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变与变:“新文科与外语学科建设”研讨会暨本刊2021年编委会综述

2022-11-07华东师范大学尹泰鸿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科外语学科

华东师范大学 尹泰鸿

提 要: 在“新文科与外语学科建设”研讨会暨《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1年编委会上,著名学者许钧、王守仁、杨金才进行了主旨发言。许钧以自己主编的《翻译概论》为例,阐述了外语教学中的不变与变。王守仁阐释了他提出的“新外语”理念,强调不能满足于跨学科融合,而首先必须创新做强外语学科,融合传播与外语将是外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路径。杨金才以英语专业为例,阐述了他对新外语教育中“不变与变”的理解。

2021年11月26日(周五)上午“新文科与外语学科建设”研讨会暨《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1年编委会以视频会议方式举行。本次会议由本刊主编袁筱一教授设计策划并组织,由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召开。会议议题包括:

1. 新文科与外语类期刊建设

2. 新文科背景下外语学科的战略定位

3. 新文科背景下中国外语人才的培养

4. 新文科背景下外语学科的交叉融合

许钧、王守仁、杨金才在会上先后发表主旨演讲。何宁对会议发言进行了总结。会议由袁筱一主持。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许钧历来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思考者,也是修辞大师。他的发言题目是“不变与变——以《翻译概论》的编写为例”,在他破题之后,他的题目受到与会者激赏。许钧首先强调,他之所以把“不变”置于“变”之前(表面上有违汉语语韵习惯),意在说明“我对于这个问题的基本的看法,也是我这么多年来心里头抱定的一个宗旨,就是在任何变革的时代,首先要寻找不变的东西,因为不变的是基本的东西,不变的是它的基本的规律,不变的是它的基本问题。”许钧引用法国当代哲学家贡巴尼翁的说法,告诫学界不要陷入否定传统的习惯,形成一个“否定的传统”,为否定而否定,为新而新。这种“否定的传统”是“漫游式的,无指向的,形式大于内容”的。出于这样的文化自觉与哲学自觉,许钧说,在变的时代,“我的认知第一个首先是要寻找不变”。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中国的外语教育有很多的改革,从国外涌入了很多的外语教育思想和思潮与花样翻新的各种外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但回头看来,这些方法不是出现一个新的就能比以前的更好,它不是替代型的,不是超越型的,它各有理由,各有目标,各有长处。在这个时候就更需要翻译实践与翻译研究者、外语教学与教学研究者保持清醒的头脑。外语教学中不变的宗旨,就是服务于学生,就是对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外语学习中不变的是听说读写译这五大能力,这是根本的能力,基本的能力,这五种能力的培养不能被否定,这就是不变的东西。在这不变的五大能力之外,许钧加上了跨文化能力和王守仁最近提出的传播能力。“在‘变’的形势当中,根据我们的国家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需要,把这两大能力放进去,那么就变成七大能力。”这七大能力关联互通。把七大能力放到一起的时候,在不变当中我们有了新的发展,有了新的拓展,那么这样子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比较清晰。要根据这七大能力的培养目标,再去考虑改革我们的方法,去考虑我们的课程设计,而不是方法在先,为新而新。明确了培养怎样的人才,这样的人才需要怎样的能力,就为外语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路径。

许钧以自己主编的著名教材《翻译概论》为例阐释了他的“不变与变”。该书于2009年出版,2020年进行大修订。无论是13年前的编写,还是2020年的修订,他首先思考的就是翻译研究中哪些是不变的。“我们坚持以问题导向写《翻译概论》,你必须要以翻译为中心,翻译的本质、翻译的过程、翻译的主体、影响翻译的各种因素,这些东西都是不变的。” “但同时我觉得应该说随着这几年,特别是当下国际形势的变化,又赶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那么这里头又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我觉得作为一个翻译的教育工作者、《翻译概论》的编写者,应该主动地去适应这个变化,把新的现象、新的问题在我们的编写中反映出来。”这本书共12章,其中3章在修订中,根据新的形势、新的变化、新的现象、新的问题,主动地寻求新的变化。“多元文化语境下认识翻译与翻译研究”这一章,在对翻译本质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结合多元文化维护这个翻译的根本使命之一来思考怎么样认识翻译,怎么样研究翻译。修订本中另增加了一章“新技术如何助推翻译与翻译研究”,因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新技术对于我们整个外语教育,包括翻译研究,都会拓展新的研究领域,提供新的帮助,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第12章也是2020年修订中增加的,叫“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翻译研究如何开展”,这是根据国家形势变化的主动应变之举。“无论是教学、教材编写、研究,我们认为对于不变与变的深刻认识与把握是非常重要的。”

