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业科技推广与科普宣传问题的思考
2022-11-07苑晓雯
苑晓雯
(山东省烟台市昆嵛山林场,山东 烟台 264112)
在通俗语言中,科普、科普推广、科普是不同场合的同义词。从字面上讲,科学技术的普及就是扩大科学技术的适用范围或功能。科学普及和宣传是指通过解释和解释,使科学技术迅速传播,使人们相信和自觉地应用科学技术。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普及和科学地普及属于大众科学的范畴,从而使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科学技术的普及侧重于应用,而科学普及的中心目标是社会传播。因此,有必要对林业科技普及和科学普及进行探讨。
1 林业科技推广与科普宣传的关系
科技的推广需要进行科普宣传,同时还应该得到全社会人民的重视和支持。21世纪以来,新学科技术信息的传播和成果的普及为科学普及铺平了道路。因此,茅以升说:“科普是传播科技的桥梁和船。”
总的来说,林业科技推广的主要目的就是把最新的科学技术传递给广大农户,并以此实现提升森林生产率的目的。在中国林业向科学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技术推广也无一例外地跑在第一程序的前边。为了现代森林工作的建设,不论是创建防护林或是强化对森林资源的防护工作,都必须培养林木幼苗。在林业科技推广的过程中,育苗技术是至关重要的,起着地基的作用。所以说,林木幼苗培育技术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注意提高林木幼苗的培养技术水平,并不断改进现有技术,努力研究发展更高级的科学技术。优质、高指标森林育苗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园林景观工程建设,对防治荒漠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林木种苗工程已经由传统的人工种植转变为了机械种植,和科学技术相结合,这样新的育苗方法不但能够增加育苗成活率,同时也能够提高育苗品质,进一步夯实了林业科技推广的物质基础,为后期的育苗管理工作提供了科技保证。现代林业科技推广和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关联,这主要是因为现代林业科技发展具备了如下特征:(1)社会福利。在最近的中国全国林业代表大会上,现代林业的发展被定义为“具有工业性质的社会公益事业”。一般认为,合理的农业技术引进模式应同时体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技术效益,寻求综合经济效益的优化。然而,当中国把林业发展作为生态系统建设的主要基础时,技术推广的效果往往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标,有时甚至忽略了对环境的直接影响。(2)技术滞后。“一代人种树,下一代坐在树荫下。”林业科技的推广产生的效益不可能实现短期效益,存在一定的技术滞后现象。(3)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如果林业的推广得到了效益,短期会收获木材,长期也会改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带来长远的利益。
2 林业科技推广与科普宣传的现状
目前,全国森林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转化率为30%,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在气候适宜区域的覆盖面为20%,技术发展因素对地区森林经济社会成长的贡献为2112%。虽然我国林业科技推广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主要就是区域之间林业科技推广发展的差距较大。东部、西部以及一些发达地区的周边农业 在林业科技推广技术上都有所差异。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家,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条件以及农业发展情况都有所不同,有的地区劳动力过剩,有的地区土地却非常贫瘠,而普遍来看,与城市人口相比,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而机械化少则上千,多则上万,不少农民难以支付起这笔昂贵的收入。第二个问题就是在当前林业科技推广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机械在发展的品种上容易受到一定的限制。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所下降,虽然整体的幅度并不大,这主要原因就是当前我国水稻的机械化水平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南方部分土地甚至还没有机械化的能力。有些机器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肥料和水资源,甚至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带来二次浪费和污染,无法进行大面积推广。另外,我国的一些农机产品还存在着短缺和过剩并存的问题,这种影响到了当前我国农村产品的工作效率,不利于进一步的发展。第三个问题就是农业机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站在农民的角度观察,他们之所以愿意购买农业机械产品,就是看中了农业产品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既要做到省时省力,同样也要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不乐观的情况有很多种,其中包括科技投入不够、推广的不够深入等一些问题。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方面,包括推广人员和措施。林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并不能受到充分的关注便是其中一种。
一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宣传不到位。人们大多都是讲这句话停留在了嘴边,没有付出实际行动。如果用具体、生动、说明性的事例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宣传,特别是针对和抓住掌握第一生产力的单位第一任领导的宣传,其效果肯定比发文件要好得多,领导讲话和大型理论文章。
二是科学普及不够。(1)不清楚的责任。部分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将科技推广工作视为林业社会宣传办公室的职责,推广工具没有将科技推广放在第一位。(2)经济因素。一些林业科技推广机构注重示范,轻科学普及。原因很简单,进行科普活动需要一定资金的投入,而优秀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可以获取大量资金。(3)优惠政策不足。晋升人员从事试点试验和示范项目,最后的成果可以写成论文,这些论文与职称评定、成果奖、福利待遇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但是从事科普创作、技术培训等科普活动几乎是纯粹的奉献精神,容易使这些人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三是科普宣传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为很少会有促销机构制定年度和长期的促销计划。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为企业组织提供了“专业技术培训”,大部分的力量是基于诸如“关键控制”、竹实验林业生产急需技术的普及,缺乏长期规划、产前产后技术指导和培训计划。而与科普工作的有效性相关的问题,如宣传队伍建设等,却很少被考虑。同时,科普宣传内容单调。由于缺乏对农村技术需求的认识,在林业科技推广项目中,局限于简单介绍新的成果和技术,很少宣传林业科技的快速进步、新成果、新经验和新方法,很少组装综合技术。
