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领导群众体育事业的历史演进与基本经验

2022-11-07叶红辉

关键词:历史演进群众体育基本经验

叶红辉

摘  要:群众体育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民为中心”全民健身理念的生动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体育事业经历初步探索、蓬勃展开、深入推进和提升革新的百年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党领导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继续汲取历史智慧,坚持党对群众体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积极构建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制度体系,赓续群众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勾勒群众体育事业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与美好蓝图。

关键词:党的领导;群众体育;历史演进;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22)03-0044-05

群众体育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民为中心”全民健身理念的生动实践。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群众身体健康,不断提出推进群众体育事业的方针政策,并逐步把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使群众体育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显著表征。当前,学术界日益关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体育事业的研究,并围绕群众体育的人民性特质展开了历史研究与现实分析。总体上新时代的全民健康和群众体育研究较为丰富,但党领导的群众体育事业的历史经验研究还在进一步深入。因此,较为系统地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群众体育事业的纵深发展历程,剖析党领导的群众体育事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表现和特点指向,总结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对于新时代提升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深入推进全民健身战略、不断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群众

体育事业的初步探索

五四运动以后,一些思想进步人士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就开始普及体育知识,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并站在人民立场上明确提出普及人民大众体育的思想。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坚持唯物史观,把体育运动作为整个社会改造运动的组成部分,逐步关注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这一时期,由于革命战争特殊环境的影响,党领导的群众体育事业是为了武装人民、加强军事训练以满足战争需要的,是革命时期提高军民军事作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群众体育事业与武装人民的军事训练相结合

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召开时,毛泽东就指出士兵训练的方法,提出要“以大队为单位充实士兵会娱乐部的工作”[1],做好捉迷藏、踢足球、武术等游艺活动。在1933年5月开展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体育运动大会上,毛泽东提出工农阶级要锻炼筋骨,战胜敌人,以鼓舞红军和人民的革命热情。1941年初,陈赓在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第二期整训工作的概括报告中要求部队“有计划、有组织的展开课外各种救亡活动、体育活动”“每人每天都有参加多项运动的机会,可以求得体育运动普遍开展”“逐渐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2],以此提高体力耐力和部队战斗的顽强意志。抗战时期,“锻炼身体,好打日本”成为体育健身的直接目标[3],边区的广大机关干部、战士和学生把体育当作一项重要的革命工作来做。此时,广大革命战士和群众百姓都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对提升战斗力的重要性,把体育放在与学习、工作、战斗同等重要的地位。可见,革命时期党非常重视体育运动的军事功能,以体育运动提高武装战斗力的目的非常明确。

(二)群众体育事业与移风易俗相适应

在关注体育军事功能的同时,党的领导人从移风易俗和满足群众需要的视角开始领导群众体育事业的初步探索,提出要“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4]针对根据地文教体落后的局面,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建立群众体育运动的各类组织,如中央苏区时期的“列宁俱乐部”和延安时期的“延安体育会”都为群众体育活动的展开提供了组织保证;同时,积极发动群众做跳高、跑步、游泳等经常性的体育运动。1940年7月,贺龙与关向应向全师发布的《体育训令》指出,要让体育运动在全军广泛开展,成为一种群众体育。1942年9月,朱德在“九一”扩大运动会上指出体育运动是移风易俗的大事,要求体育工作者排除卑视和阻碍,提倡各种体育运动方式,“使之普及到军民中间,造成风气,养成习惯,经常进行。”[5]同时,李富春专门指出体育运动要由“选手”运动变为大众、普及的,“无论男女老少都注意与自己适合的能锻炼身体的一种运动。”[6]

1949年4月2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第四条专门提出“保护一切公私学校、医院、文化教育机关、体育场所,和其他一切公益事业。”[7]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特别要求保护体育场所,这为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群众体育事业提供了各项准备条件。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群众

体育事业的蓬勃展开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经常性的群众体育运动成为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体育”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主题主线。这一时期,党不断明确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和实施政策,领导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开展。

