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2022-11-07徐蕾
徐 蕾
(江西九江组织干部学院,江西 永修 330300)
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几千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三农”工作是立国之基,治国之本。在2020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重大论断,要求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三农”工作》一书,收入习近平同志2012年12月~2022年4月期间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文稿61篇,为我们如何做好“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
1 新发展阶段,为何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1 我国基本国情决定了乡村不能衰败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土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九成左右。农村地区不仅面积广大,人口基数也非常庞大。根据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提高到65%,到2035年城镇化率要提高到70%。”早在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大部分国土面积是农村,即使将来城镇化水平达到了70%,还会有四五亿人生活在农村。这个人口数量差不多相当于当前美、日两国的人口总和。在农村还有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如果城乡差距过大,怎么能建成惠及全体人民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家?
1.2 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求乡村必须振兴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实践看,发展不平衡,最突出的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最突出的是农村发展不充分”。
这个“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仅制约着农业农村的发展,同时也制约着城镇化水平,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因此,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使农业农村与城镇协调发展,是我们必须完成的重大任务。要拉长“四化同步”发展中农业这条短腿,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农村这块短板,让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有力支撑,成为我国建成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
1.3 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角度看待乡村振兴战略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历来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五次会议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粮食稳,天下安。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和“稳定器”。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自足,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国际粮食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形势下,确保粮食及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2 乡村振兴为谁而兴
在处理城乡关系上,中国共产党一直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为根本遵循,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很多地方都涉及了对城乡关系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考察了城乡关系的发展演变历程,认为城乡关系依次经历城乡混沌、城乡分离、城乡融合三个阶段。
2.1 城乡混沌
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发展还比较落后,不具备社会分工和城市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城市与乡村并没有多大差距,所以不存在城乡分离,城市与乡村“浑然一体”,相互依存。
2.2 城乡分离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剩余的出现,市场的不断扩张,城市逐渐独立出来,在空间上就出现了“城市”和“乡村”这两种不同的生产生活形态,城乡分离逐渐显现。城乡关系的分离发展先是乡村凭借农业的基础性作用在城乡关系中取得暂时的主导性地位。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后,机械化大工业逐渐取代手工工场,这种高度分工和协作的生产模式,吸引了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市场需求和财富聚集到城市,推动了城市生产力以几何倍数增长,城乡关系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取得了统治地位,形成了城乡之间二元对立格局。
2.3 城乡融合
这种城乡对立格局的加剧,成为城乡现代化发展的障碍,限制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为此要消除城乡之间的隔阂,实现城乡的融合发展。
如何实现城乡的融合发展呢?马克思认为,社会经济的历程也是城乡对立的历程,资本的膨胀使城市与乡村尖锐对立,造成了人的畸形片面的发展。造成人的畸形片面发展的不是城市与乡村本身,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此,马克思、恩格斯预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城乡之间的二元对立终将消除,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所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人是影响和改变城乡关系的主体力量。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城乡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遵循的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民本逻辑,塑造和谐的城乡关系来维护人的主体性,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也特别强调:“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农民根本利益。”
因此,乡村振兴必须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乡村怎么建、建成什么样,得由农民说了算,做到乡村振兴为了人民、乡村振兴依靠人民、乡村振兴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激发农民内生动力,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人,而不是被动地参与乡村振兴,充分尊重农民的权利,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让乡村振兴反映农民的意愿,让农民参与决策。只有农民参与、农民决策的乡村振兴才是农民的乡村振兴。
3 乡村如何实现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核心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中央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村不兴旺、农民不富裕的“三农”问题。最终建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人的美丽乡村、美丽中国。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融合推进乡村“五大振兴”,更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3.1 产业振兴是基础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发展产业既是增强脱贫地区发展基础、增强造血功能的主要依托,也是提高脱贫群众收入和发展信心的重要途径。乡村的传统功能是为全社会提供农产品,未来无论社会如何发展进步,乡村的这一功能都无可替代,但需要以新路径、新形态发挥好这一功能。要继续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保障粮食和其他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农产品数量充足后,要把提高品质放在突出位置。要以新“三品一标”为引领,聚焦农产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四个关键环节,推动纵向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效益链,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电商等,不断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让农民分享到更大比例增值收益。
与此同时,应深刻把握和积极利用乡村在休闲观光、生态涵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新功能,依托各地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底蕴等优势,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康养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增容、居民增乐相统一。
3.2 人才振兴是支撑
事靠人做,业由人兴。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党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打造一支能够担当乡村振兴使命的人才队伍。当前,离开农村的人口主要是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农村青壮年,而留守在农村的大多是老年人和一些身体素质较弱、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人群。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优化乡村现有人口结构,提升农村青壮年、高素质人口的比重。应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吸引更多农村大学生、退伍军人和在外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新创业,从中培养起一批经营现代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从事新产业新业态的新农人、能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新型经营主体与服务主体。应打破人才在城乡之间、体制内外的身份限制,支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干部保留身份待遇,到农村创业或从事专业技术、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等工作,并为“土专家”“田秀才”等乡村本土人才提供成长空间和上升通道。应逐步扩大农村集体产权结构的开放性,让愿意来乡村创新创业的各类人才和追求田园生活的城市居民能够进得来、住得下、有发展空间。
3.3 文化振兴是灵魂
乡村振兴,既要“口袋鼓”,也要“脑袋富”。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于强化乡村全面振兴的思想保障、进一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创新丰富乡村产业发展业态、保护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要在实行自治和法治的同时,注重发挥好德治的作用,推动礼仪之邦、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社会建设相辅相成。《管子·版法》有云:“万民乡风,旦暮利之。”乡风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纽带,是流淌在田野上的故土乡愁。当下,尊良俗、去低俗、废恶俗日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构建精神家园的热切期盼,让诗意般久违的乡愁再一次回归,将文明乡风的种子播进百姓的心田,显得至关重要。
运用电子显示屏、灯箱、展板等媒介刊播移风易俗公益广告,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举办接地气的文艺活动,如村民自编自演的小品、三句半等。
成立“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并由村内的老党员、老乡贤担任会员。通过村干部、党员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劝导群众红白事简办、厚养薄葬,减轻村民负担,净化社会风气。
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突出“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主题,开展“新乡贤”、“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评选和学习宣传活动,引导群众孝老爱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乡风。
3.4 生态振兴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就明确要求,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污水、垃圾处理,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规划先行,要逐步调整优化现有村落布局。应科学编制县域内城、镇、村体系规划,强化县城综合服务中心和乡镇区域服务中心的功能作用,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吸引乡村人口和产业向中心村、集镇和县城周边集聚。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推动污染治理向乡镇、农村延伸,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3.5 组织振兴是保障
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关键在党,重点在基层基础。办好农村的事,关键在党。
无论是革命年代的打土豪分田地,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十八大以来的人类减贫事业、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党中央关注的重大问题。而实践也反复证明,“三农”工作离不开党的领导,只有党把方向、定政策,才能保证农村改革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无论农村社会结构如何变化,无论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如何发育成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削弱。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职能,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新蓝图振奋人心、新征程催人奋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推进乡村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