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探
——以辽宁轻工职业学院为例

2022-11-07刘辉辽宁轻工职业学院

灌篮 2022年7期
关键词:思政体育课程

刘辉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

一、课程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发扬体育精神,形成乐观开朗、执着向上的生活态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建立正确的生活观念,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提升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体育素养。

(一)素质目标

通过参与体育锻炼磨炼意志的同时养成执着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通过不断地面对体育竞赛中的胜利与失败,逐渐形成对自身情绪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提升自身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参与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性的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

(二)知识目标

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运动特点和锻炼价值,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了解一般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常见体育运动的竞赛规则与竞赛裁判法;了解增强身体素质的一般手段。

(三)能力目标

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能力,能够根据了解的体育基础知识,通过体育运动加强自身的心理状态的调节和改善,具备对轻微运动损伤进行临场简单处理的能力。

熟悉1、2 项体育运动的竞赛规则与竞赛裁判法,具有在校园体育竞赛中临场执裁与组织简单基层体育比赛的能力;对于体育比赛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结合未来工作岗位的职业特点,了解与职业相关的健康知识,具有一定防范职业病的能力,可以选用防范职业病的体育锻炼手段结合自身的身体素质进行锻炼。

二、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完善体育课程标准,形成稳定、有效的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应将课程中的育人功能、价值引领作用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体育教案等教学相关的材料文件相结合,并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政治方向、师德师风、核心素养、专业伦理等。

严格选用教材,优化课程内容,规范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将核心关注点放在体育课程教学上,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切实有效的体育教学计划,并结合体育教学计划进行体育教案的合理撰写,让体育课堂的每个环节更加的完善合理,同时统筹每位体育教师的优势及特长,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既在理论方面了解一定的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同时在该项目的运动技术技能上也有所收获,进而让学生的终身都受益。在教学目标上需要清楚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及能力目标的具体落地考核标准,即三大方面的教学目标可测可评,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课程目标点也需要可测评。

三、课程思政项目建设情况

(一)完善课程教学大纲

结合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的要求,制定并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标准。其内容中需要进一步的在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学生考核与评价、教学实施与保障、授课进程与安排等方面加强不断地完善,进而为学院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二)优化课程内容

从价值引领的角度出发,通过全方位的探讨,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进行持续优化,将更多蕴含德育内容的教学内容挖掘出来。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要尝试将技术技能学习中可以针对学生思想品质及心理等方面起作用的组织形式重点强化和建设,像盐溶于水一样的将体育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元素结合起来。

(三)规范课堂教学

每一位体育教师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政治觉悟,需要想清楚体育课程究竟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进而时刻提醒自身。清晰地明白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及落脚点在哪里。

严格执行体育课考勤制度,结合线上线下教学方式仔细认真的上报学生考勤表。为培养学生在组织纪律性、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严格规范体育课堂常规要求,对学生的安全负责,预防教学事故的发生,加强教师应对体育教学突发事件的能力。

教师加强育人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确立运动技能与思想引导协同的体育教育模式;同时实施榜样式教学,重视体育教师的言传身教,典范传承,加强教师仪表、教态对学生及学生学习过程的影响。

(四)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也需要从体育课程思政的角度进行不断地完善。其一混合式教学法,需要重点突出网络资源的融入,将体育知识与体育文化相结合;其二分组教学法,重点通过分组的不同形式进而潜移默化的达到融入先锋模范及团队合作精神的作用;其三游戏教学法,重点通过情景游戏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收获体育带给其相关的思想教育;其四比赛教学法,重点通过比赛竞争的形式让学生在竞赛的生理与失败中感受体育的教育价值。

(五)严格教材选用

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相关规定,学院体育课程相关教材的选用需要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出发。根据学校体育设施的承受能力,教材内容力求丰富多彩,既要考虑学生的个性需求又需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院体育课程选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体育与健康》,由郑厚成 刘景刚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9。

(六)创新考核方式

其一,尝试将学院学生的体测成绩引入到学生的考核评定中,尊重差异,评价多元化。其二,关注学习过程性考核,通过调动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其三,理论考试实行教考分离模式的探索,以考促学,以考促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形成思政育人的考核方式。