(一)群众体育事业在人民体育方针指导下展开

1949年9月,“提倡国民体育”写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8]同年10月,朱德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上指出,体育事业“一定要为人民服务,要为国防和国民健康的利益服务”。[9]1951年6月,新中国第一套广播体操编制发布,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在此期间,全国各地掀起了群众性的冬季锻炼热潮。这些规定、论述和举措明确了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的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为群众体育事业的蓬勃展开提供了实践基础。

1952年6月,毛澤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一题词深蕴了体育运动与人民健康的内在关系,把体育运动作为增强人民身体素质的重要方式。对此,体育总会在写给党中央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体育运动普及化和经常化的方针。同年8月,聂荣臻在庆祝“八一”建军节二十五周年暨全军体育运动大会闭幕会上要求“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的体育活动”。[10]1954年1月,中共中央转批《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的指示,明确提出“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增强人民体质,是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11]9,要求各级党委充分重视人民体育运动,“建立和充实各级体育运动委员会”,“使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首先在厂矿、学校、部队和机关中切实地开展起来。各级党委应将体育工作作为宣传部门的业务之一”。[11]10随后,政务院发出《关于在政府机关中开展工间操和其他体育活动的通知》,全国总工会制定和颁布《关于开展职工体育运动暂行办法纲要》,国家体委公布基层体育协会示范章程,全国性体育协会和基层体育协会纷纷建立。在这一系列的指示和部署下,全国上下开始利用课间、工间进行身体锻炼,传统民族体育形式逐步恢复,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展开,这些“不仅对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有显著功效,而且具有增强体质,使人体全面发展和充分发扬人体劳动能力的作用”。[11]12

(二)群众体育事业在曲折中调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体育事业进一步展开,体育协会组织日趋健全,基层体育活动日益活跃,人们开展简单易行、群众爱好和传统的民间体育项目。1958年9月,中共中央批转国家体委党组关于体育运动十年规划的报告,明确提出体育运动的根本任务是“增强人民体质,为劳动生产和国防建设服务”,方针是“适应生产大跃进中广大劳动人民对增强体质的要求,大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12]全国不同地区城市、农村、学校、军队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形成了各具特点的群众体育活动模式。1964年4月,国家体委党组在关于一九六四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的报告中要求“加强对群众体育工作的领导,积极认真地开展群众体育运动”[13],提出了一九六四年做好群众体育工作的七项措施。“文化大革命”暴发后,群众体育事业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缺少系统管理和组织。20世纪70年代后,自发性的群众体育活动逐步复苏,1974年8月,邓小平在谈到体育比赛要讲风格时特别要求体委要搞好发展广泛的群众体育运动这些方面的工作。[14]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群众体育事业的深入推进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拨乱反正,群众体育事业也随之稳步恢复,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与竞技体育的同步发展,党领导的群众体育事业逐步纳入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规划中。

(一)群众体育事业在恢复中普及提高

改革开放初期,地区性的体育工作调查会、全国性的各类体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全国农村体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相继召开,群众体育的组织和事业出现热潮。

1978年5月,国务院在转发国家体委《1978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纪要》的批示中强调,要高速发展体育事业,“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进一步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15]1982年,“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首次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6],以国家根本大法的权威推动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到1984年,全国已经有近三分之一人口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累计人数已有一亿二千多万人。[17]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了适应群众体育运动全民性的特点,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拉开序幕,形成了由体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行业具体负责的群众体育管理体制,为全面推进党领导的群众体育事业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群众体育发展纳入全民健身计划

伴随国家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党和国家逐步明确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方针,要求“把发展群众体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普遍增强国民体质作为重点”。[18]1995年,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面总结了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到2010年全民健身工作的奋斗目标、任务和对策措施,明确了全民健身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发展方向,把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總体规划,要求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和健康水平。1996年3月通过的“九五”计划明确了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要求,提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群众体育运动”“建立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建立并完善国民体质测定系统”等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规划。[19]1997年10月,江泽民在会见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代表时指出:“体育事业是群众的事业,广泛开展群众参与的体育活动,是我们体育工作的重点。”[20]可见,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以竞技体育引导群众体育发展,明确了群众体育事业的工作重点,为新世纪推进群众体育事业夯实了基础。

