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燃烧理论的高校网络舆情演化路径和处置机制研究

2022-11-07吴娟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高校

摘要:伴随社会转型,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高校改革进程加快,高校大学生群体处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形成的关键时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表达诉求愈发强烈,网络人际关系的紧密性进一步增强,情绪化、极端化思维的放大镜效果凸显,导致高校网络舆情一直处于高位态势,其复杂多变的呈现方式成为高校治理的重中之重。文章以社会燃烧理论作为研究范式,审视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及其特征,基于“燃烧物质”“助燃剂”“点火温度”三要素建构高校网络舆情演化路径生成机理的模型,通过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网络舆情处置机制,提出从消除网络舆情产生“燃烧源”、掌控网络舆情产生“助燃剂”、切断网络舆情产生“导火索”方面入手,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正确导向,从而维护高校安全稳定、促进高校和谐有序发展。

关键词:社会燃烧理论;网络舆情;高校;舆情演化;处置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6;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9-0090-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支持项目“基于社会燃烧理论的高校网络舆情演化路径和处置机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TJKDJD2021-Y05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新闻舆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高校切实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网络舆情的高发态势引起了社会、学校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其爆发数量激增、单体规模扩大,发生发展的影响范围往往超越群体圈层和年龄段,并在校外引起轩然大波,对整个社会的网络舆情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次生危害。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及其特征

互联网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影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大学生群体作为信息流转活跃的人群,身处泥沙俱下的网络舆论生态环境中,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受到巨大的影响。

高校网络舆情是在特定的网络空间中,以学生群体为主体,以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热点、焦点问题为关键点,使用媒介,在互联网平台上,通过语言、文字、图片的方式表达自身的情感倾向、意见建议和态度立场的集合。由于个体差异,其产生的网络态度和言论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相互交织,形成多层次、多重要素的复杂关系。学生群体属于弱势群体,备受各界关注,极易激发家庭与社会的矛盾,因此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处理情况容易“点燃”社会大众情绪。

(一)主体对象特殊,“异化共鸣”现象显著

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是大学生,他们正处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形成的时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但其本身不具备相对稳定的社会心态,欠缺社会经验,甄别能力较弱,容易被外界所传播的信息牵引,影响思维判断,做出一些不理性、不正确的行为。在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场域中,学生由于对事件的呈现过程缺乏深刻的认知,产生以偏概全的理解,容易形成偏激、冲动的非理性认知并感性发声,演变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源头。

(二)群体活跃附着力强,失控状况突出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阶段正是自我意识觉醒并期待得到社会认同的时期,对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有较高的包容度,乐于接受并以此为乐趣。网络空间中彼此熟悉、相互信任、价值观相似的一群人相互交流、相互认可,以至于在极端情况下,易受到群体行为的情绪感染,一旦群体中多人出现应激反应,并在群体中得到肯定和支持,便会助长这一行为,造成大学生群体性网络表达的扭曲和极端化,给高校带来危机事件。

(三)圈层朋辈刺激,“同类聚集”状况明显

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媒介与人的融合作用在人与信息的交互中被放大,大学生群体就处在这样的隐匿化“同类聚集”圈中,背景相似的群体被黏着在相似的信息闭环中,认知与思维具有相似性,拥有相似的用户行为数据,不一致信息会被屏蔽,沉浸在自己想看的信息世界中,形成“意见茧房”,其个性特征不复存在,跌入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的“沉默螺旋”,在群体中放大非理性冲动,采取暴力极端行为。

二、高校网络舆情与社会燃烧理论的相关性

牛文元运用自然燃烧原理将社会的不稳定状态与自然界的燃烧现象进行合理的类比[1],提出社会燃烧理论,指出自然界中的燃烧现象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燃烧物质、助燃剂和点火温度,三者缺一不可且存在突发性,这与高校网络舆情具有的突发性和聚集性、其危害的叠加性和不可替代性有内在的一致性,由此可见,将社会燃烧理论与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合理的融合与研究是具有一定适应性的。

三、基于社会燃烧理论的高校网络舆情演化路径分析

(一)充分积聚的高校网络舆情“燃烧物质”

