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自贸区期刊文献可视化计量分析

2022-11-07邹更新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2年11期

邹更新

(1.黑河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2.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陕西 西安 710119)

0 引言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黑龙江自贸试验区,位于黑龙江省,涵盖哈尔滨片区、黑河片区、绥芬河片区。建立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举措。自贸区成立3年以来,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绩,对该话题的研究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国内文献缺乏黑龙江自贸区清晰研究脉络、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因此,本研究运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法,对该领域的发文量、研究作者、关键词、研究主题、研究热点等问题清晰呈现,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1.1 研究方法

本研究利用JAVA平台,采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软件VOSviewer对从知网导出的Refworks格式文献信息进行图谱可视化分析。科学知识图谱是以科学知识为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它可以帮助透视人类知识体系中各个领域的结构,构造知识复杂知识网络,预测科学技术知识前沿的发展态势。[1]VOSviewer是2010年由荷兰莱顿大学的CWTS研究中心的Van Eck和Waltman开发的一款文献分析和知识可视化软件,其在文献关键词分析、聚类分析、作者信息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2]

1.2 研究数据

本研究样本来自CNKI文献。为使研究样本不被遗漏,运用高级检索以“黑龙江自贸区”“黑龙江”+“自贸区”为主题进行检索,共得到167篇包括期刊文章、学位论文及报纸在内的文献,删除不符合研究目的,即黑龙江以外的其他省市自贸区研究文献,共得到148篇有效文献。文献的时间跨度为2005年1月-2022年5月,文献检索时间为2022年6月18日,将148篇Refworks格式导出的文献导入VOSviewer软件。

1.3 文献发表总体趋势

从文献的发文量来看(见图1),黑龙江自贸区相关研究自2005年至2022年总体呈现曲线增长的态势。尤其是2019年以来,相关研究文献的发文量增长很快。2019年的发文量为25篇,2020年的发文量为36篇,2021年的发文量为48篇,2022年预计发文量为60篇。究其原因在于2019年8月2日,《国务院关于印发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印发实施,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设立,随后在快速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因此在国家政策引导下,自2019年起相关研究文献急剧增长。

图1 2005-2021年“黑龙江自贸区”CNKI文献发表趋势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作者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研究领域的高频作者是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人员。通过呈现作者共现知识图谱,可以发现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及其合作关系。将文献导入VOSviewer,选择“co-authorship”关系进行可视化得到作者共现图谱(见图2)。图谱中圆形节点表示作者,节点大小代表发文量多少,节点越大,发文量越多,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本研究148篇文献共涉及191名作者,以每位作者刊发2篇文章为最低阈值,共有18名作者。其中,黑河学院的李成龙发文量最高,为5篇;其次为绥芬河市战略研究中心的张成立,发文量4篇;哈尔滨商业大学的胡元礼,黑龙江大学的欧阳林瑶以及黑龙江日报记者刘剑,发文量均为3篇。

图2 “黑龙江自贸区”研究作者共现图谱

从合作图谱看,高产出作者之间形成了少数几个相互合作的群体关系。例如,李成龙、张璐、张小雪,张成立与庄艳华,欧阳林瑶与宗成华,刘剑与孙思琪,胡元礼与张岩之间的合作关系。现有合作多局限于同一单位同一部门,跨机构、跨学科交叉合作仍需要加强。

2.2 高被引文献分析

被引次数是评价一篇文献的学术价值和作者的学术地位的重要指标。通过对高被引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该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情况。从黑龙江自贸区CNKI期刊高被引TOP10(前10)文献来看(见表1),该研究起步比较晚,起始于概念的构想和探讨。

表1 黑龙江自贸区研究高被引TOP10文献

笪志刚以中国发展自贸区面临的新风险和新挑战为主线,以探求新时期中国自贸区发展最佳路径为目的,论述中国自贸区战略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与有效路径选择。[3]刁莉等提出中俄蒙三国需要增进政治互信,通过加强互联互通,构“中俄蒙经济走廊”,创新边境经济合作模式,构筑中俄蒙投资服务促进体系等措施推动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4]冯锐等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对自贸区建设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其影响机理进行实证检验。[5]郭巍汉对中俄贸易的互补性和贸易结构做了一个详细的数据分析,分析了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的现状,并对中俄边境建立自贸区的进程进行了建议性设想。[6]叶洋恋认为通过央地协同和地际竞争思维引导自贸区制度法治化建设能够推动自贸区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7]魏月琳等对黑龙江自贸区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客观分析,并提出了实现黑龙江自贸区发展创新模式的具体措施。[8]王方宏,杨海龙总结了自贸区金融创新案例特点和创新复制经验,并对自贸区下一步的金融创新作出展望。[9]马友君,张梅从不同角度谈到上海自贸区建设对黑龙江省沿边开发开放的启示。[10]吴清从“一带一路”战略的内容着手,分析了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11]宋成华,欧阳林瑶分析了黑龙江对俄经贸合作现状、长期存在的问题,以及黑龙江各片区拥有的有利条件,并为促进中俄经贸的合作升级提出对策和建议。[12]2019年,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设立,至此针对黑龙江自贸区产业结构、发展模式等研究快速展开。总体来看,该领域高被引TOP10文献为黑龙江自贸区相关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后续的研究理清了框架和思路。

