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活越来越有“数”
2022-11-08
近几年,全国各地数字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展开,农村地区老百姓的生活正在改变。
在线认养稻田 带村民致富增收
重庆酉阳县花田乡何家岩村,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历史上花田贡米曾30次进贡入宫,何家岩村手里明明端着“金饭碗”,但销路不畅却让这些米卖不上价。
2012年,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 000元。
2021 年,酉阳县、中国农业大学和腾讯联手以何家岩为试点,共同发起“重庆酉阳共富乡村”建设项目,并为此打造了“何家岩云稻米”智慧认养。
2022年5月,“何家岩云稻米”小程序正式上线,用户可以在线认养1平方米稻田,并通过慢直播实时观察稻米生长情况,见证水稻发芽、茂盛、丰收。上线仅30小时,第一期3.8万平方米稻田全部认养完毕,交易额超36万元,认养人来自全国各地。
积分换羊 乡村管理数字化
2022年,农业农村部全面启动实施“耕耘者”振兴计划,面向乡村治理骨干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开展免费培训,计划未来三年线上培训100万人,线下培训10万人。
“积分制”是“耕耘者”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积分制”全称“村级事务积分制管理”,是首发的数字乡村治理工具,把村规民约、户主档案、量化条款及组织流程都搬到了线上。村民鼓励教育,加分;搞好卫生,加分;参与公共事务,加分……通过小程序,村民可以在线申报积分,村干部通过平台进行审核,每月定期公示后自动落档到系统,极大地方便了积分的查询,被称为农村版的OA审批流程。
2021年8月,广西河池市大崇村村民蒙月妹,就用积分兑换了6只瑶山羊的养殖权。“积分制”使大崇村面貌大大改善,以前无人认领的公共事务,有了着落:山路有落石,队长组织村民去清理;公路路面的卫生,村民们自觉去打扫……
“云上医共体” 看病会诊更方便
2020年11月,浙江省天台县上线全国首个县域“云上医共体”,覆盖县、乡、村三级120家医疗机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
村民王奶奶突然感到头晕,测量血压时收缩压为18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105毫米汞柱,家人立即将数据传给她的家庭医生——县人民医院医共体街头分院医生陈斌,陈斌医生及时上门检查,初步诊断有脑梗风险,便利用随身携带的“移动诊间”系统呼叫总院专家进行远程会诊。出院后,王奶奶说:“以前村里有人突发疾病,需要翻越几十里山路到县医院。现在有了‘云医生’,能连线县级医院的医生帮我看病,真是太方便了。”
守护农村老人 推进智慧养老
家住重庆巫溪县通城镇龙池村的俞婆婆,丈夫和独子相继去世,自己也身患腿疾,“脏乱差”是几年前走进俞婆婆家的第一印象。为了改善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公益组织通过“银龄关爱项目”在巫溪县开展“一蛋一奶”及其他种类的营养餐配送,组建起一支农村互助养老员队伍。
此外,当地开展智慧养老试点,面向老人研发的“隐形护理员”AI守护系统,已在巫溪县通城镇独居老人中展开应用,打通农村养老最后一公里。
2022年智博会期间,重庆市政府基于“满天星”计划,与腾讯等知名企业达成14个签约项目,进一步促进数字产业快速发展。
在希望的田野上,数字化给乡村装上了强劲的翅膀,让乡村振兴加速更加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