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参与式教学策略
2022-11-06黄秀梅
黄秀梅
摘 要:在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参与式教学逐渐成为重要的教学策略之一。参与式教学的合理开展,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会产生积极影响。因此,笔者通过教学观察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高中生物参与式教学”相关内容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本文中,笔者结合研究中产生的认识,明确了高中生物教学现状以及参与式教学的实施原则,思考了将参与式教学策略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的具体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中生物参与式教学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参与式教学;教学策略
新课标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组织者与引导者,并且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逐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等能力。基于这一目标,参与式教学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简单来说,参与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构建热烈、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并最终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从基本概念中不难发现,参与式教学不但十分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契合学生自我意识强、自尊心强、渴望民主、喜欢表达的特点。所以利用参与式教学策略组织教学活动,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准确把握参与式教学策略的基本特点,并且要梳理教学现状,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在此基础上,要合理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逐步优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发展。
一、高中生物教学现状
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也给参与式教学策略的实施提供了契机。具体来讲,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尽管教师针对教学方法的调整进行了一些比较积极的尝试,但在现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依然过多依赖“讲授式”教学。这种单一的语言讲授的方法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学生来说,语言讲授是一种比较枯燥的方式,学生在这一方法中很难感受到学习活动的乐趣。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甚至会使学生对生物知识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讲授式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知识灌输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这不但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且会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大打折扣。
(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
交流合作是提升学习质量的有效方式。毋庸置疑,每个学生的思维都有不同的特点,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使学生不断进行交流,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才能切实提升学习质量。但是,在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交流通常流于形式,很难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
(三)教学目标不清晰
在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过程缺乏清晰的教学目标的引领。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置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具体来讲,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没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是更多依赖主观教学经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容易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现一定的脱节。
(四)缺少有效的探究活動
“探究”是参与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活动是提高学生参与深度的有效方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的途径是比较单一的。其中,问题思考无疑是最主要的方法。由于生物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尚未完善,所以仅仅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探究,往往难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五)教学活动与生活出现脱节
从学科特点来看,生物课程与实际生活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尽管教师认识到了这一学科特点,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仍然会将教学活动局限于课堂中,这也导致高中生物教学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真正认识到生物知识的现实意义,而生物课程的教育功能也难以得到充分挖掘。
(六)缺乏完善的评价方式
一方面,教师对评价环节的重要性有所忽视。具体来讲,教师有时会过多将精力放在新知识的讲授上,并且将知识讲授的完成视为教学活动的终点。在这种情况下,往往缺少对教学全过程的全面梳理,从而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在现有的教学评价中,评价的方法比较单一,很难真正发挥出评价环节的积极作用。
二、高中生物参与式教学实施原则
为了真正发挥出参与式教学策略的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科学的原则[1]。从整体来看,这些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层序性
这一特征是指在组织参与式教学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由浅入深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编排,从而形成一种层层递进的训练梯度。基于这一特征,能够使教学活动有一定的计划性与方向性,从而逐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
(二)生本性
参与式教学作为新课改下的重要教学模式之一,必须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突出生本性特征。简单来说,这一特征要求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学习都要给予充分关注。同时,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在参与式教学中遵循生本性原则,才能拓展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深度,从而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三)动态性
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所以参与式教学的实施过程具有动态性特征。毋庸置疑,无论任何教学设计都不会是完美的,尤其是在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中,教学活动更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参与式教学中既要设置恰当的目标与计划,也要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进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在动态发展当中逐渐变得更加完善。
(四)多样性
参与式教学的自身要求,以及生物知识的丰富性决定了教学活动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这一特征体现在教学全过程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还是教学方法、教学评价,都需要突出多样性的特征。遵循这一原则,能够对教学活动进行更加灵活的调整,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五)适度性
