专业技术,分析农村群众需求度高的技术信息,提高农村技术培训的精准性及培训效率。通过此类方式使农村群众真正感受到文化服务的价值,提高其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认可度,激发农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

最后,要精准挖掘农村群众的根本需求,运用自身专业能力提供特色文化服务。图书馆的知识传播应与农村群众的发展需求相匹配,公共图书馆要对地方乡村战略进行持续研究和分析,以提高人力资本价值为基本目标,及时准确地向农村群众传授与振兴发展相匹配的知识和技术,在此基础上引导群众自主学习,并指导帮助群众寻求新的就业方式、创新生产方式。同时,知识服务不应局限在教育层面,图书馆还应将自身特色能力应用到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一方面发挥图书馆的保护、传承和传播功能,让农村群众重新发现并重视被忽略、被遗忘的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运用自身的文化开发能力,帮助农村群众挖掘特色文化的经济开发价值,例如将特色文化与乡村文旅服务、乡村文化产品制造、文化内容创作深度融合,使文化服务作用于乡村发展。例如安徽黟县碧山计划就包含了大量乡村文化开发工作,该计划中就有公共图书馆参与当地传统文化典籍整理等工作,为当地古村落文化保护和半商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既为群众提供了新的就业与经营机会,也向群众传授了配套知识,做到了文化保护开发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

四、结语

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功能与乡村文化振兴较为契合,但现阶段农村文化环境不完善,政府应重视农村文化发展,重视公共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图书馆也需积极构建良好的农村文化发展氛围,以专业和精准的资源供给、咨询服务、产业指导等服务,提高农村群众对文化服务质量的感知,激发农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主动发展文化服务的动力。

猜你喜欢

图书馆群众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图书馆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去图书馆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