全国外语界的领军者王守仁在发言中首先全面肯定了许钧老师的“不变与变”之说,然后作了“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新外语’”主旨发言。他最新提出的“新外语”之说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他解释了这个概念的诞生背景。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同志在2019年的一次会上提了一个叫“大外语”的概念,他实际上更多的是指公共外语、大学外语的教学,对于专业外语针对性不够。现在提新医科、新工科,不提新外语。“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增加了哲学、经济、中文、历史等专业,没有外语。“应该有外语,应该有新外语。”

新文科建设目标里面特别强调“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国家美形象”,软实力特别表现为影响力,要会讲中国故事,讲懂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这跟外语学科有很大的关联,是外语学科在新时代的一个新的使命,因此不能没有“新外语”。不能满足于在新文科概念下推出“大外语”。“大外语”的概念可能强调了“跨”。外语学科不能满足于变大,满足于“跨”,而要珍惜新文科建设的契机,“发展新外语”。他提到他早年写过一篇文章,论述中国的英语教学,其中有言: English education stops at acquiring language skills and then goes into combination with other disciplines. So the English department becomes a poor family,capable of producing many children for adoption,but unable to bring them up on its own. 这里指出了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 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不是融合,而是简单的复合。“我们要避免外语专业只为其他学科打工,就好像你只为人家抚养孩子,搞到最后都把孩子送到人家的家里去了,自己什么都没有了。”新外语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就是应该有助于强化外语专业本身,强化外语专业特色。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是要鼓励我们老师去进行研究和探索,去改革,去实践,去创新,而不是满足于“跨”,止步于“跨”。

之所以提出“新外语”,当然更因为这个时代发生的巨变。习总书记提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对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自身发展作出的重大判断,我们应该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大变局下的外语学科,要守正创新,创新方能应变,创新方能守正,守正才能应变。具体而言,在当前的背景下,就是建立文化自信,在借鉴吸收国外文化成果的同时,把中国文化送出去,为人类作出贡献。了解外国与传播中国应该是双向的,互为促进,过去的重点可能在了解外国,现在身处新时代,我们有新的任务,新的使命,就是要传播中国。这两者之间不应该是以牺牲前者为代价,两者应该双向互动,只有互动才能创新,才能守正,只有了解外国,才能讲好、讲懂、讲通中国故事。

新文科建设的发展路径是融合创新: 跟现代信息技术融合,跟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跟相近专业集群融合。“跟相近专业集群融合,让我就想到外语与传播融合。”此前,王守仁与何宁合作撰写了《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外语运用能力培养》,指出许多教学改革“改到最后就是没有加强外语运用能力”,而且都是以牺牲外语能力为代价去搞各种各样的改革。要守住外语运用能力这个“不变”,坚守这个“正”。新时代背景下,为了这个“不变”要努力创新。怎么创新?沿着守正创新这个理念与融合创新这个路径。王守仁提出,“传播”这个理念更能体现外语专业的语言学科本质。强调“大传播”(不同于新闻传播意义上的狭义“传播”)理念,就会拓展外语学科领域,就会认识到语言既是传播的媒介,本身也可以成为传播的内容。以英语为例,大传播这个理念可以使我们转变以文学为中心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回归语言学科本质,明晰英语的传播功能,明确英语学习目的性。思考English as Communication、English for Communication以及English of Communication。美国大学英语系有的就有English for Communication,还有这个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培养。

从传播的视角看外语教学,文学教育是不能缺位的,因为文学是语言的精华,学习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大师的修辞艺术,阅读当代文学可以帮助学生熟悉了解现代的语言,这些都为他们进行交流传播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但是文学只是语言使用的领域之一,而语言本身就具有跨学科特点,它涉及各个领域、各个学科。因此外语专业的学生其实应该学习各种内容、各类文体、各类语体。从传播的视角我们来看我们的翻译教学,就会意识到翻译实际上也是一种传播,它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要求我们更加关注翻译语境,关注话语的方式,关注传播的效果。突出国际传播能力培养,是坚守外语学科本位的基础。要习得国际传播能力,就要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进行创新,同时加强外语运用能力,为理解世界与传播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网络时代,师资课程的暂时缺乏不足为忧,优质网络资源,在线开放课程均可为我们所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更有利于我们对传播媒介的认识。当然,开发建设适合外语专业教学使用的传播学课程与融传播和外语为一体的教材也刻不容缓。如此一来,我们外语专业人才的国际、跨文化双向交流融通的传播能力就能得到提升。

