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篮球训练中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2022-11-07龚鹏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

灌篮 2022年7期
关键词:协作篮球意识

龚鹏 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

篮球作为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对推进体育教学改革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受到较高的喜爱,合理开展篮球教学训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以及身体素质,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篮球作为一项大众运动,深受高职院校师生喜欢,但在实际训练过程中,许多学生都过于关注自身的技巧掌握和表现情况,忽视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基于此,从团队合作角度对高职院校篮球训练方法进行合理规划,完善团队性训练方案,从而更好地提高篮球教学训练质量。

一、高职院校篮球团队合作意识训练的重要性

篮球是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在篮球运动中,通常都会以三人或者五人小组开展对抗,在进行篮球对抗的过程中,每一个小组成员需要明确自己的位置和位置上的主要职责,并采取相互配合,对对手进行运动上的制约,最终以得分、赢得比赛为目的。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就成了篮球运动的重点训练项目,想要赢得篮球比赛就必须要发挥出团队协作的优势。每一名在场上的篮球运动员都需要具备完整的团队协作意识,在传球、场上移动等方面都需要和其他球员相互协调,这样才能够避免出现传球失误或者运球失误问题。

高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并且部分学生的运动较强,非常适合参与篮球运动,在培养高职学生篮球技术的过程中,向学生传递篮球协作意识无疑是提升篮球技能的良好方式,一个高职学生在具备了良好的竞技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意识后,篮球竞技比赛中团队的整体优势就得以凸显。通常情况下篮球训练中团队协作意识决定了一支篮球队伍的竞技水平,一名球员的篮球基础不够好并不能够决定竞技场上的比赛走向。相反,如果整支队伍的个人篮球技术水平以及天赋水平相对较为一般,但是每一名球员都具备极强的团队协作意识,那么这支球队还是能够在比赛中赢得胜利。

因此,在现代篮球运动的青少年普及中,高职学生篮球训练的第一个科目就是对团队协作意识的钻研。体育教师需要在理论教学和实践对抗中时刻提醒学生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适当给予学生在场上表现的机会,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实战训练来对团队意识进行深入理解。在篮球的战术理论课程中,体育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教导学生多人篮球竞技的性质、运动作战的特点等篮球基础知识,然后在理论讲解中穿插篮球的团队协作要领,并向学生明确指出篮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生在教师的反复引导中能够对篮球运动团队协作技巧加深理解,然后在实战训练中贯彻执行篮球的团队意识。

在高职篮球训练中,学生拥有良好的团队意识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在篮球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且良好的团队意识、精良的团队协作也能够让学生之间产生一种奇妙的信任感,提升学生之间的良好友情,这有助于学生在心理发展阶段向着健康的方向迈进。高职学生虽然在之前的成长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但是通过篮球训练中贯彻团队意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得以正确引导,毕竟社会就是一个团队协作的大集体,学生拥有清醒的团队意识,将个体融入集体中,这同样也是社会中每一个人必备的意识形态。学生明确了身处于团队中的分工职责,愿意为了团队的目标而奋斗,这是一种崇高的集体荣誉感,只有具备了这种集体荣誉感,学生在未来的社会挑战中才能够屡战屡胜。

二、当前高职院校篮球训练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篮球训练的教学手段直接影响训练效果。就目前而言,许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都忽视了对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依旧侧重于专业知识与运动技巧的教授,难以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与团队协作意识。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未能完全脱离传统灌输式教育的束缚,训练理念与训练手段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极容易导致学生对篮球训练的积极性下降。另一方面,在开展篮球训练的过程中,许多教师过分专注于体能训练,要求学生集体参与长跑、跳跃等训练,训练内容枯燥乏味,易导致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产生抵触、抗拒心理。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需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教学训练专业素养,不断拓展训练方向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与和技术掌握及实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体能训练,技巧训练,团队合作训练等多方面教学内容有效合为一体,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保障篮球训练的最终效果。

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推进,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被重视,但在篮球训练期间,大多教师忽视了学生的集体能力,忽视了学生个体优势,未能实现长板效应,无法有效激发每个队员的优点并将其有效发挥在集体活动中,许多教师认为篮球训练需要跳跃能力强,身高较高的学生参与,而忽视了部分大体重学生虽然跳跃能力差但防守能力强,也有部分学生虽然身高优势不足,但运动灵活,极善抢断等。基于此,教师应合理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基于学生不同的篮球运动优势开展针对性训练,科学规划不同学生在篮球训练过程中的位置,从而有效发挥不同学生的运动优势,实现集体能力最大化的训练效果。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都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知识,在进行篮球训练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技巧专长与学习需求,并没有根据学生运动能力的不同来进行训练内容的设计,无法有效发挥学生的运动能力。且部分教师存在教学能力和专业技巧不足,甚至教学素质低下的问题,没能合理规划篮球团队训练内容和方法,容易引起学生对训练课程的抵触与不满情绪,导致高职院校的篮球训练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三、高职院校篮球训练中团队合作意识的培育措施

(一)优化训练内容,强化团队合作意识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个人意识相对较重,而忽视了集体能力量和集体荣誉。导致学生并没有强烈的主动合作与分享意识,但篮球运动只有通过有效的团队协作方式才能够取得最终的理想成绩。为此,在篮球训练期间,教师需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意识的重要性,通过共同训练或是游戏教学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学生在进行热身训练时,教师可开展“听号报团”的游戏,以十人为一组分发号码并让学生记住自身号码,当教师叫到某一组的号码时,该组学生需进行螺旋跑或是带球跑,此种方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控球能力与反应力,同时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解决了传统体能训练方法乏味的问题。