1.高校外部复杂的社会矛盾

首先是西方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冲击,敌对势力利用网络渠道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文化内涵,发布带有煽动性和攻击性的言论,动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准则。其次是转型期社会内部矛盾的交织,当矛盾得不到及时处理或者处置不当,随时都有可能发展为突发事件的源头。高校是社会稳定的窗口[2],大学生政治敏锐性强,时刻关注并通过各种途径表达意见和看法,一旦形成规模,便会演变为一种思潮。最后是高校周边不良氛围的危害,高校社会化办学改革与社会融合的趋势愈发明显,高校周边大量复杂的从业人员与高校学生频繁接触,且常出现与周边人员的矛盾冲突事件。

2.高校内部存在的诸多现实性问题

首先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下高校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造成高校办学质量下降:师资紧张,教学水平低下;教室、食堂、图书馆、学生公寓、运动场等难以满足学生学习生活需要;后勤服务保障不到位,不能适应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其次是高校内部管理跟不上新形势发展,当自身管理漏洞未得到及时弥补时,高校与学生便成为矛盾体,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就会形成燎原之势,在大学生群体中掀起风浪,从而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最后是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还不够深入和全面,覆盖率較低,部分高校只重视学生成绩、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忽略了综合素质培养在学生成长关键环节的重要意义。

3.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各类矛盾问题

首先,学习和就业压力。00后的大学生自入学之初,就经历周围人考研、保研、硕博连读等压力传导,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更是伴随整个大学生活,种种压力如果无法得到有效疏解,可能会导致自杀等恶性事件发生。其次,经济和家庭压力。一是来自不同城市、不同家庭环境的学生生活在一起,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不同学生的消费水平不一,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理严重失衡甚至扭曲变形,网络借贷、校园贷等事件屡见不鲜。二是家庭关系的不和谐也会变成学生群体偶发事件的“导火索”,使学生产生不理智行为。最后,生理和心理因素。大学生群体所处年龄段缺乏问题分析的思辨性,在处理矛盾和纠纷时易情绪化,行为缺乏理性判断,会出现不计后果、行动快于思考的情况。

(二)催化助推的高校网络舆情“助燃剂”

1.谣言肆虐

谣言是未经证实、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网络为大学生群体打造了一个各抒己见、交流观点的自由市场,参与热情空前高涨,但信息传播飞速化、网民参与匿名化、意见表达情绪化、立场观点极端化都为网络舆情的发展埋下了隐患。高校官方媒体通报不及时,导致谣言伺机而生,网络人际关系紧密,促进了猜疑、恐慌情绪的传播,掩盖事实真相,刺激非理性情绪蔓延和负面舆情攀升,为高校处置危机事件增添了难度。

2.信息异化

在高校网络舆情中,信息异化包含主体异化和客体异化两方面。主体异化体现在大学生群体缺乏思辨的畸形心理导致的非理性认知,情绪化、极端化的思维容易导致群体无限度夸大事态的严重性。客体异化表现在由于学校与学生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学生对事件的认知片面化,且容易形成先入为主的观念,易固化,给高校的公信力带来威胁。

3.网络推手推波助澜

网络平台上存在着“网络大V”“知名人士”“意见领袖”等,他们在各自领域拥有众多粉丝和一定的影响力,具有自身的价值倾向和表达意愿,能够影响和带动周边粉丝对事件的判断,因此,他们的观点对舆论的走向至关重要。面对高校中的敏感问题,部分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发表一些夸大歪曲的信息甚至无中生有的言论,警惕性和辨别能力较弱的学生极易受到不良舆论的影响[3]。

(三)随时引爆的高校网络舆情“点火温度”

高校网络舆情在“燃烧物质”积聚充分、“助燃剂”催化助推的情况下,一遇到合适的“点火温度”,即可达到“燃烧”状态。“点火温度”包含两方面事件,一是社会性的突发事件,如地震、洪涝、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范围广、持续周期长,对人员的伤害性较大,经济损失较为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二是发生在高校内部的事件,如校园治安、图书馆占座,如食物中毒、火灾、学生意外伤亡事件等。

四、基于社會燃烧理论的高校网络舆情处置机制

(一)消除高校网络舆情产生自燃源——“燃烧物质”