要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但不能弱化外语专业学生传统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前者意味着对后者提高了要求。与此同时,有效传播能力离不开思辨能力、学习能力、跨文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要让学生以研究能力为支撑,强化多维能力,实现从单一的语言技能训练到话语方式的转化提升。

以口语课为例,过去主要训练日常生活当中的交流,现在有的学校强调演讲辩论,这就把传统的语言技能训练与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培养结合了起来,要求学生在准备工作中分析文化背景,探讨传播路径,要求学生在演讲与辩论中能够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以实战的方式强化用英语言说的能力。这就是我们的外语运用新能力: 国际传播能力。新文科建设目标应该有时代性,强调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中国声音的传播者,承担时代使命,塑造国家美的形象,会讲、讲懂、讲好中国故事,进而提升国家软实力,让世界看到可亲可敬可爱的中国。培养国际传播能力这个理念与讲好中国故事这个神圣使命是契合的。以突出国际传播能力为导向这么一个抓手,来开展新外语建设,能使学生“语言更好,学科更专,能力更强”。从传播的效果这个角度来思考,就要对教学内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进行适当的调整。

讲好中国故事,对外语人而言,意味着要读懂外国故事。“读不懂外国故事,要讲好中国故事还是会打折扣的。不但要读懂外国故事,新外语人还要向中国人讲好外国故事。”这些实际上都是属于传播,包括传播的内容,也包括传播的形式。传播的内容与形式都需要新的构建,不能落入窠臼。这就呼唤新外语人,新外语。但“新外语”在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中要秉持一条基本原则:“防止弱化、消解外语专业的优势和特色,避免外语之根枯萎这么一种最后的结果。”

王守仁总结说,新外语有四个新。1) 领域新。主要就是大外语,学科内容上向其他学科拓展,包括相近专业,理科工科等等。2) 内容新。特别要围绕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这个神圣使命进行内容创新,包括怎么样阐述中国,怎样介绍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制度,阐释中国特色,要能够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3) 手段新。主要指技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语料库技术、人工智能、机器赋能等等。翻译与机器的融合,就是一个例子。机器跟翻译的融合,对5G技术、人工智能的利用已经有了很令人鼓舞的进步。4) 模式新。这里包括很多内容,研究范式要有创新,教学方式也要新。例如国别研究课程,应该采用研究性的教学,另外采用项目式的教学,“我曾建议一位教师,你的课一分为二,一段时间落实基本的、通识的、学习方式的、研究方法的教学,此后进行项目教学,让学生自选项目。因为国别这一块维度、领域比较多,历史、地理、文化、新闻、社会等等都包括在内,可以让学生自选,自主选择课题。这既能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也能让他的语言能力得到提升。”

最后,王守仁再次强调了“传播”,他说:“新外语的建设路径应该是融合和创新。作为一个新的育人理念,当然还是需要我们思考探索实践层面怎么做。目前我想到的实践抓手,就是传播。要融入传播意识,创新传播课程。当然还有其他的路径。”

王守仁是当代中国外语教育教学的重要设计者之一,他的这些思考必将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杨金才的主旨发言题目是“外语专业‘新文科’建设的几点思考”,主要以英语为例展开论述。他认为首先要对外语学科的定位进行思考。要有不变,也要有变,在变中坚守不变。不变的是培养高水平英语人才这个宗旨,变的是对人才内涵的理解,这个新理解要呼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呼应大国外交政策的贯彻实施,呼应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就可以发现,所谓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英语专业过剩”等伪命题讨论无济于事,应该把思考的重点放在如何去提高我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怎么样对接新时代的需求上。让新外语人在跨文化的语境下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国,同时要讲好世界的故事。要在我们的课程设置以及学生人才培养体系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都要有所对接。举例而言,大国外交时代的话语构建,要和我们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要让学生有融通中外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就英语专业建设而言,要立足专业属性,有机融合新文科理念,借力强体,特色发展;简单盲目的“外语+”是“专业献身”,必然走向消亡。要在新文科、新外语理念的指导下思考,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面向新时代国家需求建设优质课程,构建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新文科应用型课程,实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化。

