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研学共同体,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2022-11-06高杰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2年18期
关键词:研学青年教师课题

高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教育和教师发展工作。习总书记多次在考察、讲话、批示中表达出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教师的尊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出台,更凸显了教师“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的重要地位。

一、构建研学共同体,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尽管教育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环境日益改善、条件更加有利,但从目前形势看,教师专业发展的势头并不如预期强劲。不少教师对“为什么要发展”感到疑惑,即在主观上缺少了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部分教师对“往哪发展”“发展什么”感到困惑,即专业发展的方式方法、目标方向等不清晰、不确定;还有一些教师在发展过程中浅尝辄止,到了“还要不要继续发展”的矛盾阶段,专业发展的意志不坚定。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主观意识和外部环境共同交织、发力的结果。随着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各类信息铺天盖地,也随之带来了多元化的思潮。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而言,如果不能在理想信念上有所坚守,就容易在大环境的冲击下逐渐失去教育初心,专业发展也只能沦为镜花水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走向教育管理、课堂教学以及育人深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面临一些现实问题——单靠自身摸索,发展虽然更为自由,但是方向不够明确,资源也有限,更重要的是,当遇到困难和阻碍时,没有商讨和参照的对象,更不能产生有效合力。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

基于以上认识,组建教师研学共同体,让一批志趣相投的教师共同发展,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这种教师自发式的研学共同体,虽然没有特定的组织方式,但成员之间较为熟悉,互相了解并有适合他们自己的相处方式。以“多元思潮背景下的青年教师研学共同体”为例,尽管成员来自不同学校,但建立联系较早,彼此熟悉,有相近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有共同关注的教育问题,在同一课题的推动下,能够有效促进其专业的快速发展。

二、“三共两线”研究活动,实现个人专业提升

尽管是非正式的组织,没有严格的制度和纪律约束,但研学共同体是以课题研究的方式管理,也是按照课题研究的规范来组织和推进的,日常开展“三共两线”研究活动,让成员在交流与思维碰撞中不断增强专业发展的认同感,找准专业发展的方向感,明确专业发展的着力点。“三共”指共读、共研、共写,“两线”指线上和线下。

1.“三共”促发展

以共读提升眼界。对教师来说,阅读是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有效阅读为教师带来了更多的信息摄入,确保教学储备满足时代和学生的需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经典阅读可以丰富教师的人文积淀,有了足够的经典“打底”,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表现出教育工作者特有的气质;其他阅读可以厚植教师的人文情怀,丰富自身学识。我们提倡成员“自读+共读”,一方面由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开展自主阅读,另一方面以“共读一本书”的方式组织大家阅读《中国通史》《教育常识》等指定书籍,让教师在巩固阅读习惯的同时,不断加深对教育教学以及专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以共研激荡思维。“一人计短,二人计长。”研学共同体的初衷是共同“研”和“学”,根本目标是实现成员个人专业素养的提升。比如涉及教育教学的问题,同学科教师可以一起探讨,在教学目标的设计、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流程的完善等方面进行打磨;再比如,当共同体成员与家长、学生、同事、领导等在沟通上出现不畅时,其他成员可以结合自身经验出谋划策。除此以外,还可以结合当下教育热点、教育现象,围绕某个具体的话题展开讨论,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维的品质和层次。

以共写凝练思想。一般来说,大部分优秀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善于写作。对教师来说,写作是一种思想和理念的输出,是对阅读、思考的总结与反馈。研学共同体的建立,让教师们在日常信息和资源的交流中获得了更多的写作素材与创作灵感,写作也更加有的放矢。在“多元思潮背景下的青年教师研学共同体”中,我们在鼓励大家围绕研究方向结合自身研究特长自主写作的同时,也结合相关报纸杂志的征稿情况,组织大家开展有针对性的寫作,积极投稿,提高稿件的录用率。此外,为了激发共同体成员的写作热情,我们还引导大家在“姜堰教育博客”上发表文章,使写作更有乐趣。

2.“两线”促交流

由于共同体成员在不同的学校工作,有各自任教的学科,因此我们将研学重点放在线上开展。同时,为了更好地联络感情,促进交流,线下研讨和沙龙也必不可少。

线上活动主要依托“多元思潮背景下的青年教师研学共同体”工作群,群成员以课题组核心成员为主,人员较为固定。平时,各个成员将工作困惑、学习心得、教育收获等内容及时发布在群内,既保留了较为完整的过程性资料,也便于课题成果的收集和整理,尤其是一些成员的工作成绩更是起到了榜样作用。此外,借助区级和校级活动,我们还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教研活动,互相听课,面对面讨论。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利用节假日适当组织团建活动,让教师们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有放松和娱乐的时间。

通过“三共两线”的不断实践,成员之间逐渐形成了“做研究要认真踏实,过生活要丰富有趣”的认知。自课题正式立项以来,核心成员的多篇文章相继发表、获奖,有的还获得了“江苏省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学陶师陶先进个人”以及泰州市、姜堰区骨干教师称号,还有的走上了校级管理岗位,成员指导的学生也在区级以上的比赛活动中收获颇丰。

三、结语

就教师专业发展这件事来说,以什么方式、借助哪一种载体开展并不重要。让有发展意愿的教师在一个适合发展、有利于发展的环境中,用心做好想做的事才是最重要的。研学共同体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在这里大家一起研、一起学,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拒绝“教育内卷”的裹挟,最终实现专业的发展与提升。

【本文系泰州市2020年度教育规划重点立项课题“多元思潮背景下青年教师研学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tzghzd2020-020)】

猜你喜欢

研学青年教师课题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