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楝树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2022-11-08

新农民 2022年20期
关键词:楝树造林土壤

马 龙

(滁州市皇甫山国有林场,安徽 滁州 239000)

楝树皮呈灰褐色,纵裂形状。叶为2~3回奇数的羽状复叶,20~40cm长。花顶长3~7cm,宽2~3cm。花瓣淡紫色,两面柔毛,花药生于内侧,一般4~5月开花,10~12月结果。核果的形状呈椭圆形,长1~2cm,宽8~15mm,一般有4~5室,每室有1颗种子。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多少偏斜,边缘有钝锯齿,有时被星状毛,后两面均无毛,侧脉每边12~16条,广展,向上斜举。在湿润的地区喜生长,有很强的适用性,也可以在酸性或者微酸性的土壤上生长,比如红壤土、黄壤土等,并且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例如树木虫害防治,也是家具、建筑、乐器等良好用材。楝树树形优美,叶型秀美,冬末春初开浅紫色花瓣,颇漂亮,且有淡香,宜作庭荫树及绿化树;加上耐粉尘、抗二氧化硫,是优良的大城市及规划区园林绿化植物,宜在草地孤植、丛植,或配植于池塘边、道旁、山地。该树既可抗吸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害物质,也是除虫能人,可预防12种比较严重的农牧业虫害,被称作零污染的绿色植物灭虫剂。

1 栽培技术

1.1 生长环境

在中国,从河北、山西、陕西南部及甘肃东南部,东至台湾,西至四川、云南,南至海南省均有野生或栽培。垂直分布范围各地相差悬殊,河南伏牛山南坡为海拔700m左右,云南可达海拔1900m。生于旷野或路旁,常栽培于屋前房后。该植物在湿润的沃土上生长迅速,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土、中性土与石灰岩地区均能生长,是平原及低海拔丘陵区的良好造林树种,在村边路旁种植更为适宜。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碱、耐瘠薄。适应性较强。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苦楝喜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为12~20℃造林地一般在海拔800m以下。在海拔200m左右丘陵区,土层深厚、通气、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生长也不错,可培育成中小径材,在低山区可培育大径材。凡属酸性或微酸性土类上,如红壤土、黄壤土、沙壤土,黑沙土及其他类型的填方土等,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水分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均适宜栽种苦楝。

平原地区选择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宜林地,不宜选择粘重土壤,土壤含盐量一般小于0.4%;低山丘陵地区选择背风向阳、土壤疏松肥沃的山麓、山谷地,土层厚度应大于30cm。

清理和整地:清理造林地上的碎石、枯枝、杂草;采用块状整地或带状整地。在低山丘陵地区,可采用水平阶或鱼鳞坑整地。整地结合使用腐熟有机肥,用量2000~5000kg/667m;深翻土壤50~80cm,整平耙细待用。

1.2 培育楝树苗

对于播种地的要求:排水良好,地形平坦。身处平原地区要选择肥沃、湿润、排水系统好的土地,土壤的含盐量一般小于0.4%;那些身处低丘陵的地区,选择背风朝向为阳,土壤肥沃的地形,厚度应该大于30cm,同时在栽培前将土壤进行彻底的消毒工作,以免以后的病虫虫害的发生。造林密度初植可用110株/667m或50株/667m,初植株行距2m×3m、3m×4m;也可直接用低密度、大株行距造林,株行距5m×6m或4m×6m。若培养大径级木材,对初植密度大的林分应施行中期间伐。栽植穴规格可用50m×50m×50cm、60m×60m×60cm、70m×70m×70cm。

选择春天播种育苗或者秋天播种育苗都可以,同时在播种育苗的时候原则那些健康,没有受过虫害,未遭受过外部侵蚀的树木。采种时间在每年11月,在果实成熟后,收集种子,将果实种子浸泡于水中,其次用旋转揉烂的方法以去除果肉,耐心洗涤干净,去除杂质,然后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保存,同时进行晒种工作,对种子进行杀菌、消毒。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楝树的果实坚硬,需要进行专业的处理方法,总结如下:一是播种前选择0.5%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浸泡工作,时间为2~3min,之后再用清水清洗即可。二是首先将种子放在阳光下暴晒两到3d,再把果实种子放进热水中浸泡,等待果肉变软以后,即可搓揉洗净。

等待第二年的春天,大概在3~4月的时候,取出之前的育苗,先用温水处理,两份开水,一份冷水,早晚各浸泡一次。在浸泡后再取出种子,再冲洗一次。在之后的早晨和晚上分别采用这样的方法,在重复这样的工作四到五天后,即可进行播种了。或者还有一种方法,首先将种子浸泡在水中,时间为一夜,其次用草木灰拌种的方法,再掺进混合湿沙进行催促芽苗生长发育,待种子露出了一点胚芽即可。播种量为每20~30g/m,深3~5cm,行距为20~25cm。再播种后轻轻按压,但是不可力气过大,会压死树苗。也可以用地膜镇压的方式,保持土壤的湿润,10~15d后出苗。楝树每个果核内有大概4~6粒种子,当小苗长至5~10cm的时候,在阴雨天气进行间苗,按照株距15cm来间苗,每簇留一株即可。一年过后,苗高1~1.5m,地径1.5~2cm的时候即可造林,播种量为约18kg/667m。