不难理解,参与式教学仅仅是新课改下的教学方法之一。尽管对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教师依然要避免过于依赖某种教学模式,而是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学策略做出适当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参与式教学策略的积极作用。
(六)开放性
一方面,要注意学习活动的开放性,适当减少教师的说教,给学生提供更加开放的学习空间。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学生敢于质疑。另一方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具体来讲,要避免将教学内容局限于课堂中,而是要突破课堂的限制,加强生物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内容。
三、高中生物参与式教学实施策略
(一)明确学生学情,设置教学目标
无论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都需要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进行。教师应该明白,教学目标的设置不能过多依赖自身以往的教学经验,而是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并且要全面了解学情[2]。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更加契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为后续教学活动的进行奠定基础。
比如:教学《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时,教师首先要进行整体性的分析。从教材内容来看,本课主要分为细胞中的元素、化合物,以及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这几部分。从学情来看,学生在此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物与化学知识,这也为本课知识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在日常生活当中,学生也会接触到一些关于生物体内存在的化学元素的信息,所以对生物是由元素组成的这一观点比较容易理解。根据本课的主要知识以及学生的认知基础,可以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将本课目标设置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命观念。通过了解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明确生命的物质性。第二,科学思维。通过对图表的分析与思考,培养学生的归纳以及概括能力。第三,科学探究。通过参与探究过程,自主进行知识建构,明确细胞中含有哪些元素以及化合物,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分类。第四,社会责任。结合本课知识以及现实生活,逐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参与意识
在参与式教学中,取得高质量学习效果的重要前提条件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基于这一要求,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中创设适当的课堂情境。采用这一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尽快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同时,要使学生感受到新知识的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逐步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比如:教学《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时,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概念、原因以及意义。结合本课内容,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创设课堂情境。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与我国航天有关的科普视频,以此来介绍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之后可以介绍在这些研究中得到的航天育种成果。然后,可以展示一些航天育种成果的图片。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航天育种有怎样的生物学原理?怎样看待基因突变的结果?利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要了解学生的疑惑,并据此引出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结合本课内容了解航天育种的生物学原理。由此可见,在参与式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三)合理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参与式教学需要遵循生本性原则,这一原则强调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真正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从而使学生获得思考与探究的机会[3]。需要指出的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并非等同于对学生放任自流。相反,为了避免学生的探究过程出现混乱无序的情况,教师需要设计一些引导性的问题,以此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利用这种方式,既可以发挥出学生的能动性,也可以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具有更加明确的目的,从而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比如:在《染色体变异》的教学中,教学“染色体组的概念”这一知识点,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果蝇染色体的图文资料,并结合雄果蝇染色体组设计一些问题:1.在果蝇的体细胞中,包含几对染色体?2.在雄果蝇的体细胞中,包含几对同源染色体?配子里的染色体有哪几条?是否存在相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的功能、大小、形态有怎样的特点?这些染色体间的关系是怎样的?3.若把果蝇的配子里的染色体视为一组,那果蝇的体细胞里包含几组染色体?4.怎样归纳染色体组的概念?接着,学生要根据这些问题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思考与探究。通过这一过程,能够使学生对相关的基础概念产生初步的认识。
(四)引导合作探究,提升学习质量
生物学科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所以涉及的知识十分丰富。对丰富且具有一定抽象性的生物知识,学生仅仅独立性的思考有时难以产生准确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充分重视沟通交流的重要性,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合作探究活动[4]。通过这一过程,可以从整体上发挥出学生的能动性。同时,学生在合作中可以集思广益,从而有效扩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通常来讲,在参与式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幾点:第一,优化小组结构。分组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分组并不是简单地将几个学生组合,而是要在全面了解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将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搭配,从而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实现优势互补,也能够保障学习活动的公平。第二,注意合理分工。在参与式教学中组织合作探究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使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由于小组成员有着不同的特点,所以为了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优势,需要在组内进行合理的分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进行认真观察,了解学生是否发挥出了自身的作用。第三,提供恰当任务。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探究性的任务。与独立性的探究问题相比,合作探究中的任务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五)尊重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指导
开展参与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这一育人目标需要着眼于每一个学生[5]。从认知规律来看,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出现比较明显的差异。所以在实施参与式教学策略时,要对教学活动进行适当的分层。这样能够使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了对参与式教学过程进行恰当的分层,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明确学生在知识基础、认知能力、性格特征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其次,要对学生提出针对性的要求,提供不同类型与不同难度地学习资源,设计差异化的学习任务。同时,要给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水平选择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从而逐步推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提升。最后,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变化,并及时对教学活动做出相应的调整。