2.3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可以直观显示文献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对148篇黑龙江自贸区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得到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见图3),共507个关键词,以每个关键词出现3次为最低值,筛选得到41个高频关键词。高频关键词是该领域频繁使用的专业名词,也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关键词的节点越大,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也是黑龙江自贸区的研究热点话题;关键词越在图的中间,代表该关键词越重要,是该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

图3 “黑龙江自贸区”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

排除“自贸区”“黑龙江自贸区”“黑龙江”“黑龙江省”“free trade zone”“heilongjiang free trade zone” “free trade area”等直接体现所处学术领域的关键词后,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排列如下:上海自贸区(8)、哈尔滨(6)、自贸试验区(5)、新高地(5)、中国(5)、俄罗斯(5)、“一带一路”(4)、跨境电商(4)、综合保税区(4)、经贸规则(4)等。“上海自贸区”的成功经验,为黑龙江自贸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黑龙江省成为中国首个沿边地区的“自贸试验区”,而“哈尔滨”又在黑龙江三个自贸区中处于核心地位;在中国的“走出去”战略与“一带一路”背景下,黑龙江自贸区建立后开始提出围绕着俄罗斯及东北亚地区建设开放合作“新高地”,推动贸易结构转型升级和金融领域的创新升级;黑龙江自贸区的设立对于推动我国和“俄罗斯”的经济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贸区的建立,加大了黑龙江地区与俄罗斯的“跨境电商”合作。其他高频关键词通过文献检索也能发现其存在的缘由。

2.4 研究主题聚类分析

通过VOSviewer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可以发现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主题。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同种颜色代表一个聚类,图3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中有7种颜色,代表该研究可以归纳为7个研究主题,其中比较明显的主题有6个。分别为其他自贸区对黑龙江自贸区的发展启示、黑龙江自贸区现状、黑龙江自贸区对中俄经贸合作的促进作用、黑龙江自贸区的区域合作关系、黑龙江自贸区与“一带一路”、黑龙江自贸区建设发展策略。

2.4.1 研究主题聚类一:其他自贸区对黑龙江自贸区的发展启示

该主题包含的关键词有上海自贸区、便利化、总体方案、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上海自贸区”贸易便利化建设经验,可以为黑龙江自贸区推进贸易“便利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我国自贸区在不断扩大的同时,定位和区位选择也在不断完善,第三批7个“自贸试验区”扩大到了东北地区,黑龙江自贸试验区三年里在贸易、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丰富的成绩;在借鉴其他自贸区“便利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黑龙江自贸区在推进贸易便利化上做出了诸多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自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总体方案”改革任务全部成功实施且效果显著;黑龙江省在对俄自贸区建设上借鉴了上海及其他省市保税区的成功经验,加强“综合保税区”以及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了自贸区的长期良性稳定发展。

2.4.2 研究主题聚类二:黑龙江自贸区现状

该主题包含的关键词有对俄经贸合作、经济增长、金融创新等。黑龙江自贸区的建立使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得到深入发展,但还需要结合自贸区建设的具体举措,如吸引俄方投资,推动人民币结算力度,推动口岸贸易与文化贸易产业升级,助推我国企业赴俄种植再跨境回运等对策,从而促进黑龙江对俄经贸合作全面升级;黑龙江自贸区的建立能够促进自贸区城市及周边城市的“经济增长”,但从目前效果来看黑龙江自贸区经济增长滞缓,自贸区许多方面还不尽如人意;黑龙江自贸区在金融建设和发展方面还比较保守,应该重视自贸区“金融创新”,并加快金融创新。