在播种后把水浇透,一直到出苗期间不需要再浇水,根据天气的好坏再适时浇水,浇水的时候不要使劲浇灌过多,要做到细水浇灌。当木苗不断生长,需水量也在不断加大,这种情况可以加大浇水量。

在2月下旬或者3月上旬选择直径为0.5cm的苗跟,将苗剪裁成15cm的插条再进行扦插,上面部分为平截,下面部分为斜截,15~20cm为扦插株距,30~40cm为行距。在扦插工作结束后,将周围的土壤按实。到了4月上旬插橞上的不定芽相继发了芽,当苗长成6~8cm的时候,只留下一个荫蘖,把荫蘖培养成苗干,再减其他的荫蘖。

在育苗一年后,苗长到120~200cm高时即可移栽。当秋季落叶后至第二年春天出苗前进行移栽,按行株距200cm栽植,穴深和穴径50cm,穴内施足基肥,覆一层土,让根部舒展,再浇水,填平穴。移植后要做好苗体的保护工作,例如除草、松土以及病虫害管理预防,促进苗体的正常发育。

1.3 抚育管理

计算检查造林成活率,造林成活率不合格的造林地,应及时进行修补或重新造林。同年补植要用同龄大苗体,次年补植要用当年新苗。栽植后的3年内应加强土壤水、肥管理。每年施肥3次,浇水4~5次。在5、6月份各施一次速效肥,幼苗期以氮和磷为主,速生期以氮和磷和钾三元素复合肥为主,用量以每株0.5kg为宜。施用方法:在距树干20cm处挖放射沟4~7条,宽度、深度为10~20cm,将肥料均匀撒入沟内,覆盖土壤,随后灌水。与此同时,要做好日常的管护工作,在幼苗期间就要松土施肥、对病虫进行防治。另外应及时进行除草,并与扶苗相结合。对树穴内外的杂草、杂灌做到除早除小除了。每次浇水后地表土层干结时应给林地及时松土,松土除草应做到不伤害苗木根系,深度一般10~15cm。

楝树自然生长,枝条低,树干短。为了培育笔直木材,可以采用“剪树枝,抹去稍部”的方法。操作过程如下:首先,剪切稍部,一年时间进行幼苗造林。用大苗造林后,切掉地上部分的1/3~2/3。第二年至第三年,连续切断前一年的未成熟稍部,连续切割2~3a,直到达到木材所需的高度。然后让它自然生长。斩稍的时候用锋利的刀从底部到末端轻轻切割顶部,切口应光滑,无裂开和剥落,以防止积水和霉菌形成死接缝。第二种方法是抹去芽部,剪下后期侧芽的侧枝,当侧枝前后生长到10~15cm时,选择一个靠近切口的侧芽作为主干培养。选择的侧芽应与前一年留下的芽方向相反,以便矫正树干并使其笔直。每年剪芽、擦芽前后,分别松土除草1~2次,施用有机肥1~2次,使树干挺直、快速生长。根据经营条件、生长的状况、立地的条件等自然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2 病虫害防治方法

主要病害有红蜘蛛和介壳虫、锈壁虱、丛枝病、溃疡病、叶斑病、花叶病、苦楝斑叶婵、星天牛为害。

(1)红蜘蛛和介壳虫:为害苗木和幼树。防治方法:可喷1∶1500倍或1∶1000倍的乐果乳剂防治。入冬用石硫合剂涂刷树干,以防治介壳虫的危害。

(2)锈壁虱:该虫1年多代,5~10月均能为害,7~8月气温高,繁殖快,为害更为严重。防治方法: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6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1000倍液防治,喷药时,应将叶背、叶柄、嫩枝、嫩梢全面喷湿,喷药7d后如发现嫩梢仍停止生长,应再喷药。

(3)丛枝病:发病后,顶芽枯萎,腋芽连续出现,节间显著缩短。腋芽形成的侧枝继续抽出侧芽。植株自上而下干枯,最后整个植株死亡。从每年3月开始,高峰期为4~5月。叶蝉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在5月下旬逐渐减少。防治措施:喷洒光合素+八方上孟+800倍和林道病原体清液,防治叶蝉是防治该病的关键。

(4)溃疡病:发病初期在皮孔边缘生灰色小泡,开始病斑发软,并有褐色液体流出,后期逐步干缩下陷,着生小黑点。发病严重时,绕枝条一周上部即可枯死。一般在主干上发病严重。每年4~5月浸染,5~6和8~9月是两个高发期。防治措施:秋季清园,刷禾林道树木涂白剂,早春3月喷一次禾林道清园,4~5月每月喷一次禾林道腐烂病套装。

(5)叶斑病:叶片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病斑,病斑灰白色或褐色,后期出现穿孔或深褐色,着生黑色小颗粒。每年5~9月,高温高湿发病严重。防治措施:光合素+扫斑,或光合素+禾林道叶斑清喷雾。

