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2-11-07姜婧
姜婧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急性发生的大脑动脉系统梗死,可因为栓塞、血栓等原因导致,出现机体的缺血性表现,导致脑部供应区域细胞损伤,形成空隙[1,2]。该病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一般需要进行及时的干预控制。目前,临床应用范围较广的溶栓药物有阿替普酶与尿激酶[3]。尿激酶治疗成本较低,但是对陈旧性血栓治疗效果不佳,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阿替普酶作为溶栓治疗的一线药物,可以对纤溶酶原进行激活并将其转化为纤溶酶,促使血栓的溶解,对于陈旧性血栓也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在超早期使用可以更好的控制疾病并降低风险,因此治疗效果较好[4]。本文对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4 月收治的90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以盲选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52~78 岁,平均年龄(65.16±4.39)岁;发病部位:基底核18例、脑叶15例,脑干12例。研究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50~78 岁,平均年龄(64.13±4.71)岁;发病部位:基底核17例、脑叶16例,脑干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①首次发病;②发病时间在3~5 h 之内[2];③影像学检查后未出现大面积梗死影像学改变;④签署实验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实验前3 个月存在脑梗死或者心肌梗死;②实验前3 个月出现颅脑损伤或者颅脑出血;③凝血功能障碍;④低血糖、机体器质性病变[2];⑤无完整临床就诊资料。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开展对症支持治疗,如出现脑水肿需给予甘露醇,如无法经口进食需进行肠内营养,并进行神经营养类药物;整个治疗期间需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控,待病情稳定后给予适宜的康复训练。
参照组在对症支持同时给予尿激酶溶栓,初始剂量为80 万U/kg,将其溶于100 ml 氯化钠溶液中,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滴注时间为30 min/次。在第1 次给药结束后,隔天进行第2 次静脉滴注,剂量为40~60 万U/kg,同样溶于100 ml 氯化钠溶液中,30 min 内滴注完毕。
研究组在对症支持同时给予阿替普酶溶栓,以0.9 mg/kg 的方法计算药物剂量,最大剂量控制在90 mg/d,确定剂量之后将药物与100 ml 生理盐水混合,取其中10%进行静脉推注,另90%进行静脉滴注,静脉滴注需要在60 min 内完成。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氧化应激因子水平,包括8-OHdG、MDA 及Ang-Ⅱ。②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包括hs-CRP、IL-6、TNF-α。③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治疗期间病灶内出血、牙龈出血以及尿中红细胞情况,计算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氧化应激因子水平比较 研究组8-OHdG、MDA、Ang-Ⅱ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氧化应激因子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氧化应激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研究组hs-CRP、IL-6、TNF-α 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表3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参照组发生病灶内出血1例,牙龈出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4.44%(2/45);研究组发生尿中红细胞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22%(1/4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5,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不断提升,发病之后患者出现脑部组织缺血或者缺氧,直接影响到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导致坏死,属于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5,6]。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进行研究,发现脑组织在发生供血不足之后神经元的生化和代谢均出现变化,造成神经元的死亡。同时脑组织因为缺血而导致无氧糖酵解,大量乳酸堆积,引发细胞外酸中毒,脑部水肿,加重疾病的进展[7,8]。对脑部神经元的分析发现,如果脑部缺血量低于20%会导致神经元失去活性,该损伤是不可逆的,但是脑部自身存在侧支循环,如果在急性梗死超早期即进行溶栓治疗,恢复血供则会促使缺血半暗带的恢复,使失去活性的脑部神经元重新恢复活性,使受损组织得到及时有效的修复,减少神经损伤,降低氧化应激反应[9,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8-OHdG、MDA、Ang-Ⅱ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s-CRP、IL-6、TNF-α 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尿激酶属于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溶栓类药物,使用之后可以促使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使纤溶酶原裂解成为纤溶酶,实现纤维蛋白凝块的降解,发挥溶栓的效果,但是如果血栓形成过久,超过一定时间,尿激酶有可能发挥不了溶栓作用,如果血栓形成的时间较长,脑部供血持续不足,相应脑细胞发生缺血坏死,也会出现相应偏瘫等症状,限制其在临床的应用[11,12]。阿替普酶则是第二代溶栓药物,也是基因重组类的溶栓药物,不仅可以将纤溶酶原进行激活,使其溶解,同时也是一种天然的纤维酶原激活剂,局部溶栓效理想,对纤溶酶原亲和性较高,其残基还可以与纤维蛋白结合,使纤维酶原转化为纤溶酶,提升机体内酶在血管中的作用,对血管中血块的溶解效果较好,不会造成系统性纤溶状态,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降低继发性出血发生几率;对溶栓的时间窗进行分析,阿替普酶在发病后3 h 具有确切疗效和安全性,但是一部分患者无法满足该时间,而在3~4.5 h 内该药物也可以进行一定的疗效,因此作用范围较尿激酶更好,患者治疗后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巴塞尔(Barthel)指数更加理想[12];阿替普酶药物提取至人体正常细胞,属于一种天然的纤溶酶原激活剂,也是一种血管内皮细胞糖蛋白,具有特异性,在使用之后可以对血管内皮的功能进行一定改善,进而改善脑部血流量,减少对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防止斑块脱落,控制继发性损伤反应,因此可对炎症和因为炎症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进行控制,在药物使用之后8-OHdG、MDA、Ang-Ⅱ指标、hs-CRP、IL-6、TNF-α 指标均得到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在治疗期间使用阿替普酶效果显著,可更好的保护神经功能,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对炎性因子进行更好的控制,且不良反应少,具有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