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元素的彰显与改写
——简析取材于古代小说的当代网络同人作品

2022-11-07

文学与文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西游记红楼梦小说

胡 晴

内容提要:本文以取材于中国传统古代小说的当代网络同人小说为研究对象,梳理其与原本之间的关系,通过古今对看与沟通,寻绎传统元素在当代网络小说中的呈现特点,认为从传统续书到网络同人小说,其间存在着书写方式的接续,而当代的网络同人小说在彰显原作的同时,也凸显了诉说时代精神和颠覆经典的时代气质,经典原作与网络同人的共时性存在,构成了当代文学现场的独特面貌。

“同人”一词有人认为源自日语,指的是世界大同的时候,所有人志向相同。也有人指出,“同人”应为中国自有,源自《易经》同人卦,是与人同和的意思。民国时期,鲁迅等人称《语丝》为“同人刊物”,意指志趣相同的人自编自写的刊物。而在当下的中国,“同人”衍生出了特定的涵义。“‘同人’,在当代中文网络社群中,通常意为建立在已经成型的文本(一般是流行文化本文)基础上,借用原文本已有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基本故事情节和世界观设定所做的二次虚构叙事创作,通常以不正式的实体及网络出版物在爱好者中传播。同人作品采取的形式有小说、绘画、视频剪辑、歌曲、游戏等,不一而足,而同人作品对原文本的忠实程度并没有定例,随各衍生文本而定”。简言之,同人作品利用某一原作为素材来演绎出全新的故事,既可以顺着原作的情节敷衍出新篇章,也可以不受原作限制而另行设定新的故事走向,网络同人小说,则是同人作品中重要的一个分支。

一 传承:从传统续书、翻新小说到网络同人小说

根据同样的素材或者人物故事进行创作,这种传统在中国古已有之。唐代元稹做《莺莺传》,其后金代的董西厢、元代的王西厢都是以这个故事为原型进行的二次创作。《金瓶梅》也可以看作对《水浒传》中武松单元故事的改写。有人认为网络同人小说是明清小说续书的延续,这有一定的道理。优秀的原创作品会吸引大量的读者和拥趸,但也并不可能全面满足读者的所有需求,这一点在《红楼梦》续书的例子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不尽如人意以及书中不少人物支线交代不清,引出了十几部续书,而且这些续书显然与程伟元、高鹗所补后四十回目的有很大的区别,大部分《红楼梦》续书已经属于弥补型的二次创作。《红楼圆梦》《红楼幻梦》《复红楼梦》《续红楼梦》等这一系列续书虽然打着追寻《红楼梦》原意的旗号,其实还是从续作者自己的愿望出发,无非是起死回生、家道复兴、富贵繁荣等各种弥补式的大团圆,在原作人物和背景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更接近我们对当代网络同人小说的定义。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兴起的翻新小说或者翻案小说,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同人小说的影子。1905年吴趼人所撰写的《新石头记》令人耳目一新,写了贾宝玉蓄发下山,巧遇经商的薛蟠,游历晚清上海,吃西餐、参观工厂,又去北京,目睹义和团诸种乱象,最后的追寻引向了类似乌托邦理想国的“文明境界”,见到了甄宝玉,得偿补天之愿。无独有偶,陆士谔的《新水浒》也是让好汉们大搞改革维新。张爱玲的《摩登红楼梦》将五光十色的上海滩人物搬到了红楼人物身上。张爱玲自幼喜读《红楼梦》,她说:“小时候看《红楼梦》看到八十回后,一个个人物都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起来,我只抱怨‘怎么后来不好看了?’”张爱玲的困惑化作了她创作《摩登红楼梦》的动力,而大多数的作家创作同人小说也都来自这种由喜爱而生的不满足的自我言说的欲望。除了作者普遍具有的粉丝心态,从小说的内容来看。“从1903 年到1909 年短短数年之间,《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金瓶梅》等几乎所有古典白话小说名著都遭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戏谑式改写或重写,总数达到几十种之多”。“这些小说并不是一般意义上对于原著故事后续发展等个人猜测,其创作目的不在于续写,而在于反映现实和表达自我情怀。”