(6)花叶病:幼苗期染病,变黄枯萎,幼叶为深浅绿色相间的花叶,植株矮小。成株期染病,新叶为黄绿相间的花叶,病叶小,皱缩,严重时叶反卷变硬发脆,常有角形坏死斑,簇生小叶。病果表面出现深浅绿色镶嵌的花斑,凹凸不平或畸形,停止生长,严重时病株节间缩短,不结瓜,萎缩枯死。防治措施:光合素+禾林道花叶清或光合素+绿展。

(7)苦楝斑叶蝉:同翅目叶蝉科。群集叶背吸食汁液,被害叶片由苍白变为红褐色至焦枯,引起早落。在山东,4~7月是主要危害期。防治措施:喷施光合素+八方尚猛或禾林道蚜虱清。

(8)星天牛:鞘翅目天牛科。4~5月成虫出现,5~6月是羽化盛期,也是产卵盛期,卵多产于地面以上树干,幼虫皮下蛀食,往下蛀食一段时间在蛀食木质部,转向上,10月开始越冬。造成苦楝枝条干枯,树势衰弱,甚至死亡。防治措施:成虫用禾林道蛀虫清或攻牛1500倍喷雾,幼虫用禾林道清蛀套餐或透翠杀虫套装。

(9)甲壳虫:幼虫吃茎的基部,留下啃树干可以苦楝树截断或死亡。防治方法:捕捉成虫,虫卵破坏,而且还与浸泡药棉塞进钻孔原药敌敌畏,用泥密封的80%。人工捕捉,可用毒饵诱杀。

3 日常养护管理与学习

楝树耐水湿,不耐干旱,要及时补水,特别是夏季。但忌积水,根部积水导致烂根,树势衰弱。所以透气疏松排水良好的土质适合生长。每年施禾林道有机肥+土壤疏松剂1~2次,改善土壤透气,排水良好,避免积水。

防寒保温,山东地区新栽的要做好防寒防冻工作,浇灌防冻液,树干保温,根茎部保温等。早春喷施芸苔素+防冻液,减缓冻害。移栽时土球尽可能大,保留多的根系有利于成活。可以定植后浇灌禾林道生根液+根腐灵,树体输液等措施,促进生根,提高成活。

楝树具有喜温暖、喜湿润、耐碱、耐贫瘠的特点。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含有丰富的、通透性好的沙质土壤为宜。但微酸性的红壤、黄壤、砂壤、黑壤等也都是可以用来种植苦楝的。不过要注意的是重黏土以及排水不良的阴地也是不适合种植苦楝的。整地的时候要将田间的碎石、枯枝、树根、杂草等清理干净;同时结合基肥进行翻整。基肥的用量每亩控制在三千到四千公斤,主要以有机肥为主。最后将土块敲细、地面整平,等待种植。

楝树的花,性味寒、苦,归肝经。中医认为其具有清热祛湿、杀虫止痒的功效。临床常用来治疗癣、头癣或者是夏季暑热导致的热痱。治疗时既可以口服,也可以研末外敷,外用还可以杀头虱和疥虫。楝树子外用于冻疮及皮肤破裂时可将新鲜果肉捣碎涂抹患处,有舒缓瘙痒及疼痛感;苦楝子与凡士林或熟猪油混合做成的油膏,可治头癣,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所苦楝子所含的川楝素对猪蛔虫、蚯蚓、水蛭等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具有驱虫、抗病毒、抗炎、镇痛等作用,同时可以阻断神经肌肉接头间的传递功能及对金黄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等。苦楝皮用以清热解毒、除虫。常见于医治寄生虫、蛲虫、风疹、疥癣。楝叶用以止疼、除虫。常见于医治寄生虫、疝气、跌打损伤肿疼、皮肤湿疹。

4 结语

楝树树形优美,枝条优美,香浓浓郁,同时耐烟尘、抗二氧化碳的能力强,同时可以杀菌。可以作为城市的行道树,是城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楝树若于其他树种植,能起到对树木种植的防治作用,也可以作为建筑物旁的装饰物。楝树有很好的抗二氧化硫作用,比较耐烟尘,而且还有杀菌的效果。楝树树形优美,且楝树花清新淡雅,所以经常用来作为一种绿化植物,比如路旁和庭院都可以种上楝树来美化环境。而且楝树与别的树种一起种植还可以预防虫害。

楝树同时是一味很重要的中药,它的树皮入药性寒味道较苦,但有毒,可以治疗癣病,杀虫。楝树的叶子也有毒,一般用来止痒止痛,清热燥湿。果实有下毒,入药后可杀虫,止痛行气。楝树花味道比较苦,入药可以祛湿,清热,止痒,杀虫。楝树是一种药植,不但它的果子能够作为中药材当药,它的树根和花瓣历经生产加工后也可作为中药材当药,它的树根当药能用来医治廯病。楝树的花瓣味儿很苦,当药有去湿气、清热解毒、消痒、除虫的作用,能用来医治蛔虫症。

猜你喜欢

楝树造林土壤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土壤
改造土壤小能手
数字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楝树花开,蔷薇正艳
湖南省今冬明春计划人工造林150万亩
楝树种子
土壤的平行宇宙
楝树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