杨金才说:“我们的学生出国就是到图书馆去查资料,去听课,没有针对性的研究方案,没有着眼于对象国社会历史文化的田野调查。学生在这一方面都没有能够体现创新冲动和能力,这跟我们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可能也有一定的关系。比较一下海外的留学生到我们国内来,一下子就想着并努力深入到我们中国的现实,了解我们中国的社会实际。”新文科建设要有大设计,也要从这类小细节着手。细节决定成败。无论是大设计,还是小细节,都意味着需要我们对课程进行巨大的革新。要围绕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素质要求、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进行内外两种改革。内是指课程内容创新,外是指课程宽度、体系、结构创新。新外语培养新学生,但首先需要新课程,而新课程与新师资的构建是在互动中共同发展的。在此论述的基础上,杨金才对全国的英美文学课程体系现状进行了分析批评,认为目前的英语人才培养要在是否能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上打个问号。他呼吁“实施‘金课’战略”,要按照“金课”标准,对以往难度较低、内容陈旧、考核容易的课程进行全面整顿,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采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有机融入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内容(要有经典,也要有当代的新现象、新作品),突出专业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要兼顾人文精神、人文旨趣、人文品格,课程内容要有问题、有知识、有历史、有见识、有思维、有方法。相应地,教师上课要有自我反思习惯,要有知识意识、历史意识、见识意识、思维意识、方法意识。外国文学讲授要有中国文学、文明、文化这个对照框架意识,要有中西文明史框架意识。国别文学要考察、批判、学习对象国历史、文学、文化的背景与现实,要考察其核心价值观,要兼顾文学内外的问题意识,融通文学与其他,要有系统培养意识。要努力实践并实现“素质、知识、能力”一体化培养。

一方面学生群体已经变了,另一方面人类知识体系也变了,更重要的是,世界格局变了,文学学科在知识体系中的角色可能变了。文学在中国国家建设中的角色变了,我们的文学研究要变,我们的文学教学也要变。这样才会有新文科,才有新外语。新外语意味着在教学当中不断地拓展外语的界面性,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文类文体的接触,利用不同的学习路径、不同的技术赋能,更好地学习语言,学习更好的语言(语言域要拓展),从而更好地使用语言,融通中外,了解世界,理解中国,建设中国,传播中国,建设世界。教师要做新外语人,要身正,要学高,要有同理心与共情能力,深入学生之心,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发展自我反省习惯,改造学习习性,发展思辨能力、想象能力、交流互动能力、体验学科知识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接受理论概念熏陶的能力和意愿。

外国文学教学要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深入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进行思考。不是单一地只是从人物形象等等去解读文学,而是在交叉学科这样一种综合知识背景下,能够深入地去体悟人类精神文明。锻炼他们的思辨能力,能够在这样一个跨文化的背景下,不断地提升自己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把握好中国立场,重塑他们的学习价值观,让学生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学习。

要贯彻“课程思政”核心理念,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在教学环节中凸显出“中国性”,充分挖掘“中外价值元素”,注重价值观引导。不同程度地纳入“中国作家笔下的英国或美国”、“英美作家笔下的中国书写”、“中国哲学思想在英美文学中的体现”以及“中国经典作家与英美经典作家比较”等内容,启发和引导学生避免盲从西方思想理论和文学表现形式,自觉进行换位思考,运用中国文化思想和伦理价值观审视异文化中涉及的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倡导学生以开阔的视野审视中美、中英文化交流,客观评判作品中异文化书写的生成逻辑与表述范式;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养其“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与情怀。

文本分析要落实到人类文明的大地上。要解释文本创作、民族文化形塑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英语国家独特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习惯,进而把握文化现象背后的思想观念,客观审视英语文学的发展轨迹与嬗变趋势。就理论观照而言,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因文化研究的渗透而发生变异并逐渐呈多元化态势。他者、性别、身体、离散、霸权、权力等众多文化研究已经为文学解读建构了涵盖多个学科领域的话语网络,提供了切入文本、沟通历史与当下的新路径。莎士比亚是我们了解过去的一把钥匙,也是我们想象未来的一个可能的抓手。

杨金才敦促外国文学教学要“比较、对照、联系”地教。不要孤立看待作家作品,要在文学史、文本分析、理论观照中既共时又历时地考察、辨析。他以斯坦贝克为例指出,在观照社会的方式方面,斯坦贝克与前辈和同时代作家明显不同。以表现城市“畸人”而著称的安德森一向把新型的资本主义工业秩序和疯狂的物质主义看做是现代一切疑难杂症的主要根源,他创造的“畸人”往往因为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制度而表现出心灵扭曲或价值沦丧,多少体现出对过去的留恋,怀旧感显著。辛克莱·刘易斯用独特的现实主义手法解释资本主义转型时期的“乡村病毒”和俗气的美国中产阶级商人。其笔下表面的“欢乐、热情和智慧”背后蕴藏着深刻的不安和空虚。多斯·帕索斯则通过地铁这一现代资本主义大都市的重要交通工具来影射市井百姓的孤独感和异化感,他更多地从改造个人出发,站在个人的神圣与完整上抗议资本主义制度。菲茨杰拉德通过“大人物”盖茨比的失落表现盛极而衰的资本主义。作为写实主义作家,斯坦贝克对美国资本主义由盛而衰历程做出了与众不同的反思。他直接把目光投向了为资本主义创造财富的产业工人——真正的无产者,进而将读者的目光直接引向“工人们的身体”——劳作致残的身体。他艺术地再现了美国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产业工人,并将其遭受的肉体和精神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对身体残疾的描写,足以让人受到震撼,并对残酷的社会制度产生顿悟。