最后回到当下,同人小说又称粉丝小说(fan fiction),所以,同人小说是建立在对原作的熟悉了解基础上的,“作为一个‘迷’,这就意味着对文本的投入是主动的、热烈的、狂热的、参与式的……迷具有生产力:他们的着迷行为激励他们去生产自己的文本”。因此,这是一种共同体创作,作者和读者都是因为对原作的爱好而聚集,也在这个爱好的基础上激扬文字,发挥自己的想象,注入自己的思考。同人并非单纯的续书或改写,还必须是具有共同爱好且形成群体的创作和阅读行为,有情感纽带的存在。这一点,无论是鲁迅所说,还是日本的同人本义,都是切合的。也意味着同人小说有一定的进入门槛,即是不是粉丝,而圈外人也并不会有强烈的阅读愿望。也正是这样的粉丝属性,削减了同人小说的商业味道,更突显了追求爱好的意味。很多作者创作同人小说,最根本的目的在于获得创作自由和自我言说的快感。“我喜欢我笔下的人物,我为他们创造故事冥冥中就好像我也为他们做了点什么,感觉我的喜欢有地方安放了一样……很多写同人的人应该都是单纯地为爱发电,毕竟写这个东西真的完全自愿,一般来讲也没什么报酬。”

二 素材的继承、利用和改写:古代题材网络同人的基本情况

研究者注意到了网络同人小说复制和戏仿的特点,而晋江文学城这样的主要阅读网站专门设衍生类,则是同人小说品类在中国新媒体平台中的具体体现。网络同人小说现在也可以细分为很多种类,按照模仿作品的类型来分的话,有西方名著同人、游戏同人、漫画同人、影视同人、综艺同人等,而以古代小说笔记等为创作对象的同人作品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最早一批的网络小说中,《悟空传》实际就可称为《西游记》的同人小说。这部号称“畅销十年不朽经典,影响千万人青春”的作品,对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进行了改写。作品中,孙悟空发出了“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这样惊世骇俗的呐喊,让我们看到了《西游记》中那个“蹬倒八卦炉”,“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踪”的猴子一直走在无拘无束的造反路上。小说也做出了对成佛的最大怀疑甚至是否定:“最后四个人成了佛,成佛以后呢?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以前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梦想的四个人,一成了佛,就完全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佛是什么,佛就是虚无,四大皆空,什么都没有了,没有感情没有欲望没有思想,当你放弃这些,你就不会痛苦了。但问题是,放弃了这些,人还剩下什么?什么都没了,直接就死了。所以成佛就是消亡,西天就是寂灭,西游就是一场被精心安排成自杀的谋杀。”《悟空传》最后的结局是一场杀死一切的大火,但虚无过后一切还是要运转,世界的规则依然存在,我们能改变的终究是太少了,既然如此,那就保持一点“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的中二和倔强吧。而这样的主旨和表达与流行一时的“大话西游”系列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悟空传》也被认为是“大话西游”系列电影的同人,而非《西游记》同人。不可否认,《悟空传》的诞生受到了“大话西游”系列无厘头阐释经典模式的影响,但是就其文学文化根源来讲,无疑都共同产生于《西游记》,所以,毫无疑问《悟空传》是一篇《西游记》同人,也成为通过后现代方式演绎传统经典的典范之作,其质量和水准让其自身也有上升为经典或者起码行业标杆的可能。紧随其后的一批《西游记》同人还有《唐僧传》《沙僧日记》《唐僧情史》等,延续了“解构一切,除了爱情”的戏谑不羁风格,自成一格。

《红楼梦》同人应该算是古代小说衍生同人中最为壮大的一类了,相关研究显示:“2019 年12月11 日统计,以‘红楼’为作品关键词搜索,晋江文学城有衍生类小说(即同人小说)3010 部。在这3010 部《红楼梦》同人小说中,已完结1403 部,连载中1606 部;字数方面,字数在100 万字以上的有68 部,字数在10~100 万字之间的有1600 部,字数在5000~10 万字之间的有961 部……性向类型方面,属于正常男女恋爱类型的言情小说有1938 部,属于男同性恋类型的纯爱小说有744 部,属于女同性恋类型的百合小说有43 部,还有8 部女尊小说(即作品中也是男女恋爱类型,但是颠倒性别关系,以女性为尊的小说)。”

《红楼梦》未完成,而且故事中有大量可以发挥的支线,因此给同人创作留下了大量空间,排列组合的方式种类很多,趋近于无穷。安意如的《惜春纪》应该是网络红楼同人的早期作品了,讲述了惜春与冯紫英一段爱而不得的故事,依托了《红楼梦》的故事背景、人物性格和整体风格。当然,就网络同人来说,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最主要的还是搞事业和谈恋爱这两个读者最喜闻乐见的方向。这些同人作品,充满了千奇百怪的脑洞,又指向了比较单一的大团圆结局,比如热衷于给林黛玉拉郎配各种CP,林黛玉与北静王,林黛玉与胤禛甚至林黛玉与伏地魔都可以成双配对。又比如让迎春、贾环、薛蟠这些边缘人物成为主角,振兴家族、自身圆满,甚至可以让贾宝玉性转为“宝玉妹妹”,姐姐妹妹站起来,一起为谱写新的结局而努力……“尽管这些《红楼梦》中人们掌握了最脱俗的魔法仙术,他们在网络新生命中实践的却是最世俗的道路:无论主角身份嫡庶、位次尊卑、年龄老幼,故事均以趋利避害娶美女、建功立业谋复兴的大团圆结局为目标。原著那最具特色的创新性完全被排除在网络同人之外,诸多作品追求的依然是才子佳人小说的老路。”所以,在《红楼梦》同人小说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感受到网络小说自身的局限和特色,简单化通俗化是《红楼梦》同人呈现的整体面貌,也是对读者群需要的回应。