第一,加强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提高学生应对高校外部复杂环境的能力[4],构筑应对网络舆情的“防火墙”。一是结合社会发展和高校实际,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强化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抵御西方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二是增强广大师生的政治敏锐性和风险防范意识,引导师生理性看待问题,与各种错误思潮和社会丑恶现象作斗争,屏蔽不良言论和有害信息。三是强化高校学生的法治意识,面对复杂的周边环境,学会自我保护,必要时能够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第二,提升高校内部建设管理水平,优化办学条件,坚持以生为本,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消除舆情产生的根源,有效防控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一方面,优化硬件设施设备,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科研平台,加强新媒体建设,搭建各类新闻平台,畅通高校意见表达渠道,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倾听学生的利益诉求,化解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初始矛盾;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校园归属感,增强学生的爱校、敬校、荣校意识,形成学生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的凝聚力,让学生主动增强与学校的美好未来同向同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强化心理干预。首先应注重培养大学生乐观、坚韧、豁达的品性,使其养成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在面对挫折、压力时,在逆境中能够经受风浪和考验,针对心理普查重点学生建立心理帮扶档案,通过心理干预将消极心理转化为积极心理,使舆情事件伤害最小化。其次,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强化大学生媒介应用的警惕意识、独立判断和灵活处置能力,针对接收到的信息,能够分辨其真伪,理解其意义,保持怀疑态度求证相关依据,以文明合法的方式,客观表达自身诉求。

(二)掌控高校网络舆情助推器——“助燃剂”

1.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极在网络平台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掌控舆论发展走向

一是融入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加强对网络宣传阵地的建设与管理,对大学生加以引导,提高其是非辨别能力,规避错误信息的不良引导。二是高校应当将学生常用的媒介作为学校思想宣传工作的“喉舌”,积极正向“发声”,增加透明度,维护校园安定。三是高校需优化外部舆论环境,多与主流权威媒体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避免外界对学校的恶意抹黑,当负面舆论发生时,高校应第一时间挖掘真相,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客观公开相关信息。

2.用好校园网络“舆论领袖”和高校舆论宣传队伍,加强舆论正面引导

通过“舆论领袖”引导高校学生网络集群。将学生组织领导者、活跃分子等培养成校园网络“舆论领袖”,在高校舆情事件中成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披露真相,合理引导。组建专业的高校舆论宣传队伍,做好高校负面舆情的应急管理工作,聘用专门人才负责高校信息发布和舆情监测工作,阶段性更新知识体系,优化学校网络舆情管理的应急预案,针对突发网络舆情事件,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信息发布工作、做好事实澄清和答疑解惑,多手段、多渠道持续发布后续进展和调查处理结果。

(三)切断高校网络舆情导火索——“点火温度”

第一,搭建高校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全面监测和掌握高校网络舆情,实现快速预警,及时发现和扭转负面舆情,阻止网络谣言扩散。通过高校搭建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非法网站、个人攻击情况,及时过滤虚假、反动言论和报道,一旦发现舆情异象,第一时间发布正面信息引导舆论走向。

第二,加强高校信息沟通和舆情处置能力,防止负面舆情扩散和蔓延。突发事件爆发后,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要保持信息畅通,以消除不必要的恐慌,稳定校园秩序。

当事件发生后,高校要及时向全校通报事件原委、处理意见、应对措施等,与法务部门、网信部门等做好沟通,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建构“宿舍舆情监测长—班级舆情监测员—班委同频摸排—辅导员精准预防”四位一体的舆情信息沟通体系,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妥善应对异常情况,最大限度地控制负面网络舆情的扩散。

五、结语

高校网络舆情是有效检验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晴雨表,基于社会燃烧理论,以物理学视角分析高校问题,能更加完整地勾勒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文章融合传播学、心理学等诸多角度,针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和处置机制提出了切实可操作的思路,以期为高校保持网络舆情的安全稳定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牛文元.社会物理学与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1):15-20.

[2] 赖英腾.社会燃烧理论框架下的高校危机分析及其治理[J].赤峰学院学报,2010(2):177-179.

[3] 樊琳,张生,丁社教,等.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化机理及其应对策略[J].当代青年研究,2020(4):90-95.

[4] 唐平秋,周嫱.社会燃烧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危机事件应对策略[J].高教纵横,2015(6):43-46.

作者简介 吴娟,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舆论。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高校
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