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思路 推出举措
——对基层文化艺术阵地建设的思考

2022-11-07王荣

剧影月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阵地文化馆群众

王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明确要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要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文化馆作为全民文化艺术普及的重要阵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对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不断提升文化馆的文化艺术阵地服务效能,满足人民群众享受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需求,是当前文化馆事业发展的头等大事。

一、推进文化艺术阵地服务提质增效

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搭建公共开放的场地和服务设施,实行文化馆免费对市民开放,对提高群众文化素养、丰富群众业余生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内核”,物质文明更需要精神文化的支撑。过去单一和片面的文化获取方式以及高额学习成本,制约了群众文化素养和艺术涵养的提升。实行文化艺术场馆免费开放,可以让普通群众都走进“文化艺术殿堂”,接受文化艺术的感染和熏陶。

随着国民收入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巨大进步,人们对文化艺术等精神层面的需要越来越多元,我国文化事业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繁荣局面。由于过去经济薄弱,文化供给不足,群众文化生活单一、缺乏内涵,也滋生了一些“低俗”的文娱活动。我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不仅是政治体制有着极大的优越性,更多地是让最广大的老百姓过上富足安乐的幸福生活。文化馆作为公益开放窗口,为群众提供了学习场地、展示空间、交流平台,各类文化艺术活动遍布,全年各大节日和假期,为群众送上了精美的文化盛宴。

精神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高度体现,2022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文化馆是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接触群众广、受众层次全,充分发挥文化馆的阵地场馆优势尤为重要。通过举办“群众文化艺术节”“邻居节”“广场舞展演”等群众文化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活动当中,让百姓在文娱活动中汲取智慧和养分,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而达到建设和谐社会和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二、加快建设与时俱进的文化艺术阵地

如何满足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场馆的基本需求和个性化需要是当前文化馆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努力方向。然而由于资金和配套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一些地方的文化馆建设场地不足、设施落后,服务保障和文艺策划组织效能不高,也就导致很难满足多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各地文化馆要在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惠民乐民上多想办法,为广大群众享受文化权益提供有力保障。

基础建设是服务的前提和保障,规范完备的基础建设是保障群众文化服务的有效途径,具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可以充分保障群众更便利地参加群众文化活动。在目前文化馆建设中大多存在资金有限、场地不足等问题制约着群众文化利益的实现。文化馆工作人员要争取各方面支持加强馆内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当地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需提高对文化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文化馆建设投资,整合各地松散的文化资源场所,用好文化活动室、各单位文化服务场所,形成统一规范的文化建设用地,不断拓展文化馆场地,充分提高硬件设施建设水平。其次,文化馆自身要加强与社会各界资源的联系,扩大其自身影响力,争取社会外来资金的支持;要从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出发,多研究新情况,多发现新问题,利用好现在的智能化、网络化手段,创新服务方式,增添服务内容,用大家喜欢的方式和内容吸引更多人走进文化馆,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用好制度,扎好织密管理制度,用完善的管理机制推动免费开放工作高效运转。随着文化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参加文化活动的群众不断增加,原来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需求。文化馆要按照具体形式制定适宜的管理机制,促进馆区管理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国无法不安,人无礼不立”,良好的规章制度能够引导群众自觉规范地参加群众文化活动。相反,如果不制定管理标准和规则,就很可能造成群众文化活动的无序和失管,也就让文化馆丧失了阵地建设的优势和意义。要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场馆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突能力,规范开展应急救助培训、消防演练等,为走进文化馆的广大群众提供安全、健康的活动场地保障。要加大与乡镇(园区)等分馆、服务点的对接和联络,实现上下联通,建立完整的服务网络,打通文化惠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人才队伍和艺术团队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能否上得去的根本动力。要抓好人才培养和特殊人才引进,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调动文艺骨干培养和带动、发展和育化一批群众文艺能手,进而“以点带面”逐渐扩大影响力。与此同时,要打造文化馆自身文艺活动品牌,通过品牌活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从而达到“以文化人,浸润心田”的作用。作为文化艺术阵地的管理者,一方面要引进技能水平高的人才作为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选聘有才、有德的复合型人才加入群众文化艺术事业的队伍,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坚持公平、公开、公正识人选人用人。另一方面要定期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加强文化领域专业理论学习,提高从业人员文字理论水平,从思想上端正理念,提高责任担当意识。

三、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内容

公共文化馆实行免费开放服务是努力让更多的群众,尤其是文化水平低的老百姓也能够享受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因此,文化馆建设要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实现文化服务途径的多样化,增加文化活动内容的特色性和层次性。

提供“菜单式”文化服务,让老百姓看到样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和培训辅导,为基层群众拓宽学习和文娱空间,增添活动趣味性和知识性。用好各类媒体和平台,发挥场馆阵地对外宣传的优势,推出正能量、扬正气、有品位的文化宣传海报;充分发挥艺术展厅和文化小剧场的功能,创新举办艺术展览和剧场演出,用可看、可听、可感的艺术作品熏陶基层群众,达到“春风化雨”的作用;借助新媒体“抖音”“快手”“微信”等新兴客户端,进行公益文化艺术宣传,可以举办公益艺术培训、慕课、直播等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普惠的文化艺术服务。

要推进文化馆供给侧改革,不能简单地编排几个节目、举办几场演出就算完成工作任务,提供文化艺术服务要更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结合当地地域特色和百姓需求,创作生产符合老百姓口味的文艺产品,从而逐步树立品牌,扩大行业影响力。比如,创新开展老百姓喜欢的品牌活动,举办歌曲、朗诵、舞蹈、器乐等类别的才艺大赛和展示展演,让群众有展示有交流,进而提升全民艺术水平,为文化强国建设储备人才和力量。要着重专业人才考核,从德、技、艺、美、劳等多个方面进行评定,奖励先进,鼓励后进,形成人人比专业、个个讲服务的良好氛围。要用好地域特色文化、非遗项目,要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创新,用富有文化气息的非遗文化创造文化产品,谋划好地方非遗活动品牌,提高城市和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注重文艺骨干和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充分发挥他们在品牌创建和文化惠民方面的积极作用。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作为群众文化事业的重要阵地,文化馆要切实担起责任,提供更好更有温度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

猜你喜欢

阵地文化馆群众
无限追踪(二)
按图索骥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
漫画轻兵器之二十四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科学游戏孩子交往的新阵地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