除了《红楼梦》同人,数量比较多的还有《水浒传》同人,情形与《红楼梦》同人类似的地方在于内容丰富,而最终的趣味则大多是追求轻松而圆满,体现着典型的世俗化追求。比如让阎婆惜、林冲娘子、潘金莲、潘巧云、扈三娘等这些女配角翻身做主人,演绎“我命由我不由天,水浒女配也有春天”,比如让李师师在乱世中谈场绝美的恋爱,比如让主角穿越到白衣秀士王伦身上,成为梁山真正的领袖,让梁山面貌由此焕然一新,改变众人的悲剧命运,比如将反派高衙内转变成主角,书写自己的一番事业。

古代题材的网络同人小说,不仅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这样的经典名著所衍生的同人作品,也有不少其他传统文学作品的同人,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精髓的衍生能力。比如,《木兰无长兄》脱胎于乐府民歌《木兰辞》,但是关注的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之后的故事,卸甲归田年近三十的花木兰,她的未来又是如何呢?女法医穿越到花木兰身上,经受了回归普通人身份的花木兰所经历的苦难,然后又不断重生,不断成长,在一遍遍的选择与体验中,将家国大义、战火烽烟、兄弟情谊展现得淋漓尽致。《开封志怪》从《三侠五义》故事衍生而来,又增添了灵异鬼怪内容,江湖骇浪,平添鬼影憧憧,还讲了一段女主与展昭最美的爱情。《我心》是一个变型的白娘子传说,这是以小青视角讲述的白蛇传,这里的许仙和白娘子并没有那么相爱,许仙是个渣男,小青敢爱敢恨,勾引了法海,杀了许仙,把孩子抢来给姐姐养。还有不少同人将两本或几本古代小说融合在一起的,形成了一个更开阔的大场域,比如《我在聊斋你在西游》这一篇,讲的是聊斋女鬼和孙悟空的故事。在日新月异的同人小说爱情描写方面,有一个趋势也值得注意,就是耽美化。这显然是耽美文化盛行之下产生的一种普遍影响,所以,网络同人小说中也出现了不少耽美倾向作品,比如《大宋第一衙内》《猫鼠之相忘江湖》等,当然这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类型,在此仅略举一隅。

三 彰显、诉说与颠覆:同人小说与原文本之间的关系

在同人小说和原作品之间,势必要讨论二者之间的互文性,这个问题也被讨论过多次了,无外乎遵循还是颠覆原作两个向度,针对古代小说尤其是古代经典名著的同人创作,笔者在这里有三个简单的想法:

首先,网络同人小说必然是彰显原作品的。

与原作的贴近是同人小说存在的首要条件,如果失去了原作的故事逻辑和人物关系,同人小说也就失去了得以命名的根本了。因此,同人小说从一开始就不应被看作对原作的有意颠覆与反动(当然实际产生的效果另当别论),而首先看到二者之间的重复和凸显。正是因为对原作的爱好才有了同人小说创作和阅读的必要,而同人小说第一位的是通过同题的重复,通过致敬引起人们对原作的再次关注甚至更深层次的进入。“因为网络文学中的复制明显不是取消‘原典’的过程;恰恰相反,复制和戏仿在一定程度上复活了‘原本’在人们心中的记忆。”

任何关于原作的描述都无法决然摆脱原作的影响和逻辑,人物的言行,周围的环境都需要借助原作的呈现而丰满起来,这是同人创作的天然便利条件也是束缚。所以同人既要依靠原作的框架,又要从原作中寻绎出可以发挥的空隙,既言有所本,又自出机杼,这种分寸感的把握很重要。同人中的人物尤其是原作中存在的人物,其性格特征一般都要求具有延续性。说起林黛玉,就会有多愁善感、才高浪漫等特点,即便做翻案文章也不能脱离这个基调。《大宋第一衙内》中即便高衙内是被洗白的主人公,但纨绔子弟本色还是毫不含糊的,并不能随意更改或者改变过大,否则也难以被读者所接受,毕竟强大的前见已经形成。

再有,灌注时代精神,也并非完全颠覆。

将当下思想注入古代文本也是由来已久的尝试,前文提到的吴趼人的《新石头记》,还有陆士谔的《新水浒》《新野叟曝言》、陈景韩的《新西游记》等,都接应了本土通俗叙事的传统,而又将时代新兴精神与传统文本相结合,正所谓“旧瓶装新酒”。