(三)群众体育发展进入制度化轨道

进入新世纪,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继续有计划地推动群众体育工作,先后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全民健身条例》等,强调不同体育领域的协调发展,为群众体育发展提出了明确指标,做出了明确规划,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群众身边的设施、活动、健身指导“三个身边”工程有力推进了全民健身的发展。到党的十八大之前,全国群众健身氛围愈加浓厚,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中国政府网公布的体育发展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超过4亿,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90%以上。[21]这一数据既展现了党领导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突出成绩,也表明了广大群众对体育锻炼健身的美好追求,群众体育需要继续朝着满足人民需求的方向发展。

四、新时代党领导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民健身”理念和实践在全社会的普及与推广,党领导的群众体育事业不断创新,上升到党和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立场,把“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确立为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上升为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一)群众体育事业与人民健康紧密契合

运动是良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民健康与全民健身对老百姓的极端重要性,指出全民健身“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2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积极应对“宅文化”带来的肥胖率攀升、运动能力下降、“亚健康”群体壮大和“慢性病”形势的严峻等问题,不断织牢织密十四亿人民的健康保障网。

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是保障人民健康、增强人民体质的重大制度性举措。规划纲要要求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特别指出要“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3]此后,国务院先后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和《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等,鲜明指出体育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并以构建“统筹城乡、公平可及、服务便利、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健身健康的需求。[24]一系列制度性举措更好地满足了群众健身的广泛需求,守护了人民健康。截止到2022年5月,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97.1万个,比2013年增长了134.3%;体育场地面积达34.1亿平方米,比2013年增长了71.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1平方米,比2013年增长了65.1%。[25]

(二)群众体育事业成为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强国建设既是新时代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战略安排,也是满足人们体育需求的现实选择。随着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健康需求的大大提高,发展创新群众体育事业成为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26]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把“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确立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首要战略任务,并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进行了多方面部署。《纲要》明确规划了体育强国建设中全民健身的战略目标,提出到2035年,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5%以上,《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超过92%;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27]这一目标意味着未来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国家的体育影响力,都将居于世界前列,成为民族复兴的重要表征。

(三)群众体育事业展现高质量发展新态势

新时代,全民运动、全民健身的理念和意识正深深融入人们的生活,人民身体健康水平不断提升,为人民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提供坚实保障。特别是新冠疫情之后,群众体育事业展现了“互联网+”“宅家健身”等新趋势和新业态,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模式不断创新。

2020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大力推广居家科学健身方法的通知》,各地体育部门积极响应,迅速提出多元多样的居家健身方法,为群众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健身方法和产品。同时媒体加大了对防疫抗疫、居家健身的宣传报道,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出居家科学健身科普微视频和各类话题,促就了在线健身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此后,各级部门和不同群体因势利导,不断推进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家庭健身和场景化健身等全民健身新趋势不断发展;群众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体育旅游、健康养老等新业态不断形成,群众体育的新动能不断激发,新需求不断满足,展现了群众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趋势。在举办2022年冬奥会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推动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补缺项、强弱项,推动新时代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群众体育事业的基本经验

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成就显著,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为推进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历史智慧与有益启示。

(一)党的领导是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設和改革取得辉煌成就的核心力量。群众体育事业作为党领导的各项事业的重要体现,不断发展、进步、创新,最根本原因在于党的正确领导。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体育事业经历了从以体育事业武装人民到以体育事业服务人民的任务转化,经历了从动员人民加强体育锻炼到人民形成体育健身自觉意识的主体转换,经历了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形象转变。这一事业的迅猛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满足了广大人民对体育健身的多样需求。