这样的文学研究,可以还原历史真相,让英美人换一种视角看待各自的民族文化。让学生学会客观、有理有据、深刻地审视资本主义文明,在话语层面上进行历史重构。

很多学者积极参与了会议讨论。蔡基刚教授提到要加强国际语言服务意识,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国际语言服务作为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由高校自主设置的外语类二级学科,是2021年8月31日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语界要对国家的新设计做出及时反应。李霄翔说到,新文科、新外语等等概念的提出标志着重要的顶层设计变化,另一方面,基层的实践如何呼应这样的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两者如何贯通,如何让教学实践、让学科的基本理念和模式体现设计的变化,确确实实地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益、效率,让人才的能力符合顶层设计中的应用需求,如跨文化交际、讲中国故事、讲外国故事、解决国际问题、参与国际竞争等,这是必须思考的。这些都要落实到语言技能、语言本体。因此,对诸多“不变”要下工夫,要坚守,要反思一下中国外语教学的基本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特别要思考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变化,把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与顶层设计贯穿在一起思考,这样使得我们基层实践的院系、老师能够有切切实实的抓手,看得见摸得着,而且有行得通的理念、模式和方法。要让教师有切切实实的获得感、方向感,有条件保障,有话语权。张春柏呼应了李霄翔的观点,指出一切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学大纲、课内课外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活动中。课堂是整个系统的神经末梢,一切要落实到我们的神经末梢去,要把新文科的诸多思想观念具体化。陈新仁勉励刊物要传播中国学术思想。周领顺提出了学科内部需求与国家实践需求相结合的观点。

著名青年学者刘云虹在发言中结合南京大学法语专业在教育部首届新文科改革项目中成功立项的“法语拔尖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对守正创新进行了阐述。该项目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以问题为导向。之所以有新文科的提法,也是想回应解决在整个文科发展当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在翻译教学的诸多问题中,翻译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全面提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南大项目中提出的解决之道,就是通过译研结合,充分发挥其翻译团队在翻译研究上的优势,从课程建设这个立足点出发去突破。首先是突破对翻译能力的认识局限,丰富学生对翻译能力内涵的深刻领会和把握。在课程建设中,学生首先应明确翻译能力不仅包括双语能力和语言转换能力,而且还特别应该涵盖翻译的选择与决策能力、传播能力、有相当丰富内涵的跨文化能力、学科的融合能力、在翻译和跨文化的传播过程当中的应变能力等等。“我想我们首先做了一个工作,就是去丰富我们对于翻译能力这个概念的认识,从概念内涵的拓展入手,真正全过程地、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因为我们的创新不是一句空话,还是要真正落实在学生的培养之上。在变与不变当中,首先是不变,然后才考虑去变,在不变与变当中应该坚持以我为主。”

青年学者赵朝永根据自己的翻译教学实践报告说,当他把观察翻译的视角从文本切换到传播过程的时候,很能为学生打开视野,他自己对于“新文科+”也有了新的认识。

著名学者、南京大学外语学院院长何宁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会议对新文科、新外语建设进行了非常深入、全面的探讨,有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同时也涉及非常具体的环节,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提质、教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新文科的建设现在已经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怎么做的问题。“首先,在新文科建设当中,要向满足国家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这个方向去发展。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一直是外语学科建设不变的方向。”俄语曾经是第一外语,现在的第一外语是英语,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拓展与深入,多语种发展已经成为外语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与议题,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应变,主动求变。“第二点,语言本位不能变。外语学习跟其他的学科建设还不太一样,如果你不能掌握语言最基本的研究与教学手段,其他的就会流于空谈,就无法真正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何宁强调的第三点是师资成长,他希望中青年教师守正创新,特别要继承外语教育教学的优良传统,同时探索外语教学的新实践。要把新实践进行理论化思考与总结,以此促进更具特色的、更能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外语教学之形成,不变初心,守正创新,积极贡献于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文科外语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超学科”来啦
孙文科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