当下的网络同人小说也毫不意外地展现出充满时代气质的一面,比如《西游记》同人对《西游记》主题进行消解重塑,这其中表现的是年轻一代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自己态度,有着独特的与世界和解的方式,借助传统小说的素材进行表现,未尝不是一种有趣的变体,传统素材在这里是一个有益的基础,传递着时代之思。《沙僧日记》作者以日记体对传统的《西游记》主题进行消解重塑,以取经途中沉默的沙僧的眼光,把大家熟悉的取经故事做了另类的展现,在嬉怒笑骂的不正经中,意外地展现了生活中的辛酸苦辣,有着乐观励志的一面。“网络上的作家都在复制和戏仿中贯注了新时代的新精神,从而并不是本雅明和杰姆逊意义上的负面复制创作。”时代精神的注入,可以是对于原作品的延伸,而并不一定是否定性的破坏性的反动。正是借助这种戏弄和颠覆回应经典落入当下所面临的问题,这反而成为经典历久弥新、身影永在的一种证据,一个回声。

最后,颠覆和逃离,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同人作品的创作立意,本来就有通过从不同角度突破原作的架构和情节走向,释放自己对原作的未竟之思的一面。所以,对原作品的改变在所难免,而这种改变甚至颠覆也是同人作品可能生出新意的部分。最常见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起死回生、改变原作人物的关系、改变故事视角等。

“黛玉之死”是当年《红楼梦》同人作者难以逾越的情结,所以就有了各种方式让黛玉起死回生的故事,现在的网络同人也一样延续这样的“神奇”,比如《黛玉传奇》就让黛玉肉身生还了。《水溶玉新》《林黛玉和北静》等小说中,林黛玉则与北静王谈起了恋爱。《奋斗在红楼》却是让理科男穿越到庶子贾环身上,以这个原书小人物为主角敷衍一个奋斗升级的典型爽文。还有加入原作不存在的人物的,《红楼之林家谨玉》就虚构了林黛玉的弟弟林谨玉,而这部同人小说变成了以他为主角的完全不同的故事,《红楼梦》只是这个故事的一个背景而已,提供了一些现成的前情因果。还有两部或者以上作品混合的,比如《金粉红楼》让林黛玉穿越到张恨水的小说《金粉世家》中,再比如让林黛玉与伏地魔谈一场跨时空跨种族的恋爱。这些看似无厘头的改变,也是作者对于原作内容的心理期待的一种体现。不过,“手术”动得过大,效果一般不会太好——即使在“同人”中,阅读的圈子都是相当小的。

四 余论

无论彰显经典还是颠覆经典,同人小说的存在体现了经典与传统的衍生力量,催生了经典文本周边文学空间的繁荣生长,并使得经典文本不断被关注。而同人小说也在经典文本周边获得生存空间,得以与经典文本共时性存在,共同构成当代文学现场的面貌。二者是互相成就的关系,当然还是以同人小说对原作经典的依赖和汲取为主,“网络同人小说对经典小说的戏仿,既是对传统小说创作空间的探讨,也是对传统历史时空的文化形态和生存方式进行的一种文学式的反思与改造。”如布鲁姆所说:“一部文学作品能够赢得经典地位的原创性标志是某种陌生化,这种特性要么不可能完全被我们同化,要么有可能成为一种既定的习性而使我们熟视无睹。”

网络小说进入门槛低,发言环境较为宽松,也为网络同人小说的大量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网络同人小说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首先,就是对传统经典的庸俗化解读,这一倾向虽然反映了当代读者的某些心愿,但有取糟粕去精华的嫌疑,比如大量的《红楼梦》同人低水平的重复,大大降低了大众的阅读欣赏水平。同人作品创作中这种无限度的任性或妥协,实际不只是对传统经典丰富内涵的损伤,也势必造成大众审美水平的低下。如对“爱情至上”的过分强调,将丰富多彩多元化的传统经典清洗成千篇一律的甜蜜爱情故事,仿佛除了爱情没有更值得书写的内容。还有,网络同人总体写作水平不高,内容中充满了不负责任的戏谑和戏仿,在低龄化读者群中,也容易造成混淆和误解。再有一贯被诟病的版权问题、粉丝“圈地自萌”的封闭性,也让同人小说受到极大限制,难以走得更远。现在考虑的是如何其提高品质,加强引导,使同人小说能够在古代小说尤其经典作品的光彩中,既汲取传统营养,又展现时代声音。

猜你喜欢

西游记红楼梦小说
叁见影(微篇小说)
遛弯儿(微篇小说)
细品《红楼梦》中的养生茶
假如《红楼梦》也有朋友圈……
续红楼梦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