(六)开展生物实验,夯实基础知识
为了有效引导学生深入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需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载体。在生物学科中,实验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探究渠道。因此,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实验。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剥离外在的生物现象,使学生真正理解生物知识的本质特征,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比如: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这一实验中,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性的实验探究活动。在本次实验中,首先,要给学生提供所需的实验器材与药品。其次,学生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本次实验的原理。后续的实验环节,要尽量减少干预,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猜想,并设计和实施实验步骤。最后,学生可以结合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这一实验,多数学生都可以发现酶活性在60℃的条件下最高,偏低或者偏高的温度都会导致酶活性降低。
(七)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参与范围
在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中,很多知识内容并没有展开,所以导致课内知识仍然不够深入。在这种情况下,仅依靠教材组织教学活动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应突破教材的限制,开发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这种方式,能够为参与式教学的实施提供坚实的载体。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
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意教学资源类型的丰富。教师要整合各类教学媒体、教科书、教学辅助资料等内容,并从中精心选择案例、习题等,从而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第二,要加强教师之间的协作与配合。不同教学辅助材料的设计理念存在一定的区别,所以教师需要对各种教学内容的优缺点进行深入剖析。同时,要对教学内容中的习题与例题进行认真筛选与二次开发。这些工作依靠教师个人很难做到,所以教师要加强与其他人的合作,共同开发丰富的教学资源。第三,对教学资源进行全面的梳理。为了避免参与式教学过程的无序与混乱,教师需要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从而使教学资源更加层次分明。第四,选择生活化素材。要根据生物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选择生活化教学资源。利用这些素材,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总之,在参与式教学中,只有以丰富的教学资源为载体,才能有效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八)完善评价方式,实现提质增效
评价环节是构成完整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对实际的教学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恰当的评价,可以准确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后续教学活动。由于参与式教学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评价方式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进,真正发挥出评价环节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评价环节中。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要进行相互之间的评价,从而通过其他人的视角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并借鉴其他人的学习经验。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评价内容的全面性。由于参与式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所以也要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避免过于关注学习结果。比如:要重点评价思考问题时的思维发散性、实验探究中的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表现。通过全面的评价,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后续教学活动。
四、高中生物参与式教学效果
实际效果证明,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合理实施参与式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从整体来看,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优化课程结构,完善知识体系
当前的高中生物课程结构中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其中极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课程的主线比较多,所以造成教学内容相对零散。若不能妥善处理,必然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参与式教学策略既可以从整体上建构课程,也能够引导学生明确重点知识。利用这种方式,能够帮助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使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转变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质量
传统的教学活动本质上就是“教教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这必然会抑制学生能动性的发挥。而在参与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使教学内容更加契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这一教学模式提倡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与反思性学习。利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能动性,从而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由此可见,参与式教学的开展能够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切实提高学习质量。
(三)推动教学转型,提高教学能力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教师在参与式教学中需要更加准确地把握要求,整合资源,统领全局,从而进行恰当的教学设计。毋庸置疑,这样的教学转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因此,为了更加高效地开展参与式教学,教师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这一过程,教师不但可以保障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逐步推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结束语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十分契合新课改教学要求的教学模式。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準确把握参与式教学的基本特点,并根据学科特征以及实际的教学情况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同时,要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惠兰.参与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20,18(2):151,153.
[2]常俊东.高中生物教学中参与式教学的应用探究[J].读与写,2021,18(25):212.
[3]张敏.高中生物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17):62-63.
[4]俞雪峰.简析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7(8):27-28.
[5]魏成芬.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23):4.