(七)教学资源建设

尝试利用互联网+体育的模式,从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获取体育教学相关信息,不断充实更新课程内容。从开设的8 个项目(拳击、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网球、健美操、武术)上,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与安排。通过不断的全方位挖掘网络教学资源并进行整合,进而在体育教学中将相关网络资源有机融合,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保证学院的体育课程思政改革落地生根并取得显著效果。重点完善线上教学资源。一方面完善理论知识的线上教学资源建设,另一方面完善运动技术技能线上教学资源建设。建设课程教学案例库、理论考试试题库等。

四、存在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1)如何在教学中让内容与形式达到和谐统一,既可以让学生接受并喜欢,保证体育教学效果,又可以让学生将这种体育运动形式从课堂走入生活,这一方面上还需要加强。

(2)体育运动的育人价值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育体、育心、育德;如何深度挖掘体育运动的育人价值,让学生真正实现对“力量、美丽、健康”的追求,也让学生能够重新认识“真、善、美”。

(3)传统和现代的体育教学方法各有利弊,要结合实际情况,在如何将传统和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4)坚强的意志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是在日常学习、生活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教学中要从点滴做起,制定长远目标。意志品质在不同的学生身上表现不同,因此在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方法措施方面还需要不断地加强研究。

五、课程思政特色与效果

(一)课程思政特色与创新点

(1)结合学院开展“学党史,做时代新人”2021 年春季“开学第一课”活动,2020 级第二学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以理论加实践的形式开始。结合目前的疫情防控状况,体育教师将思政教育融入了开学第一课之中。

(2)体育与健康课程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从价值引领方面,通过优化选取体育课程内容进而挖掘思政元素。

(3)将体育运动项目的竞赛规则及裁判法重点加入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之中,并与学院阳光体育活动相结合。通过引导学生走出宿舍走下网络走到运动场来,让学生加入体育相关比赛活动中来,在体育活动中尝试让学生担任主裁判员、副裁判员、边裁,进而让比赛真正地为学生主办,学生是真正的主体参与者,间接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了更加深入的教育。

(4)创新体育考核方式,考核内容的选取上注重学生的上课出勤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体育理论、运动技术技能等,尝试将学院学生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引入学生身体素质考核评定之中,有利于督促学生加强课外体育锻炼,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二)课程思政项目建设成效

经过体育课程思政项目的建设,在武术、篮球、排球三个方向又外聘加兼课总计增加了4 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体育教师。体育课程教学团队目前总计有11 名体育教师,其中党员5名、研究生学历6 人。本次课题项目成员又单独寻求思想政治教学部专任教师何京泽来体育教研室共同磋商讨论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话题,同时在思想德育方面又多次开展了相关培训。

在由中共辽宁省委教育工委组织的“关于举办辽宁省高校优秀微课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中,体育教研室刘辉教师借着关于“立德树人守初心,学习四史践使命”的活动主题,组织体育教师进行体育课程思政学习研讨,并结合学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中的典型问题进行设计。

结合体育课程思政项目建设,在乒乓球选项课中刘辉教师将乒乓球规则及裁判法纳入教学内容及考核评价内容,在学院的乒乓球比赛中又选拔乒乓球选项课的学生进行裁判工作并顺利地完成了比赛任务。为进一步在乒乓球规则及裁判方面积累经验,刘辉教师申请担任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的第7 届中国高等职业院校乒乓球锦标赛暨第11 届中国高等职业院校“校长杯”乒乓球比赛的裁判员,并获取了优秀裁判员的荣誉。

为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既享受乐趣的同时也可以达到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的。由体育部周海洋老师担任教练员进行指导的代表队在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健康活力“云”系列大赛暨中国大学生街舞锦标赛中获得团体奖第八名,蔡宇航同学和刘邦平同学在参加StreetJazz和Locking 单项比赛中分别获得第六名,刘邦平同学在Locking单项比赛中荣获最佳表演奖,同时我院在本次比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学院足球队在体育教师刘宏的带领下,在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的2020-2021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职高专组)中取得第七名的成绩。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100 周年之际,体育部组织并开展体育课程思政研讨。为推进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本着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思想,首次主办学院第九届田径运动会“会徽”“吉祥物”主题设计作品征集活动。各系同学积极参与,设计出了色彩丰富,意蕴深远的作品。在此次征集活动中,参赛作品各具特色。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红色传承、充分展现了奥林匹克精神与本届运动会的完美结合、充分展现了助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设计理念。在“一起奔跑心向党”活动中,体育部周海洋老师上传了负责制作的“一起奔跑心向党”学院啦啦操队、足球队及田径运动会的三个作品。

猜你喜欢

思政体育课程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们的“体育梦”
自行车的发明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