同时,在开展篮球团队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两组进行竞争训练,如力量训练过程中,可以合理添加拔河等竞赛式项目、速度训练可以通过运球接力等活动,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的同时,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精准意识和不畏困难的精神,以此种方式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教师也可在篮球训练项目中增加接力投篮训练与传球训练,两项训练本质上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团队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二)优化师生关系,提高集体认同感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具有较强的个性,普遍没有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体育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并在日常训练中不断锻炼学生的团队战术,使得高职学生能够在日常训练和竞技比赛中能够主动灵活地接受教练所布置的战术,并轻松地完成团队配合。教师和学生同样需要注重团队配合的效果,为了达到这种良好的共同意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也应该较为密切,这是赢得比赛的先决条件。学生在拥有了良好的篮球知识基础后,篮球技能的合理运用也极为重要,在团队协作中穿插学生个体的技术,不仅展现了学生的个人能力,同时也达到了教师战术指导思维的目标。教师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战术思维、团队作战模式等,都是通过启发学生的团队意识,促使教师和学生达成良好的集体认同感。

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高职院校篮球训练的过程中应构建民主、平等的训练管理模式,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是发挥高篮球训练和管理优势的具体体现,在重视篮球团队战术的同时,教师需要尽可能地将更多的篮球资源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利用现代化技术对篮球走位、传球、切球等技术进行录播和展示;学生在反复观看战术软件的演练中能够不断提升洞察力和判断力,这样学生的战术思维就能够得以增强,最终达到良好的团队协作效果。

教师需在训练过程中要保持以学生为主导地位,设身处地的考虑学生的各方面训练需求,提高学生个人和集体的认识。教师需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完成自身的团队合作训练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综合素质水平在训练过程中得到有效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从而使学生感受集体、认识集体,以便日后篮球训练活动开展得更为顺利。

(三)促进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交流协作

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自身的能力特征,进行合理的训练规划和搭档分组,实现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训练目标。如有的学生由于体能较强更适合后卫,但后卫控球和投球能力相对较弱,而有的学生由于灵敏度和速度较快擅长前锋等,但体能不佳,极易失球。基于此,利用上述分组方法,让具有不同训练优势且基础相当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使其在团队训练过程中互相指导,互相帮助发挥出最大的配合优势与合作效果。

在篮球运动中,团队精神能够有效提高比赛期间队员战术配合的默契度以及队伍整体的战斗力,对球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基于此,在高职院校篮球训练期间,为使学生在训练期间能够学有所获,提升自身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需将学生在训练期间展现出的运动能力、合作意识、团队能力、训练态度等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以此为根据对学生的篮球训练状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通过训练评价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特征

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团队的共性成长是存在一定矛盾的共同体。其中,共性成长包含个性发展,同时个性发展又受到共性的制约,为了更好地协调二者关系,促进学生个人和团队整体的共同发展,在开展篮球训练过程中,必须正视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学生过于强调个人英雄主义,都希望自己是团队的主体,希望自己在篮球运动中成为主角,使得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或多或少无视了团队的力量,导致篮球竞赛过程中,缺少团队合作意识,追求自己的表演发挥,极大地影响了篮球运动效果。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始终以个人观念为主导,极易导致学生队员之间的关系处理较差的问题,团队也必然无法得到想要的训练效果。训练过程中教师需及时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在篮球训练过程中着重强调团队之间的合作帮助,多安排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们彼此熟悉并互相认可,促进学生亲密度的提升,从而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在篮球训练期间,教师需不断创新高职院校的篮球训练内容与训练方式,使学生的技能培养与情感培养相互结合发展,培养学生共同的目标,以此来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对于一些训练任务上的矛盾,教师也要保证公平与民主,合理引导学生释放压力,解决问题,将消极的因素转变为积极的动力,利用良性竞争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针对上述问题,教师要充分做好调节引导作用,在训练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如何有效提升学生个人的技巧和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使用学生个人技巧为团队作出贡献,而不是全程突出个人表现,通过强化每个队员的重要性,给每个队员以展示机会,促进团队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队员牺牲自我。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篮球运动风格,基于此,合理的促进团队之间交流沟通,加强学生相互之间的了解,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个性优势转化为团队的共性优势,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团队的整体能力,使篮球训练取得理想效果。在篮球训练期间,教师需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做到团队本位和个人本位的兼顾,解决好学生在价值选择上的冲突与矛盾,让学生在共性中展现自身个性,利用个性突出共性的存在。引导学生意识到他们与自身所组成的团队是共生共存、相互依赖的关系,团队的优劣直观影响着学生的自身价值与训练成果,学生的训练水平也影响着整体团队的发展。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与其存在意义,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努力做到团结合作,从而在团队合作期间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价值,最终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

四、结语

篮球项目作为一项集体运动项目,对队员之间互相配合、团结合作能力要求极高,当前高职院校的篮球训练教学期间,由于忽视团队合作的问题,导致篮球训练效果始终无法得到显著提升,学生的团队集体荣誉感和交流意识也难以得到有效培养。为进一步促进篮球运动的长效发展,提出团队合作意识训练方法,以期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篮球教学训练质量。

猜你喜欢

协作篮球意识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街头篮球文化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快乐篮球进山乡
粤桂扶贫协作成效显著 天等脱贫号角铿锵嘹亮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在2018年粤桂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摘录)
拍篮球
协作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