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痘病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与防治措施
2022-11-07姜卓
姜 卓
(大连市金普新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大连 116600)
羊痘又被称为“ 羊出花”“羊天花”等,是一类人畜共患病,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原包含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两种。该病具有广泛传播、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可感染任何品种、任何年龄段的羊只,且羊只对痘病毒的易感性与性别无关。目前该病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一旦暴发将面临严重死亡,因此一经发现应严格进行封锁、隔离、扑杀等无害化处理。
1 流行特点
羊痘病在全年内均可发生,不受季节影响,特别是在春冬时期羊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应激因素多,抗病能力弱,更容易发病。年龄越大的羊只对该病毒的抵抗力越高,死亡率较低,妊娠期母羊感染后表现为流产或产出死胎,哺乳期母羊表现为产奶量下降。羊痘病毒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病羊,通过呼吸道和损伤的粘膜组织感染,主要存在病羊的脓包和丘疹组织中,破裂后可以污染饲草料、垫料、水源以及周围环境,传染性极强。研究表明,一旦在羊群中发现且没有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和封锁隔离,将造成整个羊群全部感染,该病在发生过羊痘病的地区常呈周期性发病,在新疫区则为暴发性流行。
2 临床症状
羊群在感染绵羊痘病毒后,会经过6~8天的潜伏期,在此期间,患病羊不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随后进入临床发病期,体温升高至41~42℃,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并根据临床症状可将整个患病过程分为4个时期,即感染前期、发痘期、化脓期和结痂期。
2.1 感染前期
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呼吸急促,鼻子有鼻液,眼角有泪痕且眼结膜潮红.
2.2 发痘期
首先在羊毛较少的部位(眼圈、鼻子、嘴等)出现痘疱疹,后逐步发展到全身。
2.3 化脓期
痘疱疹的中心位置变红,出现丘疹和白顶脓泡,部分脓泡会有脓液渗出,伴随着心跳加快,体温升高等体征。
2.4 结痂期
脓泡破裂后开始结痂,由原来的棕红色逐渐转变成黄棕色,脱落后留下红斑,红斑逐渐变浅后退去。
3 鉴别诊断
羊痘病的初步诊断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如需确诊应借助实验室诊断方法,可以采用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3.1 病原学诊断
采集患病部位的丘疹、痂皮等,用姬姆萨染色法制作组织涂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当观察到细胞浆中有大量的呈现红紫色的嗜酸性包涵体时可以判定为羊痘。
3.2 血清学诊断
分离病羊脓疱中的疱液,而后用磷酸缓冲液稀释脓疱,将稀释后的液体经过反复冻融,用超声波对其进行裂解,离心后取上清液备用。分离病羊血清后,应用琼脂扩散试验进行检测,通过在37℃中放置24~48小时后,对结果进行观察,可见有明显的沉淀线,确定其为阳性感染,确定本病。
3.2 分子生物学诊断
当前用于检测本病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有PCR方法和LAMP方法。其中PCR方法又分两种,即多重PCR和实时荧光PCR。多重PCR方法是在普通PCR的基础上进行重复的PCR,可以提升PCR技术的敏感度,在检测时具有样品少、误差小和内部对照等优势。实时荧光PCR技术是在PCR基础上添加荧光基团,达到对样品反应的实时检测。该试验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简便高效的特点,已逐渐成为羊痘病的主要检测方法。
4 防治措施
4.1 加强饲养管理
羊痘属于地方性流行病,因此需要加强日常饲养管理,保证良好的舍饲环境;羊舍内通风干燥,有条件的可选择自动化的清粪装置,并且做好羊舍内部空气环境的科学监测;经常清扫,勤更换垫草,保持清洁,做好定期的消毒工作,用强力消毒灵(1∶600)对器具进行消毒,或安装紫外线灯消毒,做好圈舍内的驱灭蚊蝇工作;引进现代化设备,做好整个饲养过程的全面监督;加强管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快速、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扩散。
4.2 加强日常检疫和免疫工作
加强日常检疫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对新引进的羊群需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必要时可以隔离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日常饲养。在后续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现病羊就施行隔离,并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在每年春、秋两季,严格按照整体防疫要求,定期对羊只进行疫苗接种。尾内或者股内皮下注射羊痘鸡胚弱化病毒疫苗,0.5毫升/只。免疫接种时需要注意,确保羊群处于健康状态,疫苗保存方法科学,接种操作规范(注射剂量准确,免疫记录完整等);要密切观察接种后羊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疫苗空瓶严格收回、焚烧。适当地增加接种疫苗方面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