(二)服务人民是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价值归旨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政党属性决定了其领导的群众体育事业必然根植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以人民是否满意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无论是革命时期的武装人民还是建设时期人民体育方针的确立、改革以来全民健身战略的形成,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健康作为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直接目标,把增强人民体质作为根本任务,生动诠释了扎根人民、为了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所在。

(三)准确定位社会矛盾是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原则遵循

百年来,党领导的群众体育事业总体上是向前推进、不断发展的,但也遭遇过挫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未能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无法准确判断广大人民的实际需求。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围绕战争的主题,要求群众体育与武装人民相结合;改革年代,中国共产党拨乱反正,群众体育事业在恢复中不断提高,并与竞技体育同步发展,不断展现中国的体育形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紧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矛盾,不断创新和拓展群众体育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领域,推动群众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的体育需求。

(四)积极构建制度体系是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群众体育事业的制度化建设是党领导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群众体育事业的制度化发展,不断建立健全领导群众体育事业的组织机构,不断制定出台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通知、条例、意见、规划、纲要等,逐步构建了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制度体系,为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立体化、全方位的制度保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群众体育事业的历史演进凝聚了全党的集体智慧,为新征程上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积淀了历史经验。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必须继续以史为鉴,汲取党领导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历史智慧,不断推进群众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勾勒群众体育事业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与美好蓝图,彰显群众体育事业为人民的根本立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752.

[2]《陈赓军事文选》编辑组.陈赓军事文选[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8.

[3]毛泽东.锻炼身体 好打日本[N].新华日报,1942-09-09(4).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418.

[5]朱德.朱德军事文选[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446.

[6]李富春.开展体育运动[N].新华日报,1942-09-09(4).

[7]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557.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1.

[9]在全国体总筹备会议上朱副主席讲话全文[N].人民日报,1949-10-27(1).

[10]聂荣臻军事文选[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367.

[1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六六年五月):第29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5.

[13]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六六年五月):第45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24.

[14]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73-374.

[15]国家体委政策研究室.体育运动文件选编(1949-1981)[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121.

[16]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EB/OL].[2014-12-03]http://www.npc.gov.cn/zgrdw/npc/zt/qt/gjxfz/2014-12/03/content_1888093.htm.

[17]光辉的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文集: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32.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887.

[20]杨国钧,陈毛弟.江泽民会见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代表强调全民健身运动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N].人民日报,1997-10-13(1).

[21]中国政府网.体育事业发展概况[EB/OL].[2012-04-19].

http://www.gov.cn/guoqing/2012-04/19/content_2584193.htm.

[22]习近平.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N].人民日报,2013-09-01(1).

[23]习近平.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N].人民日报,2017-08-28(1).

[24]中国政府网.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EB/OL].[2022-03-23].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683839.htm.

[25]常理.全民健身向更高水平迈进[N].经济日报,2022-05-16(9).

[2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4.

[27]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EB/OL].[2019-09-02]http://www.gov.cn/zhengce/

content/2019-09/02/content_5426485.htm?utm_source=UfqiNew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basic experienc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leading the mass sports cause

Ye Honghui

(Basic Teaching Department,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Wuhu Anhui 241002)

Abstract: Mass spor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y countrys socialist sports, and it is a vivid practice of the people-centered concept of national fitness. The mass sport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gone through a century of development of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vigorous development, in-depth promotion and innovation, and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accumulating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In the new era,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ust continue to draw on historical wisdom, adhere to the party's overall leadership over mass sports and its “people-centered” value stance, actively build an institutional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and continu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As a result, it can outline the strategic plan and blueprint for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Key words: Party leadership; Mass sports; Historical evolution; Basic experience

猜你喜欢

历史演进群众体育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平观的历史嬗变
“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重点问题研究综述
国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探讨
欧美国家媒体自律制度的发展和革新
论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中国化的历史演进
河南省高校体育资源开发与社会共享的研究
辽宁省群众体育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演进
浅析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若干经验
学校体育对城市群众体育的积极影响及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