3 搞好林业科普宣传的对策
3.1 增强科学认识,增强科普传播的社会意识
在21世纪,人类社会已进入了知识经济时期。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技发展为核心,以科学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制造、储存、运用与消费为物质基础的社会经济。其中,科技创新、科学知识传递与科学技术运用,是三项基本要素。由于缺少有效的科学普及宣传与推广,无法在森林科普中广泛应用。所以森林科技推广部门的主要领导和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进行科学普及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充分调动科技工作人员进行科普宣传的积极性。并采取了行政强制措施,把科普工作作为各级政府森林行政监督员的目标管理制度。借助市场经济手段,鼓励林业科技人员开展科研活动,林业科技人员在改进、防控工作中要成为科普教师,引导农民自觉求知、学习技术,从而为林业科技普及创造良好的环境。幼苗成熟判断:种子完成胚胎发育过程后,基本营养积累已经完成,其营养物质逐渐转变为不易水解的脂类和蛋白质,同时水分浓度逐渐减少,从而造成了种子呼吸作用弱。而由于耐火物质的涂层更加紧密和坚固。以此时的种子结构为基本形态已经建成。关于幼苗的高度成熟最直观的一点是,在保证成活的前提下,越高越好,如果是在相同的栽培面积,高度应该基本相同,整齐。土壤直径和根数是反映质量的主要指标。在保证生存的条件下,地面直径越大越好。人工采种:因为森林幼苗的品种很多,而且各种森林种子都高度成熟,在采种的形式上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采种人按照正确的时机和正确的方式采种。大多数树木自然脱落,如杨树、柳树、冷杉、油松等。少数种子成熟后长时间不脱落,需要用手采摘。机械摘苗:有些树木可以机械摘苗,以节省人手。树木的采摘和种子的选择是由强风或高压机械。手工采摘的种子是从树上摘下来的,因为它们很小,很容易被风吹走。如果当地土地面积有限,树苗供应不足,宜选择符合母树标准的零星树种。种子收获后,根据种子生长习性进行合理加工,选择合适的贮藏条件。播种与贮藏:采集播种是林业种子培育的重要环节。如立地面积相对较小,或树苗数量不够时,宜合理选用零星的满足母树标准的林木进行采种,并适时修复,或精心种植的当地林木进行采种。而种子收获后,还应当加以合理的加工与贮藏。在其工艺上,按照树木的品种不同,实际采用的加工方式也有明显的区别。种子多通过干库贮存,而水分含量较少的种子则在一定的干燥温度环境下贮存。因为种子类型繁多,贮存时间与储藏方式也各异。种子经晾干后,贮藏于一个密闭的小容器中,已消毒。这种贮藏方法主要适用于杨树、柳树、桉树、落叶松等容易失去活力的普通种子的长期贮藏和干燥贮藏。种子可以储存在玻璃瓶中,以控制水分的数量,这取决于水的类型和类型。
3.2 完善科学普及推广工作的理论内涵与表现形式
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必须突出马克思主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突出森林生态建设需要依靠科学技术和增强劳动者素质,必须注重新型实用技术的推广,强化森林科学政策、科学思维、科学技术方式、特点,以及森林科学技术的普及。科普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活动,其中包括科普创作、科普训练、科普演讲、科普展示、科普知识竞赛、科普营、科普调查、科普视频节目等。同时由于计算机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交流开始方便起来,通信技术也出现了多样化。从以前的报纸图书变成了现在的电视、电影。从以前的平面通信变成了现在的电子通信,进入了“互动通信”的新时代。而科学的普及已将利用这些新型技术得到大规模的传播。
3.3 明确科普工作的重点
目前,我国林业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新矛盾和老矛盾的解决,使得科技的延伸成为林业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核心。林业推广的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按照国家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以及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林业建设、风沙养护、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清洁空气、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建设等功能,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林业作用的认识和生态林业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全国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在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一直是处于粗放式的发展,但是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农业的发展模式也要发生一定的变化,必须要开展精细化的农业生产。这也就意味着在当前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建立一个精确的农业发展体系,及时获取农产品的具体信息,把握好农产品生长的具体情况。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不断分析其具体的原因,从经济和技术上制定切实有效的改善措施,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控。同时也可以将一些技术手段应用到精确农业发展体系中,比如说决策支持系统、农业精确系统,推动当前我国人工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也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紧密结合《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国家重要天然林保护区建设、生态林工程建设的实施,将逐步大力推广林木抗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生态功能,从而增强我国民众对林木价值的正确认知和利用我国资金建立生态林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国家环境建设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林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木材加工技术、木材废弃物的开发利用、松脂采割与制造技术、烤胶、紫胶、生物活化碳的加工技术等,都是中国广大山区林农们所期盼的实用技术,同时也是中国林业科技推广和宣传之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