2.4.3 研究主题聚类三:黑龙江自贸区对中俄经贸合作的促进作用

该主题包含的关键词有俄罗斯、绥芬河、自贸区等。黑龙江自贸区的建立始终围绕着“俄罗斯”及东北亚地区建设开放合作新高地,对于推动我国和“俄罗斯”乃至东北亚的经济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黑龙江自贸区包括哈尔滨、黑河及“绥芬河”三个片区,“绥芬河”片区在中俄贸易中注重制度创新,大胆先行先试,取得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重要成果,对黑龙江乃至国内其他“自贸区”的建设发展和沿边地区扩大开发开放提供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参考。

2.4.4 研究主题聚类四:黑龙江自贸区的区域合作关系

该主题包含的关键词有东北亚区域合作、对外贸易、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黑龙江省自贸区建设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体现,能够促进黑龙江和俄罗斯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发展,从而推动“对外贸易”进程;在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支持下,黑龙江省正着力打造对俄及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中心枢纽;黑河自贸区是我国首次在沿边地区建立的自贸试验区,肩负着成为对俄罗斯以及整个“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心枢纽的重担。

2.4.5 研究主题聚类五:黑龙江自贸区与“一带一路”

该主题包含的关键词有“一带一路”、中韩自贸区等。黑龙江自贸区是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东北振兴为主旨的背景下建立的;在自贸区的建设发展中,只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贯穿自贸区建设发展的始终,才能为“一带一路”战略持续实施提供各种保障,从而促进自贸区在安全的环境中稳步发展;“一带一路”背景下,黑龙江“中韩自贸区”的建成,给中韩两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4.6 研究主题聚类六:黑龙江自贸区建设发展策略

该主题包含的关键词有自贸区建设、制度创新、跨境电商等。黑龙江“自贸区建设”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体现,是促进中俄两国战略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中俄两国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发展;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自建立以来就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并且自“制度创新”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黑龙江自贸区的建设为黑龙江“跨境电商”的发展带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定挑战,因此应考虑“跨境电商”安全并出台“跨境电商”行业规范等政策建议。

3 研究演进脉络分析

将文献发表时间叠加到关键词共现网络中可获得关键词时间叠加图(见图4),通过观察不同颜色对应得关键词在文献中出现的平均年份,可以发现黑龙江自贸区研究热点问题的演化趋势。

图4 “黑龙江自贸区”研究演进脉络趋势图谱

图4蓝色到黄色代表着话题研究热度越来越高。黄色及接近黄色的关键词有对外贸易、经济增长、绥芬河、创新、自贸区建设和跨境电商,这些关键词代表着黑龙江自贸区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黑龙江自贸区建立的主要目标就是推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促进“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从而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绥芬河”片区在自贸区政策引导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通过创建多式联运跨境货物运输模式,创新内贸货物跨境运输查验通关模式等举措,为省内乃至全国自贸区的改革和创新开辟了可借鉴道路;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十分重视制度和金融“创新”,自贸区自设立以来,就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推广为基本要求,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国内其他自贸区的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黑龙江自贸区在金融结算方面发展还比较落后,自贸区应学习其他省市自贸区先进的金融制度和理念,对下一步的金融创新作出展望;黑龙江“自贸区建设”应立足实际,结合黑龙江的省情,按照国家“自贸区建设”总体战略和布局的要求进行运作并实施;黑龙江自贸区的建立不仅可以使中俄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入,为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发展带来新的动力,还能推动中俄贸易结构的优化,助力中俄“跨境电商”的潜能释放,从而带动新时期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4 研究结论

本研究以CNKI数据库中148篇黑龙江自贸区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可视化分析工具VOSviewer分别从发文量、重要作者、高被引文献、关键词、关键词聚类、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发现“黑龙江自贸区”相关研究发文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国家政策导向会对相关研究发文量有直接影响。发文量最高的作者均来自黑龙江省高校或相关科研机构,但高产出作者之间的合作不多,跨单位、跨学科的合作需要加强。从高被引文献来看,2019年自贸区建立之前的文献主要就黑龙江地区建立自贸区进行构想和探讨,自贸区建立后的文献主要针对黑龙江自贸区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从关键词来看,除了与研究话题紧密相关的“自贸区”“黑龙江自贸区”等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为上海自贸区、哈尔滨、自贸试验区、新高地、中国、俄罗斯、“一带一路”、跨境电商、综合保税区、经贸规则等。通过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发现,本研究有六个明显的研究主题。最后,从关键词时间叠加图中可以发现本研究的热点为对外贸易、经济增长、绥芬河、创新、自贸区建设和跨境电商,代表着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